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屬于太陽能電池蓋板
技術領域:
,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氧化鋅納米線陣列的太陽能電池蓋板。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化工業的發展,全球能源危機和大氣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太陽能作為理想的可再生清潔能源正在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世界各國都在致力于太陽能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太陽能電池利用光伏效應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充分有效地利用了太陽能,因而其應用范圍隨著光伏產業的發展也日益廣闊,市場規模逐步擴大。作為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的蓋板玻璃,是太陽能電池制造過程中的一種重要原材料。但是,現有的太陽能電池蓋板在使用一段時間通常會在表面聚集灰塵等物質,使得太陽能電池蓋板表面被上述灰塵等物質覆蓋,從而降低太陽光的通過率,進而降低太陽能電池的發電效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自清潔功能的基于氧化鋅納米線陣列的太陽能電池蓋板。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自清潔功能的基于氧化鋅納米線陣列的太陽能電池蓋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基于氧化鋅納米線陣列的太陽能電池蓋板包括相互固定連接的太陽能電池片和上層玻璃,所述上層玻璃設于所述太陽能電池片的頂部;所述上層玻璃的頂表面設有具有自清潔功能的氧化鋅納米線陣列,所述氧化鋅納米線陣列通過溶膠凝膠法生長于所述上層玻璃的頂表面。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氧化鋅納米線陣列的太陽能電池蓋板中,所述氧化鋅納米線陣列的厚度為1-3微米。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氧化鋅納米線陣列的太陽能電池蓋板中,所述上層玻璃的底面設置有多行半圓形凸起,所述半圓形凸起相對平行間隔設置形成凸起陣列;所述太陽能電池片的頂面設置有與所述半圓形凸起相對應的多行半圓形凹槽,每一行所述半圓形凹槽與每一行所述半圓形凸起對應設置。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氧化鋅納米線陣列的太陽能電池蓋板中,所述上層玻璃的半圓形凸起嵌設于所述太陽能電池片的半圓形凹槽,以實現所述上層玻璃與所述太陽能電池片固定連接。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氧化鋅納米線陣列的太陽能電池蓋板中,所述上層玻璃的厚度為2-4mm,所述半圓形凸起的半徑為0.1-0.4mm,所述半圓形凹槽的半徑與所述半圓形凸起的半徑相同。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氧化鋅納米線陣列的太陽能電池蓋板中,所述上層玻璃是透明的普通二氧化硅玻璃。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氧化鋅納米線陣列的太陽能電池蓋板中,所述太陽能電池片是非晶硅太陽能電池片。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所述上層玻璃的頂表面設有具有自清潔功能的氧化鋅納米線陣列,從而可以提高所述太陽能電池蓋板的自清潔能力,從而避免在使用過程中,所述太陽能電池蓋板表面附著灰塵等物質;2、所述上層玻璃的底面設置有多行半圓形凸起,所述太陽能電池片的頂面設置有與所述半圓形凸起相對應的多行半圓形凹槽,則當太陽光透過所述上層玻璃時,太陽光將在界面產生聚光折射,從而可以將更多的光線引導至所述太陽能電池片上,從而提高所述太陽能電池蓋板的聚光效果,進而提高光伏發電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氧化鋅納米線陣列的太陽能電池蓋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基于氧化鋅納米線陣列的太陽能電池蓋板中上層玻璃的氧化鋅納米線陣列的掃描電鏡圖;圖3是圖1所示基于氧化鋅納米線陣列的太陽能電池蓋板中上層玻璃和太陽能電池片之間光線折射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除非上下文另有特定清楚的描述,本實用新型中的元件和組件,數量既可以單個的形式存在,也可以多個的形式存在,本實用新型并不對此進行限定。