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微型電機的換向定位齒輪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型電機結構,具體是一種微型電機的換向定位齒輪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微型同步電機的齒輪定位結構包括機械式換向以及電磁式換向,機械式換向結構如圖4所示,包括由齒輪2’以及墊片4’構成的換向定位齒輪,齒輪2’中心處設置有套接頭2. I’,墊片4’呈環狀,其中心處對應所述套接頭2. I’成型有彈性開口扣4. 1’,彈性開口扣4.1’套設于套接頭2.1’上,墊片4’外緣設置有定位塊4. 2’ ;通過墊片4’套設于齒輪2’上,并裝配于電機內,墊片4’利用定位塊4. 2’實現電機內裝置的轉子轉芯換向,實現電機的換向定位,但是該結構的換向定位齒輪依靠墊片4’中心處設置的彈性開口扣
4.I’套設于齒輪2’上,如果彈性開口扣4. I’裝配時過緊,齒輪在定位時產生的力矩就越大,整個結構的電機磨損就越大,影響電機的使用壽命;如果彈性開口扣4. I’裝配時過松,電機在定位時容易打滑,定位效果不理想。電磁式換向利用電機在通電后,讓電機產生電磁場,并依靠電磁場改變磁質轉子的轉動方向和轉速進行定位,雖然定位準確,但是其加工工藝復雜,裝配所需技術高且維修成本高。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調節快捷、性能可靠、定位準確、制造成本低、加工工藝簡單的微型電機的換向定位齒輪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微型電機的換向定位齒輪結構,包括設置在杯形機殼內的定子線圈和轉子,轉子通過減速齒輪組與輸出軸相接,減速齒輪組由至少一組變速齒輪組成,杯形機殼內還設置有轉子轉芯,其結構特征在于轉子轉芯旁邊轉動配合有換向定位齒輪,該換向定位齒輪由齒輪、彈性開口環以及墊片構成。所述齒輪一側面設置有凹陷面,所述的彈性開口環以及墊片放置于凹陷面內;齒輪、彈性開口環以及墊片安裝于同一中心軸線上。所述彈性開口環上成型有至少一個凸點,并于其開口端向內或向外形成有彎曲部。所述墊片一側設置有凸舌,另一側設置有定位塊;凸舌與所述彈性開口環上設置的彎曲部互相驅動配合。所述轉子轉芯設置于杯形機殼的內部中心處,其上部設置有齒輪,并與齒輪轉動配合,下部設置有擋塊,擋塊與所述墊片上設置的定位塊互相定位配合。所述齒輪、彈性開口環以及墊片由工程塑料制成。本實用新型在齒輪一側設置凹陷面,并放置有彈性開口環及墊片,墊片通過凸舌與彈性開口環的彎曲部驅動配合,利用彈性開口環上設置的凸點與凹陷面產生摩擦力,以及墊片上的定位塊與擋塊相抵靠,實現齒輪組的換向定位。其具有結構簡單合理、調節快捷、性能可靠、定位準確、制造成本低、加工工藝簡單等特點。
圖I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為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3為一實施例另一結構示意圖。圖4為現有技術換向定位齒輪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I 一圖3,本微型電機的換向定位齒輪結構,包括設置在杯形機殼I內的定子線圈和轉子,轉子通過減速齒輪組與輸出軸相接,減速齒輪組由至少一組變速齒輪組成,杯形機殼內還設置有轉子轉芯5,轉子轉芯5旁邊轉動配合有換向定位齒輪,該換向定位齒輪由齒輪2、彈性開口環3以及墊片4構成。齒輪2 —側面設置有凹陷面2. 1,所述的彈性開口環3以及墊片4放置于凹陷面2. I內;齒輪2、彈性開口環3以及墊片4安裝于同一中心軸線上。其中彈性開口環3上成型有四個凸點3. 1,并于其開口端向內形成有彎曲部3.2 ;墊片4 一側設置有凸舌4. 1,另一側設置有定位塊4. 2,凸舌4. I與所述彈性開口環3上設置的彎曲部3. 2互相驅動配合 ’轉子轉芯5設置于杯形機殼I的內部中心處,其上部設置有齒輪,并與齒輪2轉動配合,下部設置有擋塊5. 1,該擋塊5. I與所述墊片4上設置的定位塊4. 2互相定位配合。所述齒輪
2、彈性開口環3以及墊片4由工程塑料制成。使用時,擋塊5. I與定位塊4. 2相抵靠,于墊片4上形成一道力,使墊片轉動,同時凸舌4. I與彎曲部3. 2相抵靠,并驅動彈性開口環3轉動,彈性開口環3利用于其上設置的凸點3. I與齒輪2的凹陷面2. I所產生的摩擦力使其制動于凹陷面2. I內,實現電機的換向定位。上述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其簡單的變型或改造,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微型電機的換向定位齒輪結構,包括設置在杯形機殼(I)內的定子線圈和轉子,轉子通過減速齒輪組與輸出軸相接,減速齒輪組由至少一組變速齒輪組成,杯形機殼內還設置有轉子轉芯(5),其特征在于轉子轉芯旁邊轉動配合有換向定位齒輪,該換向定位齒輪由齒輪(2)、彈性開口環(3)以及墊片(4)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微型電機的換向定位齒輪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2)—側面設置有凹陷面(2. 1),所述的彈性開口環(3)以及墊片(4)放置于凹陷面內;齒輪、彈性開口環以及墊片安裝于同一中心軸線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微型電機的換向定位齒輪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開口環(3)上成型有至少一個凸點(3. I ),并于其開口端向內或向外形成有彎曲部(3. 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微型電機的換向定位齒輪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墊片(4)一側設置有凸舌(4. 1),另一側設置有定位塊(4. 2);凸舌與所述彈性開口環(3)上設置的彎曲部(3. 2)互相驅動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微型電機的換向定位齒輪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子轉芯(5)設置于杯形機殼(I)的內部中心處,其上部設置有齒輪,并與齒輪(2)轉動配合,下部設置有擋塊(5. 1),擋塊與所述墊片(4)上設置的定位塊(4. 2)互相定位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微型電機的換向定位齒輪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2)、彈性開口環(3)以及墊片(4)由工程塑料制成。
專利摘要一種微型電機的換向定位齒輪結構,包括設置在杯形機殼內的定子線圈和轉子,轉子通過減速齒輪組與輸出軸相接,減速齒輪組由至少一組變速齒輪組成,杯形機殼內還設置有轉子轉芯,其特征在于轉子轉芯旁邊轉動有換向定位齒輪,該換向定位齒輪由齒輪、彈性開口環以及墊片構成;所述齒輪一側面設置有凹陷面,所述的彈性開口環以及墊片放置于凹陷面內;齒輪、彈性開口環以及墊片安裝于同一中心軸線上。本實用新型在齒輪一側設置凹陷面,并放置有彈性開口環及墊片,墊片通過凸舌與彈性開口環的彎曲部驅動配合,利用彈性開口環上設置的凸點與凹陷面產生摩擦力,以及墊片上的定位塊與擋塊相抵靠,實現齒輪組的換向定位。其具有結構簡單合理、調節快捷、性能可靠、定位準確、制造成本低、加工工藝簡單等特點。
文檔編號H02K7/00GK202749953SQ201220407630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6日
發明者單庚明 申請人:佛山市順德區恒興微電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