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改進結構的工業風扇電機外殼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業風扇電機外殼,特別是一種改進結構的工業風 扇電機外殼。屬于風扇電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工業用風扇電動機使用的外殼, 一般由前殼、后罩兩部分的鑄鐵 毛坯,經過機床加工制作而成。其中前殼是一件重約2.5kg的鑄鐵件,加工 成外徑140~155mm、高度80~90mm、內徑88~120mm的空心圓柱體。圓柱 體的后端全開口,內側設有多條豎直的加強筋來承托電動機的定子,前端中 間留有軸承孔,加工后的軸承孔直徑是30~40mm。后罩是一件約1.2公斤、 類似花籃形狀的鑄鐵件,它由一大一小的前后兩平面和連接著兩平面的多條 爪形加強筋構成。加工后的后罩的前平面與前殼開口端相接,共同承托著電 動機的定子;而后平面的中間有軸承孔,與前殼的軸承孔一起承托著電機的 轉子。這種舊式工業用風扇電機外殼,除了承托定子以外,內部的前后兩端 剩余高度大于50mm。這些空間是沒有作用的,也就是說,這套配件浪費了 很多材料,也增加了無用成本。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工業風扇電機外殼耗材量大、效益 低的缺點,提供一種耗材少、節省材料、節約成本改進結構的工業風扇電機 外殼。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如下措施達到一種改進結構的工業風扇電機外殼,包括前殼體和后罩;其結構特點在 于所述前殼體為空心圓柱體,其前端中心留有軸承孔、后端全開口,前殼 體的內側設有3 4條軸向加強筋;所述后罩由圓環、圓環臺和連接圓環、 圓臺的爪形連桿構成,后罩的圓環臺的中心開有軸承孔;后罩的圓環與前殼 體開口端連接;所述的軸承孔的內側壁分別設有與電機轉軸配套的軸承;在 所述加強筋處設有連接點、在后罩的圓環設有與之相對應的連接點,通過連 接點將前殼體和后罩易裝拆式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如下措施達到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是所述前殼體的尺寸為外徑120 155mm、 高度55 63mm、內徑88 120mm。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是: 個散熱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是:在所述前殼體軸承孔的周圍還設有若干在所述各加強筋的外側面設有一臺階。 所述后罩的爪形連桿的數量為3 4條。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是在后罩的圓環的內壁設有凹環槽。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是所述后罩的圓環的內圓直徑為100 120mm (根據定子的直徑而定);圓環臺上的軸承孔直徑為30 40mm (根據 轉子使用的軸承直徑大小而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是在所述后罩的外面還可加裝一個防護外殼。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將前殼部分重新設計成一件外徑120 155mm、高度55 63mm、內徑88 120mm的空心圓柱體,其前端除了軸承孔外還設計了散熱 孔,使電機內的熱量能快速向外散發,這就提高了電機運轉的效率。內側的 加強筋為3 4條,使加強筋剛好緊抱著電機定子的圓切邊。在后罩方面, 利用3 4爪形連連桿將圓環和圓環臺連成一體,構成通透式爪形后罩,既 節省材料又通風透氣,便于散熱。本實用新型就把多余的空間和材料節省下 來了,實測每個毛壞比舊式外殼毛坯節省鑄鐵材料1.2公斤。經過多次試驗, 證明本實用新型符合工業用風扇電動機的各種要求,而且性能十分穩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前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后罩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例1:圖1、圖2和圖3構成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本實施例包括前殼體1和后罩2;前殼體l為空心圓柱體,其前端中心 留有軸承孔11、后端全開口,前殼體1的內側設有四條軸向加強筋13;所述后罩2由圓環21、圓環臺22和連接圓環21、圓臺22的爪形連桿23構成, 后罩2的圓環臺22的中心開有軸承孔25;后罩2的圓環21與前殼體1開口 端連接;所述的軸承孔(11, 25)的內側壁分別設有與電機轉軸配套的軸承; 在所述加強筋13處設有連接點16、在后罩的圓環21設有與之相對應的連接 點26,通過連接點(16, 26)將前殼體1和后罩2易裝拆式連接。