可以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和/或”涉及且涵蓋相關聯的所列項目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的任何和所有可能的組合。請參閱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氧化鋅納米線陣列的太陽能電池蓋板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氧化鋅納米線陣列的太陽能電池蓋板100包括相互固定連接的上層玻璃10和太陽能電池片20,所述上層玻璃10設于所述太陽能電池片20的頂部。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上層玻璃10是透明的普通二氧化硅玻璃。而且,所述上層玻璃10的頂表面設有具有自清潔功能的氧化鋅納米線陣列11,所述上層玻璃10的底面設置有多行半圓形凸起12。而且,所述上層玻璃10的厚度為2-4mm。其中,所述氧化鋅納米線陣列11生長于所述上層玻璃10的頂表面。而且,所述氧化鋅納米線陣列11的厚度為1-3微米。由于,所述氧化鋅納米線陣列11具有超疏水的性能,則在所述太陽能電池蓋板100表面形成超疏水的結構,進而實現所述太陽能電池蓋板100的自清潔功能。所述多行半圓形凸起12相對平行間隔設置形成凸起陣列。其中,每一所述半圓形凸起12的半徑為0.1-0.4mm。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太陽能電池片20是非晶硅太陽能電池片。而且,所述太陽能電池片20的頂面設置有與所述半圓形凸起12相對應的多行半圓形凹槽21,每一行所述半圓形凹槽21與每一行所述半圓形凸起12對應設置。所述半圓形凹槽21的半徑與所述半圓形凸起12的半徑相同。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上層玻璃10的半圓形凸起12嵌設于所述太陽能電池片20的半圓形凹槽21,以實現所述上層玻璃10與所述太陽能電池片20固定連接。需要說明的是,在所述上層玻璃10的頂表面生長的所述氧化鋅納米線陣列11的過程具體為:將所述上層玻璃經過丙酮-酒精超聲波反復清洗數次,得到干凈的玻璃襯底;將由二水合醋酸鋅、乙二醇甲醚和單乙醇胺得到的溶液采用勻膠臺均勻涂覆在所述上層玻璃的頂表面,并將涂覆后的所述上層玻璃放置于烤膠機中200攝氏度加熱2h獲得表面生長有氧化鋅納米種子的上層玻璃;將上層玻璃的頂表面的氧化鋅納米種子浸沒入硝酸鋅和六次甲基四胺的溶液中,在95攝氏度條件下反應2h,獲得表面生長有氧化鋅納米線陣列的上層玻璃。如圖2所示,是通過膠凝膠法在所述上層玻璃10的頂表面生長的所述氧化鋅納米線陣列11的掃描電鏡圖片。而且,由于所述氧化鋅納米線陣列11具有優秀的透光特性,則所述氧化鋅納米線陣列11盡管會降低所述上層玻璃10透光特性,但是對所述上層玻璃10的透光率并未降低太多。如表1所示,經玻璃透光率實驗表明,生長了所述氧化鋅納米線陣列11的所述上層玻璃10的透光率超過90%。表1上層玻璃的透光率與氧化鋅納米線陣列的厚度的關系氧化鋅納米線陣列的厚度(微米)123透光率96%94%90%而且,如圖3所示,由于所述上層玻璃10的底面設置有多行半圓形凸起12,所述太陽能電池片20的頂面設置有與所述半圓形凸起12相對應的多行半圓形凹槽21,則當太陽光透過所述上層玻璃10時,在界面減少了太陽光的反射,提高了太陽光的利用率,進而提高了光伏發電效率。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所述上層玻璃的頂表面設有具有自清潔功能的氧化鋅納米線陣列,從而可以提高所述太陽能電池蓋板的自清潔能力,從而避免在使用過程中,所述太陽能電池蓋板表面附著灰塵等物質;2、所述上層玻璃的底面設置有多行半圓形凸起,所述太陽能電池片的頂面設置有與所述半圓形凸起相對應的多行半圓形凹槽,則當太陽光透過所述上層玻璃時,太陽光將在界面產生聚光折射,從而可以將更多的光線引導至所述太陽能電池片上,從而提高所述太陽能電池蓋板的聚光效果,進而提高光伏發電效率。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