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主軸電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459756閱讀:21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主軸電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主軸電機。
背景技術
由于軸旋轉時與軸承保持預定的接觸部,從而主軸電機可以容易地保持旋轉特性。因此,主軸電機被廣泛地用作驅動需要高速旋轉的記錄介質(recording medium)的裝置,例如硬盤驅動器(hard disk drive,HDD)、光盤驅動器(optical disk drive,ODD)等。該主軸電機構成為包括電樞、轉子和定子,所述轉子包括主磁體,該主磁體在電樞和該主磁體之間產生電磁力,所述定子可旋轉地支撐轉子。另外,轉子可以包括磁盤固定裝置,該磁盤固定裝置用于固定記錄介質的磁盤,并且所述轉子通過在電樞和主磁體之間產生的電磁力而旋轉,以寫入數據到安裝在磁盤固定裝置上的磁盤上或者從安裝在磁盤固定裝置上的磁盤復制數據。同時,在主軸電機中,軸系統由軸和可旋轉地支撐軸的軸承構成。另外,由于軸通過相對于軸承的滑動而旋轉,因此在軸系統中形成有間隙并且液體(例如油等)位于該間隙內,以允許滑動容易實現。但是,由于在軸系統中形成有間隙,因此主軸電機旋轉時會產生轉子的抖動現象(wobble phenomenon)。此外,由于轉子的抖動現象,因此主軸電機的壽命縮短。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將解決由于軸系統中的間隙而導致的轉子的抖動現象使得主軸電機的壽命縮短的問題。本發明致力于提供一種主軸電機,該主軸電機能夠容易地避免由于軸系統中的間隙而產生的轉子的抖動現象。此外,本發明致力于提供一種主軸電機,該主軸電機能夠容易地避免由于軸系統中的間隙而產生的轉子的抖動現象并且能夠容易地避免轉子的浮動(floating)。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提供一種主軸電機,該主軸電機包括:軸;定子,該定子包括軸承,以可旋轉地支撐所述軸;電樞,該電樞包括設置在所述定子上的鐵芯;轉子,該轉子安裝在所述軸的上部,并且包括設置為朝向所述鐵芯的主磁體,以產生電磁力;以及止推部,該止推部設置在所述軸的下部,并且設置有與所述軸的下端面接觸并具有弧形形狀的支撐部。所述定子可以包括:軸承支架,所述軸承設置在所述軸承支架的內部;以及板,所述軸承支架安裝在所述板的上部上,并且所述止推部可以形成在所述板上。所述定子可以包括軸承支架,所述軸承設置在所述軸承支架的內部,并且所述止推部可以形成在所述軸承支架的下部。所述止推部可以與所述軸承支架一體形成或者與所述軸承支架分別單獨形成。所述定子還可以包括板,所述軸承支架安裝在所述板的上部上。所述支撐部可以通過加工所述止推部的上表面而形成,以具有弧形形狀。所述支撐部可以形成為具有向上或者向下彎曲的弧形形狀。所述支撐部可以通過向所述止推部的上部提供潤滑油而形成,以具有弧形形狀。所述支撐部可以形成為具有向上或者向下彎曲的弧形形狀。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提供一種主軸電機,該主軸電機包括:軸,該軸具有形成在所述軸的下部的窄部;定子,該定子包括軸承,以可旋轉地支撐所述軸,并且該定子包括軸承支架,所述軸承設置在所述軸承支架的內部;電樞,該電樞包括設置在所述定子上的鐵芯;轉子,該轉子安裝在所述軸的上部,并且包括設置為朝向所述鐵芯的主磁體,以產生電磁力;以及止推部,該止推部設置在所述軸的下部,并且設置有支撐部和導向部,所述支撐部與所述軸的下端面接觸并且具有弧形形狀,所述導向部凸出形成,從而通過所述窄部定位和鎖定。所述定子可以包括:所述軸承支架,所述軸承設置在所述軸承支架的內部;以及板,所述軸承支架安裝在所述板的上部上,并且所述止推部可以形成在所述板上。所述定子可以包括所述軸承支架,所述軸承設置在所述軸承支架的內部,并且所述止推部可以形成在所述軸承支架的下部。所述止推部可以與所述軸承支架一體形成或者與所述軸承支架分別單獨形成。所述定子還可以包括板,所述軸承支架安裝在所述板的上部上。所述支撐部可以通過加工所述止推部的上表面而形成,以具有弧形形狀。所述支撐部可以形成為具有向上或者向下彎曲的弧形形狀。所述支撐部可以通過向所述止推部的上部提供潤滑油而形成,以具有弧形形狀。所述支撐部可以形成為具有向上或者向下彎曲的弧形形狀。


