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逆變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輔助逆變器,包括:依次連接的直流降壓電路和逆變電路;所述直流降壓電路包括逆變單元、高頻變壓器和整流單元;所述逆變單元的輸入端與供電網(wǎng)連接,所述逆變單元的輸出端與所述高頻變壓器的原邊連接,所述高頻變壓器的副邊與所述整流單元的輸入端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輔助逆變器能夠解決現(xiàn)有的輔助逆變器體積較大、重量較重且成本較高的問題,實現(xiàn)縮小輔助逆變器的體積,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專利說明】輔助逆變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氣技術,尤其涉及一種輔助逆變器。
【背景技術】
[0002]軌道列車的運行系統(tǒng)主要包括牽引系統(tǒng)和輔助系統(tǒng),其中輔助系統(tǒng)用于為軌道列車中的輔助設備提供三相交流電源,軌道列車的輔助設備包括空調設備、空氣壓縮機、設備通風機、擋風玻璃除霜器、插座及雨刷器等設備。輔助逆變器是輔助系統(tǒng)的重要部件,能自動完成啟動、關閉及故障切除等功能,在軌道列車供電電網(wǎng)電壓正常時,提供恒壓恒頻的電源以驅動輔助設備正常工作。
[0003]現(xiàn)有的輔助逆變器采用逆變電路將輸入直流電轉換成三相交流電后,通過工頻變壓器轉換成三相四線制交流電輸出,為輔助設備供電。由于工頻變壓器通常采用硅鋼片作為磁芯材料,因而導致輔助逆變器的體積較大,重量較重且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輔助逆變器,用以解決現(xiàn)有的輔助逆變器體積較大、重量較重且成本較高的問題,實現(xiàn)縮小輔助逆變器的體積,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000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輔助逆變器,包括:依次連接的直流降壓電路和逆變電路;
[0006]所述直流降壓電路包括逆變單元、高頻變壓器和整流單元;
[0007]所述逆變單元的輸入端與供電網(wǎng)連接,所述逆變單元的輸出端與所述高頻變壓器的原邊連接,所述高頻變壓器的副邊與所述整流單元的輸入端連接。
[0008]如上所述的輔助逆變器,所述逆變單元、高頻變壓器和整流單元的數(shù)量均為兩個,兩個所述逆變單元的輸入端串聯(lián),每一個所述逆變單元的輸出端分別與一個所述高頻變壓器的原邊連接,每一個所述高頻變壓器的副邊分別與一個所述整流單元的輸入端連接,兩個所述整流單元的輸出端串聯(lián)后與所述逆變電路的輸入端連接。
[0009]如上所述的輔助逆變器,所述直流降壓電路還包括:輸入濾波電路和直流輸出濾波電路;
[0010]所述輸入濾波電路中的電感與所述逆變單元的輸入端串聯(lián),所述輸入濾波電路中的電容與所述逆變單元的輸入端并聯(lián);
[0011]所述直流輸出濾波電路中的電感的一端與所述整流單元的輸出端其中一端連接,所述直流輸出濾波電路中的電感的另一端經(jīng)所述直流輸出濾波電路中的電容與所述整流單元的輸出端的另一端連接。
[0012]如上所述的輔助逆變器,所述直流降壓電路還包括輸入均壓電阻和直流輸出均壓電阻;
[0013]所述輸入均壓電阻與所述輸入濾波電路中的電容并聯(lián),所述直流輸出均壓電阻與所述直流輸出濾波電路中的電容并聯(lián)。[0014]如上所述的輔助逆變器,還包括控制系統(tǒng);
[0015]所述控制系統(tǒng)包括電壓傳感器、電流傳感器和用于控制所述逆變電路中的功率器件和逆變單元中的功率器件實現(xiàn)通斷的控制器;
[0016]所述控制器的輸出模塊與所述逆變電路中的功率器件和所述逆變單元中的功率器件連接,所述控制器的輸入模塊與所述電壓傳感器和電流傳感器連接;
[0017]所述電壓傳感器與所述逆變單元的輸入端并聯(lián);
[0018]所述電流傳感器與所述逆變單元的輸出端串聯(lián)。
