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定子與具有該定子的馬達及其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495263閱讀:39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定子與具有該定子的馬達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定子與具有該定子的馬達,尤其涉及一種定子為柔性電路板所構 成,且將馬達所需的電氣元件配置于此柔性電路板上的馬達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馬達中,定子主要是利用一具導磁性質的片體材料一體沖壓、彎折及 卷繞成一具上、下極片的導磁筒,再于導磁筒上配置線圈繞組。然而,導磁筒在沖壓、彎折及 卷繞過程中,易因上、下極片數量較多及卷繞的長度過長導致沖壓、彎折及卷繞的加工非常 不易,以致于造成制作上的麻煩。而且,馬達的尺寸難以更進一步縮小,因此,廠商便改用柔 性電路板來制作定子。如美國專利第US4665331號無刷直流微型馬達(Brushl ess DCMicromotor),其 說明定子由一柔性電路板所制成,并在柔性電路板上配置多個線圈繞組,以由馬達的控制 單元供電以提供不同相位的磁性推力,以推動(或帶動)馬達中樞的轉子進行轉動。然而,現有技術所述的柔性電路板僅考慮如何配置線圈繞組,其它電氣元件或控 制單元仍需利用其它組裝手段以配置于馬達的殼體內,并無法有效的縮減馬達的組裝操作 時間與流程。其次,為使無刷直流馬達可順利轉動,尚須配置霍爾感測元件或相同用途的元 件以感應轉子的磁極,以感測轉子的位置并告知馬達的控制單元。控制單元會根據轉子的 位置控制線圈繞組的運作以切換相位。而且為使馬達可應用于精密位置的控制場合,還需 另加裝更為精準的位置編碼器。然而,位置編碼器或霍爾感測元件的安裝會增加馬達的組 裝程序,進而花費更大的制作工時與制作成本,而且各元件不易對位,更影響馬達的制作良 率。因此,如何有效的提供一種可縮短制作程序,降低成本,提升馬達轉動的位置感測 準確性,同時維持或更進一步縮小整體體積的馬達,為業界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定子與具有該定子的馬達及其制作方法,可縮小元件 配置空間,并可根據實際需求以設計各馬達元件的配置位置,并可縮短制作工時。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揭露一種定子,應用于一馬達,該馬達徑向向外配置有一 轉子、上述的定子與一殼體,轉子樞接于殼體內。此定子包含一柔性電路板總成,其配置有 多個線圈繞組與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柔性電路板總成同軸于轉子而環繞配置于轉子 與殼體之間。其中,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為換相感測模塊。其中,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為旋轉頻率產生模塊。其中,該柔性電路板總成包含一元件配置部,該元件配置部配置有線路接口以電 性耦接該線圈繞組與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其中,該定子還包含一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配置于該殼體外部,并電性接連至該元件配置部的線路接口,以電性耦接該線圈繞組與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其中,該定子還包含一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配置于該元件配置部,以電性耦接該 線圈繞組與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揭露一種定子的制作方法,提供一柔性電路板,其上包含 多線圈繞組配置位置與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將多線圈繞組和至少一位置信 號產生單元分別設置于各線圈繞組配置位置與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取下包含所有 線圈繞組和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的柔性電路板,成為一柔性電路板總成。卷曲柔性電路板總 成而形成上述定子。其中,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為換相感測模塊。其中,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為旋轉頻率產生模塊。其中,該提供一柔性電路板步驟中,該柔性電路板更具有一元件配置部。