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貫流泵電機后端軸承的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貫流泵電機后端軸承的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貫流泵電機用于南水北調工程中,其功率為1650kW,極數為52極,用于后置式燈泡貫流泵機組,既可降低泵組的成本又可提高水泵的效率。貫流泵電機安裝在水泵的下游側,電機和水泵在結構上組成一個機組,水泵水輪機和電動機共用一個水平主軸。保證軸系的臨界速度不小于機組最大飛逸轉速的1. 2倍,并在包括最大飛逸轉速在內的任何轉速下運行而不產生有害的振動和擺動。貫流泵電機為臥式結構,軸伸端(前端)為座式滾動軸承,非軸伸端(后端)為端蓋式滾動軸承。軸承的安裝結構對電機運行的軸承溫升、噪音、使用壽命關系重大,并且軸承的彈道間隙可調確保軸承運行在最佳狀態。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貫流泵電機后端軸承的安裝結構,它的結構設置合理,能使電機安裝順利,并能確保電機運行良好。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貫流泵電機后端軸承的安裝結構,包括轉軸、固定在轉軸的非軸伸端的軸承支架、嵌裝在軸承支架內前部的軸承內座、安裝在軸承支架后部并連接在軸承內座后端的軸承外座、連接在軸承外座后端的外蓋、安裝在軸承內座內腔中的軸向推力軸承、安裝在軸承外座內腔中的徑向推力軸承。所述前端軸承還包括一內迷宮套、一過渡套、一緊定套、第一鎖緊螺母、一隔套及第二鎖緊螺母。其中所述軸承內座的相對所述轉軸的內腔面上設有若干道迷宮槽,該軸承內座的后端面呈四級階梯面;所述內迷宮套設在所述軸承內座的第一級后端面與所述軸向推力軸承的內圈的前端面之間,并使所述軸向推力軸承的外圈的前端面靠在所述軸承內座的第二級后端面上;所述過渡套設在所述軸向推力軸承的內圈的后端面與所述徑向推力軸承的前端面之間;所述緊定套的前大段的外表面呈前大后小的圓錐面,后小段的外表面呈圓柱面并設有螺紋,該緊定套套裝在所述轉軸上并位于所述徑向推力軸承的內腔面與所述轉軸之間;在所述徑向推力軸承的滾子與外圈滾道之間的游隙在0. 11 0. 195mm之間時,采用所述第一鎖緊螺母旋裝在所述緊定套的后小段上,以使所述緊定套固定在所述轉軸上;所述隔套安裝在所述第一鎖緊螺母的后端;所述第二鎖緊螺母通過一鎖緊墊圈旋裝在所述隔套后端的所述轉軸上。上述的貫流泵電機后端軸承的安裝結構,其中,該緊定套為一軸向剖開一缺口的開口套,以使所述緊定套與所述轉軸為松配合。上述的貫流泵電機后端軸承的安裝結構,其中,所述軸承內座的第一級后端面上設有一環槽,所述內迷宮套的前端面上相應該環槽設有一凸環。上述的貫流泵電機后端軸承的安裝結構,其中,所述軸承內座的第二級后端面上并在同一圓周上均布設有多個凹坑,這些凹坑中分別放置一預緊彈簧。[0009]上述的貫流泵電機后端軸承的安裝結構,其中,所述外蓋的內腔與轉軸之間還設有一密封套,所述外蓋相對該密封套的內腔面上設有若干道迷宮槽。上述的貫流泵電機后端軸承的安裝結構,其中,所述軸向推力軸承為單列推力調心滾子軸承,所述徑向推力軸承為雙列推力調心滾子軸承。本實用新型的貫流泵電機后端軸承的安裝結構的技術方案,采用徑向和軸向推力組合軸承,除承受大部分的電動機轉子的重量外,還能承受正向和反向的水推力,并能承受機組包括飛逸運行工況下的徑向荷載,并且徑向和軸向推力軸承的彈道間隙均可調,確保了軸承運行在最佳狀態,而最佳的彈道間隙能確保電機運行良好,安裝順利。