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強磁場發動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磁轉換技術,尤其是一種無電磁線圈的強磁場發動機。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磁場是通過兩種方式獲得,一是永久磁體,一是通電線圈。永久磁體磁強不高,最強的釹鐵硼,磁場強度不超過2特斯拉。而常規導體存在電阻,其線圈磁場也無法再大。1911年發現超導現象,隨之出現“超導磁體”,就是利用某些材料在溫度極低時電阻消失為零這一特性制成線圈,讓更多的電流在線圈內毫無衰減地流動,而產生強度很大的磁場。不過目前能制出的可用的低溫超導磁體,在4.2k(-268.95℃,液氦沸點)最強也只有24持斯拉。為獲得強磁場,人們長期在走增大電流的“線圈”路,而超導線圈則達到極限(105-106安培)。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強磁場發動機,它不用電磁線圈就能產生很強的旋轉磁場并能對外做功,而所需的電流很小。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強磁場發動機,其特征在于,由高能電子加旋器、強磁場發生器、失能電子吸收器、電子啟動器、電源、真空泵組成;高能電子加旋器的一端設有電子啟動器,高能電子加旋器的另一端連接強磁場發生器。
電子本身帶電場和磁場,根據電子“一個變化的電場可轉化為磁場”這一特性,讓電子脫離導體不再受原子核或晶格束縛,再在高能電子加旋器中對電子自旋進行加速,使其在加速旋轉過程中和加速運動過程中帶上極大的電場能。然后讓這種高能高旋電子射入強磁場發生器,并沿電力線以尾追形式相互接觸。電子所帶的電場能就會瞬間轉換為磁場并以同頻共振形式爆發出來。受同位旋的作用,這個強大的磁場具高度旋轉。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有以下進一步的措施為了使強磁場發生器能產生穩定而可靠的強磁場,所述的高能電子加旋器通過電子回流管(28)連接強磁場發生器;自適應輻射電子磁感發電裝置繞組(7)穿過電子回流管(28)與強磁場發生器偶合。
本發明的優點如下本發明沒有電磁線圈從而避開了線圈的所有問題。高能電子加旋器和超磁場發生器,不但可產生很強的磁場,而且磁場高速旋轉并能對外直接做功。本發明不放電、不發熱、無噪音、無振動,具輕量化和小型化,可作為交通工具的發動機,還可應用于軍事領域,尤其可用于兵器。
附圖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述
具體實施例方式高能電子加旋器是本發明的重要部件,也是核心技術之一。高能電子加旋器中的螺旋管(5)由中空管道環繞而成,螺旋管(5)環繞匝數在五匝以上;螺旋管(5)采用絕緣材料制造,可以是碳纖維、陶瓷材料、陶瓷纖維、有機纖維和玻璃纖維等;螺旋管(5)可以是矩形或多邊形管道,或者是圓形等形狀的管道。本實施例使用矩形管道,材料選用碳纖維;矩形管道繞制成矩形圈(其它形狀的圈也可以,如多邊形圈、圓形、波紋形、盤旋形圈等),共八十匝并構成有一定長度的螺旋管(5);矩形圈的所有拐角處(圓形、波紋形、盤旋形管道則在每圈的若干處)設置一個固定的磁場或者是交變的磁場;固定的磁場或交變的磁場即所述的偏轉磁體(4)。偏轉磁體(4)可以使用永久磁鐵,也可以用通電線圈的磁場來獲得,使用通電線圈可通過相應的電子裝置產生脈沖磁場或交變磁場,或者是旋轉磁場;螺旋管(5)內是高度真空的,螺旋管(5)連接一個真空泵。螺旋管(5)兩端設有超高壓電極,超高壓電極連接可調或固定電壓的電源;超高壓電極連接可調或固定電壓能形成超高壓電場,它可調節電子蓄能強弱;超高壓電極上的電壓在一百萬伏左右;所述的超高壓電極是,加旋管超高壓陽極(25)和加旋管超高壓陰極(29),加旋管超高壓陽極(25)和加旋管超高壓陰極(29)分別設有加旋管超高壓陽極導線(6)和加旋管超高壓陰極導線(3);加旋管超高壓陽極(25)和加旋管超高壓陰極(29)表面涂敷絕緣物或包敷絕緣物;為了防止強磁場干擾,整個螺旋管外表包敷多層的磁屏蔽物;本發明工作時,連接螺旋管(5)的真空泵是不間斷對螺旋管(5)抽氣的。這不但可保持螺旋管(5)的高度真空,而且還可及時排出螺旋管(5)內的廢物。螺旋管(5)的一端設有電子啟動器,所述的電子啟動器是直熱式電子溢出器(1);螺旋管(5)的另一端連接強磁場發生器。
