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機柜式通信電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柜式通信電源,尤其是適于在狹小的安裝環境中使用的通信電源。
背景技術:
在電信運營商通信電源建設和擴容中(特別是無線基站和接入網站點)遇到一個問題由于安裝環境比較狹小,不能安裝傳統的機架式通信電源,它們迫切需要一種體積小,安裝靈活(比如可以靠墻安裝,掛墻安裝,靠墻角安裝等),全正面維護的通信電源系統。由于傳統的整流器都是前后進出風,整流器的深度大,組成電源系統要實現以上要求比較困難。
為此,現有技術中曾出現過一種嘗試性的解決方案,把機架式通信電源改成為機柜式通信電源,減小了電源的體積。但它實際上是把一個插框式電源裝在一個機箱里面實現的,因此明顯具有以下缺點1、體積較大,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下的靠墻安裝的電源系統;2、不能全正面維護,背部器件壞時難更換;3、后面需要留空間做出風口用;4、直流輸出接線不方便。
現有技術中的另一種解決方案是把原先模塊化設計的、分立的電源插框組件裝于機柜中,形成一個整體,采用掛式安裝,但它明顯具有以下缺點1、體積較大;2、掛墻安裝時需要安裝附件;3、不能完全正面維護,不能維護背板;4、機柜上下做為進出風口不能防止落物;5、安裝位置限制必須掛墻安裝以留出下面的進風口。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維護不便的問題,提供一種機柜式通信電源。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體積較大的問題。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通風口設計不合理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機柜式通信電源,包括機柜,安裝在機柜中的交流輸入和直流輸出裝置、信號采集裝置、整流模塊和監控模塊;其特征是還包括能夠圍繞機柜一側旋轉的活動承載裝置,所述交流輸入和直流輸出裝置、信號采集裝置、整流模塊和監控模塊中至少其中之一安裝于活動承載裝置上。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實施例,所述交流輸入和直流負載輸出裝置和信號采集裝置分別安裝于機柜腔內的上區或/和下區;整流模塊和監控模塊安裝于所述活動承載裝置上,并且從上到下成一行排列。
在所述機柜的左右兩側有通風孔。
采用以上方案的有益效果由于所述交流輸入和直流負載輸出裝置、信號采集裝置、整流模塊和監控模塊中至少有一個安裝于活動承載裝置上,安裝于機柜腔內的模塊減少,從而可以單層排列,而活動承載裝置活動到適當位置時,安裝于其上的模塊和機柜腔內的模塊均裸露于維修人員面前,因而不須開后蓋即可對所有模塊進行維護。而且維護時轉動活動承載裝置不會拉扯電纜線造成纏繞或斷線,從而使得帶電維護成為可能。
而優選實施例中進一步將機柜腔分成上下兩區,活動承載裝置上的模塊再從上到下依次排列,就進一步減小了機柜的厚度和體積。
而左右通風的形式避免了通風口靠墻或直沖地面,從而使得本通信電源可以靠墻放置而不影響通風。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機柜門打開的狀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機柜門半打開的狀態示意圖。
圖3是本實施例去掉信號采集區蓋板后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二機柜門打開的狀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二機柜門半打開的狀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三機柜門打開的狀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三模塊水平移動出后限位的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三模塊再垂直移動出前限位的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機柜門關閉后的狀態示意圖一。
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機柜門關閉后的狀態示意圖二。
圖11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所采用的軸承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所采用的合頁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一如圖1、2所示,該機柜式通信電源包括含有機柜腔1、機柜門2的機柜100,以及安裝于機柜100中的交流輸入和直流負載輸出裝置11、信號采集裝置12、整流模塊21和監控模塊22;所述整流模塊21和監控模塊22安裝于機柜門2上,并且從上到下成一行排列,這樣,機柜門實際上就兼有了活動承載裝置的功能。所述交流輸入和直流負載輸出裝置11和信號采集裝置12分別安裝于機柜腔1內的上區和下區,這樣使得機柜的深度就會較小。機柜門2通過較鏈41活動安裝于機柜100上,當打開機柜門時,整流模塊21和監控模塊22就會呈現于維護人員的左側,而交流輸入和直流負載輸出裝置11、信號采集裝置12則呈現于維護人員的右側,它們全都處于垂手可及的位置,便于維護。可以看出,本例中,所述的機柜門2與上述的活動承載裝置為一體化結構。
為了保證通風不被墻體或地面所遮擋,除在機柜上方留能風孔30外,在所述機柜100的左右兩側也設有通風孔30。如圖9、10所示。
并且,在所述機柜100殼體上有掛墻安裝孔70,在墻上打進膨脹螺絲后,再通過三個安裝孔掛上就可以;而不象現有技術那樣掛墻安裝時是需要一個安裝板,先把安裝板安裝在墻上后,在把電源裝在安裝板上。安裝更加簡便了。
