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線性馬達的動子和線性馬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文所公開的實施方式涉及用于線性馬達的動子和設置有該動子的線性馬達。
背景技術:
作為電動馬達的一個示例,傳統上已知有動子沿著定子移動的線性馬達。已經提出了其中永磁體布置在動子側的線性馬達。舉例來說,提出了這樣一種線性馬達,該線性馬達包括動子,該動子具有電樞和布置在該電樞中的多個永磁體,所述電樞具有纏繞有線圈的齒;和定子,該定子具有以指定間隔形成在其表面上的凸極,該定子與該動子以相對的關系布置(例如參見日本專利申請公報 No. 2009-219199)。·
然而,在永磁體布置在動子一側的傳統線性馬達中,當動子沿著定子移動時產生齒槽力或推力波動。齒槽力或推力波動成為推力變化的主要原因,并且妨礙線性馬達的順暢驅動。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文所公開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能夠減小推力變化的用于線性馬達的動子和設置有該動子的線性馬達。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線性馬達的動子,該動子包括電樞,該電樞具有沿著直線布置并纏繞有線圈的多個齒;主極磁體陣列,該主極磁體陣列布置在所述電樞的存在所述齒的一側,所述主極磁體陣列包括沿著所述齒的布置方向交替布置的具有不同極性的多個主極磁體;以及至少一個輔助極磁體,所述至少一個輔助極磁體與所述主極磁體陣列的一端或兩端鄰近地布置。根據本文所公開的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能夠減小推力變化的用于線性馬達的動子和設置有該動子的線性馬達。
從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方式的如下描述,本發明的目的和特征將變成清楚,在附圖中圖I是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的示意性前視圖;圖2是沿著圖I中的線II-II剖取的線性馬達的示意性側剖視圖;圖3是示出了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動子的示意性側剖視圖;圖4是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的示意性側剖視圖;圖5是示出了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動子的示意性側剖視圖;以及圖6是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的示意性側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將參照形成實施方式的一部分的附圖詳細地描述用于線性馬達的動子和設置有該動子的線性馬達的實施方式。當前的公開內容不限于本文以下描述的實施方式。為了便于描述,在各個附圖中沿著X軸的正側和負側將被稱為線性馬達的“前側”和“后側”。在各個附圖中沿著Y軸的正側和負側將被稱為線性馬達的“右側”和“左側”。在各個附圖中沿著Z軸的正側和負側將被稱為線性馬達的“上側”和“下側”。(第一實施方式)首先將對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的構造進行描述。圖I是示出了根據該第一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的示意性前視圖。圖2是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的示意性側剖視圖,該側剖視圖沿著圖I中的線Π-ΙΙ剖取。參照圖I,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100包括動子110和定子120,該動子110和定子120均沿著前后方向(在當前實施方式中為X軸方向)延伸。線性馬達100安裝在安裝目標140上。動子110與定子120相對,并且沿著上下方向在動子110和定子120之間留有間隙P1,動子110由線性移動軸承(未示出)引導和支撐,從而動子110能夠相對于 定子120沿著前后方向移動。在線性馬達100中,動子110包括電樞111和主極磁體陣列130,并且產生漸進磁場。通過在該漸進磁場和定子120的凸極122之間產生的推力,使動子110相對于定子120沿著前后方向移動。在如下描述中,動子110的移動方向,即前后方向將被稱為“行程方向”。盡管在圖I中沒有示出用于減小推力變化的輔助極磁體,但將在稍后參照圖2和圖3描述該輔助極磁體。如圖2中所述,動子110包括電樞心112、多個線圈113和主極磁體陣列130。