另外軸承的前后端均采用迷宮式密封,滿足了電機軸承室的嚴格的密封要求,保證了電機的長時間運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貫流泵電機后端軸承的安裝結構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更好地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理解,下面通過具體地實施例并結合附圖進行詳細地說明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的貫流泵電機后端軸承的安裝結構,包括轉軸1、軸承支架2、軸承內座3、軸承外座4、外蓋5、軸向推力軸承6、徑向推力軸承7、一內迷宮套8、一過渡套9、一緊定套10、第一鎖緊螺母11、一隔套12、一鎖緊墊圈13、第二鎖緊螺母14及密封套15,其中軸承支架2固定在轉軸1的非軸伸端;軸承內座3嵌裝在軸承支架2內前部;該軸承內座3相對轉軸1的內腔面上設有若干道迷宮槽30,該軸承內座3的后端面呈四級階梯面;軸承內座3的第一級后端面上設有一環槽,第二級后端面上并在同一圓周上均布設有十二個凹坑,這些凹坑中分別放置一預緊彈簧16 ;軸承外座4安裝在軸承支架2的后部并連接在軸承內座3的后端;外蓋5連接在軸承外座4的后端;軸向推力軸承6為單列推力調心滾子軸承,它安裝在軸承內座3的內腔中;徑向推力軸承7為雙列推力調心滾子軸承,它安裝在軸承外座4的內腔中;內迷宮套8的前端面上相應軸承內座3上的環槽設有一凸環80,內迷宮套8以其凸環80嵌在軸承內座3的環槽中的方式設在軸承內座3的第一級后端面與軸向推力軸承6 的內圈的前端面之間,并使軸向推力軸承6的外圈的前端面靠在軸承內座3的第二級后端面上;通過預緊彈簧16使軸向推力軸承6的彈道間隙可彈性地調節;過渡套9設在軸向推力軸承6的內圈的后端面與徑向推力軸承7的前端面之間;緊定套10為一軸向剖開2mm缺口的開口套,以使其內徑可調并與轉軸1為松配合,該緊定套10的前大段的外表面呈前大后小的圓錐面,后小段的外表面呈圓柱面并設有螺紋,緊定套10套裝在轉軸1上并位于徑向推力軸承7的內腔面與轉軸1之間;在徑向推力軸承7的滾子與外圈滾道之間的游隙在0. 11 0. 195mm之間時(安裝時,徑向推力軸承套裝并掛在轉軸上,最低滾子與外圈滾道間隙為最大游隙),采用第一鎖緊螺母11旋裝在緊定套10的后小段上,以使緊定套10固定在轉軸1上;通過調節徑向推力軸承7的彈道間隙,確保了徑向推力軸承7運行在最佳狀態,而最佳的彈道間隙能確保電機運行良好,安裝順利;隔套12安裝在第一鎖緊螺母11的后端;第二鎖緊螺母14通過鎖緊墊圈13旋裝在隔套12后端的轉軸1上。密封套15設在外蓋5的內腔與轉軸1之間,外蓋5的相對該密封套15的內腔面上設有若干道迷宮槽50,保證既無油向外漏出,也無外部水及雜質進入軸承箱內。本實用新型的貫流泵電機后端軸承的安裝步驟是1.先裝入帶絕緣襯墊的軸承內座3,并用8-MM螺栓(需套上絕緣管和絕緣墊圈) 將其固定于軸承支架2內;2.在軸承內座3裝預緊彈簧16的孔中涂少許潤滑脂,將十二個預緊彈簧16放入孔中,靠潤滑脂將其初步固定;3.將內迷宮套8推入,與轉軸1的軸肩靠緊;4.裝入軸向推力軸承6的外圈至緊靠在軸承內座3的第二級后端面上;5.將軸向推力軸承6的內圈及滾動體用中頻感應加熱至高于轉軸1的溫度為 80 90°C后推到靠緊內迷宮套8的位置;6.裝入過渡套9,將其推到軸向推力軸承6的靠緊位置;7.裝入緊定套10,使其靠緊過渡套9的后端面;8.徑向推力軸承7在裝入前,用塞尺測量該軸承最高處滾子與外圈滾道之間的游隙,其原始游隙應在0. 24 0. 33mm之間;9.先將徑向推力軸承7用中頻感應加熱至80 90°C,再用專用工具將徑向推力軸承7從緊定套10的后端推入套在緊定套10外,并緊靠過渡套9的后端面,然后裝第一鎖緊螺母11,在旋緊第一鎖緊螺母11時要緩進并不斷測量徑向推力軸承7的最低滾子與外圈滾道之間的游隙;10.再次測量徑向推力軸承7最低滾子與外圈滾道之間的游隙,安裝后游隙應在 0. 11 0. 195mm 之間;11.游隙合適后,鎖定第一鎖緊螺母11 ;12.裝入隔套12與第一鎖緊螺母11靠緊;13.裝入鎖緊墊圈13和第二鎖緊螺母14,用專用扳手將第二鎖緊螺母14擰緊并鎖緊;14.軸承中加LEGP2油脂(適用于低速大載荷),充滿約2/3油室空間;15.將軸承外座4推入徑向推力軸承7的外圈及軸承支架2內孔之間,直到與軸承內座3的第四級后端面靠緊為止,并對其周向位置用MMX365螺栓將其緊固于軸承內座3 的第四級后端面上;16.測量外蓋5到徑向推力軸承7外圈的后端面之間的間隙為0. 11mm,否則調整外蓋5與軸承外座4之間的墊片;17.安裝密封套15,然后將外蓋5固定在軸承外座4的后端面上。