為了更詳細地反映本發明的細節,圖中也畫出了其他相關元件,包括模塊插框23,用于插放監控模塊22和整流模塊21;進出線孔111,其上有護線環;蜂鳴器112;地線排113;交流輸入開關114;C級防雷器115;分流器116;電池保護接觸器117;電池輸入開關118;負載輸出開關119;電池控制開關121;消音開關122;第二蜂鳴器123;信號采集區蓋板124。
圖3是本實施例去掉信號采集區蓋板124后的示意圖。
實施例二如圖4、5所示,本例中沒有將所述監控模塊22和整流模塊21承載于機柜門上,而是專門設置了活動承載裝置,它是一個增設的轉動機構50,所述轉動機構50一端固定于機柜腔1的腔體的一側,另一端為活動端,用于將所述交流輸入和直流負載輸出裝置11、信號采集裝置12、整流模塊21和監控模塊22中的至少一個安裝于其上。
本例中,該機柜門2與所述活動承載裝置為分體化設計,各自獨立。實際上,在本例中,機柜門2可以省去。
轉動機構50與機柜箱體的活動連接可采用圖4中的鉸鏈41’,或可采用圖11、12所示的形式或其他形式。其中圖11是采用一個軸承,圖12則是采用兩個安裝于金屬轉軸上的金屬葉片,俗稱“合頁”。
如果機柜門2不省去,本實施例實際上是描述了一個三扇結構,其中一扇是機柜門2、一扇是轉動機構50、一扇是機柜100(它是固定不轉動的),其中在后兩扇——即轉動機構50和機柜100上分別安裝所述交流輸入和直流負載輸出裝置11、信號采集裝置12、整流模塊21和監控模塊22中的至少一個。但也可以設計成在三扇中分別有至少一個模塊安裝其上。
實施例三如圖6、7、8所示,本例除設置了活動承載裝置來安裝監控模塊22和整流模塊21,它還增設了水平移動機構,所述水平移動機構的固定端固定于機柜腔1的腔體上,可移動端用于將所述交流輸入和直流負載輸出裝置11、信號采集裝置12、整流模塊21和監控模塊22中的至少一個安裝于其上。安裝后,該水平移動機構被后限位61和前限位62所限,不能移動;需要維護時,先水平移出后限位61,再垂直移出前限位62,即可將需要維護的模塊移到維護人員面前。
權利要求
1.一種機柜式通信電源,包括機柜(100),安裝在機柜(100)中的交流輸入和直流輸出裝置(11)、信號采集裝置(12)、整流模塊(21)和監控模塊(22);其特征是還包括能夠圍繞機柜(100)一側旋轉的活動承載裝置,所述交流輸入和直流輸出裝置(11)、信號采集裝置(12)、整流模塊(21)和監控模塊(22)中至少其中之一安裝于活動承載裝置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柜式通信電源,其特征是還包括安裝在機柜(100)一側的機柜門(2),且所述的機柜門(2)與上述的活動承載裝置為一體化結構,即所述交流輸入和直流輸出裝置(11)、信號采集裝置(12)、整流模塊(21)和監控模塊(22)中至少其中之一安裝于機柜門(2)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柜式通信電源,其特征是還包括安裝在機柜(100)一側的機柜門(2),該機柜門(2)與所述活動承載裝置為分體化設計,各自獨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機柜式通信電源,其特征是所述交流輸入和直流輸出裝置(11)、信號采集裝置(12)、整流模塊(21)和監控模塊(22)中至少其中之一安裝上述機柜門(2)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柜式通信電源,其特征是所述交流輸入和直流負載輸出裝置(11)和信號采集裝置(12)分別安裝于機柜(100)內的上區或/和下區;整流模塊(21)和監控模塊(22)安裝于所述活動承載裝置上,并且從上到下成一行排列。
6.如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種機柜式通信電源,其特征是所述交流輸入和直流負載輸出裝置(11)和信號采集裝置(12)分別安裝于機柜(100)內的上區或/和下區;整流模塊(21)和監控模塊(22)安裝于所述活動承載裝置或/和機柜門(2)上,并且從上到下成一行排列。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機柜式通信電源,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動承載裝置上設有模塊插框(23),用于插放整流模塊(21)和監控模塊(22)。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機柜式通信電源,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動承載裝置或者機柜門(2)上設有模塊插框(23),用于插放整流模塊(21)和監控模塊(22)。
9.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機柜式通信電源,其特征是在所述機柜(100)的左右兩側有通風孔(30)。
10.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機柜式通信電源,其特征是在所述機柜(100)殼體上有掛墻安裝孔(70)。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機柜式通信電源,包括機柜,安裝在機柜中的交流輸入和直流輸出裝置、信號采集裝置、整流模塊和監控模塊;其特征是還包括能夠圍繞機柜一側旋轉的活動承載裝置,所述交流輸入和直流輸出裝置、信號采集裝置、整流模塊和監控模塊中至少其中之一安裝于活動承載裝置上。本發明不須開后蓋即可對所有模塊進行維護。本發明還進一步將機柜腔分成上下兩區,活動承載裝置上的模塊再從上到下依次排列,就進一步減小了機柜的厚度和體積。還采用左右通風的形式避免了通風口靠墻或直沖地面,從而使得本通信電源可以靠墻放置而不影響通風。
文檔編號H02B1/00GK1595745SQ200410040230
公開日2005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12日
發明者蔣瑋, 陳兆東 申請人:艾默生網絡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