參照圖l,所述前殼體1為空心圓柱體,其頂端中心開有軸承孔11,前 殼體1頂端軸承孔11周圍均勻設有四個散熱孔12,使電機內的熱量能快速 向外散發,提高電機運轉的效率。所述前殼體1的內壁設有四條軸向加強筋 13,其中有一個加強筋的橫向開有一個大螺絲孔14,各加強筋13—個側面 均設有臺階15,使電機定子3的四側圓切邊剛好能嵌入前殼體1中并支撐在 臺階15上,各加強筋13的端面均開有螺絲孔16。參照圖2,所述后罩2為花籃狀,其由圓環21、圓環臺22和分別連接 著圓環21、圓環臺22的四個爪形連桿23構成,在后罩2的圓環21的內壁 開有凹環槽24,使電機定子3剛好能固定于凹環槽24中。在后罩2的圓環 21上對應加強筋13上的螺絲孔14設有四個螺絲孔26,后罩2的圓臺22的 中心對應前殼體1上的軸承孔11也開有軸承孔25。參照圖3,前殼1的圓環11與后罩2的開口端對應放置并通過螺絲連接 在一起,使電動機的定子3 —部分嵌入前殼體1中并支撐在臺階15,剩余部 分固定于后罩2的凹環槽24中;后罩2的軸承孔26與前殼體1的軸承孔12 一起承托著電機的轉子(圖中未示出);所述后罩2的外面加裝一個防護外 殼4,以防使用人的手觸及電機的帶電及運轉部分。本實施例中所述前殼體1的尺寸外徑120 155mm、高度55 63mm、 內徑88 120mm。軸承孔11的直徑為30 40mm (根據轉子使用的軸承直 徑大小而定),軸承孔25的直徑為30 40mm (根據轉子使用的軸承直徑大 小而定)。所述后罩2的圓環21的內圓直徑為100 120mm,(根據定子的直 徑而定)。本實用新型專用于生產450mm、 500mm、 650mm、 750mm等型號工業用 風扇的電動機。具體實施例2:本實施例的特點是所述前殼體1的內壁設有四條軸向加強筋13,其中有一個加強筋的橫向開有一個大螺絲孔14,各加強筋13 —個側面均設有臺 階15,使電機定子3的四側圓切邊剛好能嵌入前殼體1中并支撐在臺階15 上,各加強筋13的端面均開有螺絲孔16。所述后罩2為花籃狀,其由圓環 21、圓環臺22和分別連接著圓環21、圓環臺22的四個爪形連桿23構成。其余同具體實施例1。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結構的工業風扇電機外殼,包括前殼體(1)和后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殼體(1)為空心圓柱體,其前端中心留有軸承孔(11)、后端全開口,前殼體(1)的內側設有3~4條軸向加強筋(13);所述后罩(2)由圓環(21)、圓環臺(22)和連接圓環(21)、圓臺(22)的爪形連桿(23)構成,后罩(2)的圓環臺(22)的中心開有軸承孔(25);后罩(2)的圓環(21)與前殼體(1)開口端連接;所述的軸承孔(11,25)的內側壁分別設有與電機轉軸配套的軸承;在所述加強筋(13)處設有連接點(16)、在后罩的圓環(21)設有與之相對應的連接點(26),通過連接點(16,26)將前殼體(1)和后罩(2)易裝拆式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結構的工業風扇電機外殼,其特征 在于所述前殼體(1)的尺寸為外徑120 155mm、高度55 63mm、內徑 88 120mm。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結構的工業風扇電機外殼,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前殼體(1)軸承孔(11)的周圍還設有若干個散熱孔(12)。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結構的工業風扇電機外殼,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各加強筋(13)的外側面設有一臺階(15)。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結構的工業風扇電機外殼,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后罩(2)的爪形連桿(23)的數量為3 4條。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結構的工業風扇電機外殼,其特征 在于在后罩(2)的圓環(21)的內壁設有凹環槽(24)。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結構的工業風扇電機外殼,其特征 在于所述后罩(2)的圓環(21)的內圓直徑為100 120mm;圓環臺(22) 上的軸承孔(25)直徑為30 40mm。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結構的工業風扇電機外殼,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后罩(2)的外面加裝一個防護外殼(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結構的工業風扇電機外殼,包括前殼體(1)和后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殼體(1)為空心圓柱體,其前端中心留有軸承孔(11)、后端全開口,前殼體(1)的內側設有3~4條軸向加強筋(13);所述后罩(2)由圓環(21)、圓環臺(22)和連接圓環(21)、圓臺(22)的爪形連桿(23)構成,后罩(2)的圓環臺(22)的中心開有軸承孔(25);所述的軸承孔(11,25)的內側壁分別設有與電機轉軸配套的軸承;通過連接點(16,26)將前殼體(1)和后罩(2)易裝拆式連接。本實用新型把多余的空間和材料節省下來了,實測每個毛坯比舊式外殼毛坯節省鑄鐵材料1.2公斤。經過多次試驗,證明本實用新型符合工業用風扇電動機的各種要求,而且性能十分穩定。
文檔編號H02K5/04GK201051690SQ20072005194
公開日2008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25日
發明者何偉良 申請人:何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