以上是高能電子加旋器的結構。下面詳述高能電子加旋器的工作原理當電子在螺旋管(5)內的超高壓電場中加速運動時,每到螺旋管(5)的一個拐角處,就會在偏轉磁體(4)的作用下發生一次偏轉,電子每發生一次偏轉,自旋就會加快一些;電子所攜帶的能量也增加一些,電子被偏轉磁體(4)連續偏轉加旋,電子所攜帶的能量也連續遞增。經過一連串連續的偏轉電磁力加旋和不斷的超高壓電場力加速后,螺旋管(5)出口就射出即高能又高旋的電子。高能高旋電子直接射入強磁場發生器。
高能高旋電子的獲得,還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1)先加速后加旋。
(2)先加旋后加速。
強磁場發生器的結構和原理如下所述的強磁場發生器包括均強電極、阻尼板、失能電子吸收器;均強電極連接可調或固定電源。
強磁場發生器是本發明的核心技術之二。強磁場發生器內含超磁場發生室(10),超磁場發生室(10)內部真空并連接一個真空泵,超磁場發生室(10)工作時,真空泵是連續工作的。所述的超磁場發生室(10)內有兩塊平行的導電板,兩塊平行的導電板相隔一定的距離,導電板的形狀可以是平板或其它形狀;導電板即所述的均強電場電極。均強電場電極有均強電場正極(18)和均強電場負極(24),均強電場正極(18)和均強電場負極(24)上分別設有均強電場正極導線(13)和均強電場負極導線(8)。螺旋管(5)出口飛出的高能高旋的電子可穿過均強電場電極,均強電場負極(24)上設有電子束調節口(9),電子束調節口(9)通過調節可放大或縮小;均強電場正極(18)設有貫穿孔,均強電場正極(18)前面設有阻尼減速板(12),阻尼減速板(12)可以是磁性材料或電磁裝置;高能高旋電子束(23)進入阻尼減速板(12)而透過均強電場正極(18),透過均強電場正極(18)的電子能量迅速衰減并立即被失能電子吸收器(17)吸收,為了更快速有效地吸收失能電子,失能電子吸收器(17)后面還設有多層電子吸收網(16)。為了讓電子順利穿過均強電場正極(18),均強電場正極(18)可以中間開孔或做成柵格狀,或者在均強電場正極(18)上設置網狀孔等穿孔措施。螺旋管(5)出口飛出的高能高旋電子通過電子束調節口(9)射出,電子束調節口(9)的位置并不局限于設在均強電場負極(24)上,電子束調節口(9)還可設在螺旋管(5)出口。從螺旋管(5)出口飛出的高能高旋電子從電子束可以以單槍單束的形式發射,或者以單槍多束的形式發射,本實施例為單槍單束。電子束調節口(9)既可做成固定的,也可做成可調的。均強電場正極(18)和均強電場負極(24),均強電場正極(18)通過均強電場正極導線(13)和均強電場負極導線(8)送入一萬伏左右的可調或固定超高壓,超高壓由一個可調電源或固定電源供給。均強電場正極(18)和均強電場負極(24)送入一萬伏左右的可調或固定超高壓后,就在這兩個電極之間建立了一個固定或可調的均強電場。強磁場發生室用非磁性材料制成(本機使用磁纖維材料、陶瓷材料、有機纖維、玻璃纖維等);強磁場發生室連接一個以上真空泵,強磁場發生器工作時,真空泵不間斷地連續工作。
設置均強電場正極(18)和均強電場負極(24)是為了獲得平行的電力線,并且能讓高能高旋電子能在各電力線上發生有序的磁爆反應——強大的旋轉磁場能量通過這個空間產生并向外輻射。通過對電子束調節口(9)的控制就可以調節強磁場的輻射能量。
下面進一步詳述本發明的工作原理
高能電子加旋器的電子是從螺旋管(5)出口飛出的,電子從螺旋管(5)出口飛出后,連續打出的高能高旋電子穿過均強電場負極(24)進入均強電場并沿著電子線向均強電場正極(18)方向飛去,高能高旋電子在均強電場正極(18)附近的阻尼減速板(12)作用下,速度開始減慢,前面的高旋電子速度減慢后,后面上來的高旋電子就尾追撞上前面那個,同時自身速度也減慢,再后的電子又撞上來,于是連環相撞就一直持續下去。需要說明的是,電子并非真正撞上,因為經過這種加旋處理的高能電子,其“高能”是以電場能極大為特征的,這個電場遠遠大于電子本身,(這與電子受熱,受光被激發到高能態情形不同),而且這種電場能的釋放契機,是以自身電場與另一個電子電場相觸受阻為觸發條件的,只要相遇就可觸發(有點象電子受熱被激上高能態,溫度稍有變化,就立即跌回低能態同時放出光子一樣)。一旦觸發,極大的電場能立即轉化為極大的磁場能。
由于沿各電力線上的電子旋向相同,即同位旋向一致,它們所帶的電場能的釋放時間也相同,即頻率相同,根據共振頻率疊加原理,其共振峰是非常尖銳的。如此整齊劃一的共同作用,造成如此強大的磁通量密度,結果就形成一個沿電場方向平行橫臥的強大旋轉磁場。
失能電子吸收器的作用經過磁爆的電子穿過電場正極(18)后,立既被失能電子吸收器(17)吸收并回輸至自適應輻射電子磁感發電裝置。所述的自適應輻射電子磁感發電裝置由電子回流管(28)、自適應輻射電子磁感發電裝置繞組(7)構成;高能電子加旋器通過電子回流管(28)連接強磁場發生器;自適應輻射電子磁感發電裝置繞組(7)穿過電子回流管(28)與強磁場發生器偶合。失能電子吸收器(17)與強磁發生器連接;失能電子吸收器(17)內設有多層網狀板、也可以是盤旋狀、還可以是虛絨狀非鐵磁性導電材料。電子回流管上的第二陰極導線(19)和電子回流管上的第一陰極導線(11)連接自適應輻射電子磁感發電裝置繞組(7)。
