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隔離開關檢修平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設備檢修工具,具體涉及一種隔離開關檢修平臺。
背景技術:
隔離開關是電力系統最常見的設備之一。隔離開關需要定期進行檢修維護,由于隔離開關多布置在2.5米以上的基礎槽鋼之上,所以在以往的檢修作業中,檢修人員通常是雙腳站立在具有一定距離的左右兩根基礎槽鋼上對設備進行檢修維護,不僅作業難度大,而且危險性極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安全可靠,能夠有效降低檢修難度,保證作業安全的隔離開關檢修平臺。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隔離開關檢修平臺,它具有一長方形的平面臺板,該平面臺板的下面相對應設置呈角鋼形狀的一左側導向件和一右側導向件,兩導向件的一側面通過螺栓連接固定在所述平面臺板的下面,兩導向件的另一豎置側面上相對應各開設一矩形導向口,呈矩形截面的一左側頂桿和一右側頂桿分別裝配在所述矩形導向口內,在所述左側頂桿和右側頂桿的內側端分別設置有螺紋孔,兩螺紋孔內分別裝配有旋向相反的一左側絲杠和一右側絲杠,兩絲杠的內側端分別與一棘輪扳手的旋轉套筒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包括:所述的右側導向件配置有一對固定壓板,該固定壓板分別置于右側導向件的兩側,各固定壓板通過元寶螺栓連接在所述平面臺板的下面。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經平面臺板放置在隔離開關下方的兩根基礎支架槽鋼上面,通過轉動棘輪扳手的手柄,使兩側頂桿的外側端與相對槽鋼的側面接觸,構成對兩槽鋼的卡持,將平面臺板穩定在兩根槽鋼的上面,即構成安全穩定的隔離開關檢修平臺,從而方便隔離開關的檢修操作,提高檢修工作的質量和操作的安全性。本實用新型將一側的導向件設置成通過一對固定壓板固定的方式,并使用元寶螺栓實現固定壓板的連接及對導向件的壓緊固定,有利于檢修平臺的裝配和拆卸。
圖1是本隔離開關檢修平臺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說明。如附圖,本隔離開關檢修平臺具有一長方形的木質平面臺板1,該平面臺板I的下面一左一右相對設置呈角鋼形狀的一左側導向件2和一右側導向件3,兩導向件2、3的一側面通過螺栓4連接固定在平面臺板I的下面,兩導向件2、3的另一豎置側面上相對應各開設一矩形的導向口,呈矩形截面的一左側頂桿5和一右側頂桿6分別裝配在所述的矩形導向口內,左側頂桿5和右側頂桿6的內側端分別設置有螺紋孔,兩螺紋孔內分別裝配有旋向相反的一左側絲杠7和一右側絲杠8,兩絲杠7和8的內側端分別與棘輪扳手9的旋轉套筒相連接。如附圖實施例,其右側導向件3通過配置的一對固定壓板10壓緊固定,各固定壓板10通過元寶螺栓11連接在平面臺板I的下面。
權利要求1.一種隔離開關檢修平臺,其特征是:它具有一長方形的平面臺板(1),該平面臺板(I)的下面相對應設置呈角鋼形狀的一左側導向件(2)和一右側導向件(3),兩導向件(2、3)的一側面通過螺栓(4)連接固定在所述平面臺板(I)的下面,兩導向件(2、3)的另一豎置側面上相對應各開設一矩形導向口,呈矩形截面的一左側頂桿(5)和一右側頂桿(6)分別裝配在所述矩形導向口內,在所述左側頂桿(5)和右側頂桿(6)的內側端分別設置有螺紋孔,兩螺紋孔內分別裝配有旋向相反的一左側絲杠(7)和一右側絲杠(8),兩絲杠(7、8)的內側端分別與一棘輪扳手(9 )的旋轉套筒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離開關檢修平臺,其特征是:所述的右側導向件(3)配置有一對固定壓板(10),該固定壓板(10)分別置于右側導向件(3)的兩側,各固定壓板(10)通過元寶螺栓(11)連接在所述平面臺板(I)的下面。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電力設備的隔離開關檢修平臺,它具有一長方形的平面臺板,該平面臺板的下面通過螺栓連接相對設置呈角鋼形狀的一左側導向件和一右側導向件,兩導向件的另一豎置側面上相對應各開設一矩形導向口,分別裝配在其矩形導向口內有一左側頂桿和一右側頂桿,兩頂桿的內側端分別設置有螺紋孔,兩螺紋孔內分別裝配旋向相反的一左側絲杠和一右側絲杠,兩絲杠的內側端分別與一棘輪扳手的旋轉套筒相連接。將本實用新型設置在所需檢修隔離開關下面的兩根基礎支架槽鋼上面,能夠構成安全穩定的檢修平臺,從而方便隔離開關的檢修操作,提高檢修工作的質量和操作的安全性。
文檔編號H02B3/00GK202930797SQ20122059280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2日
發明者王德林, 彭延濤, 張忠輝, 郭宏偉, 陳紹鋒, 趙健, 富強, 李巖峰, 張孟琛 申請人:冀北電力有限公司秦皇島電力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