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智能充電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蓄電池充電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ー種智能充電機。
背景技術:
目前很多城市采用谷峰電價,根據一天不同時段的用電負荷,將用電時段分為用電負荷平段、高峰時段、低谷時段,并采取各時段電價收費不同的方法,谷電價格低于峰電價格,鼓勵人們錯峰用電,緩解用電壓カ,達到能源的合理利用。在這種政策下,人們可根據自身的需要調整用電方案,提高用電性價比。以蓄電池充電為例,現有的蓄電池充電機由電網的交流電通過AC整流后得到DC直流,通過變換給電池充電,這種類型的充電機不會根據電價的谷峰差別,適時的調整用電方案。該類型的充電機不考慮電價的谷峰差別,注定其用 電性價比是不高的。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ー種智能充電機,可根據電價的谷峰差別適時調整用電方案,提高用電性價比。所述智能充電機包括直流母線;獲取太陽能,將所述獲取的太陽能輸出的光伏板;與光伏板相連,接收所述輸出的太陽能,并將太陽能轉化為直流電能,將所述轉化的直流電輸送給直流母線的太陽能控制器;與直流母線相連,將電網交流電轉化為直流電,將轉化后直流電輸送給直流母線的三相整流模塊;與直流母線相連,變換直流母線傳輸的直流電的電壓,利用變換后直流電對動カ電池充電的第一直流變換模塊,所述第一直流變換模塊還包括連接動力電池的充電接ロ,所述直流母線傳輸的直流電為太陽能控制器和/或三相整流模塊輸送給直流母線的直流電;與動カ電池相連,監(jiān)控動カ電池狀態(tài)的第一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分別與第一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三相整流模塊、太陽能控制器相連,控制動カ電池充電狀態(tài),控制動カ電池充電能量取向的中央處理系統(tǒng);分別與第一直流變換模塊、中央處理系統(tǒng)相連,根據中央處理系統(tǒng)的數字信號對第一直流變換模塊進行脈寬調制的PWM単元;與中央處理系統(tǒng)相連,設置充電機工作參數的人機交互裝置。優(yōu)選地,所述人機交互裝置內置有指令輸入單元,所述人機交互裝置的指令輸入単元根據輸入的指令向中央處理系統(tǒng)的指令單元發(fā)送指令信息,所述中央處理系統(tǒng)的指令単元根據接收的指令,向太陽能控制器與三相整流模塊的指令接收執(zhí)行單元發(fā)送供電或不供電指令,控制動力電池的充電能量取向。優(yōu)選地,所述充電機還包括蓄能電池、第二直流變換模塊、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所述蓄能電池與第二直流變換模塊、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相連,所述蓄能電池配合太陽能控制器和/或三相整流模塊對動カ電池充電,所述太陽能控制器和/或三相整流模塊對蓄能電池充電;所述第二直流變換模塊與蓄能電池、直流母線、PWM単元相連,所述第二直流變換模塊變換直流母線與蓄能電池間的直流電電壓,利用變換后直流電對蓄能電池進行充放電;所述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與蓄能電池、中央處理系統(tǒng)相連,所述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監(jiān)控蓄能電池狀態(tài),控制蓄能電池充放電。優(yōu)選地,谷峰電價時段參數由人機交互裝置寫入,根據所述谷峰電價時段,所述中央處理系統(tǒng)對充電機充電能量的切換進行控制。優(yōu)選地,中央處理系統(tǒng)、人機交互裝置及第一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通過CAN總線進行通訊。優(yōu)選地,中央處理系統(tǒng),人機交互裝置、第一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及第ニ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通過CAN總線進行通訊。 優(yōu)選地,所述智能充電機還包括與中央處理系統(tǒng)相連,監(jiān)控充電機工作狀態(tài)的攝像頭。