其中,該將多線圈繞組和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分別設置于該線圈繞組配置位 置與該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的步驟中,更于該元件配置部設置一線路接口,該線路 接口電性耦接該線圈繞組與該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其中,該將多線圈繞組和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分別裝置于該線圈繞組配置位 置與該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的步驟中,更設置一控制單元于該元件配置部以通過該 元件配置部的線路接口并電性耦接該線圈繞組與該位置信號產生單元。而且,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揭露一種馬達,其包含一殼體、一轉子與一定子。轉 子包含有一樞軸,并通過此樞軸以樞接于殼體內。定子包含一柔性電路板總成,此柔性電路 板總成配置有多個線圈繞組與一個以上的位置信號產生單元。此柔性電路板總成是以轉子 為軸心而環繞配置于轉子與殼體之間,且線圈繞組與位置信號產生單元于柔性電路板總成 上的配置位置對應于轉子的磁極。其中,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為換相感測模塊。其中,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為旋轉頻率產生模塊。其中,該殼體內包含一容置空間,該殼體的一開口配置有一第一座體,該容置空間 的一位置配置有一第二座體,該第一座體與該第二座體用以固定該樞軸,以樞接該轉子于 該容置空間。其中,該馬達還包含一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配置于該殼體內的一位置并電性耦 接該線圈繞組與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其中,該定子延伸形成一元件配置部,該控制單元電性連接至該元件配置部的線 路接口,以電性耦接該線圈繞組與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其中,該位置為該第二座體與該殼體之間形成的一元件配置區間。其中,該定子延伸形成一元件配置部,該元件配置部供配置一控制單元以電性耦 接該線圈繞組與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且該元件配置部根據該殼體的形狀與該轉子 的配置位置,以配置于該元件配置區間。而且,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揭露一種馬達的制作方法,其包括提供一殼體與 一轉子。提供一柔性電路板,其上包含多線圈繞組配置位置與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 置位置。將多線圈繞組和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分別設置于各線圈繞組配置位置與位置 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取下包含所有線圈繞組和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的柔性電路板,成為一柔性電路板總成,以卷曲柔性電路板總成而形成一定子。組合殼體、轉子與定子,其中轉 子樞接于殼體內,且定子同軸于轉子以環繞配置于轉子與殼體之間,而且線圈繞組與位置 信號產生單元的配置位置與轉子的磁極相對應。其中,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為換相感測模塊。其中,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為旋轉頻率產生模塊。其中,該提供一柔性電路板步驟中,該柔性電路板更具有一元件配置部。其中,該將多線圈繞組和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分別裝置于該線圈繞組配置位 置與該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的步驟中,更于該元件配置部裝置一線路接口,該線路 接口電性耦接該線圈繞組與該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其中,該將多線圈繞組和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分別裝置于該線圈繞組配置位 置與該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的步驟中,更設置一控制單元于該元件配置部。本發明所揭露的定子與具有該定子的馬達及其制作方法,定子所需的線圈模塊與 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等電氣元件為一次性被設計、配置于柔性電路板上,以節省制作成本并 免去組裝對位問題。其次,此種馬達無需額外配置如霍爾元件般的檢測元件,仍能提供換 相信號或高解析脈波信號予馬達的控制單元,使馬達得以應用于需高精密度的位置驅動場 合。再者,可整合所有電氣元件于柔性電路板上并適當的配置于馬達的內部空間以形成一 體化的定子,以有效的縮小定子,進而將馬達微小化。而且,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可以線路形 式配置于柔性電路板上,不需使用到光學編碼器等較大型的位置感測元件,有助于馬達微 小化。


