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車輛以及用于車輛的電池換熱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54603閱讀:375來源:國知局
車輛以及用于車輛的電池換熱系統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電池換熱系統以及具有該系統的車輛。



背景技術: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電池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相關技術中,電池性能受溫度影響較大,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新能源車輛電池續航能力大打折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車輛的電池換熱系統,該系統能夠對電池溫度進行控制,達到保護電池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車輛。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方面提出的用于車輛的電池換熱系統,包括:電池,所述電池具有第一管路;對所述電機進行散熱的電機散熱單元,所述電機散熱單元連接至所述第一管路以輸出電機余熱液體;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連接在所述電機散熱單元與所述第一管路之間,所述加熱裝置用于對所述電機余熱液體進行加熱;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所述電池的溫度;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外界環境的溫度;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分別與所述加熱裝置、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和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相連,所述控制單元用于在所述外界環境的溫度小于第一溫度閾值時控制所述加熱裝置進行工作,并在所述電池的溫度大于第二溫度閾值時控制所述加熱裝置停止工作。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用于車輛的電池換熱系統,控制單元在外界環境的溫度小于第一溫度閾值時控制加熱裝置進行工作以通過被加熱的液體對電池進行加熱,并在電池的溫度大于第二溫度閾值時控制加熱裝置停止工作以通過電機余熱液態對電機進行加熱。由此,該系統以加熱裝置為主,并以電機余熱為輔對電池進行加熱,進而通過控制電池溫度,達到保護電池、提高續航能力的目的。并且,該系統涉及新穎、安裝結構簡單。

進一步地,所述的用于車輛的電池換熱系統還包括:冷卻回路,所述冷卻回路具有冷卻液罐和第一分流單元,所述第一分流單元的第一端與所述冷卻液罐相連,所述第一分流單元的第二端連接至所述第一管路以向所述第一管路提供冷卻液,所述第一分流單元的第三端連接至所述電機散熱單元以向所述電機散熱單元提供冷卻液;其中,所述控制單元用于對所述第一分流單元進行控制,并在所述環境溫度大于第三溫度閾值時控制所述第一分流單元向所述第一管路提供冷卻液,以及在所述環境溫度小于所述第一溫度閾值時控制所述第一分流單元向所述電機散熱單元提供冷卻液。

具體地,所述第一分流單元包括第一三通閥,所述第一三通閥的輸入端與所述冷卻液罐相連,所述第一三通閥的第一輸出端與所述第一管路相連,所述第一三通閥的第二輸出端與所述電機散熱單元相連。

具體地,所述冷卻回路還具有散熱器,所述散熱器設置在所述冷卻液罐和所述第一分流單元之間。

具體地,所述的用于車輛的電池換熱系統還包括:第二三通閥,所述第二三通閥的輸入端與所述電池的第一管路相連,所述第二三通閥的第一輸出端與所述冷卻液罐相連;設置在所述電機散熱單元與所述加熱裝置之間的第三三通閥,所述第三三通閥的第一輸入端與所述第二三通閥的第二輸出端相連,所述第三三通閥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電機散熱單元相連,所述第三三通閥的輸出端通過所述加熱裝置連接至所述第一管路。

其中,所述第二三通閥和所述第三三通閥的導通路徑由所述控制單元控制。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還提出了一種車輛,包括所述的用于車輛的電池換熱系統。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車輛,通過上述的用于車輛的電池換熱系統,可控制電池溫度,達到保護電池、提高續航能力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電池換熱系統的方框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電池換熱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電池換熱系統的方框示意圖;以及

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電池換熱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參考附圖來描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的用于車輛的電池換熱系統以及具有該系統的車輛。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電池換熱系統的方框示意圖。如圖1-2所示,該系統包括:電池10、電機散熱單元20、加熱裝置30、第一溫度傳感器40、第二溫度傳感器50和控制單元60。

其中,電池10具有第一管路11;電機散熱單元20用于對電機進行散熱的,電機散熱單元20連接至第一管路11以輸出電機余熱液體;加熱裝置30連接在電機散熱單元20與第一管路11之間,加熱裝置30用于對電機余熱液體進行加熱;第一溫度傳感器40用于檢測電池10的溫度;第二溫度傳感器50用于檢測外界環境的溫度;控制單元60分別與加熱裝置30、第一溫度傳感器40和第二溫度傳感器50相連,控制單元60用于在外界環境的溫度小于第一溫度閾值時控制加熱裝置30進行工作,并在電池的溫度大于第二溫度閾值時控制加熱裝置30停止工作。

也就是說,當外界環境的溫度較低時,控制單元60給加熱裝置30發出啟動指令,加熱裝置30進行工作以對電機散熱單元20輸出的電機余熱液體進行加熱,將通過第一管路11將加熱后的電機余熱液體輸送到電池10,從而給電池10加熱。當電池的溫度到達第二溫度閾值時,電池10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控制單元60給加熱裝置30發出停止指令,加熱裝置30停止工作,電機散熱單元20輸出的電機余熱液體通過第一管路11輸送到電池10,從而僅靠電機余熱維持電池10的溫度。

由此,該系統以加熱裝置為主,并以電機余熱為輔對電池進行加熱,進而通過控制電池溫度,達到保護電池、提高續航能力的目的。并且,該系統涉及新穎、安裝結構簡單。

進一步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如圖2-3所示,用于車輛的電池換熱系統,還包括:冷卻回路70。

其中,冷卻回路70具有冷卻液罐71和第一分流單元72,第一分流單元71的第一端與冷卻液罐71相連,第一分流單元72的第二端連接至第一管路11以向第一管路11提供冷卻液,第一分流單元72的第三端連接至電機散熱單元20以向電機散熱單元20提供冷卻液。