通過以上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充電機包括光伏板、太陽能控制器、三相整流模塊、第一直流變換模塊、第一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PWM単元、中央處理系統(tǒng)及人機交互裝置。通過以上各部件間的連接及中央處理系統(tǒng)對各部件的控制,實現智能充電機的不同工作模式,在不同的谷峰電價時段切換動カ電池的充電能量。在峰電時段,中央處理系統(tǒng)控制太陽能控制器供電,由太陽能控制器將光伏板轉化的電能輸送到直流母線,從而為動カ電池充電;在谷電時段,中央處理系統(tǒng)控制三相整流模塊供電,由三相整流模塊提供電網電能為動カ電池充電。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充電機根據電價的谷峰差別,適時的切換動カ電池的充電能量,提高了用電性價比。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申請實施例ー種智能充電機的實施例一的智能充電機系統(tǒng)示意圖;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一種智能充電機的實施例一,峰電時段,中央處理系統(tǒng)、太陽能控制器、三相整流模塊間的指令示意圖;圖3為本申請實施例ー種智能充電機的實施例一,谷電時段,中央處理系統(tǒng)、太陽能控制器、三相整流模塊間的指令示意圖;圖4為本申請實施例ー種智能充電機的實施例ニ的智能充電機的系統(tǒng)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圖I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智能充電機系統(tǒng)圖,如圖I所示,智能充電機由若干光伏板、一個太陽能控制器、ー個三相整流模塊、第一直流變換模塊、PWM單兀、第一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中央處理系統(tǒng)及人機交互裝置組成。若干個光伏板獲取太陽能,并將獲取的太陽能輸送給太陽能控制器,太陽能控制器將獲取的太陽能轉化成600V的直流電,并將轉化的直流電通過線路輸送到直流母線。三相整流模塊通過內部的功率器件將電網中380V的交流電轉化為600V的直流電,并通過線路傳送到直流母線。第一直流變換模塊與直流母線相連,第一直流變換模塊將太陽能變換模塊和/或三相整流模塊,傳送給直流母線的600V直流電轉化為適宜動カ電池充電的電壓,以免充電電壓過高對動カ電池造成損害。PWM單元與第一直流變換模塊、中央處理系統(tǒng)相連,PWM単元根據中央處理系統(tǒng)的數字信號對第一直流變換模塊進行脈寬調制,顯然PWM単元可內置在中央處理系統(tǒng)中。第一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與動カ電池,中央處理系統(tǒng)相連,第一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對動力電池的狀態(tài)進行監(jiān)控,防止動力電池電量過充。中央處理系統(tǒng)與太陽能控制器、三相整流模塊、第一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人機交互裝置相連,中央處理系統(tǒng)根據不同時段的谷峰電價,控制動カ電池的充電能量取向。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峰電時段,中央處理系統(tǒng)與太陽能控制器、三相整流模塊間的指令示意圖。如圖2所示,中央處理系統(tǒng)內置有谷峰時段判斷単元、指令単元,三相整流模塊、太陽能控制器均內置有指令接收執(zhí)行単元。中央處理系統(tǒng)的谷峰時段判斷単元存儲有谷峰電價時段數據,所存儲的谷峰電價時段數據可由人機交互裝置寫入。充電機若在峰電時段對動カ電池進行充電,中央處理系統(tǒng)的谷峰時段判斷單元向中央處理系統(tǒng)的指令單元發(fā)送峰電指令,指令単元接收峰電指令后,向三相整流模塊的指令接收執(zhí)行單元發(fā)送不供電指令,三相整流模塊接收不供電指令后,啟動不供電流程,不向直流母線輸送電能;中央處理系統(tǒng)的指令単元向太陽能控制器的指令接收執(zhí)行單元發(fā)送供電指令,太陽能控制器接收供電指令后,啟動供電流程,太陽能控制器將光伏板獲取的太陽能轉化為600V直流電,并將轉化后的直流電輸送給直流母線,直流母線再將600V直流電輸送給第一直流變換模塊,第一直流變換模塊將直流電電壓變換為適宜充電的電壓,為需要充電的動カ電池充電。