電樞心112包括磁軛部115和從磁軛部115向下延伸的多個齒116,該磁軛部115的縱向方向在行程方向上延伸。齒116形成為沿著左右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狀,并且沿著行程方向以指定間隔布置。在齒116之間限定有稱為“槽117”的空間。線圈113被接收在槽117內。更具體地說,作為三相電樞繞組的線圈113以集中繞組的形式穿過絕緣材料圍繞各個齒116纏繞。每個線圈113均由絕緣護套線,例如銅導線形成。電樞心112包括例如九個齒116,這些齒從前側按指定順序分成例如第一組、第二組和第三組。每組均包括在行程方向上連續布置的三個齒116。U相線圈113、V相線圈113和W相線圈113以集中繞組的形式分別圍繞第一、第二和第三組的齒116纏繞。從磁軛部115向下突出的輔助齒118a和118b以與布置在相對兩端的齒116鄰接的關系形成在電樞心112的行程方向相對兩端。輔助齒118a和118b形成為用于限制可成為推力變化的主要原因的齒槽效應。輔助齒118a和118b上下長度短于作為主齒的齒116,并且沒有纏繞線圈。電樞心112由軟磁性材料,例如層壓硅鋼板或SMC(軟磁性復合材料)心形成。SMC心是通過壓縮成型細鐵粉形成的心。在線圈113圍繞各個齒116纏繞的狀態下,利用成型樹脂114使電樞心112整體成型。成型樹脂114填充在纏繞有線圈113的齒116之間的槽117中。電樞111的齒116的末端形成平坦形狀。用于產生推力的主極磁體陣列130借助粘合劑等固定至電樞111的齒116的平坦末端。由于電樞111的齒116的末端形成為平坦形狀,因此可以將主極磁體陣列130堅固地結合至齒116,并且可以以更高精度布置主極磁體陣列130。主極磁體陣列130包括極性彼此不同的主極磁體131a和131b,主極磁體131a和131b沿著齒116的布置方向交替布置。每對主極磁體131a和131b均布置在每個齒116的末端處,使得主極磁體131a和131b能夠在前后方向上彼此接觸。相鄰對的主極磁體131a和131b并排布置,在它們之間留出間隙P2。每個主極磁體131a和 131b都形成為基本長方體形狀,該長方體的縱向方向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主極磁體131a和131b在由箭頭表示的方向上被磁化。換言之,主極磁體131a是具有下N極和上S極的永磁體。主極磁體131b是具有上N極和下S極的永磁體。主極磁體131a和131b不限于永磁體,而是可以是例如電磁體。在如以上構造的動子110中,電樞111的線圈113的磁通和構成主極磁體陣列130的主極磁體131a和131b的磁通交疊,由此產生漸進磁場。各個主極磁體131a和131b不僅布置在齒116的末端處,而且還布置在存在于齒116之間的槽117的開口的末端處。通過這種布置,可以增加由線圈113和主極磁體131a和131b產生的氣隙磁通的密度,并且可以增加漸進磁場。接下來將對定子120的構造進行描述。如圖2所示,定子120是包括磁軛部121和多個凸極122的凸極構件。定子120由諸如層壓硅鋼板、SMC心、3% Si鐵之類的軟磁性材料形成,或者是鐵制結構件。磁軛部121形成為基本長方體形狀,該長方體的縱向方向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凸極122形成為從磁軛部121向上突出。凸極122的縱向方向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凸極122在前后方向上以指定間隔布置。 設置定子120的凸極122是為了在凸極自身與由動子110產生的磁場之間產生推力。動子110借助該推力相對于定子120在前后方向上移動。更具體地說,電樞111的線圈113的磁通與構成主極磁體陣列130的主極磁體131a和131b的磁通交疊,由此產生例如十三極漸進磁場。在十三極漸進磁場和十三個凸極122之間產生推力。在圖2中所示的示例中,動子110借助該推力相對于定子120在前后方向上移動。在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100中,為了減小由于齒槽效應等引起的推力變化,而在動子Iio中以與布置在動子110的行程方向相對兩端的輔助齒118a和118b相對的關系設置輔助極磁體132a和132b,輔助極磁體132a和132b的尺寸比主極磁體131a和131b的尺寸小。現在將詳細地描述輔助極磁體132a和132b。圖3是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動子110的示意性側剖視圖。在圖3中,省略了動子110的行程方向的中央部分。輔助極磁體132a是定位在存在于主極磁體陣列130 (參見圖2)的前端的主極磁體131a的前側的永磁體。輔助極磁體132a在極性上與主極磁體131a不同。換言之,輔助極磁體132a是具有上N極和下S極的永磁體。輔助極磁體132a形成為基本長方體形狀,該長方體形狀的縱向方向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輔助極磁體132a的行程方向長度短于主極磁體131a。