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折疊把手的直流開關柜下后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帶折疊把手的直流開關柜下后板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電氣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折疊把手的直流開關柜下后 板。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直流開關柜后板大多為整體鋼板結構,或是柜門開合結構,往往存在 結構復雜、操作不便,并且存在其它安全隱患。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安裝和拆卸方便的直 流開關柜下后板。[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帶折疊把手 的直流開關柜下后板包括下板體,在所述下板體的中上部設有折疊把手;所述折疊把手包 括位于兩端、固定于所述下板體上的支座和位于中間、U形的把手,所述支座上設有槽口,所 述把手的兩端活動連接于所述支座的槽口中。[0005]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直流開關柜下板體上設置折 疊把手,使之安裝和拆卸更加便捷。折疊把手可在不操作的時候折疊收起,避免開關柜上多 余的直立部件對人員造成的刮蹭、磕碰的危險。[0006]優選地所述支座的背面設有螺紋部,該螺紋部穿設于所述下板體上的連接孔中 并通過螺母固定。[0007]優選地在所述螺紋部上還設有墊片。[0008]優選地所述折疊把手為左右對稱設置的兩個,兩者均豎直設置。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把手為折疊狀態;[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把手為打開狀態;[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把手部分的側視圖,把手為折疊狀態;[0012]圖4是本實用新型把手部分的側視圖,把手為打開狀態。[0013]圖中1、下板體;2、折疊把手;2_1、支座;2_2、把手;2_3、螺母;2_4、墊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 附圖詳細說明如下[0015]請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的直流開關柜下后板包括下板體1,在其中上部設 有左右對稱的、均為豎直方向設置的兩個折疊把手。[0016]圖3和圖4為折疊把手2在折疊和打開兩種狀態的側視圖,可以看出其具體結構。折疊把手2包括固接在下板體I上的、位于兩端的支座2-1,該支座2-1上設有槽口。還包 括位于中間的、成U形形狀的把手2-2,其兩端活動連接于支座2-1的槽口中。具體地,在槽 口的兩側耳板上和把手2-2的端部均設置連接孔,在這些連接孔中穿設銷釘,把手2-2端部 的連接孔直徑大于銷釘直徑,這樣把手2-2可以圍繞銷釘自由轉動。[0017]為了使折疊把手便于安裝和拆卸更換,支座2-1采用如下結構固定在下板體I上 在支座2-1的背部設置帶有螺紋部,該螺紋部穿設于下板體I上的連接孔中并通過螺母2-3 固定,在螺母2-3與下板體I之間設置墊片2-4。
權利要求1.一種帶折疊把手的直流開關柜下后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板體(I),在所述下板體(I)的中上部設有折疊把手(2);所述折疊把手(2)包括位于兩端、固定于所述下板體(I)上的支座(2-1)和位于中間、U形的把手(2-2 ),所述支座(2-1)上設有槽口,所述把手(2-2 )的兩端活動連接于所述支座(2-1)的槽口中。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折疊把手的直流開關柜下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1)的背面設有螺紋部,該螺紋部穿設于所述下板體(I)上的連接孔中并通過螺母(2-3)固定。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折疊把手的直流開關柜下后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紋部上還設有墊片(2-4)。
4.按照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帶折疊把手的直流開關柜下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把手(2)為左右對稱設置的兩個,兩者均豎直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電氣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折疊把手的直流開關柜下后板。包括下板體,在所述下板體的中上部設有折疊把手;所述折疊把手包括位于兩端、固定于所述下板體上的支座和位于中間、U形的把手,所述支座上設有槽口,所述把手的兩端活動連接于所述支座的槽口中。本實用新型的直流開關柜下后板安裝和拆卸便捷。
文檔編號H02B1/26GK202840279SQ20122051268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明者程亮, 武玉明, 李強, 劉金濤, 王彬, 黃寶棟, 武廣慶, 馬闖科, 朱學超 申請人:天津保富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