圖1繪示本發明馬達結構的一實施例; 圖2繪示本發明圖1的馬達于剖線Sl的結構剖面圖 圖3A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定子2a示意3B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定子2b示意圖 圖3C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定子2c示意4A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定子2b在剖線S2的剖面示意圖; 圖4B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定子2c于剖線S3的剖面示意圖; 圖5繪示本發明定子制作方法一實施例的流程圖;以及 圖6繪示本發明具有定子的馬達制作方法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其中,附圖標記 1 殼體 11 第一座體 12 第二座體 13 定子外殼 14 后蓋 15 元件配置區間 2、2a、2b、2c 定子 21 柔性電路板總成 22 線圈繞組 23a 換相感測模塊 23b 旋轉頻率產生模塊 24.24a.24b 元件配置部 26線圈繞組總成 3:轉子 31 樞軸 32 導磁件
33 磁石4 軸承5 控制單元6 外部電源71:第一開口 72 第二開口81 線圈繞組配置位置82 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Si、S2、S3:剖線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對本發明的目的、構造特征及其功能有進一步的了解,茲配合相關實施例及 圖式詳細說明如下請同時參照圖1至圖4B,圖1所繪示本發明馬達結構的一實施例,圖2所繪示本發 明圖1的馬達于剖線Sl的結構剖面圖,圖3A至圖3C所繪示本發明三種不同的定子實施例 的示意圖,圖4A所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定子2b于剖線S2的示意圖,圖4B所繪示本發明實 施例的定子2c于剖線S3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馬達包含有三個部分,徑向向外分別為一 轉子3、一定子2以及一殼體1。請同時參照圖1與圖2,轉子3包含由樞軸31、導磁件32與磁石33所組成,導磁 件32環設于樞軸31上,磁石33則環繞配置于轉子3最外側,并具有至少一組磁性相對應 的磁極組合(一 N極搭配一 S極),且相異磁性的磁極為相鄰配置。請同時參照圖3A至圖3C,定子(2a、2b、2c)包含一柔性電路板總成21,柔性電路 板總成21上至少配置有多個線圈繞組22與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位置信號產生單元 可為換相感測模塊23a或是旋轉頻率產生模塊23b,而且線圈繞組22與位置信號產生單元 以布線方式配置于柔性電路板總成21上,并于適當位置預留相關線路以供連接一控制單 元5。此控制單元5受電而被驅動,以控制線圈繞組22。如圖3A所繪示定子2a,柔性電路板總成21配置有上述多個線圈繞組22,每一線 圈繞組22都受控制單元5控制,根據控制單元5發送電流的方向與電流的強度,產生不同 磁力方向與磁力強度的磁場。柔性電路板總成21于制作時,是根據控制單元5的配置位置 以延伸出一元件配置部24a,于本實施例中,該元件配置部24a是延伸設置于柔性電路板總 成21的一端,但不以此為限,也可設置于柔性電路板總成21上的適當位置。此元件配置部 24a上配置有電性耦接上述線圈繞組22與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的線路接口。線路接口供外部 的控制單元5由外接方式以電性耦接于此線路接口,并令控制單元5電性耦接于上述線圈 繞組22與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圖3A中,控制單元5未配置于定子2a或其元件配置部24a 上,而線圈繞組22與位置信號產生單元是通過線路接口與控制單元5相連接。位置信號產 生單元以換相感測模塊23a為例,換相感測模塊23a為螺旋式的感應線圈,用以感應轉子3 的磁極變化并給出換相信號予控制單元5。控制單元5根據此換相信號判斷出轉子3在轉 動時的相對位置,以計算出改變對線圈繞組22對應轉子3磁極的換相時機。如圖3B所示的定子2b,其與圖3A所示的定子2a相似,不同處在于控制單元5直 接配置于柔性電路板總成21的元件配置部24b上,并電性耦接線圈繞組22與位置信號產 生單元。此外,控制單元5及元件配置部24b可容設于如圖1所繪示馬達的殼體1內的一 適當位置。如圖3C所示的定子2c,其與圖3A及圖3B所示的定子2a與定子2b相似。但不同處在于,定子2c的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為旋轉頻率產生模塊23b。旋轉頻率產生模塊23b以 布線方式配置于柔性電路板總成21上,且配置形態為方形鋸齒狀的感應線段。當轉子3轉 動時,旋轉頻率產生模塊23b會感應磁場的變化以產生脈波信號,脈波信號會被傳送至控 制單元5。控制單元5根據取得的脈波信號判斷出轉子3的旋轉頻率與轉動位置,以計算出 改變對線圈繞組22對應轉子3磁極的換相時機。