[0019]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通過采用高頻變壓器與逆變單元和整流單元組成直流降壓電路,將供電網(wǎng)電壓降低后提供給逆變電路,解決了現(xiàn)有的輔助逆變器體積較大、重量較重且成本較高的問題,能夠實現(xiàn)縮小輔助逆變器的體積,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且能夠實現(xiàn)降低輔助逆變器的電應力,減少電路中電壓的諧波含量。當逆變單元、高頻變壓器和整流單元的數(shù)量為多個時,可降低功率器件上的壓降,因此可選用電壓等級較低的功率器件,進一步降低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輔助逆變器的電路原理圖;
[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輔助逆變器中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信號流向示意圖;
[0022]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輔助逆變器中控制系統(tǒng)的輸入均壓控制框圖;
[0023]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輔助逆變器中控制系統(tǒng)的輸出均壓控制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輔助逆變器的電路原理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輔助逆變器中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信號流向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輔助逆變器中控制系統(tǒng)的輸入均壓控制框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輔助逆變器中控制系統(tǒng)的輸出均壓控制框圖。如圖1-4所示,該輔助逆變器包括:依次連接的直流降壓電路I和逆變電路2。
[0025]其中,直流降壓電路I包括逆變單元、高頻變壓器和整流單元;逆變單元的輸入端與供電網(wǎng)連接,逆變單元的輸出端與高頻變壓器的原邊連接,高頻變壓器的副邊與整流單元的輸入端連接。
[0026]逆變單元的數(shù)量可以為一個或多個,用于將供電網(wǎng)輸入的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提供給高頻變壓器,逆變單元可以由4組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Transistor,簡稱IGBT)組成全橋電路。當逆變單元的數(shù)量為N個時,各逆變單元的輸入端串聯(lián)后與供電網(wǎng)連接,每個逆變單元上的壓降為供電網(wǎng)電壓的1/N,因此可選用電壓等級較低的功率器件組成各逆變單元。高頻變壓器的具體型號可根據(jù)逆變單元輸出端的電壓和逆變電路2設定的電壓來選擇,當逆變單元的數(shù)量為N個時,各逆變單元的輸出端分別與一個高頻變壓器連接。高頻變壓器的原邊與逆變單元的輸出端連接,其副邊與整流單元的輸入端連接,以實現(xiàn)將逆變單元輸出的交流電進行電壓幅值轉換后提供給整流單元。整流單元采用二極管組成全橋電路,整流單元的輸入端與高頻變壓器的副邊連接,輸出端與逆變電路2連接,將高頻變壓器輸出的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提供給逆變電路2。當逆變單元的數(shù)量為N個時,各逆變單元的輸出端分別與一個高頻變壓器連接,各高頻變壓器的副邊分別與一個整流單元連接。整流單元的型號可根據(jù)高頻變壓器的副邊輸出電壓設定。逆變電路2可由6個IGBT組成三個橋臂,每個橋臂上設置兩個IGBT,用于將整流單元輸出的直流電壓轉換成三相交流電壓提供給用電設備。