下面進一步說明自適應輻射電子磁感發電裝置的作用自適應輻射電子磁感發電裝置的作用是將一部分做無用功的磁能回收和輻射,輻射的出電子送入電流自循環系統,回到高能電子加旋器的螺旋管(5)重新加旋;另一部分電子轉化為電流,對電源進行充電。
當旋轉的超磁場建立后,圍繞強磁發生器的自適應輻射電子磁感發電裝置繞組(7)線圈切割磁力線而產生感應電流,電流可供電源充電用;同時,由于旋轉磁場十分強大,從失能電子吸收器(17)吸收過來的失能電子會在這里重新輻射出來。
內環式電流自循環系統是這樣的電子回流管(28),由電子回流管磁屏蔽層(26)包敷;電子回流管(28)一端接電子回流管絕緣陽極(31),另一端接電子回流管絕緣陰極(20),電子回流管絕緣陰極(20)處由自適應輻射電子磁感發電裝置繞組(7)輻射出的電子立即在中壓電場作用下輸回到螺旋管(5)的輸入口而再次進行加旋處理。這種優異而簡單的高可靠循環方式也是本發明的技術之重點。
直熱式電子溢出啟動器(1)直接安裝在螺旋管(5)的入口處。在冷機起動時由電源直接供電加熱,當有電子逸出便進入螺旋管(5),至超磁場產生,循環電流建立后,啟動器即關閉。
權利要求
1.一種強磁場發動機,其特征在于,由高能電子加旋器、強磁場發生器、失能電子吸收器、電子啟動器、電源、真空泵組成;高能電子加旋器的一端設有電子啟動器,高能電子加旋器的另一端連接強磁場發生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強磁場發動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自適應輻射電子磁感發電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強磁場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適應輻射電子磁感發電裝置由電子回流管(28)、自適應輻射電子磁感發電裝置繞組(7)構成;高能電子加旋器通過電子回流管(30)連接強磁場發生器;自適應輻射電子磁感發電裝置繞組(7)穿過電子回流管(28)與強磁場發生器偶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強磁場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能電子加旋器由螺旋管(5)、偏轉磁體(4)、超高壓電極構成;螺旋管(5)連接真空泵;高能電子加旋器上的超高壓電極連接可調或固定電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強磁場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環式電流自循環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強磁場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強磁場發生器包括強磁場發生室、均強電場電極、阻尼板、失能電子吸收器;均強電場電極連接可調或固定電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強磁場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強磁場發生室設有多層電子吸收網(16)。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強磁場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強磁場發生器設有電子束調節窗口(9)。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電磁轉換技術,是關于一種無電磁線圈的強磁場發動機。一種強磁場發動機,由高能電子加旋器、強磁場發生器、失能電子吸收器、電子啟動器、電源、真空泵組成。本發明不但可產生很強的磁場,而且磁場會高速旋轉并能對外做功。
文檔編號H02N11/00GK1641993SQ20041001502
公開日2005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04年1月8日 優先權日2004年1月8日
發明者何智贏 申請人:何智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