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導地線行走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輸電線路施工領域,具體講是一種輸電線路進行換線安置作業時在輸電線路的舊的導線或地線上行走的導地線行走車。
背景技術:
輸電線路進行維護作業時,經常需要將兩個高點(鐵塔)之間舊的導線或地線更換新線,本實用新型為表述方便,稱舊的導線或地線為導地線。傳統的做法是采用人工搭接,就是人將待更換的新線的一端固定在一個高點,然后手持待更換的新線的另一端移動到另一個高點。傳統的依靠人工搭接的換線方法十分不方便,首先,從一個高點上下來,再走到另一個高點下,最后爬上另一個高點的過程費時費力;其次,兩個高點之間可能存在難以徒步跨越的障礙如河流、深溝等,這樣就更加大了人工搭接新線的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輸電線路換線作業時在兩個高點之間搭接新線簡單方便、省時省力的導地線行走車。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導地線行走車,它包括電動機、至少兩個上輪、發電機和機架;至少一個上輪為被電動機帶動的主動輪,上輪擱置在導地線上,每兩個相鄰的上輪之間設有一個位于導地線下方且能頂緊導地線的壓輪;發電機與電動機電連接,上輪和壓輪均安裝在機架上,電動機和發電機均固定在機架上,機架與待更換的新線的
一端固定。采用以上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導地線行走車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將待更換的新線與機架固定,然后將主動輪擱置在導地線上,再將壓輪與導地線頂緊,驅動電動機,就能使得該行走車在導地線上前進,這樣,可以利用該行走車將待更換的新線直接從一高點運送至另一高點,不用再像人工搭接那樣爬上爬下,而且即便是兩高點之間存在河流、 深溝等障礙也能夠輕松跨越,故搭接新線方便快捷、省時省力。作為改進,上輪和壓輪的圓周面上均設有防止導地線沿輪的徑向方向移動的環形槽,這樣的結構能保證該行走車在導地線上移動更加平穩順暢。作為再改進,它還設有一個遙控器,發電機上還設有用來接收遙控器信號并控制發電機啟動或關閉的控制裝置,這樣,人們可以通過遙控器控制該行走車的啟動和停止,使得搭接新線的過程更加方便。作為還改進,它還包括一與機架鉸接的壓輪桿,壓輪安裝在壓輪桿的非鉸接端,壓輪桿的鉸接端與機架之間設有扭簧,這樣,人們壓緊扭簧,然后松手,就能很方便可靠地使得壓輪頂緊在導地線上。作為再還改進,機架上還鉸接有搖桿,搖桿的非鉸接端設有一個掛環,待更換的新線的一端與掛環固定,這樣的結構簡單,新線固定牢固。[0011]作為進一步改進,它還包括一根拉簧和一根長度固定的拉索,拉索的長度大于拉簧的未發生形變時的長度,拉簧一端與掛環固定,另一端與機架固定;拉索一端與掛環固定,另一端與壓輪桿的非鉸接端固定,這樣,當行走車正常行進時,受到牽引的待更換的新線會給行走車一個微小的反作用力,而該反作用力是由與掛環固定的拉簧承載的,導致拉簧發生微小的形變,此時拉索的長度大于拉簧的長度;當行走車在導地線中段出現故障,人們用力拉扯待更換的新線,導致拉簧發生較大的形變,進而導致拉簧長度超過拉索的長度, 這樣,拉索就會被拉緊,一部分拉力通過拉索傳遞給壓輪桿,使得壓輪桿轉動,最終導致壓輪桿非鉸接端的壓輪與導地線脫離,這樣,人們就能很輕松地將該行走車從導地線中段拉回出發的高點。作為再進一步改進,靠近掛環的搖桿上設有保護輪,保護輪的圓周面上設有防止導地線沿輪的徑向方向移動的環形槽,這樣,保護輪隔離了固定在掛環上的新線和導地線, 防止待更換的新線與導地線糾纏在一起,保證該行走車運行平順。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導地線行走車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導地線行走車的局部側視結構示意圖。圖中所示1、電動機,2、上輪,3、發電機,4、機架,5、導地線,6、壓輪,7、環形槽、8、待更換的新線,9、壓輪桿,10、扭簧,11、搖桿,12、掛環,13、拉簧,14、拉索,15、保護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導地線行走車,它包括電動機1、兩個上輪2、發電機 3、機架4和遙控器。兩個上輪2安裝在機架4上,且兩個上輪2擱置在導地線5上。