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池制造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具有有毒氣體處理功能的電解液注液裝置。
背景技術:
電解液是化學電池、電解容器等使用的介質,有一定的腐蝕性,為他們的正常工作提供離子,并保證工作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是可逆的。不同的行業應用的電解液,其成分相差巨大,甚至完全不相同,電解液也廣泛被運用到電池制造中,使用電解液做陰極有不少好處,首先在于液體與介質的接觸面積較大,這樣對提升電容量有幫助。其次是使用電解液制造的電解電容,最高能耐260度的高溫,這樣就可以通過波峰焊,同時耐壓性也比較強,此外,使用電解液做陰極的電解電容,當介質被擊穿后,只要擊穿電流不持續,那么電容能夠自愈。但電解液也有其不足之處。首先是在高溫環境下容易揮發和滲漏,對壽命和穩定性影響很大,在高溫高壓下電解液還有可能瞬間汽化,體積增大引起爆炸,其次是電解液所采用的離子導電法,其導電率很低,只有0.01s/cm,這造成電容的esr值特別高。在電池的制造中,電解液的加入也需要注射裝置來完成,而傳統的電池電解液注液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注液,但是由于電解液中的碳酸二乙脂等有毒易揮發氣體的存在,這種注液方式會導致這些有毒氣體揮發到大氣中,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而且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威脅。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有毒氣體處理功能的電解液注液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電解液在注液過程中揮發出來的有毒氣體影響人體健康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具有有毒氣體處理功能的電解液注液裝置,包括操作臺、底座和電解液箱,所述操作臺底部與底座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底座底部的兩側均固定安裝有支撐腿,所述操作臺的頂部開設有電池槽,所述操作臺的頂部設置有密封罩,所述電解液箱的頂部與輸液管的一端連通,所述輸液管的另一端彎折并與盛液箱的一側連通,所述盛液箱遠離輸液管的一側與支撐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的另一端彎折并與底座頂部的右端固定連接,所述輸液管與電解液箱連通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液壓泵,所述盛液箱的底部與導管的頂端連通,所述導管的底端貫穿密封罩并與定量注液箱的頂部連通,所述定量注液箱的底部與注液導管的頂端連通,所述注液導管的底端連通有注液針管,所述密封罩的右側與吸管的一端連通,所述吸管的另一端彎折并貫穿底座且與集氣箱的頂部連通,所述集氣箱設置在底座的下方且位于兩個支撐腿之間,所述集氣箱的內壁設置有橫板,且橫板將集氣箱的內部從上到下依次分割成電機腔和溶劑腔,所述橫板上固定安裝有電動機,且電動機位于吸管與集氣箱連通位置的正下方,所述電動機的輸出軸通過銷軸固定連接有風葉,所述橫板上開設有通孔,且通孔位于電動機的正下方。
優選的,所述兩個支撐腿的底部均設置有減震層。
優選的,所述電池槽、導管、定量注液箱、注液導管和注液針管的數量均為五個。
優選的,所述五個注液導管上均設置有閥門。
優選的,所述電池槽位于注液針管的正下方。
優選的,所述導管與密封罩外部接觸的位置設置有密封環。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具有有毒氣體處理功能的電解液注液裝置,通過設置吸管、集氣箱、通孔和電動機,使得電解液注液過程中揮發的有毒氣體可以回收,同時配合設置的溶劑腔,使得有毒氣體可以被溶劑吸收,達到了電解液注液過程中有毒氣體后期處理的效果,解決了因有毒氣體的揮發而影響人體健康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圖1中a部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圖3為本發明圖1中b部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圖中:1操作臺、2底座、3電解液箱、4支撐腿、5電池槽、6密封罩、7輸液管、8盛液箱、9支撐桿、10液壓泵、11導管、12定量注液箱、13注液導管、14注液針管、15吸管、16集氣箱、17橫板、18電機腔、19溶劑腔、20電動機、21輸出軸、22風葉、23通孔、24減震層、25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具有有毒氣體處理功能的電解液注液裝置,包括操作臺1、底座2和電解液箱3,操作臺1底部與底座2的頂部固定連接,底座2底部的兩側均固定安裝有支撐腿4,兩個支撐腿4的底部均設置有減震層24,起到了操作臺1很好的減震效果,便于注液工作的完成,操作臺1的頂部開設有電池槽5,操作臺1的頂部設置有密封罩6,密封罩6防止了有毒氣體揮發到空氣中,電解液箱3的頂部與輸液管7的一端連通,輸液管7的另一端彎折并與盛液箱8的一側連通,盛液箱8遠離輸液管7的一側與支撐桿9的一端固定連接,支撐桿9的另一端彎折并與底座2頂部的右端固定連接,輸液管7與電解液箱3連通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液壓泵10,盛液箱8的底部與導管11的頂端連通,導管11的底端貫穿密封罩6并與定量注液箱12的頂部連通,導管11與密封罩6外部接觸的位置設置有密封環,確保導管11與密封罩6連接處的密封性,定量注液箱12的底部與注液導管13的頂端連通,五個注液導管13上均設置有閥門25,閥門25用于控制電解液的用量,注液導管13的底端連通有注液針管14,電池槽5、導管11、定量注液箱12、注液導管13和注液針管14的數量均為五個,電池槽5位于注液針管14的正下方,數量的合理分配,注液效率高,密封罩6的右側與吸管15的一端連通,吸管15的另一端彎折并貫穿底座2且與集氣箱16的頂部連通,集氣箱16設置在底座2的下方且位于兩個支撐腿4之間,集氣箱16的內壁設置有橫板17,且橫板17將集氣箱16的內部從上到下依次分割成電機腔18和溶劑腔19,橫板17上固定安裝有電動機20,且電動機20位于吸管15與集氣箱16連通位置的正下方,便于吸取有毒氣體,電動機20的輸出軸21通過銷軸固定連接有風葉22,用于吸取有毒氣體,橫板17上開設有通孔23,且通孔23位于電動機20的正下方,使得有毒氣體進入溶劑腔19并被溶劑吸收。
工作原理:使用時,同時液壓泵10和啟動電動機20,注液針管14將電解液滴到放置在電池槽5內的電池中,有毒氣體揮發到密封罩6內,電動機20通過輸出軸21的轉動帶動風葉22的旋轉將密封罩6內的有毒氣體通過吸管15吸到電機腔18中,有毒氣體再通過通孔23到達溶劑腔19內并被溶劑腔19中的溶劑所吸收。
綜上所述:該具有有毒氣體處理功能的電解液注液裝置,通過設置吸管15、集氣箱16、通孔23和電動機20,使得電解液注液過程中揮發的有毒氣體可以回收,同時配合設置的溶劑腔19,使得有毒氣體可以被溶劑吸收,達到了電解液注液過程中有毒氣體后期處理的效果,解決了因有毒氣體的揮發而影響人體健康的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