此外,圖3C所示定子2c的元件配置部24b可替換為圖3A所示的元件配置部24a 的形式,以外接控制單元5。請同時參照圖3B與圖4A,圖4A為圖3B所示定子2b于剖線S2的剖面圖,圖3A至 圖3C所示的三種定子相似,在此先以圖3B所示發定子2b進行說明。定子2b在設計時,設 計人員應推斷出需要幾個線圈繞組22與換相感測模塊23a,以及推論出當柔性電路板總成 21卷曲成管狀時,每一個線圈繞組22與換相感測模塊23a的配置位置。如圖4A,當柔性電路板總成21卷曲成管狀定子2b時,會形成多個線圈繞組總成 26,每一線圈繞組總成26包含至少一線圈繞組22,并環設于卷曲成管狀的柔性電路板總成 21上。就本實施例而言,線圈繞組總成26有三個(形成三相馬達),并等間隔環繞配置于 定子2b上,每一線圈繞組總成26是由多個線圈繞組22層迭組成,而且每兩個線圈繞組總 成26之間即配置一個換相感測模塊23a,以感應轉子3的磁極變化。請同時參照圖3C與圖4B,圖4B為圖3C所示定子2c于剖線S3的剖面圖。定子 2c在設計時,設計人員應推斷出需要幾個線圈繞組22與旋轉頻率產生模塊23b,以及推論 出當柔性電路板總成21卷曲成管狀時,每一個線圈繞組22與旋轉頻率產生模塊23b的配 置位置。如圖4B,當柔性電路板總成21卷曲成管狀定子2c時,會形成多個線圈繞組總成 26,每一線圈繞組總成26包含至少一線圈繞組22,并環設于卷曲成管狀的柔性電路板總成 21上。就本實施例而言,線圈繞組總成26有三個(形成三相馬達),并等間隔環繞配置于 定子2c上,每一線圈繞組總成26是由多個線圈繞組22層迭組成,而線圈繞組總成26外部 環繞配置有上述的旋轉頻率產生模塊23b,本實施例的旋轉頻率產生模塊23b以鋸齒狀的 感應線圈呈現,用以感應轉子3的磁極變化并給出脈波信號予控制單元5。如圖1、圖2、圖3B (或圖3C、圖3A)、與圖4A(或圖4B),殼體1由多個元件組成,殼 體1包含一第一座體11、一第二座體12、一后蓋14與一定子外殼13。定子外殼13貫穿有 一開放的容置空間,第一座體11與第二座體12分別配置于定子外殼13的第一開口 71與 第二開口 72的部位。后蓋14接合于定子外殼13配置第二座體12的第二開口 72,以令殼 體1形成槽狀,使得第二座體12會處于殼體1內的一適當位置,并與后蓋14之間形成一元 件配置區間15。本實施例中,轉子3配置于殼體1內,轉子3的樞軸31分別樞接于第一座體11與 第二座體12。樞軸31與第一座體11及第二座體12之間配置有軸承4,令轉子3在固定于 殼體1內時仍能以軸線為中心進行旋轉。定子2則以轉子3為軸心而環繞配置于轉子3與 殼體1之間。如圖1與圖2,柔性電路板總成21延伸出的元件配置部24會因為殼體1的形狀與 轉子3的配置位置,從第二座體12與殼體1之間的縫隙進入且固定于元件配置區間15中。設計人員可根據需求,將控制單元5配置于殼體1內或配置于殼體1之外的一適當位置。當控制單元5配置于殼體1之外時,可由通過電線由殼體1外穿設延伸至殼體1 內,以連接于圖3A所示的定子2a的元件配置部24a上的線路接口,令控制單元5通過柔性 電路板總成21的線路接口以電性耦接至線圈繞組22與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當欲將控制單 元5配置于殼體1內時,控制單元5可配置于圖3B所示的定子2b的元件配置部24b上,元 件配置部24b配置于元件配置區間15,而控制單元5可通過元件配置部24b的線路連接外 部電源6以受電運作,再經由元件配置部24b的線路對柔性電路板總成21的各元件(如前 述的線圈繞組22與位置信號產生單元)提供電源,更甚者,控制其工作模式。請參照圖5,圖5為本發明定子制作方法一實施例的流程圖,請同時參照圖1至圖 4B以利于了解。提供一柔性電路板,其上包含多個線圈繞組配置位置與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 配置位置(步驟S110)。定子2于制作之前,設計人員需先構思應用的馬達結構為何?如轉 子3磁極位置,殼體1內部的輪廓,樞軸31樞接的位置,控制單元5預定配置位置,與電源 線該如何穿設入殼體1內,以及如何連接于定子2上等相關設計數據。設計人員再根據上 述資料,如根據轉子3磁極配置以判斷要設計幾組線圈繞組22與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并于 尚未裁剪的柔性電路板上規劃每一組線圈繞組22的線圈繞組配置位置81,以及一個以上 的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82(如圖3A、圖3B或圖3C所繪示);也如根據殼體1內部輪 廓,推算控制單元5于殼體1內的配置位置與電源線配置位置,判斷出是否在柔性電路板上 設計前述元件配置部24。將多個線圈繞組和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分別設置于各線圈繞組配置位置與 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步驟S120)。通過線路布線操作,以及元件配置操作,依據各 線圈繞組配置位置81與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82以將線圈繞組22與位置信號產生 單元配置于尚未裁剪的柔性電路板上,更甚者,將控制單元5配置于前述未裁剪的柔性電 路板上。取下包含線圈繞組和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的柔性電路板,成為一柔性電路板總成 (步驟S130)。