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外轉子繞線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477677閱讀:70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外轉子繞線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感應線圈的繞線機,尤其涉及一種外轉子繞線機。
背景技術
在生產電機轉子時,有一個工序是將漆包線繞進轉子的線溝里面,目前,在生產線溝較少的轉子時,是以普通的電機轉子繞線機進行生產,但是,在生產線溝較多的轉子時,如電瓶車外轉子(電機的旋轉部分(轉子)是電機的外殼,而電機軸端是固定不動的,是用于固定電機的地方。),由于線溝的縫隙較小,故此,現(xiàn)有普通電機定子繞線機不能滿足生產的要求,還必須采用人工繞線的方式進行生產,生產效率低,一般一個定子需要花15 20分鐘,而且產品的一致性差,質量不能保證。 為提高繞線的速度,也有使用特殊的外轉子繞線機繞線,通過一伺服電機驅動凸輪傳動副完成繞線,由于線溝密布于定子外緣上,在繞線時需要相鄰線溝進行交叉繞制,即在第一、第二線溝環(huán)形繞制,而后在第二、第三線溝內環(huán)形繞制,再下來是第三、第四之間,直至全盤繞完,這樣就需要控制繞線機構在上、下和左、右兩個方向上進行運動,構成一個環(huán)形運動方式,而放置有待繞定子的轉子分度需要一伺服電機帶動,完成對轉子的轉動,實現(xiàn)線溝之間的轉換。在此過程中,繞線機構的驅動電機正、反向旋轉半周,由減速器減速后由凸輪傳動副分解出上、下、左、右兩個方向上的四個動作,因此運轉速度不能太快,通常繞一個轉子也需要8分鐘左右,而且電機容易磨損,由凸輪傳動副帶動,準確度不高,與轉子分度的配合同步性不易控制,影響產品質量。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外轉子繞線機,通過結構的改進,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步性能好,易于控制,且廣品良品率提聞。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外轉子繞線機,包括機架,設置于機架上的轉子轉動部分,設置于轉子轉動部分一側的繞線部分、壓線部分,及為繞線部分供線的出線部分,所述轉子轉動部分包括轉子分度,驅動該轉子分度的轉子伺服電機,所述轉子分度上設有轉子放置座,所述繞線部分包括繞線桿,與繞線桿連接的繞線傳動機構,所述繞線傳動機構由左右直線運動副及上下直線運動副組成,所述左右直線運動副由第一伺服電機、第一滾珠絲桿及導向桿構成,所述第一滾珠絲桿垂直于所述轉子分度的旋轉軸線布置,所述上下直線運動副安裝于一上下移動安裝板上,所述上下移動安裝板螺接于所述第一滾珠絲桿上,所述上下直線運動副由第二伺服電機、第二滾珠絲桿及直線導向結構組成,第二滾珠絲桿垂直于所述第一滾珠絲桿布置,所述繞線桿安裝于所述上下直線運動副上,所述第一伺服電機、第二伺服電機及轉子伺服電機的控制端與主控制器連接,所述主控制器內設有帶有軟件的控制芯片。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轉子分度由轉子伺服電機驅動,該轉子伺服電機的輸出端經一轉子聯(lián)軸器與轉子放置座中間的轉子安裝軸連接,待繞線的定子套于該轉子安裝軸上,隨著轉子伺服電機的轉動而轉動,所述第一伺服電機、第二伺服電機及轉子伺服電機的控制端與主控制器連接,通過將程序預存于主控制器中帶有軟件的控制芯片內,使三個伺服電機配合運轉,即左右直線運動副控制繞線桿相對于待繞定子、在徑向作前、后運動,上下直線運動副控制繞線桿相對于待繞定子、在軸向作上、下運動,轉子分度控制待繞定子周向的來回運動,通過三個伺服電機的運動,完成對定子相鄰線溝之間的環(huán)形繞制。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機架上平行于所述轉子分度的旋轉軸線設有滑動導向支座,所述第一滾珠絲桿及導向桿安裝于所述滑動導向支座上,所述第一伺服電機經一左右移動電機座安裝于所述滑動導向支座上,所述第一伺服電服的輸出軸經第一聯(lián)軸器與所述第一滾珠絲桿連接。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上下移動安裝板上設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對應所述第一 滾珠絲桿處設有螺孔,對應所述導向桿處設有滑移孔。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二伺服電機經一上下移動電機座安裝于所述上下移動安裝板上,所述第二伺服電服的輸出軸經第二聯(lián)軸器與所述第二滾珠絲桿連接,所述第二滾珠絲桿上螺接一上下絲桿連接座,該上下絲桿連接座與所述直線導向結構連接,所述直線導向結構由導向槽及滑動連接于該導向槽內的滑塊構成,所述滑塊經螺釘與所述上下絲桿連接座固定連接。