圖1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包括設置有支撐部的止推部的主軸電機的截面圖;圖2是表示圖1中的凹部的放大的截面圖;圖3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包括設置有支撐部的止推部的主軸電機的截面圖;圖4是表示圖3中的凹部的放大的截面圖;圖5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包括設置有支撐部和引導部的止推部的主軸電機的截面圖;圖6是表示圖5中的凹部的放大的截面圖;圖7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包括設置有支撐部和引導部的止推部的主軸電機的截面圖;以及
圖8是表示圖7中的凹部的放大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通過下面結合附圖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將會更清楚地得到理解。在本發明的說明中,對相關的公知性能或結構的詳細說明會模糊本發明的主旨時,將會省略對該公知技術的詳細描述。下面,參考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主軸電機I構成為包括軸11、定子20、電樞30、轉子10和止推部24,定子20包括軸承21以可旋轉地支撐軸11,電樞30包括設置在定子20上的鐵芯,轉子10安裝在軸11的上部并且包括設置為朝向鐵芯31的主磁體,以產生電磁力。止推部24設置在與軸承21 —起構成軸系統的軸11的下部并且包括形成在止推部24的上部的弧形形狀的支撐部24a。因此,軸11的下端Ila與支撐部24a的上部面接觸,從而防止由于形成在軸系統中的間隙而導致軸11在旋轉時水平顫動的轉子的抖動現象。此處,轉子10包括轉子殼12和主磁體13,轉子殼12安裝在軸11的上部,主磁體13設置在轉子殼12上并且通過主磁體13和鐵芯31之間產生的電磁力旋轉。形成在止推部24上并且具有弧形形狀的支撐部24a與軸11的下端I Ia面接觸并支撐軸11的下端I la,從而使得能夠防止轉子10的抖動現象。設置有支撐部24a的止推部24可以如下形成。即,如圖1和圖2所示,主軸電機I的定子20包括軸承支架22和板23,軸承21設置在軸承支架22的內部,軸承支架22安裝在板23的上部上,其中,止推部24形成在板23上。軸承支架22具有圓柱形結構并且軸承21設置在軸承支架22的內部。另外,周圍纏繞有線圈32的鐵芯31設置在軸承支架22的外部上,以形成電樞30。板23具有盤形形狀并且軸承支架22與電路板一起安裝在板23的上部上,并且止推部24形成在設置于軸承支架22內部的軸承21的下方,從而使得止推部24設置在軸11的下部。此處,止推部24可以通過以軸承支架22為基礎向下彎曲板23多次而形成,在圖1和圖2中以示例的方式進行了圖示。支撐部24a可以通過加工該止推部24的上部形成,從而具有弧形形狀。可選擇地,支撐部24a可以通過向止推部24的上部施加和提供固體油脂(潤滑油)來形成。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防止由于軸11的下端Ila和止推部24之間的摩擦而導致的噪聲和疲勞磨損。此處,支撐部24a的弧形形狀可以為如圖2所示的半球形凹槽的形狀。在此情況下,能夠防止位于軸11和軸承21之間的油飛派(scattering)。另外,支撐部24a的弧形形狀可以為半球形凸起的形狀。軸11的下端Ila形成為具有與支撐部24a的弧形形狀相同的形狀。因此,具有與如上所述形成的支撐部24a的形狀相同的形狀的軸11的下端Ila與支撐部24a的上部面接觸,以防止由形成在軸系統中的間隙導致的軸11的顫動,從而使得能夠防止安裝在軸11的上部的轉子10的抖動現象。
同時,將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止推部24的另一個示例。即,如圖3和圖4所示,主軸電機100的定子120包括軸承支架122,軸承121設置在軸承支架122的內部,其中止推部124形成在軸承支架122內。軸承支架122具有圓柱形結構,并且軸承121設置在軸承支架122的內部。另外,周圍纏繞有線圈132的鐵芯131設置在軸承支架122的外部上,以形成電樞130。此外,止推部124形成在軸承121下方,即,在軸承121的下部,該軸承121設置在軸承支架122內,從而使得止推部124設置在軸111的下部。此處,止推部124可以與軸承支架122 —體形成或者與軸承支架122分別單獨形成。