根據殼體1內部的輪廓、線圈繞組22與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的配置形態與位 置、元件配置部24配置與否,以規劃出欲裁剪的形狀,并裁剪柔性電路板以取下包含各相 關元件的區塊,形成一柔性電路板總成21。卷曲柔性電路板總成形成定子(步驟S140)。將柔性電路板總成21卷曲以形成可 配置于殼體1與轉子3之間的定子2。其中,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可為前述的換相感測模塊 23a或旋轉頻率產生模塊23b。而且,因應設計需求,設計人員可將控制單元5直接設計配 置于柔性電路板總成21上,或配置于由柔性電路板總成21延伸設計的元件配置部24。請參照圖6,其為本發明具有前述定子2的馬達的制作方法一實施例的流程圖,請 同時參照圖1至圖4以利于了解。提供一殼體1 (步驟S210)。如前述,此殼體1為柱狀,其內開設一容置空間。提供一轉子3 (步驟S220)。轉子3包含樞軸31、導磁件32與磁石33。導磁件32 環設于樞軸31上,磁石33則環設于導磁件32外部,以環設于轉子3的最外側。磁石33 具有至少一組磁極組合(一 N極搭配一 S極),且相異磁性的磁極為相鄰配置。其中,步驟 S210與步驟S220的執行順序可根據設計人員的設計理念以調整順序。提供一柔性電路板,其上包含多個線圈繞組配置位置與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步驟S230)。如步驟SllO所述,設計人員先構思出殼體1的內部輪廓、轉子3磁 極位置與各元件線路穿設路徑,以推算出所需的線圈繞組22與位置信號產生單元數目,以 在尚未裁剪的柔性電路板上規劃每一組線圈繞組22的線圈繞組配置位置81,以及一個以 上的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82,更甚者,判斷是否設計元件配置部24,之后規劃柔性 電路板欲定裁剪的形狀。將多個線圈繞組和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分別設置于各線圈繞組配置位置與 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步驟S240)。如同步驟S120所述,依據各線圈繞組配置位置 81與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82以將線圈繞組22與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于尚未裁剪 的柔性電路板上,更甚者,將控制單元5配置于前述未裁剪的柔性電路板上。取下包含線圈繞組和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的柔性電路板,成為一柔性電路板總成 (步驟S250)。根據柔性電路板欲定裁剪的形狀,裁剪柔性電路板以取下包含各相關元件的 區塊,形成一柔性電路板總成21。卷曲柔性電路板總成形成定子(步驟S260)。根據殼體1內部的輪廓、線圈繞組 22與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的配置形態與位置、元件配置部24配置位置、轉子3預定配置位置 及其磁極方向,卷曲柔性電路板總成21以形成可置入殼體1內并與轉子3磁極方向對應的 定子2。其中,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可為前述的換相感測模塊23a或旋轉頻率產生模塊23b。 而且,因應設計需求,設計人員可將控制單元5直接設計配置于柔性電路板總成21上,或配 置于由柔性電路板總成21延伸設計的元件配置部24。此步驟S230至步驟S260等同于圖5所述定子2的制作流程,在此即不贅述。組合殼體1、轉子3與定子2 (步驟S270)。如圖1至圖4B,轉子3通過樞軸31樞 接于第一座體11與第二座體12上,以固定且可樞轉于殼體1內。定子2的柔性電路板總 成21則以同軸于轉子3的方式,環繞配置于轉子3與殼體1之間,線圈繞組22與位置信號 產生單元的配置位置對應轉子3的磁極。控制單元5電性耦接于柔性電路板總成21的元 件配置部24的線路接口,或直接配置于元件配置部24上。元件配置部24的線路接口會電 性耦接至線圈繞組22與位置信號產生單元,控制單元5則通過元件配置部24而與線圈繞 組22與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電性耦接。元件配置部24則根據轉子3、殼體1內部輪廓與內 部元件間隙,配置于殼體1內的一適當位置,如第二座體12與后蓋14之間的元件配置區間 15。如圖1、圖2與圖4A(或圖4B),當定子2裝設于殼體1與轉子3之間,在柔性電路 板總成21卷曲至一定程度時,同樣組別的線圈繞組22應可迭層以形成前述的線圈繞組總 成26,各線圈繞組總成26是根據設計人員預定驅動轉子3的模式而被配置在相關的位置 上,于受電時產生磁場以推動轉子3轉動。