控制單元60用于對第一分流單元72進行控制,并在環境溫度大于第三溫度閾值時控制第一分流單元72向第一管路11提供冷卻液,以及在環境溫度小于第一溫度閾值時控制第一分流單元72向電機散熱單元20提供冷卻液。

也就是說,當外界環境的溫度較高時,控制單元60給加熱裝置30發出停止指令,加熱裝置30停止工作,同時控制單元60給第一分流單元72發出第一控制信號以控制第一分流單元72的第一端與第二端形成通路,冷卻液罐71通過第一分流單元72向電池10輸送冷卻液,以對電池10進行冷卻降溫。

當外界環境的溫度較低時,控制單元60給第一分流單元72發出第二控制信號以控制第一分流單元72的第一端與第三端形成通路,冷卻液罐71通過第一分流單元72向電機散熱單元20輸送冷卻液,該冷卻液電機散熱單元20后進一步輸送至電池10,同時控制單元60給加熱裝置30發出開啟指令,加熱裝置30進行工作,由此可對電池10進行加熱。并且,當電池的溫度到達第二溫度閾值時,控制單元60控制加熱裝置30停止工作。

由此,該系統以加熱裝置和冷卻回路為主,并以電機余熱為輔對電池進行加熱,進而通過控制電池溫度,達到保護電池、提高續航能力的目的。并且,該系統涉及新穎、安裝結構簡單。

具體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如圖4所示,第一分流單元72包括第一三通閥721,第一三通閥721的輸入端與冷卻液罐71相連,第一三通閥721的第一輸出端與第一管路11相連,第一三通閥721的第二輸出端與電機散熱單元20相連。其中,第一三通閥721由控制單元60控制。

進一步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如圖2和圖4所示,冷卻回路70還具有散熱器73,散熱器73設置在冷卻液罐71和第一分流單元72之間。散熱器73用于對冷卻液罐71輸送的冷卻液進行散熱。

進一步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如圖4所示,用于車輛的電池換熱系統還包括:第二三通閥80和第三三通閥90。

其中,第二三通閥的80輸入端與電池10的第一管路11相連,第二三通閥80的第一輸出端與冷卻液罐71相連;第三三通閥90設置在電機散熱單元20與加熱裝置30之間,第三三通閥90的第一輸入端與第二三通閥80的第二輸出端相連,第三三通閥90的第二輸入端與電機散熱單元20相連,第三三通閥90的輸出端通過加熱裝置30連接至第一管路11。

也就是說,第三三通閥90安裝在電機散熱單元20的輸出樞紐處,當第三三通閥90關閉時電機余熱液體直接循環回流到冷卻液罐71,當第三三通閥90開啟時電機余熱液體進入電池10的第一管路11以對電池10進行加熱。

具體地,第二三通閥80和第三三通閥90的導通路徑由控制單元60控制。其中,控制單元60通過控制第三三通閥90,以控制電機散熱單元20輸出的電機余熱液體循環回冷卻液罐71或輸送給電池10,并且,控制單元60通過控制第二三通閥的80,以控制第一管路輸出的循環回冷卻液罐71或再經加熱裝置30加熱后輸送給電池10。

如上所述,以圖4為例,本實用新型的電池換熱系統的工作過程如下:

當外界環境的溫度較低例如小于第一溫度閾值時,控制單元60給加熱裝置30發出啟動指令,加熱裝置30進行工作以對電機散熱單元20輸出的電機余熱液體進行加熱,將通過第一管路11將加熱后的電機余熱液體輸送到電池10,此時控制單元60通過控制第三三通閥90以控制電機散熱單元20輸出的電機余熱液體流向第一管路11,同時控制單元60通過控制第二三通閥80以控制第一管路11輸出的液體流向第三三通閥90,從而形成一個循環。

而當電池的溫度到達第二溫度閾值時,控制單元60給加熱裝置30發出停止指令,加熱裝置30停止工作,僅靠電機余熱維持電池10的溫度,此時控制單元60通過控制第三三通閥90以控制電機散熱單元20輸出的電機余熱液體流向第一管路11,同時控制單元60通過控制第二三通閥80以控制第一管路11輸出的液體流向冷卻液罐71,從而形成一個循環。

當外界環境的溫度較高例如大于第三溫度閾值時,07、控制單元60給加熱裝置30發出停止指令,加熱裝置30停止工作,此時控制單元60通過控制第一三通閥721以控制冷卻液罐71輸出的冷卻液直接流向電池10,對電池10進行冷卻降溫,同時控制單元60通過控制第二三通閥80以控制第一管路11輸出的液體流向冷卻液罐71,并通過控制第三三通閥90以控制電機余熱液體通過第二三通閥80流向冷卻液罐71,而控制電機余熱液體流向加熱裝置30方向液體關閉,這樣整個加熱冷卻循環系統工作完畢。

應當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池換熱系統中的冷卻液均來自機艙內的冷卻液罐71,通過循環管路進行循環利用。

最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出了一種車輛,包括上述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電池換熱系統。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的車輛,通過上述的用于車輛的電池換熱系統,可控制電池溫度,達到保護電池、提高續航能力的目的。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溪县| 乾安县| 静宁县| 上虞市| 星子县| 朝阳区| 延川县| 溧水县| 罗甸县| 阿拉善右旗| 牙克石市| 蓝田县| 灌云县| 弥渡县| 五华县| 荃湾区| 全椒县| 山东省| 贺州市| 凤翔县| 德江县| 科技| 克什克腾旗| 昌平区| 旬邑县| 中卫市| 河北区| 永年县| 托克托县| 马鞍山市| 德安县| 西藏| 改则县| 天峻县| 玉屏| 高阳县| 易门县| 昭觉县| 睢宁县| 巴青县| 宿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