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上下絲桿連接座上設有一繞線桿連接座,所述繞線桿固定于該繞線桿連接座上。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I、本實用新型由左右及上下直線移動副控制繞線桿相對于待繞定子作運動,由轉子分度控制待繞定子周向運作,3個伺服電機由主控制器根據預存程序的要求轉動,從而實現(xiàn)對待繞定子的環(huán)形繞線,與以往單個伺服電機控制的方式相比,2個伺服電機分別控制繞線桿在兩個方向上的運動,一方面省去了凸輪傳動機構,簡化了整體連接結構,另一方面,伺服電機在方向上更易于控制,避免接入減速器,電機可以其正常運轉速度作業(yè),提高了整體的生產效率,同時減少了對電機的損耗,延長其使用壽命;2、由主控制器控制每一個伺服電機的運動,與以往凸輪的傳動方式相比,更易于控制,精度得到提聞,確保成品的性能;3、由于伺服電機的旋轉速度不受限制,使得加工速度得到提升,繞制每一定子線圈的時間在5分鐘左右,電機的輸出端經聯(lián)軸器直接與絲桿連接,省去了減速器,結構得到簡化,減少對電機的磨損。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的結構示意圖;圖2圖I的俯視圖;圖3是圖I的K向剖視局放大示意圖;圖4是圖I的局部放大圖。其中1、機架;2、轉子分度;3、轉子伺服電機;4、轉子放置座;5、繞線桿;6、左右直線運動副;7、上下直線運動副;8、第一伺服電機;9、第一滾珠絲桿;10、導向桿;11、上下移動安裝板;12、第二伺服電機;13、第二滾珠絲桿;14、滑動導向支座;15、左右移動電機座;16、第一伺服電機輸出軸;17、第一聯(lián)軸器;18、連接座;19、上下移動電機座;20、第二伺服電服輸出軸;21、第二聯(lián)軸器;22、上下絲桿連接座;23、繞線桿連接座;24、螺孔;25、直線軸承;26、直線導向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一參見圖I 4所示,一種外轉子繞線機,包括機架1,設置于機架I上的轉子轉動部分,設置于轉子轉動部分一側的繞線部分、壓線部分,及為繞線部分供線的出線部分,所述轉子轉動部分包括轉子分度2,驅動該轉子分度2的轉子伺服電機3,所述轉子分度2上設有轉子放置座4,所述繞線部分包括繞線桿5,與繞線桿5連接的繞線傳動機構,所述繞線傳動機構由左右直線運動副6及上下直線運動副7組成,所述左右直線運動副6由第一伺服電機8、第一滾珠絲桿9及導向桿10構成,所述第一滾珠絲桿9垂直于所述轉子分度2的旋轉軸線布置,所述上下直線運動副7安裝于一上下移動安裝板11上,所述上下移動安裝板11螺接于所述第一滾珠絲桿9上,所述上下直線運動副7由第二伺服電機12、第二滾珠絲桿13及直線導向結構26組成,第二滾珠絲桿13垂直于所述第一滾珠絲桿9布置,所述繞線桿5安裝于所述上下直線運動副7上,所述第一伺服電機8、第二伺服電機12及轉子伺服電機3的控制端與主控制器連接,所述主控制器內設有帶有軟件的控制芯片。在本實施例中,如圖I所示,所述機架I上平行于所述轉子分度2的旋轉軸線設有滑動導向支座14,所述第一滾珠絲桿9及平行布置于第一滾珠絲桿9兩側的導向桿10,安裝于所述滑動導向支座14上,所述第一伺服電機8經一左右移動電機座15安裝于所述滑動導向支座14上,所述第一伺服電機輸出軸16經第一聯(lián)軸器17與所述第一滾珠絲桿9連接,所述第一聯(lián)軸器17位于左右移動電機座15內。如圖2、3所示,所述上下直線運動副7安裝于所述上下移動安裝板11內側(近繞線桿5),所述上下移動安裝板11外側設有連接座18,所述連接座18對應所述第一滾珠絲桿9處設有螺孔24,對應所述導向桿10處設有直線軸承25,當第一伺服電機8轉動時,第一滾珠絲桿9旋轉,上下移動安裝板11隨之左(向定子方向)或右(遠離定子方向)移動,實現(xiàn)進入繞線位或退出繞線位。如圖1、2所示,所述第二伺服電機12經一上下移動電機座19安裝于所述上下移動安裝板11上,所述第二伺服電服輸出軸20經第二聯(lián)軸器21與所述第二滾珠絲桿13連接,所述第二滾珠絲桿13上螺接一上下絲桿連接座22,該上下絲桿連接座22與所述直線導向結構26連接,所述直線導向結構26由導向槽及滑動連接于該導向槽內的滑塊構成,所述滑塊經螺釘與所述上下絲桿連接座22固定連接。所述上下絲桿連接座22上設有一繞線桿連接座23,所述繞線桿5固定于該繞線桿連接座23上。當第二伺服電機12轉動時,帶動第二滾珠絲桿13轉動,螺接于其上的上下絲桿連接座22在直線導向結構26的限制下,沿導向槽上、下移動,從而帶動繞線桿5在待繞定子上底面與下底面之間移動,配合轉子分度2的周向旋轉,形成環(huán)形的繞線方式,將線繞于定子相鄰線溝之間的齒牙上。本實施例中,第一轉子伺服電機8、第二轉子伺服電機12分別與主控制器連接,由主控制器根據繞線的需要,控制相應伺服電機的轉動。