電樞111包括形成為具有與齒116的末端表面齊平的平坦形狀的成型樹脂114。輔助極磁體132a布置在成型樹脂114上,且在輔助極磁體132a自身與輔助齒118a之間在上下方向上留有間隙P3a。成型樹脂114形成為覆蓋輔助齒118a的前側。因而,輔助極磁體132a的前端能夠比輔助齒118a的前端更向前定位。輔助極磁體132a布置成使得沿行程方向在輔助極磁體132a和主極磁體陣列130之間(參見圖2)能夠留有比間隙P2大的間隙P4a。輔助極磁體132a的行程方向長度、間隙P3a和間隙P4a被設置為減小動子110的前端部中的磁通密度的偏差。因此,在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100中,能夠減小推力變化。類似地,輔助極磁體132b是定位在存在于主極磁體陣列130的后端處的主極磁體 131b的后側的永磁體。輔助極磁體132b在極性上與主極磁體131b不同。換言之,輔助極磁體132b是具有下N極和上S極的永磁體。輔助極磁通132b形成為基本長方體形狀,該長方體形狀的縱向方向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輔助極磁體132b的行程方向長度短于主極磁體 131b。正如輔助極磁體132a —樣,輔助極磁體132b布置在成型樹脂114上,且在輔助極磁體132b自身與輔助齒118b之間在上下方向上留有間隙P3b。成型樹脂114形成為覆蓋輔助齒118b的后側。因而,輔助極磁體132b的后端能夠比輔助齒118b的后端更向后定位。輔助極磁體132b布置成使得沿行程方向在輔助極磁體132b和主極磁體陣列130之間能夠留有比間隙P2大的間隙P4b。輔助極磁體132b的行程方向長度、間隙P3b和間隙P4b被設置為減小動子110的后端中的磁通密度的偏差。因而,在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100中,能夠減小推力變化。輔助極磁體132a和132b的形狀可以彼此相同。間隙P3a和P3b的尺寸可以彼此相等。間隙P4a和P4b的尺寸可以彼此相等。在這種情況下,動子110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變成彼此對稱。這使得可以減小動子110前后移動時的推力變化。除了輔助極磁體132a和132b的行程方向長度之外,可以將輔助極磁體132a和132b的左右長度設置為與主極磁體131a和131b的左右長度不同。除了輔助極磁體132a和132b的行程方向長度之外,輔助極磁體132a和132b的左右方向可以設置為與主極磁體131a和131b的左右長度不同。盡管在圖2中所示的線性馬達100中輔助極磁體132a和132b設置在主極磁體陣列130的相對兩端附近,但是可以將輔助極磁體132a和132b中的一個設置在主極磁體陣列130的一端處。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同樣可以減小推力變化。如上所述,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100包括輔助極磁體132a和132b,輔助極磁體132a和132b中的一個或兩個都布置在主極磁體陣列130的一端或相對兩端附近。因此,可以減小推力變化,并且可以精確地驅動線性馬達100。盡管在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100中,齒116的數量是九個,主極磁體131a和131b的數量是十八個,但是當前的公開內容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以許多不同方式修改。同樣,凸極122尺寸和形狀以及凸極122之間的間隔不限于圖I和2中所示的尺寸和形狀以及間隔,而是可以以許多不同方式修改。(第二實施方式)現在將對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的構造進行描述。圖4是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的示意性剖視圖。圖5是示出了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動子的示意性側剖視圖。在圖5中,省略了動子的行程方向的中央部分。為了便于描述,將主要描述與第一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100不同的部分,并且如果適當的話則省略重復的描述。