圖3和圖4以示例的方式顯示了止推部124與軸承支架122分別單獨形成。該軸承支架122安裝在板123上,所述板123包括設置在該板123的上部上的電路板。支撐部124a可以通過加工止推部124的上部形成,從而具有弧形形狀,或者可以通過向止推部124的上部施加和提供固體油脂(潤滑油)來形成為具有弧形形狀。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防止由于軸111的下端Illa和止推部124之間的摩擦而導致的噪聲和疲勞磨損。此處,支撐部124a的弧形形狀可以為如圖4所示的半球形凹槽的形狀。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防止位于軸111和軸承121之間的油飛濺。另外,支撐部124a的弧形形狀可以為半球形凸起的形狀。軸111的下端Illa形成為具有與支撐部124a的弧形形狀相同的形狀。因此,具有與如上所述形成的支撐部124a的形狀相同的形狀的軸111的下端11 Ia與支撐部124a的上部面接觸,以防止由形成在軸系統中的間隙導致的軸111的顫動,從而使得能夠防止包括安裝在軸111上部的轉子殼112和主磁體113的轉子110的抖動現象。如圖5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主軸電機200構成為包括軸211、定子220、電樞230、轉子210和止推部224,軸211具有形成在軸211下部的窄部211b,定子220包括軸承221以可旋轉地支撐軸211,電樞230包括設置在定子220上的鐵芯,轉子210安裝在軸211的上部并且包括設置為朝向鐵芯231的主磁體,以產生電磁力。止推部224設置在與軸承221 —起構成軸系統的軸211的下部并且包括弧形形狀的支撐部224a和導向部224b,所述支撐部224a形成在止推部224的上部,所述導向部224b形成為在止推部224的側部凸出,從而使得止推部224通過形成在軸211上的窄部211b定位(catch)和鎖定。因此,軸211的下端211a與支撐部224a的上部面接觸,從而使得能夠防止由于形成在軸系統中的間隙導致軸211在旋轉的同時水平顫動所產生的轉子210的抖動現象,并且能夠通過導向部224b防止轉子210的浮動。此處,轉子210包括轉子殼212和主磁體213,轉子殼212安裝在軸211的上部,主磁體213設置在轉子殼212上并且通過主磁體213和鐵芯231之間產生的電磁力旋轉。形成在止推部224上并且具有弧形形狀的支撐部224a與軸211的下端211a面接觸并支撐軸211的下端211a,從而使得能夠防止轉子210的抖動現象,并且導向部224b通過形成在軸211上的窄部211b定位和鎖定,從而使得能夠防止轉子210的浮動。設置有支撐部224a和導向部224b的止推部224可以如下形成。S卩,如圖5和圖6所示,主軸電機200的定子220包括軸承支架222和板223,軸承221設置在軸承支架222的內部,軸承支架222安裝在板223的上部上,其中,止推部224形成在板223上。軸承支架222具有圓柱形結構,并且軸承221設置在軸承支架222的內部。另外,周圍纏繞有線圈232的鐵芯231設置在軸承支架222的外部上,以形成電樞230。板223具有盤形形狀,并且軸承支架222與電路板一起安裝在板223的上部上,并且止推部224形成在設置于軸承支架222內部的軸承221下方,使得止推部224設置在軸211的下部。此處,止推部224可以通過以軸承支架222為基礎向下彎曲板223多次而形成,在圖5和圖6中以示例的方式圖示。支撐部224a可以通過加工該止推部224的上表面形成,從而具有弧形形狀,并且導向部224b可以通過使止推部224的側部朝向軸211凸出而形成。可選擇地,支撐部224a可以通過向止推部224的上部施加和提供固體油脂(潤滑油)來形成。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防止由于軸211的下端211a和止推部224之間的摩擦而導致的噪聲和疲勞磨損。此處,支撐部224a的弧形形狀可以為如圖6所示的半球形凹槽的形狀。在此情況下,能夠防止位于軸211和軸承221之間的油飛濺。另外,支撐部224a的弧形形狀可以為半球形凸起的形狀。軸211的下端211a形成為具有與支撐部224a的弧形形狀相同的形狀。因此,具有與如上所述形成的支撐部224a的形狀相同的形狀的軸211的下端211a與支撐部224a面接觸,以防止由形成在軸系統中的間隙導致的軸211的顫動,從而使得能夠防止安裝在軸211的上部的轉子210的抖動現象并且能夠通過導向部224b防止轉子210的浮動。