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谷電時段,中央處理系統(tǒng)與太陽能控制器、三相整流模塊間的指令示意圖。充電機若在谷電時段對動カ電池進行充電,中央處理系統(tǒng)的谷峰時段判斷単元向中央處理系統(tǒng)的指令單元發(fā)送谷電指令。指令単元接收谷電指令后,向太陽能控制器發(fā)送不供電指令,太陽能控制器啟動不供電流程,太陽能控制器不向直流母線輸送電能;中央處理系統(tǒng)的指令単元向三相整流模塊的指令接收執(zhí)行單元發(fā)送供電指令,三相整流模塊啟動供電流程,三相整流模塊開始將電網380V交流電轉化為600V直流電,井輸送給直流母線,直流母線再將600V直流電輸送給第一直流變換模塊,第一直流變換模塊將直流電電壓變換為適宜充電的電壓,為需要充電的動カ電池充電。上述充電機工作模式的切換控制是智能化的,顯然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人機交互裝置對充電機的工作模式進行手動的切換或急停,當然也可根據實際需要寫入新的エ作模式。顯然,中央處理系統(tǒng)也可根據實際的需要,對動カ電池的充電能量進行相應的選擇性控制,即通過與中央處理系統(tǒng)相連的人機交互裝置對充電機工作參數進行設定,控制充電機的工作狀態(tài),即人機交互裝置的指令輸入單元根據預先設定或臨時輸入的指令,向中央處理系統(tǒng)的指令單元發(fā)送由太陽能控制器和/或三相整流模塊供電的指令,中央處理系統(tǒng)的指令単元根據接收的指令,向太陽能控制器、三相整流模塊發(fā)送相應的指令,從而控制動カ電池的能量取向,其原理與本實施例圖2、圖3所示原理相同,不再贅述。如在峰電時段,面臨太陽能供應不足的情況,那么可通過人機交互裝置向中央處理系統(tǒng)發(fā)送太陽能控制器與三相整流模塊同時供電指令,中央處理系統(tǒng)根據接收的指令,同時控制太陽能控制器與三相整流模塊對動カ電池進行供電,即中央處理系統(tǒng)的指令單元同時向三相整流模塊和太陽能控制器的指令接收執(zhí)行單元發(fā)送供電指令,從而提高用電性價比。分別與動カ電池、中央處理系統(tǒng)相連的第一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內置電參數數據采集単元,實時獲取動カ電池的電參數數據,井根據獲取的電參數數據向中央處理系統(tǒng)發(fā)送相應請求,中央處理系統(tǒng)根據接收的請求,控制充電機是否工 作。如當第一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監(jiān)控到動力電池充滿電時,第一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向中央處理系統(tǒng)發(fā)送動カ電池滿電狀態(tài)的信息,中央處理系統(tǒng)接收信息后,向正在工作的模塊發(fā)起停止工作命令,即中央處理系統(tǒng)的指令単元發(fā)送不供電指令,結束對動カ電池的充電。上述的動カ電池為本實用新型智能充電機工作的對象,可是為電動汽車或電動大巴車提供動カ的電池。現以早上8點至晚上12點為電價稍貴的峰電時段,晚上12點至早上8點為電價便宜的谷電時段為例,說明本實施例智能充電機的工作模式,顯然該谷峰電價時段可根據各地谷峰電價情況而改變。該谷峰電價時段可從人機交互裝置預先輸入到中央處理系統(tǒng)中,并可通過人機交互裝置進行臨時的修改。早上8點時分,進入峰電時段,中央處理系統(tǒng)向所控制的各個模塊發(fā)起指令,切換工作模式,中央處理系統(tǒng)向三相整流模塊發(fā)起不供電指令,向太陽能控制器發(fā)起供電指令,太陽能控制器變換光伏板獲取的太陽能為直流電能,并將變換后的直流電能輸送給直流母線,該直流電能越為600V。直流母線將獲取的600V直流電輸送給第一直流變換模塊,第一直流變換模塊在PWM単元的脈寬調制幫助下,將600V直流電變換為適宜電池充電的電壓,并保持該電壓的穩(wěn)定,從而對動カ電池進行充電。晚上12點時分,進入谷電時段,中央處理系統(tǒng)向所控制的各個模塊發(fā)起指令,切換工作模式。中央處理系統(tǒng)向太陽能控制器發(fā)起不供電指令,太陽能控制器停止供電,向三相整流模塊發(fā)起供電指令,三相整流模塊開始工作,三相整流模塊將電網380V的交流電轉化為600V的直流電,并將該直流電輸送給直流母線,直流母線將獲取的600V直流電輸送給第一直流變換模塊,第一直流變換模塊在PWM単元的脈寬調制幫助下,將600V直流電變換為適宜電池充電的電壓,并保持該電壓的穩(wěn)定,從而對動カ電池進行充電。