當然,本發明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 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發明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 形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定子,應用于一馬達,該馬達徑向向外配置有一轉子、該定子與一殼體,該轉子 樞接于該殼體,該定子包含一柔性電路板總成,該柔性電路板總成配置有多個線圈繞組與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 元,該柔性電路板總成同軸于該轉子并環繞配置于該轉子與該殼體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為換相感測 模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為旋轉頻率 產生模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該柔性電路板總成包含一元件配置部,該 元件配置部配置有線路接口以電性耦接該線圈繞組與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配置于該 殼體外部,并電性接連至該元件配置部的線路接口,以電性耦接該線圈繞組與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配置于該 元件配置部,以電性耦接該線圈繞組與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
7.—種馬達,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殼體;一轉子,包含一樞軸,并通過該樞軸樞接于該殼體內;以及一定子,包含一柔性電路板總成,該柔性電路板總成配置有多個線圈繞組與至少一位 置信號產生單元,該柔性電路板總成同軸于該轉子并環繞配置于該轉子與該殼體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7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為換相感測模塊。
9.根據權利要求7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為旋轉頻率產 生模塊。
10.根據權利要求7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該殼體內包含一容置空間,該殼體的一開 口配置有一第一座體,該容置空間的一位置配置有一第二座體,該第一座體與該第二座體 用以固定該樞軸,以樞接該轉子于該容置空間。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配置于 該殼體內的一位置并電性耦接該線圈繞組與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該定子延伸形成一元件配置部,該控制 單元電性連接至該元件配置部的線路接口,以電性耦接該線圈繞組與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 生單元。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該位置為該第二座體與該殼體之間形 成的一元件配置區間。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該定子延伸形成一元件配置部,該元件 配置部供配置一控制單元以電性耦接該線圈繞組與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且該元件 配置部根據該殼體的形狀與該轉子的配置位置,以配置于該元件配置區間。
15.一種定子的制作方法,該定子應用于一馬達,該馬達徑向向外配置有一轉子、該定 子與一殼體,該定子的制作方法包含提供一柔性電路板,其上包含多個線圈繞組配置位置與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 位置;將多個線圈繞組和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分別設置于該線圈繞組配置位置與該位 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取下包含該線圈繞組和該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的該柔性電路板,成為一柔性電路板總 成;以及卷曲該柔性電路板總成以形成該定子。
16.根據權利要求15的定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為 換相感測模塊。
17.根據權利要求15的定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為 旋轉頻率產生模塊。
18.根據權利要求15的定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提供一柔性電路板步驟中,該 柔性電路板更具有一元件配置部。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定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將多線圈繞組和至少一 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分別設置于該線圈繞組配置位置與該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的步 驟中,更于該元件配置部設置一線路接口,該線路接口電性耦接該線圈繞組與該位置信號 產生單元。