同時,下面將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具有支撐部324a和導向部324b的止推部324的另一個示例。S卩,如圖7和圖8所示,主軸電機300的定子320包括軸承支架322,軸承321設置在軸承支架322的內部,其中止推部324形成在軸承支架322內。軸承支架322具有圓柱形結構,并且軸承321設置在軸承支架322的內部。另外,周圍纏繞有線圈332的鐵芯331設置在軸承支架322的外部上,以形成電樞330。此外,止推部324形成在軸承321下方,即,在軸承321的下部,該軸承321設置在軸承支架322內,從而使得止推部324設置在軸311的下部。此處,止推部324可以與軸承支架322 —體形成或者與軸承支架322分別單獨形成。圖7和圖8以示例的方式顯示了止推部324與軸承支架322分別單獨形成。該軸承支架322安裝在板323上,所述板323包括設置在該板323的上部上的電路板。支撐部324a可以通過加工止推部324的上表面形成,從而具有弧形形狀,并且導向部324b可以通過使止推部324朝向軸311凸出而形成。可選擇地,支撐部324a可以通過向止推部324的上部施加和提供固體油脂(潤滑油)來形成為具有弧形形狀。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防止由于軸311的下端311a和止推部324之間的摩擦而導致的噪聲和疲勞磨損。此處,支撐部324a的弧形形狀可以為如圖8所示的半球形凹槽的形狀。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防止位于軸311和軸承321之間的油飛濺。另外,支撐部324a的弧形形狀可以為半球形凸起的形狀。軸311的下端311a形成為具有與支撐部324a的弧形形狀相同的形狀。因此,具有與如上所述形成的支撐部324a的形狀相同的形狀的軸311的下端311a與支撐部324a的上部面接觸,以防止由形成在軸系統中的間隙導致的軸311的顫動,從而使得能夠防止包括安裝在軸311的上部的轉子殼312和主磁體313的轉子310的抖動現象并且能夠通過導向部324b防止轉子310的浮動。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形成在止推部上并且具有弧形形狀的支撐部與軸的下端面接觸并支撐軸的下端,以防止軸由于形成在軸和軸承之間的間隙而導致顫動,從而使得能夠增加主軸電機的壽命。同時,形成在止推部上并且具有弧形形狀的支撐部支撐軸的下端,并且導向部通過形成在軸上的窄部被鎖定,因此可以防止在軸顫動或者轉動的過程中由于形成在軸和軸承之間的間隙而導致轉子向上浮動,從而使得能夠增加主軸電機的壽命。另外,由于導向部而省略了根據現有技術用于防止轉子浮動的止擋件、鉤等類似部件,從而使得能夠減少制造成本并簡化工藝。盡管出于說明的目的公開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需要理解的是,它們用于具體解釋本發明,因此根據本發明的主軸電機并不限于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在不脫離附屬權利要求公開的本發明的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能夠進行各種修改、增加和替換。因此,任何和所有修改、變化或類似裝置應該理解為落入本發明的范圍內,并且本發明的具體范圍將通過附屬權利要求公開。
權利要求
1.一種主軸電機,該主軸電機包括: 軸; 定子,該定子包括軸承,以可旋轉地支撐所述軸; 電樞,該電樞包括設置在所述定子上的鐵芯; 轉子,該轉子安裝在所述軸的上部,并且包括設置為朝向所述鐵芯的主磁體,以產生電磁力;以及 止推部,該止推部設置在所述軸的下部,并且設置有與所述軸的下端面接觸并具有弧形形狀的支撐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軸電機,其中,所述定子包括: 軸承支架,所述軸承設置在所述軸承支架的內部;以及 板,所述軸承支架安裝在所述板的上部上,并且 其中,所述止推部形成在所述板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軸電機,其中,所述定子包括軸承支架,所述軸承設置在所述軸承支架的內部,并且 其中,所述止推部形成在所述軸承支架的下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主軸電機,其中,所述止推部與所述軸承支架一體形成或者與所述軸承支架分別單獨形成。