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形變發電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利用車輪的轉動,連續對壓電材料施以外力, 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的形變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自從車輪發明以來,人類的生活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各式各樣的交 通工具應運而生,而用來驅動該車輪的力量也從過去的人力、獸力,在工 業革命時期轉為煤炭,乃至于今天的石油燃料,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了革命 性的進步,但地球上的資源有限,尋找可替代石油燃料的能源,以及設計 可重復利用資源的方法, 一 直是人們多年來努力的目標之一。
其中,有人會在腳踏車或健身車上裝設一小型發電機,將車輪的轉動 傳動至發電機上以產生電能,該電能可儲存起來供日后使用,或是直接使 腳踏車上的車燈發亮,以維持夜晚時的行車安全,甚至也可供健身車上顯 示相關設定的屏幕所需的電力。
但由于該裝設于腳踏車上的小型發電機與車輪連動,使得騎乘者更費 力,同時其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的效率低,因此多用于耗電量小的設備上,
一般并不普及,此外,也只用于以人力驅動的腳踏車或健身車上。然而其 它具有車輪的汽車或機車等交通工具上所使用較大型的發電機,也有同樣 的狀況,不但大量增加驅動裝置的負荷進而消耗更多的能源,發電效率也 不好。因此,現有技術的發電裝置確有其需要進一步改進之處。
發明內容
針對前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形變發電裝置,借此設
計達到重復且有效率利用驅動具有車輪設備前進的能量的目的。
為了達到上述的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所使用的技術手段是利用壓電
材料具有可使機械能與電能互換的壓電效應的現象,在一車輪旁側裝設有 至少一壓電材料,該車輪中央交錯設有復數根輪輻,該壓電材料的一端抵 靠于車輪的輪輻,另外復數根電線的一端分別與壓電材料的表面相接。上述車輪可為腳踏車、健身車、機車、汽車等設備上的車輪,當車輪 轉動時,其輪輻會連續拍打該壓電材料,使其彎曲變形,進而產生電能,
而通過本實用新型的設計,不論是踩踏腳踏車或健身車所耗費的人力,或 是如燃燒汽油、太陽能等來帶動機車、汽車前進的能量,都能由其車輪處 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形變發電裝置再轉換為電能以供利用,不但不會增加騎 乘者或原驅動裝置的負荷,更能有效達到重復利用能量、減少浪費地球資 源的目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狀態示意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部份組件放大示意圖;以及
圖3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狀態的部份組件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所謂壓電效應是指物質中一種可使機械能與電能互換的現象,其可分 為正壓電效應及逆壓電效應,而可用以產生壓電效應的物質一^:稱為'壓 電材料',其中
正壓電效應是指當 一機械應力施加到該壓電材料上時,壓電材料內部 的電偶極矩會因壓縮而變短,此時為了抵抗此變化,壓電材料會在其兩端 的表面上分別出現電性相反的束縛電荷,該束縛電荷大小與該機械應力的 大小成正比,且當該才幾械應力方向相反時,束縛電荷的才及性也會隨之逆反;
逆壓電效應是指當在該壓電材料表面施加一電場而產生一電壓時,會 使其電偶極矩被拉長,而壓電材料為了抵抗變化,則會沿電場方向變形伸 長。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形變發電裝置就是利用壓電材料所具有的正壓電 效應的特性,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再進一步儲存或直接利用該電能,其 中,參見圖l及圖3所示,該形變發電裝置包括一車輪10、至少一壓電材 料20、復數條電線30及一負載單元40,其中
該車輪10可為腳踏車、健身車、機車、汽車等設備上的車輪,其中 央交錯設有復數根輪輻11;
配合參見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包含有一壓電材 料20,其可以是聚偏二氟乙棒(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將此壓電材料20設在車輪10旁側,且相對設在輪輻11的移動位置處,以 該壓電材料20的一端抵靠在車輪10的輪輻11,當車輪10轉動時,其各
輪輻11會依序連續拍打該壓電材料20,使該壓電材料2 0朝 一側彎曲變形, 因此壓電材料20會在兩相對的表面上出現不同極性的電荷,進而產生電
壓;
該電線30的一端分別與前述壓電材料20的表面相接; 該負載單元40設在電線30的另一端,其是由電阻、電容、電感等電 子組件所組成,該壓電材料20上所產生的電壓可通過電線30在負載單元 40上形成可供利用的電能,例如將該電壓轉換為110伏特或22 0伏特等可 供一般電器使用的大小,或是形成穩定的電壓,再進一步連接并應用于儲 存單元41、指示單元、發光單元42、動力單元等電子裝置上,也可直接 連接并應用于前述各電子裝置上,其中,該儲存單元41為一種可儲存該 電能,以于日后再進一步利用該電能的裝置,該指示單元是如汽、機的儀 表板,或是健身車上的顯示相關設定的屏幕,該發光單元42是如車燈等 照明設備,該動力單元則是可將該電能再進一步轉換為動能,來帶動車輛 前進的設備,特別可用于電動腳踏車或是油電混合車上。
參見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形變發電裝置也可設有復數個壓電材料 20A、 20B,其是相互迭置且相互固設,并以其中一壓電材泮牛20A的一端4氐 靠于車輪10的輪輻11,當車輪10轉動時,其各輪輻11會依序連續拍打 該壓電材料20A,使各壓電材料20A、 20B彎曲變形,因此于每一壓電材料 20A、 20B的兩相對的表面上出現不同才及性的電荷,進而產生電壓。
權利要求1. 一種形變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車輪、至少一壓電材料、復數條電線,其中車輪中央交錯設有復數根輪輻;壓電材料設在車輪旁側,且相對設在輪輻的移動位置處,并將其一端抵靠于車輪的輪輻;電線的一端分別與壓電材料相接。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形變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含有 一負載單元,該負載單元設在電線的另一端。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形變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復數片壓電材料,其相互迭置且相互固設。
4.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形變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壓 電材料為聚偏二氟乙烯。
5.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形變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壓電材 料為聚偏二氟乙烯。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形變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含有 一儲存單元,該儲存單元設于電線的另一端。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形變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含有 一指示單元,該指示單元設于電線的另一端。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形變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含有 一發光單元,該發光單元設于電線的另一端。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形變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含有 一動力單元,該動力單元設于電線的另一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形變發電裝置,其利用壓電材料具有可使機械能與電能互換的壓電效應的現象,在一車輪旁側裝設有至少一壓電材料,該車輪中央交錯設有復數根輪輻,該壓電材料的一端抵靠車輪的輪輻,另以復數根電線的一端分別與壓電材料的表面相接,通過車輪的轉動,使其輪輻連續拍打該壓電材料,使其彎曲變形,進而產生電能,將踩踏車輛所消耗的人力,或是如燃燒汽油、太陽能等方式所帶動車輛前進的能量,轉為電能以供利用,有效達到重復利用能量、減少浪費地球資源的目的。
文檔編號H02N2/18GK201290074SQ20082015126
公開日2009年8月12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25日
發明者俞建安, 陳佩真 申請人:俞建安;陳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