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直聯式輥道電機的注油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機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直聯式輥道電機的注油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冶金行業使用的普通輥道電機均與采用密封軸承,沒有注泄油結構。法蘭端蓋向減速箱內注油孔均加工與電機軸線成一定角度的斜孔,存在如下不足1、輸送輥道經常輸送大量的高溫鋼坯,使電機處于極其惡劣的使用環境中,電機的密封軸承會因為長期高溫而缺油干涸損壞、使電機卡死,進而導致電機因堵轉而燒壞,縮短了電機的使用壽命。2、電機法蘭端蓋向減速箱體內注油的斜注油孔,增大了加工難度。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加工簡單、注泄油方便且密封性好的直聯式輥道電機的注油結構。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直聯式輥道電機的注油結構,包括電機法蘭端蓋、電機軸、軸承、油封、油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法蘭端蓋向減速機箱體內注油的注油孔為豎直方向注油孔,在豎直方向注油孔內裝有油杯,所述電機法蘭端蓋的軸承室上部制有注油孔,下端部制有泄油孔,所述軸承室上端部的注油孔內裝有油杯,下端部的泄油孔內裝有泄油螺栓。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所述法蘭端蓋與電機軸貫通處設置有兩個骨架式橡膠油封。所述電機的軸承為單密封鋼蓋結構。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即在豎直方向注油孔內裝有油杯,在電機法蘭端蓋的軸承室上端部制有注油孔,下端部制有泄油孔,所述軸承室上端部制有注油孔內裝有油杯,下端部的泄油孔內裝有泄油螺栓,通過注油孔及泄油孔可方便向密封軸承內注入潤滑油,使輥道電機的軸承在較惡劣的運行條件下可以得到及時的注油,保證電機運轉平穩,且明顯改善了密封軸承的潤滑效果,以防止處于極惡劣使用環境中的電機密封軸承因長期高溫而缺油干涸損壞、使電機卡死,導致電機因堵轉而燒毀,進而延長了電機的使用壽命。電機法蘭端蓋向減速機箱體內注油的注油孔為豎直方向注油孔,加工簡單、注泄油方便且密封性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電機軸;2、油封;3、軸承;4、法蘭端蓋;5、油杯;6、泄油螺栓;7、注油孔;8、泄油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請參閱圖1,直聯式輥道電機的注油結構,包括電機軸1、電機法蘭端蓋4、軸承3及裝在電機法蘭端蓋與電機軸貫通處的油封2,所述軸承3采用單密封鋼蓋結構。所述電機法蘭端蓋向減速機箱體內注油7的注油孔為豎直方向注油孔,在豎直方向注油孔內裝有油杯5。所述電機法蘭端蓋的軸承室上端部制有注油孔,下端部制有泄油孔,所述注油孔7、泄油孔8均與軸承連通,所述軸承室上端部的注油孔內裝有油杯5,下端部的泄油孔內裝有泄油螺栓6。本實施例中,所述電機法蘭端蓋與電機軸貫通處的油封2為骨架式橡膠油封,在所述電機法蘭端蓋與電機軸貫通處設有兩個骨架式橡膠油封。
權利要求1.一種直聯式棍道電機的注油結構,包括電機法蘭端蓋、電機軸、軸承、油封、油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法蘭端蓋向減速機箱體內注油的注油孔為豎直方向注油孔,在豎直方向注油孔內裝有油杯,所述電機法蘭端蓋的軸承室上部制有注油孔,下端部制有泄油孔,所述軸承室上端部的注油孔內裝有油杯,下端部的泄油孔內裝有泄油螺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聯式輥道電機的注油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法蘭端蓋與電機軸貫通處設置有兩個骨架式橡膠油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聯式輥道電機的注油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的軸承為單密封鋼蓋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直聯式輥道電機的注油結構,包括電機法蘭端蓋、電機軸、軸承、油封、油杯,特征是所述電機法蘭端蓋向減速機箱體內注油的注油孔為豎直方向注油孔,在豎直方向注油孔內裝有油杯,所述電機法蘭端蓋的軸承室上部制有注油孔,下端部制有泄油孔,所述軸承室上端部的注油孔內裝有油杯,下端部的泄油孔內裝有泄油螺栓。優點是電機法蘭向減速箱內注油孔為豎直方向加工方便,結構新穎,注油方便,輥道電機的軸承在較惡劣的運行條件下可以得到及時的注油,使電機運轉平穩,并且密封及潤滑效果較好,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H02K5/16GK202856514SQ20122046708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3日
發明者劉洪梅, 張秉松, 趙伯寒, 于芳 申請人:天津神川電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