[0027]本實施例以逆變單元的數(shù)量是兩個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來說明。其中,直流降壓單元I中逆變單元、高頻變壓器和整流單元的數(shù)量均為兩個,兩個逆變單元的輸入端串聯(lián)后與供電網(wǎng)連接,每一個逆變單元的輸出端分別與一個高頻變壓器的原邊連接,每一個高頻變壓器的副邊分別與一個整流單元的輸入端連接,兩個整流單元的輸出端串聯(lián)后與逆變電路2的輸入端連接。具體可以為:直流降壓單元I包括第一逆變單元11、第一高頻變壓器12、第一整流單元13、第二逆變單元14、第二高頻變壓器15和第二整流單元16,其中,第一逆變單元11和第二逆變單元14的輸入端串聯(lián)后與供電網(wǎng)連接,第一逆變單元11的輸出端與第一高頻變壓器12的原邊連接,用于將供電網(wǎng)輸入的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提供給第一高頻變壓器12,第一逆變單元11輸入端的電壓為供電網(wǎng)電壓的1/2。第一高頻變壓器12的副邊與第一整流單元13的輸入端連接,將第一逆變單元11輸出的交流電進行電壓幅值轉換后提供給第一整流單元13。類似的,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設置第二逆變單元14、第二高頻變壓器15和第二整流單元16連接。第一整流單元13和第二整流單元16的輸出端串聯(lián)后,與逆變電路2的輸入端連接,將各整流單元輸出的直流電提供給逆變電路2。
[0028]假設供電網(wǎng)電壓為1500VDC,逆變電路2的輸入電壓設定為640VDC,當逆變單元的數(shù)量為一個時,該直流降壓電路I將1500VDC轉換為640VDC ;當逆變單元的數(shù)量為兩個時,每個逆變單元上的壓降為供電網(wǎng)電壓的1/2,該直流降壓電路I中的每一組逆變單元、高頻變壓器和整流單元將750VDC轉換為320VDC。
[0029]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通過采用逆變單元與高頻變壓器和整流單元組成直流降壓電路,將供電網(wǎng)電壓降低后提供給逆變電路,解決了現(xiàn)有的輔助逆變器體積較大、重量較重且成本較高的問題,能夠實現(xiàn)縮小輔助逆變器的體積,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且能夠實現(xiàn)降低輔助逆變器的電應力,減少電路中電壓的諧波含量。當逆變單元、高頻變壓器和整流單元的數(shù)量為多個時,可降低功率器件上的壓降,因此可選用電壓等級較低的功率器件,進一步降低成本。
[0030]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直流降壓電路I還可以包括輸入濾波電路和直流輸出濾波電路,其中,輸入濾波電路中的電感與逆變單元的輸入端串聯(lián),輸入濾波電路中的電容與逆變單元的輸入端并聯(lián),具體可以為:輸入濾波電路中的第一電感171與第一逆變單元11的輸入端串聯(lián),輸入濾波電路中的第一電容172與第一逆變單元11的輸入端并聯(lián),當直流降壓電路I中還包括第二逆變單元14時,輸入濾波電路中的第二電容173與第二逆變單元14的輸入端并聯(lián)。輸入濾波電路可濾除供電網(wǎng)電壓中的畸變電壓,維持直流降壓電路I的輸入電壓穩(wěn)定。
[0031 ] 直流輸出濾波電路中的電感的一端與整流單元的輸出端其中一端連接,直流輸出濾波電路中的電感的另一端經(jīng)直流輸出濾波電路中的電容與整流單元的輸出端的另一端連接。具體可以為:直流輸出濾波電路中的第二電感181與第一整流單元13的輸出端串聯(lián),即:第二電感181的一端與第一整流單元13的輸出端的其中一端連接,第二電感181的另一端經(jīng)直流輸出濾波電路中的第三電容182與第一整流單元13的輸出端的另一端連接,當直流降壓電路I中還包括第二整流單元16時,直流輸出濾波電路中的第三電感186與第二整流單元16的輸出端串聯(lián),即:第三電感186的一端與第二整流單元16的輸出端的其中一端連接,第三電感186的另一端經(jīng)直流輸出濾波電路中的第四電容183與第二整流單元16的輸出端的另一端連接。直流輸出濾波電路可濾除整流單元輸出直流電壓的畸變電壓,維持逆變電路2輸入電壓的穩(wěn)定。