兩個上輪2之間設有一個位于導地線5下方且能頂緊導地線5的壓輪6,壓輪6安裝的具體方式為機架4 上鉸接有一壓輪桿9,壓輪6安裝在壓輪桿9的非鉸接端,壓輪桿9的鉸接端與機架4之間設有扭簧10。上輪2和壓輪6的圓周面上均設有防止導地線5沿輪的徑向方向移動的環形槽7。發電機3固定在機架4的底端。發電機3與電動機1電連接,發電機3上還設有用來接收遙控器信號并控制發電機1啟動或關閉的控制裝置,該控制裝置和遙控器均屬于現有技術。電動機1固定在機架4上,且電動機1的輸出軸與一個上輪2的軸固定,該上輪2 為主動輪,該上輪2通過同步帶與其它的上輪2連接。機架4上還鉸接有搖桿11,搖桿11的非鉸接端設有一個掛環12,待更換的新線8 的一端與掛環12固定。靠近掛環12的搖桿11上設有保護輪15,保護輪15的圓周面上也設有防止導地線5沿輪的徑向方向移動的環形槽7。掛環12和機架4之間設有一根拉簧 13,掛環12與壓輪桿9的非鉸接端之間設有一根拉索14。拉索14的長度固定且拉索14的長度大于拉簧13的未發生形變時的長度。
權利要求1.一種導地線行走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電動機(1)、至少兩個上輪O)、發電機(3) 和機架;至少一個上輪O)為被電動機(1)帶動的主動輪,上輪( 擱置在導地線(5) 上,每兩個相鄰的上輪(2)之間設有一個位于導地線(5)下方且能頂緊導地線(5)的壓輪 (6);發電機(3)與電動機⑴電連接,上輪(2)和壓輪(6)均安裝在機架⑷上,電動機 ⑴和發電機⑶均固定在機架⑷上,機架⑷與待更換的新線⑶的一端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地線行走車,其特征在于上輪(2)和壓輪(6)的圓周面上均設有防止導地線( 沿輪的徑向方向移動的環形槽(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地線行走車,其特征在于它還設有一個遙控器,發電機 (3)上還設有用來接收遙控器信號并控制發電機(1)啟動或關閉的控制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地線行走車,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一與機架(4)鉸接的壓輪桿(9),壓輪(6)安裝在壓輪桿(9)的非鉸接端,壓輪桿(9)的鉸接端與機架(4)之間設有扭簧(1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地線行走車,其特征在于機架⑷上還鉸接有搖桿(11), 搖桿(11)的非鉸接端設有一個掛環(12),待更換的新線(8)的一端與掛環(1 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導地線行走車,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一根拉簧(13)和一根長度固定的拉索(14),拉索(14)的長度大于拉簧(1 的未發生形變時的長度,拉簧(13) 一端與掛環(12)固定,另一端與機架(4)固定;拉索(14) 一端與掛環(12)固定,另一端與壓輪桿(9)的非鉸接端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導地線行走車,其特征在于靠近掛環(12)的搖桿(11)上設有保護輪(15),保護輪(15)的圓周面上設有防止導地線(5)沿輪的徑向方向移動的環形槽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導地線行走車,它包括電動機、至少兩個上輪(2)、發電機(3)和機架(4);至少一個上輪(2)為被電動機帶動的主動輪,上輪(2)擱置在導地線(5)上,每兩個相鄰的上輪(2)之間設有一個位于導地線(5)下方且能頂緊導地線(5)的壓輪(6);發電機(3)與電動機電連接,上輪(2)和壓輪(6)均安裝在機架(4)上,電動機和發電機(3)均固定在機架(4)上,機架(4)與待更換的新線(8)的一端固定。該導地線行走車在輸電線路換線作業時在兩個高點之間搭接新線簡單方便、省時省力。
文檔編號H02G1/02GK202059100SQ20112013750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7日
發明者賴志富, 陳家倫 申請人:寧波東方電力機具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