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智能充電機系統(tǒng)圖,對比圖1,圖4所示系統(tǒng)在圖I所示系統(tǒng)的基礎上增加了蓄能電池、第二直流變換模塊及第ニ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蓄能電池與第二直流變換模塊及第ニ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相連,蓄能電池主要在谷電時段吸收直流母線上的電能,積蓄電能;峰電時段,蓄能電池將積蓄的電能回饋給直流母線,配合太陽能控制器對動カ電池進行供電。第二直流變換模塊與蓄能電池、直流母線、PWM単元相連,在蓄能電池充電時,第二直流變換模塊獲取直流母線上的600V直流電,將600V直流電變換為適宜蓄能電池充電的電壓,并在PWM単元脈寬調制作用下,保持充電電壓穩(wěn)定;在蓄能電池放電時,第二直流變換模塊獲取蓄能電池的電能,并變換成600V的直流電輸送給直流母線,通過第一直流變換模塊變換后給動カ電池充電。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與蓄能電池,中央處理系統(tǒng)相連,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監(jiān)控蓄能電池的狀態(tài),控制蓄能電池的電量充放。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還內置有電參數數據采集単元,該電參數數據采集單元對蓄能電池的電參數數據進行實時采集,井根據采集的電參數數據,控制蓄能電池電量的充放。在蓄能電池配合太陽能控制器和/或三相整流模塊對動カ電池進行充電時,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的電參數數據采集單元對蓄能電池的電參數數據進行實時采集,當采集到的蓄能電池的電量數據臨界預定的電量過放數據時,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控制蓄能電池停止放電,防止蓄能電池電量過放;在蓄能電池積蓄電量期間,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的電參數數據采集單元對蓄能電池的電參數數據進行實時采集,當采集到的蓄能電池的電量數據臨界預定的電量過充數據時,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控制蓄能電池停止蓄電,防止蓄能電池電量過充。
·[0032]蓄能電池在太陽能變換模塊和/或三相整流模塊對動カ電池進行充電時,對動力電池進行配合充電。顯然,蓄能電池也可根據實際情況,根據人機交互裝置輸送給中央處理系統(tǒng)的指令,進行有選擇的充放電。現以早上8點至晚上12點為電價稍貴的峰電時段,晚上12點至早上8點為電價便宜的谷電時段為例,說明本實施例智能充電機的工作模式,顯然該谷峰電價時段可根據各地谷峰電價情況而改變。該谷峰電價時段可從人機交互裝置預先輸入到中央處理系統(tǒng)中,并可通過人機交互裝置進行臨時的修改。早上8點時分,進入峰電時段,中央處理系統(tǒng)向所控制的各個模塊發(fā)起指令,切換工作模式。三相整流模塊不供電、太陽能控制器開始供電、滿電的蓄能電池開始放電。太陽能控制器轉化光伏板獲取的太陽能為直流電能,并將變換后的直流電能輸送給直流母線,該直流電越為600V。直流母線將獲取的600V直流電輸送給第一直流變換模塊,第一直流變換模塊在PWM単元的脈寬調制幫助下,將600V直流電的電壓變換為適宜電池充電的電壓,并保持該電壓的穩(wěn)定,從而對動カ電池進行充電;蓄能電池將積蓄的電能通過第二直流變換模塊變換成600V直流電后輸送給直流母線,直流母線將獲得的直流電輸送給第一直流變換模塊,第一直流變換模塊將獲得的600V直流電的電壓變換為適宜動カ電池充電的電壓,蓄能電池配合太陽能變換模塊對動カ電池進行充電,在峰電時段,若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監(jiān)測到蓄能電池有可能電量過放時,控制蓄能電池停止放電,若此時動力電池電量已充滿,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可轉而控制蓄能電池開始蓄電。晚上12點時分,進入谷電時段,中央處理系統(tǒng)向所控制的各個模塊發(fā)起指令,切換工作模式。