參照圖4,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200包括通過將多個齒216插入磁軛部215的凹部中而形成的電樞心212。線圈213圍繞各個齒216纏繞并被接收在齒216之間限定的槽217內。如圖5所示,在每個齒216的末端表面上形成有用作突出部的突起251,用于定位每個主極磁體231a和231b。突起251的縱向方向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使用突起251使得可以容易地將主極磁體231a和231b安裝至齒216并且可以增強主極磁體231a和231b的安裝精度。在每個齒216的末端處形成寬度在行程方向上增加的凸緣部219。每個齒216的平坦末端表面的面積由于設置凸緣部219而增加。這使得可以增加主極磁體陣列230的安裝精度。主極磁體231a和231b的精確安裝使得可以增加間隙P5和P6的精度。間隙P5是指位于每個齒216的末端表面上的鄰接主極磁體231a和231b之間的間隙。間隙P6是·指布置在各個齒216的末端表面上的相鄰對的主極磁體231a和231b之間的間隙。在根據上述第二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200中,可以增強主極磁體陣列230(參見圖4)的安裝精度,在該主極磁體陣列230中極性彼此不同的主極磁體231a和231b交替地布置。由于主極磁體231a和231b在其間留有間隙P5的情況下布置,因此可以減小主極磁體231a和231b的數量。正如線性馬達100—樣,如圖4所示,纏繞有線圈213的電樞心212利用成型樹脂214整體成型。電樞211的齒216的末端表面形成為具有平坦形狀。這使得可以將主極磁體230堅固地結合至齒216,并且可以精確地布置主極磁體陣列230。如圖5所示,在最外面的齒216的附近布置在上下方向與齒216基本相同的輔助齒218a和218b。輔助齒218a和218b與磁軛部215形成為一體。輔助極磁體232a和232b固定至輔助齒218a和218b的末端。輔助極磁體232a是定位在存在于主極磁體陣列230 (參見圖4)的前端處的主極磁體231a的前側的永磁體。輔助極磁體232a具有與主極磁體231a相同的極性。同樣,輔助極磁體232b是定位在存在于主極磁體陣列230的后端處的主極磁體231b的后側的永磁體。輔助極磁體232b具有與主極磁體231b相同的極性。在每個輔助齒218a和218b的末端表面上形成有用作突出部的突起252,用于定位每個輔助極磁體231a和231b。突起252的縱向方向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使用突起252使得可以容易地安裝輔助極磁體232a和232b并且可以增強輔助極磁體232a和232b的安裝精度。輔助極磁體232a和232b的精確安裝使得可以提高間隙P7a和P7b的精度。間隙P7a和P7b是指主極磁體陣列230和輔助極磁體232a和232b的相對端之間的距離。輔助極磁體232a和232b的縱向方向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當沿著前后方向在剖視圖中觀看時輔助極磁體232a和232b具有基本梯形形狀。輔助極磁通232a和232b的上下厚度朝向動子210的前后端變小。每個輔助極磁體232a和232b的下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均形成為弧形形狀。因而,與在沿著前后方向在剖視圖中觀看時輔助極磁體232a和232b具有方形形狀的情況相比,可以增加調節動子210的相對端部處的磁通密度時的自由度,因此可容易地減小推力變化。輔助極磁體232a和232b的形狀不限于以上闡述的形狀,而是可以不同地改變為其他形狀,例如當在剖視圖中觀看時的三角形形狀。盡管在圖4中所示的示例中輔助極磁體232a和232b設置在主極磁體陣列230的相對端部附近,但是輔助極磁通232a和232b中的一個可以設置在主極磁體陣列230的一端。在輔助極磁體232a或232b以這種方式僅設置在主極磁體陣列230的一端的情況下,可以減小推力變化。如圖4所示,定子220與動子220以間隔開的關系布置。定子220包括磁軛部221和布置在磁軛部221的上表面上的多個凸極222。每個凸極222都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具有在剖視圖中看時形成為弧形形狀的末端。在上述第二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200中,輔助極磁體232a和232b中的一個或兩個都與主極磁體陣列230的一端或相對端相鄰地布置。因此,可以減少推力變化,并因此精確地驅動線性馬達200。·