20.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定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將多線圈繞組和至少一 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分別裝置于該線圈繞組配置位置與該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的步 驟中,更設置一控制單元于該元件配置部以通過該元件配置部的線路接口并電性耦接該線 圈繞組與該位置信號產生單元。
21.一種馬達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提供一殼體;提供一轉子;提供一柔性電路板,其上包含多線圈繞組配置位置與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將多線圈繞組和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分別設置于該線圈繞組配置位置與該位置 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取下包含該線圈繞組和該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的該柔性電路板,成為一柔性電路板總成;卷曲該柔性電路板總成以形成一定子;以及組合該殼體、該轉子與該定子,該轉子樞接于該殼體內,且該定子同軸于該轉子以環繞 配置于該轉子與該殼體之間,該線圈繞組與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的配置位置對應該 轉子的磁極。
22.根據權利要求22的馬達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為 換相感測模塊。
23.根據權利要求22的馬達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為 旋轉頻率產生模塊。
24.根據權利要求22的馬達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提供一柔性電路板步驟中,該柔性電路板更具有一元件配置部。
25.根據權利要求24所述的馬達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將多線圈繞組和至少一 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分別裝置于該線圈繞組配置位置與該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的步 驟中,更于該元件配置部裝置一線路接口,該線路接口電性耦接該線圈繞組與該位置信號 產生單元。
26.根據權利要求24所述的馬達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將多線圈繞組和至少一 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分別裝置于該線圈繞組配置位置與該位置信號產生單元配置位置的步 驟中,更設置一控制單元于該元件配置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定子與具有該定子的馬達及其制作方法。此定子所配置的馬達,其結構由軸心徑向向外包含一轉子、定子與一殼體。轉子樞接于殼體內,定子包含一柔性電路板總成,其配置有多個線圈繞組與至少一位置信號產生單元,并且以轉子為軸心而環繞配置于轉子與殼體之間。上述的線圈繞組與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的配置位置對應于轉子的磁極。采用本發明,定子所需的線圈模塊與位置信號產生單元等電氣元件為一次性被設計、配置于柔性電路板上,節省了制作成本并免去組裝對位問題。其次,此種馬達無需額外配置如霍爾元件般的檢測元件,仍能提供換相信號或高解析脈波信號予馬達的控制單元,使馬達得以應用于需高精密度的位置驅動場合。
文檔編號H02K15/00GK102005887SQ20091017202
公開日2011年4月6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3日
發明者王靖惠, 蔡明祺, 許良伊, 顏國智, 顏圣展, 黃廣淼 申請人: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加查县| 日照市| 山丹县| 都江堰市| 康乐县| 九寨沟县| 朝阳区| 高台县| 南阳市| 贺州市| 临汾市| 天峨县| 平远县| 高邑县| 宁化县| 家居| 广昌县| 吴旗县| 牡丹江市| 桂林市| 米林县| 康马县| 炉霍县| 深水埗区| 永嘉县| 榕江县| 大邑县| 乐东| 稷山县| 东台市| 吉安市| 什邡市| 商河县| 商水县| 云浮市| 麦盖提县| 山阴县| 深圳市| 策勒县| 桦南县| 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