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主軸電機,其中,所述定子還包括板,所述軸承支架安裝在所述板的上部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軸電機,其中,所述支撐部通過加工所述止推部的上表面而形成,以具有弧形形狀。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主軸電機,其中,所述支撐部形成為具有向上或者向下彎曲的弧形形狀。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軸電機,其中,所述支撐部通過向所述止推部的上部提供潤滑油而形成,以具有弧形形狀。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主軸電機,其中,所述支撐部形成為具有向上或者向下彎曲的弧形形狀。
10.一種主軸電機,該主軸電機包括: 軸,該軸具有形成在所述軸的下部的窄部; 定子,該定子包括軸承,以可旋轉地支撐所述軸,并且該定子包括軸承支架,所述軸承設置在所述軸承支架的內部; 電樞,該電樞包括設置在所述定子上的鐵芯; 轉子,該轉子安裝在所述軸的上部,并且包括設置為朝向所述鐵芯的主磁體,以產生電磁力;以及 止推部,該止推部設置在所述軸的下部,并且設置有支撐部和導向部,所述支撐部與所述軸的下端面接觸并且具有弧形形狀,所述導向部凸出形成,從而通過所述窄部定位和鎖定。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主軸電機,其中,所述定子包括: 所述軸承支架,所述軸承設置在所述軸承支架的內部;以及板,所述軸承支架安裝在所述板的上部上,并且 其中,所述止推部形成在所述板上。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主軸電機,其中,所述定子包括所述軸承支架,所述軸承設置在所述軸承支架的內部,并且 其中,所述止推部形成在所述軸承支架的下部。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主軸電機,其中,所述止推部與所述軸承支架一體形成或者與所述軸承支架分別單獨形成。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主軸電機,其中,所述定子還包括板,所述軸承支架安裝在所述板的上部上。
15.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主軸電機,其中,所述支撐部通過加工所述止推部的上表面而形成,以具有弧形形狀。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主軸電機,其中,所述支撐部形成為具有向上或者向下彎曲的弧形形狀。
17.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主軸電機,其中,所述支撐部通過向所述止推部的上部提供潤滑油而形成,以具有弧形形狀。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主軸電機,其中,所述支撐部形成為具有向上或者向下彎曲的弧形形 狀。
全文摘要
此處公開一種主軸電機。在根據本發明的主軸電機中,止推部設置在軸的下部,并且與所述軸的下端面接觸的支撐部形成在所述止推部上,以具有弧形形狀,從而使得能夠容易地防止由于在軸系統中的間隙而導致的轉子的抖動現象。另外,導向部形成為在所述止推部處凸出以鎖定所述軸,該軸包括形成在軸上的窄部,從而使得能夠容易地防止所述轉子的浮動。
文檔編號H02K21/14GK103178675SQ201210072690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2日
發明者樸玧映, 崔烈, 劉永仙 申請人:三星電機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县| 海兴县| 砀山县| 绥江县| 土默特右旗| 陇西县| 抚松县| 铅山县| 上犹县| 龙泉市| 武川县| 台东市| 页游| 兴业县| 广州市| 福贡县| 宁德市| 乌拉特中旗| 伊宁县| 锦屏县| 略阳县| 灵武市| 原阳县| 苗栗县| 商城县| 延安市| 名山县| 大渡口区| 合肥市| 仙居县| 静海县| 巴楚县| 张北县| 庄浪县| 昌图县| 寿光市| 大埔县| 项城市| 讷河市| 罗田县| 瑞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