由于在線性馬達200中形成有定位突起251和252,因此可以精確地附裝主極磁體231a和231b以及輔助極磁體232a和232b,并且可以可靠地減小推力變化。盡管在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200中,齒216的數量是九個,主極磁體231a和231b的數量是十八個,但是當前的公開內容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以許多不同方式修改。同樣,凸極222的尺寸和形狀以及凸極222之間的間隔不限于圖4中所示的尺寸和形狀以及間隔,而是可以以許多不同方式修改。盡管突起252形成在輔助齒218a和218b的末端表面上,但當前的公開內容不限于此。例如,輔助齒218a和218b的末端表面可以形成為平坦表面,并且輔助極磁體232a和232b可以與該平坦表面相接觸地布置。(第三實施方式)現在將對根據第三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的構造進行描述。圖6是示出根據第三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的示意性側剖視圖。為了便于描述,將主要描述與第一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100不同的部分,并且如果適當的話則省略重復的描述。參照圖6,根據第三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300包括通過將多個齒316插入磁軛部315的凹部內形成的電樞心312。線圈313圍繞各個齒316纏繞,并且接收在限定于齒316之間的槽317內。與第一實施方式的電樞111不同,電樞311沒有設置輔助齒。在每個齒316的末端形成有寬度在行程方向上增加的凸緣部319。相鄰齒316的凸緣部319彼此接觸。結果,可以使電樞311的位于齒316—側的端面平坦。另選的是,齒316的凸緣部319可以結合為一體。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使電樞311的位于齒316—側的端面平坦。由于以這種方式使電樞311的位于齒316 —側的端面平坦,所以可以將主極磁體陣列330堅固地結合至電樞311的齒316,并且可以精確地布置主極磁體陣列330。另外,主極磁體陣列330的主極磁體331a和331b之間沒留任何間隙地布置。這也使得可以精確地布置主極磁體陣列330。在第三實施方式的動子310中,如上所述,沒有形成輔助齒,并且用于減少推力波動的輔助極磁體332a和332b與主極磁體331a和331b形成為一體。因此,與輔助極磁體332a和332b與主極磁體331a和331b呈間隔開的關系布置的情況相比,可以縮短動子310的前后長度,并且減小動子310的尺寸。更具體地說,如圖6所示,通過將輔助極磁體332a與主極磁體331a結合并且將輔助極磁體332b與主極磁體331b結合而使永磁體341a和341b形成在主極磁體陣列330的行程方向的相對兩端處。永磁體341a和341b用作用于產生推力的主極磁體,并用作用于減小推力波動的輔助極磁體。主極磁體331a和輔助極磁體332a在同一方向被磁化而具有下N極和上S極。同樣,主極磁體331b和輔助極磁體332b在同一方向被磁化而具有上N極和下S極。永磁體341a和341b的行程方向長度等于主極磁體331a和331b的行程方向長度和輔助極磁體332a和332b的行程方向長度的和。 永磁體341a的與輔助極磁體332a對應的部分向前突出超過對應齒316的凸緣部319。同樣,永磁體341b的與輔助極磁體332b對應的部分向后突出超過對應齒316的凸緣部319。永磁體314a和314b的突出部由成型樹脂314支撐。在圖6中的示例中,盡管每個主極磁體331a和331b與每個輔助極磁體332a和332b都形成為一體,但當前的公開內容不限于此。作為另選示例,主極磁體331a和輔助極磁體332a可以形成為彼此接觸而在它們之間不留任何間隙。類似地,主極磁體331b和輔助極磁體332b可以形成為彼此接觸而在它們之間不留任何間隙。在圖6中的示例中,盡管通過將主極磁體331a和331b與輔助極磁體332a和332b結合在一起形成的永磁體341a和341b設置在動子310的行程方向的相對兩端,但當前的公開內容不限于此。作為另選示例,用作輔助極磁體的永磁體可以僅布置在動子310的行程方向的一端。更具體地說,永磁體341可以布置在動子310的前端,取代永磁體341b的主極磁體331b可以布置在動子310的后端。另選地,取代永磁體341a的主極磁體331a可以布置在動子310的前端,而永磁體341b可以布置在動子310的后端。如圖6所示,定子320以與動子310間隔開的關系布置。定子320包括磁軛部321和布置在磁軛部321的上表面上的多個凸極322。每個凸極322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具有在剖視圖中看時形成為梯形形狀的末端。在上述第三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300中,用于減少推力波動的輔助極磁體332a和332b與主極磁體331a和331b形成為一體。因此,與輔助極磁體332a和332b以與主極磁體331a和331b間隔開的關系布置的情況相比,可以縮短動子310的前后長度,并可以減小動子310的尺寸。而且,在線性馬達300的電樞心312中沒有形成輔助齒。這也可以減小動子310的尺寸。盡管在根據第三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300中,齒316的數量是九個,主極磁體331a和331b的數量是十二個,但是當前的公開內容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以許多不同方式修改。同樣,凸極322的尺寸和形狀以及凸極322之間的間隔不限于圖6中所示的尺寸和形狀以及間隔,而是可以以許多不同方式修改。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其他特征和修改示例。盡管以上已經描述了當前公開內容的優選實施方式,但當前公開內容不限于這些具體實施方式