權利要求1.一種外轉子繞線機,包括機架,設置于機架上的轉子轉動部分,設置于轉子轉動部分一側的繞線部分、壓線部分,及為繞線部分供線的出線部分,所述轉子轉動部分包括轉子分度,驅動該轉子分度的轉子伺服電機,所述轉子分度上設有轉子放置座,所述繞線部分包括繞線桿,與繞線桿連接的繞線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傳動機構由左右直線運動副及上下直線運動副組成,所述左右直線運動副由第一伺服電機、第一滾珠絲桿及導向桿構成,所述第一滾珠絲桿垂直于所述轉子分度的旋轉軸線布置,所述上下直線運動副安裝于一上下移動安裝板上,所述上下移動安裝板螺接于所述第一滾珠絲桿上,所述上下直線運動副由第二伺服電機、第二滾珠絲桿及直線導向結構組成,第二滾珠絲桿垂直于所述第一滾珠絲桿布置,所述繞線桿安裝于所述上下直線運動副上,所述第一伺服電機、第二伺服電機及轉子伺服電機的控制端與主控制器連接,所述主控制器內設有帶有軟件的控制芯片。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外轉子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平行于所述轉子分度的旋轉軸線設有滑動導向支座,所述第一滾珠絲桿及導向桿安裝于所述滑動導向支座上,所述第一伺服電機經一左右移動電機座安裝于所述滑動導向支座上,所述第一伺服電服的輸出軸經第一聯(lián)軸器與所述第一滾珠絲桿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外轉子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移動安裝板上設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對應所述第一滾珠絲桿處設有螺孔,對應所述導向桿處設有滑移孔。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外轉子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伺服電機經一上下移動電機座安裝于所述上下移動安裝板上,所述第二伺服電服的輸出軸經第二聯(lián)軸器與所述第二滾珠絲桿連接,所述第二滾珠絲桿上螺接一上下絲桿連接座,該上下絲桿連接座與所述直線導向結構連接,所述直線導向結構由導向槽及滑動連接于該導向槽內的滑塊構成,所述滑塊經螺釘與所述上下絲桿連接座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外轉子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絲桿連接座上設有一繞線桿連接座,所述繞線桿固定于該繞線桿連接座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外轉子繞線機,包括機架,設置于機架上的轉子轉動部分,設置于轉子轉動部分一側的繞線部分、壓線部分,及為繞線部分供線的出線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傳動機構由左右直線運動副及上下直線運動副組成,所述左右直線運動副由第一伺服電機、第一滾珠絲桿及導向桿構成,所述上下直線運動副安裝于一上下移動安裝板上,所述上下移動安裝板螺接于所述第一滾珠絲桿上,所述上下直線運動副由第二伺服電機、第二滾珠絲桿及直線導向結構組成,所述第一伺服電機、第二伺服電機及轉子伺服電機的控制端與主控制器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三個伺服電機的配合運行,實現(xiàn)對外轉子定子線圈的繞制,提高生產效率,延長電機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H02K15/09GK202634215SQ201220187130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28日
發(fā)明者李勝權 申請人:蘇州市圣瑪特電機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肃省| 新源县| 宜宾县| 遵化市| 东宁县| 香港| 铜梁县| 芜湖市| 连南| 江孜县| 峡江县| 依安县| 铜梁县| 额尔古纳市| 正镶白旗| 西昌市| 苏尼特左旗| 麻城市| 临漳县| 夏邑县| 清涧县| 灯塔市| 三穗县| 高邑县| 涿州市| 柘荣县| 祁阳县| 丘北县| 尖扎县| 和林格尔县| 斗六市| 大埔区| 灵寿县| 汽车| 壶关县| 安溪县| 天峨县| 青铜峡市| 多伦县| 白山市| 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