[0032]直流降壓電路I還可以包括輸入均壓電阻和直流輸出均壓電阻,輸入均壓電阻與輸入濾波電路中的電容并聯(lián),直流輸出均壓電阻與直流輸出濾波電路中的電容并聯(lián)。具體可以為:第一輸入均壓電阻174與輸入濾波電路中的第一電容172并聯(lián),當直流降壓電路I中還包括第二逆變單元14時,第二輸入均壓電阻175與輸入濾波電路中的第二電容173并聯(lián),各輸入均壓電阻能夠調節(jié)輸入濾波電路中各電容的壓降,實現(xiàn)均壓,并在直流降壓電路I斷電后通過各輸入均壓電阻放電。第一直流輸出均壓電阻184與直流輸出濾波電路中的第三電容182并聯(lián),當直流降壓電路I中還包括第二整流單元16時,第二直流輸出均壓電阻185與直流輸出濾波電路中的第四電容183并聯(lián),各直流輸出均壓電阻能夠調節(jié)直流輸出濾波電路中各電容的壓降,實現(xiàn)均壓,并在直流降壓電路I斷電后通過各輸入均壓電阻放電。
[0033]可選的,輔助逆變器中還可以包括網(wǎng)側輸入電路、輸出濾波電路、冷卻風扇等器件,具體的電路連接方法和控制原理可以以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技術手段來設定和實現(xiàn),本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
[0034]優(yōu)選的,在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輔助逆變器還包括控制系統(tǒng)。該控制系統(tǒng)可以包括電壓傳感器、電流傳感器和用于控制逆變電路2中的功率器件和逆變單元中的功率器件實現(xiàn)通斷的控制器。
[0035]其中,控制器的輸出模塊與逆變電路2中的功率器件和逆變單元中的功率器件連接,控制器的輸入模塊與電壓傳感器和電流傳感器連接。電壓傳感器與逆變單元的輸入端并聯(lián),電流傳感器與逆變單元的輸出端串聯(lián)。具體的,第一電壓傳感器31與第二逆變單元14并聯(lián),用于檢測第二逆變單元14的輸入端電壓,第一電流傳感器32與第一逆變單元11的輸出端串聯(lián),用于檢測第一逆變單元11輸出的電流,第二電流傳感器33與第二逆變單元14的輸出端串聯(lián),用于檢測第二逆變單兀14輸出的電流。第一電壓傳感器31、第一電流傳感器32和第二電流傳感器33分別連接至控制器的模擬量輸入模塊,將檢測到的電信號轉換成數(shù)字信號提供給控制器用于分析和計算。
[0036]控制器根據(jù)各傳感器檢測到的電壓和電流值與設定值分別進行比較后,計算得到偏差值,再根據(jù)該偏差值調整控制參數(shù),以通過控制器的控制模塊輸出調整后的脈沖寬度調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信號,驅動逆變電路2中的功率器件和逆變單元中的功率器件實現(xiàn)高頻通斷,以將供電網(wǎng)輸入的直流電壓轉換為三相四線制交流電壓提供給用電設備。
[0037]上述實施例提供的輔助逆變器的工作過程為:控制器上電后首先要通過設置在供電網(wǎng)側的電流傳感器和電壓傳感器檢測網(wǎng)側的電流和電壓值,該電流傳感器和電壓傳感器將檢測到的網(wǎng)側電流和電壓值通過控制器的模擬量輸入模塊提供給控制器,當控制器經(jīng)過判斷得知網(wǎng)側電壓和電流值穩(wěn)定后,通過數(shù)字量輸出模塊發(fā)出網(wǎng)側晶閘管導通的控制指令,以對與逆變單元并聯(lián)的電容進行預充電。當控制器獲知該電容兩端的電壓達到設定值時,通過數(shù)字量輸出模塊發(fā)出網(wǎng)側主接觸器閉合的指令,然后通過數(shù)字量輸入模塊接收網(wǎng)側主接觸器閉合的反饋信號。控制器通過數(shù)字量輸出模塊發(fā)出PWI信號,驅動逆變單元中的功率器件實現(xiàn)高頻通斷,以將供電網(wǎng)側輸入的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再經(jīng)過高頻變壓器進行電壓轉換,經(jīng)整流單元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提供給逆變電路。