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貫流泵電機后端軸承的安裝結構,包括轉軸、固定在轉軸的非軸伸端的軸承支架、嵌裝在軸承支架內前部的軸承內座、安裝在軸承支架后部并連接在軸承內座后端的軸承外座、連接在軸承外座后端的外蓋、安裝在軸承內座內腔中的軸向推力軸承、安裝在軸承外座內腔中的徑向推力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軸承還包括一內迷宮套、一過渡套、一緊定套、第一鎖緊螺母、一隔套及第二鎖緊螺母,所述軸承內座的相對所述轉軸的內腔面上設有若干道迷宮槽,該軸承內座的后端面呈四級階梯面;所述內迷宮套設在所述軸承內座的第一級后端面與所述軸向推力軸承的內圈的前端面之間,并使所述軸向推力軸承的外圈的前端面靠在所述軸承內座的第二級后端面上;所述過渡套設在所述軸向推力軸承的內圈的后端面與所述徑向推力軸承的前端面之間;所述緊定套的前大段的外表面呈前大后小的圓錐面,后小段的外表面呈圓柱面并設有螺紋,該緊定套套裝在所述轉軸上并位于所述徑向推力軸承的內腔面與所述轉軸之間;在所述徑向推力軸承的滾子與外圈滾道之間的游隙在0. 11 0. 195mm之間時,采用所述第一鎖緊螺母旋裝在所述緊定套的后小段上,以使所述緊定套固定在所述轉軸上;所述隔套安裝在所述第一鎖緊螺母的后端;所述第二鎖緊螺母通過一鎖緊墊圈旋裝在所述隔套后端的所述轉軸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貫流泵電機后端軸承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緊定套為一軸向剖開一缺口的開口套,以使所述緊定套與所述轉軸為松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貫流泵電機后端軸承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內座的第一級后端面上設有一環槽,所述內迷宮套的前端面上相應該環槽設有一凸環。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貫流泵電機后端軸承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內座的第二級后端面上并在同一圓周上均布設有多個凹坑,這些凹坑中分別放置一預緊彈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貫流泵電機后端軸承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蓋的內腔與轉軸之間還設有一密封套,所述外蓋相對該密封套的內腔面上設有若干道迷宮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貫流泵電機后端軸承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向推力軸承為單列推力調心滾子軸承,所述徑向推力軸承為雙列推力調心滾子軸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貫流泵電機后端軸承的安裝結構,包括軸承支架、軸承內座、軸承外座、外蓋、軸向推力軸承、徑向推力軸承。軸承內座安裝在軸承支架的前部;內迷宮套設在軸承內座的第一級后端面與軸向推力軸承的內圈的前端面之間;過渡套設在軸向推力軸承的內圈的后端面與徑向推力軸承的前端面之間;緊定套的前大段的外表面呈圓錐面,后小段的外表面呈圓柱面并設有螺紋,該緊定套位于徑向推力軸承的內腔面與轉軸之間;在徑向推力軸承的滾子與外圈滾道之間的游隙在0.11~0.195mm之間時,采用第一鎖緊螺母旋裝在緊定套的后小段上,以使緊定套固定在轉軸上;隔套安裝在第一鎖緊螺母的后端;第二鎖緊螺母旋裝在隔套后端的轉軸上。
文檔編號H02K5/16GK201956787SQ201120038250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14日
發明者宋海軍, 王賦 申請人:上海電氣集團上海電機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