蓄能電池開始蓄電;太陽能控制器停止供電;三相整流模塊開始供電,三相整流模塊可單獨對動カ電池供電,也可同時向動力電池和蓄能電池供電,三相整流模塊內部功率器件將電網380V的交流電轉化為600V的直流電,并將該直流電輸送給直流母線,直流母線將獲取的600V直流電輸送給第一直流變換模塊,第一直流變換模塊在PWM単元的脈寬調制幫助下,將600V直流電的電壓變換為適宜電池充電的電壓,并保持該電壓的穩(wěn)定,從而對動力電池進行充電。顯然,三相整流模塊也可對蓄能電池進行供電,三相整流模塊輸送到直流母線的直流電,通過第二直流變換模塊變換成適宜充電的直流電后,對蓄能電池進行充電,若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監(jiān)測到蓄能電池有可能電量過充時,控制蓄能電池停止蓄電,若此時動力電池電量未滿,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可轉而控制蓄能電池開始放電。在充電機エ作過程中,電池管理系統(tǒng)對電池的狀態(tài)進行實時監(jiān)控,當動カ電池,蓄能電池滿電時,第一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分別向中央處理系統(tǒng)發(fā)送滿電信息,中央處理系統(tǒng)控制充電機停止工作;當動カ電池充滿電,蓄能電池未滿電時,中央處理系統(tǒng)可控制充電機停止工作,也可等待蓄能電池充滿電后,控制充電機停止工作。顯然,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人機交互裝置對充電機的工作模式進行手動的切換或急停,當然也可根據需要,由人機交互裝置寫入新的工作模式,并通過中央處理系統(tǒng)控制達到需要的工作狀態(tài),如峰電時段,面臨太陽能供應不足的情況,可控制太陽能變換模塊、三相整流模塊及蓄能電池對動カ電池進行供電;也可在峰電時段,充電機不對動力電池充電的情況下,控制太陽能變換模塊對不滿電的蓄能電池進行充電;其原理與上述實施例所述工作模式的原理相同,不再贅述。顯然,蓄能電池可單獨對動カ電池進行供電,當蓄能電池單獨對動カ電池供電時,蓄能電池通過與直流母線直接相連的線路,將積蓄的直流電能通過直流母線輸送給第一直流變換模塊,第一直流變換模塊將接收的直流電電壓變換為適宜充電的電壓,對動カ電池充電。進ー步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充電機還安裝有與中央處理系統(tǒng)連接的視頻監(jiān) 控設備,監(jiān)控充電機現場的工作。智能充電機還包括連接網絡的端ロ,實現遠程視頻傳輸,對充電機現場的工作狀態(tài)進行遠程監(jiān)控、實現遠程遙控切換充電機工作模式。以上實施例中,中央處理系統(tǒng)、人機交互裝置、太陽能變換模塊、三相整流模塊及電池管理系統(tǒng)等各部件間的通訊連接可采用CAN總線(或RS485、或Modbus),通過人機交互裝置完成對智能充電機的充電參數設置,控制各模塊間的通斷,并可存儲、查詢、報表、打印充放電參數、工作日志、設備狀態(tài)。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yè)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智能充電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流母線; 獲取太陽能,將所述獲取的太陽能輸出的光伏板; 與光伏板相連,接收所述輸出的太陽能,并將太陽能轉化為直流電能,將所述轉化的直流電輸送給直流母線的太陽能控制器; 與直流母線相連,將電網交流電轉 化為直流電,將轉化后直流電輸送給直流母線的三相整流模塊; 與直流母線相連,變換直流母線傳輸的直流電的電壓,利用變換后直流電對動力電池充電的第一直流變換模塊,所述第一直流變換模塊還包括連接動力電池的充電接口,所述直流母線傳輸的直流電為太陽能控制器和/或三相整流模塊輸送給直流母線的直流電; 與動力電池相連,監(jiān)控動力電池狀態(tài)的第一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 分別與第一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三相整流模塊、太陽能控制器相連,控制動力電池充電狀態(tài),控制動力電池充電能量取向的中央處理系統(tǒng); 分別與第一直流變換模塊、中央處理系統(tǒng)相連,根據中央處理系統(tǒng)的數字信號對第一直流變換模塊進行脈寬調制的PWM單元; 