,而是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或權利要求的主題內容的等同物限定的本發明的范圍的情況下,可以以許多不同形式對當前公開內容進行修改或改變。例如,可以任意地組合根據第一至第三實施方式的線性馬達100、200和300的構造。盡管在第一和第二實施方式中輔助極磁體132a、132b、232a和232b在上下方向上被磁化,但它們也可以在傾斜方向上或行程方向上被磁化。
盡管在第一和第二實施方式中輔助齒118a、118b、218a和218b布置在動子110和210的前端和后端,但當前公開內容不限于此。換言之,輔助齒118a或118b可以布置在動子110的前端和后端中的一端處。同樣,輔助齒218a或218b可以布置在動子210的前端和后端中的一端處。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線性馬達的動子,該動子包括 電樞,該電樞具有沿著直線布置且纏繞有線圈的多個齒; 主極磁體陣列,該主極磁體陣列布置在所述電樞的存在所述齒的一側,所述主極磁體陣列包括沿著所述齒的布置方向交替布置的具有不同極性的多個主極磁體;以及 至少一個輔助極磁體,所述至少一個輔助極磁體與所述主極磁體陣列的一端或兩端相鄰地布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動子,其中,所述輔助極磁體以與所述主極磁體中的布置在所述主極磁體陣列的一端處的一個主極磁體間隔開的關系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動子,其中,所述輔助極磁體與所述主極磁體中的布置在所述主極磁體陣列的一端處的一個主極磁體形成為一體。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動子,其中,所述輔助極磁體的尺寸小于所述主極磁體的尺寸。
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動子,其中,所述電樞包括與所述齒的所述布置方向的一端相鄰地布置并且沒有纏繞線圈的輔助齒,所述輔助極磁體以與該輔助齒相對的關系布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動子,其中,所述輔助極磁體以與所述輔助齒間隔開的關系布置。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動子,其中,所述輔助極磁體與所述輔助齒相接觸地布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動子,其中,所述輔助齒包括末端表面和形成在所述末端表面上以定位所述輔助極磁體的突起。
9.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動子,其中,每個所述齒均包括末端表面和形成在所述末端表面上以定位每個所述主極磁體的突起。
10.一種線性馬達,該線性馬達包括 定子,該定子具有以指定間隔布置的多個凸極;和 動子,該動子以與所述定子相對的關系布置,該動子包括電樞,該電樞具有沿著直線布置且纏繞有線圈的多個齒;主極磁體陣列,該主極磁體陣列布置在所述電樞的存在所述齒的一側,所述主極磁體陣列包括沿著所述齒的布置方向交替布置的具有不同極性的多個主極磁體;以及與所述主極磁體陣列的一端相鄰地布置的輔助極磁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用于線性馬達的動子和線性馬達。所述動子包括電樞,該電樞具有沿著直線布置且纏繞有線圈的多個齒。所述動子還包括主極磁體陣列,該主極磁體陣列布置在所述電樞的存在所述齒的一側。所述主極磁體陣列包括沿著所述齒的布置方向交替布置的具有不同極性的多個主極磁體。所述動子還包括至少一個輔助極磁體,所述至少一個輔助極磁體所述主極磁體陣列的一端或兩端相鄰地布置。
文檔編號H02K33/18GK102957295SQ20121008881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3日
發明者牧野省吾, 鹿山透 申請人:株式會社安川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