與中央處理系統(tǒng)相連,設置充電機工作參數的人機交互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充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機交互裝置內置有指令輸入單元,所述人機交互裝置的指令輸入單元根據輸入的指令向中央處理系統(tǒng)的指令單元發(fā)送指令信息,所述中央處理系統(tǒng)的指令單元根據接收的指令,向太陽能控制器與三相整流模塊的指令接收執(zhí)行單元發(fā)送供電或不供電指令,控制動力電池的充電能量取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充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機還包括 蓄能電池、第二直流變換模塊、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 所述蓄能電池與第二直流變換模塊、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相連,所述蓄能電池配合太陽能控制器和/或三相整流模塊對動力電池充電,所述太陽能控制器和/或三相整流模塊對蓄能電池充電; 所述第二直流變換模塊與蓄能電池、直流母線、PWM單元相連,所述第二直流變換模塊變換直流母線與蓄能電池間的直流電電壓,利用變換后直流電對蓄能電池進行充放電; 所述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與蓄能電池、中央處理系統(tǒng)相連,所述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監(jiān)控蓄能電池狀態(tài),控制蓄能電池充放電。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充電機,其特征在于,谷峰電價時段參數由人機交互裝置寫入,根據所述谷峰電價時段,所述中央處理系統(tǒng)對充電機充電能量的切換進行控制。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充電機,其特征在于,中央處理系統(tǒng)、人機交互裝置及第一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通過CAN總線進行通訊。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充電機,其特征在于,中央處理系統(tǒng),人機交互裝置、第一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及第二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通過CAN總線進行通訊。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智能充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充電機還包括與中央處理系統(tǒng)相連,監(jiān)控充電機工作狀態(tài)的攝像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能充電機,所述充電機包括光伏板、太陽能控制器、三相整流模塊、第一直流變換模塊、第一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PWM單元、中央處理系統(tǒng)及人機交互裝置。所述智能充電機具有不同的工作模式,在不同的谷峰電價時段切換動力電池的充電能量。在峰電時段,中央處理系統(tǒng)控制太陽能控制器供電,由太陽能控制器將光伏板轉化的電能輸送到直流母線,從而為動力電池充電;在谷電時段,中央處理系統(tǒng)控制三相整流模塊供電,由三相整流模塊提供電網電能為動力電池充電。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充電機根據電價的谷峰差別,適時的切換動力電池的充電能量,提高了用電性價比。
文檔編號H02J7/00GK202424202SQ20112031486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24日
發(fā)明者蔣志達 申請人:株洲市達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