在所述輔助逆變器的運行過程中,控制器通過電壓傳感器和電流傳感器獲取直流降壓電路中的運行狀態(tài),例如將通過第一電壓傳感器獲知第二逆變單元輸入端的電壓值與1/2網(wǎng)側輸入電壓相比較得到偏差值,調整比例參數(shù)和積分參數(shù),得到第一調整參數(shù),再將通過電壓傳感器檢測到的直流降壓電路輸出端的電壓值與設定值相比較得到偏差值,調整比例參數(shù)和積分參數(shù)后,得到第二調整參數(shù),與第一調整參數(shù)分別進行疊加或相減運算,并且對每一組運算的結果與三角波PWM信號進行反相疊加,再進行移相調節(jié),調整IGBT驅動脈沖信號的占空比,通過數(shù)字量輸出模塊提供給兩個逆變單元中的IGBT實現(xiàn)高頻通斷。類似的,通過電壓傳感器檢測直流降壓電路輸出端的電壓,可用第三電容和第四電容兩端的電壓來代替,二者之和即為直流降壓電路輸出端的電壓。將第三電容和第四電容兩端的電壓分別與設定值做比較后,得到偏差值,再經(jīng)過調整比例參數(shù)和積分參數(shù)、與三角波PWM信號進行反相疊加以及移相調節(jié)后,得到兩個逆變單元中的IGBT的驅動控制脈沖信號。能夠實現(xiàn)各逆變單元在啟動過程的參數(shù)不一致時,也能夠隨著輸出電壓不斷升高而達到設定值,各逆變單元的輸出電壓也在不斷調節(jié)的過程中達到一致。若對各逆變單元采用交錯控制的方式,還能夠減小系統(tǒng)輸出的電流紋波。上述對PWM信號調整的運算方法僅作為一種實施方法,也可以根據(jù)具體的功率器件的性能采用其它可實現(xiàn)的方法,也可根據(jù)本領域技術人員設計實現(xiàn),本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
[0038]待逆變單元工作穩(wěn)定后,控制器向逆變電路中的IGBT發(fā)出PWM信號,使得逆變電路將直流降壓單元輸出的直流電轉換為三相四線制的交流電,并經(jīng)過輸出濾波電路濾波后提供給用電設備。
[0039]典型的用電設備可以為冷卻風扇,在所述輔助逆變器中設置有溫度傳感器,當控制器通過溫度傳感器獲知某器件溫度達到第一設定值時,控制器通過數(shù)字量輸出模塊發(fā)出低速風機接觸器閉合指令,以使冷卻風扇的驅動電機通入三相交流電開始轉動,待溫度達到第二設定值(第二設定值 > 第一設定值)時,控制器通過數(shù)字量輸出模塊發(fā)出高速風機接觸器閉合指令,并提前關斷低速風機接觸器,以使冷卻風扇的驅動電機開始高速運轉。
[0040]控制器通過電壓傳感器和電流傳感器獲知逆變單元和逆變電路中IGBT的運行狀態(tài),當任一 IGBT發(fā)生驅動故障時,控制器停止輸出PWM信號。
[0041]上述技術方案中,針對供電網(wǎng)側輸入直流電壓為1500V,直流電流為51A,輔助逆變器的系統(tǒng)容量為77kVA,可采用型號為DZMJ0.8-5210、耐壓為1200VDC以及額定電流有效值為140A的膜電容作為輸入濾波電路中的電容,可與電感組成濾波電路,也作為直流降壓單元的支撐電容。逆變單元中的功率器件選用型號為FF300R17KE4、耐壓為1700V及額定電流為300A的IGBT。高頻變壓器的頻率可以為5KHz,原邊與副邊的線圈變比為1.5:1,功率為45KVA。整流單元中的二極管的型號可以為IXYSMEE250-12DA,耐壓為1200V,額定電流為250A。輸入均壓電阻的阻值可為20ΚΩ,直流輸出均壓電阻的阻值可為10ΚΩ。輸出濾波電路中的電感可選用0.3mH,額定電流為120A,電容可選擇型號為MGK153M2G-E236,耐壓為450V,額定電流為28.2A,IGBT的驅動選用型號為2S⑶435T的驅動板。控制系統(tǒng)中采用DSP芯片和FPGA芯片共同構成控制器,并通過RS485通信方式與手持操作器進行通信,以使技術人員通過手持操作器進行調試控制輔助逆變器的運行,通過CAN通信方式與控制器進行通信,以實現(xiàn)輔助逆變器的自動運行。
[0042]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采用逆變單元與高頻變壓器和整流單元組成直流降壓電路,將供電網(wǎng)電壓降低后提供給逆變電路,解決了現(xiàn)有的輔助逆變器體積較大、重量較重且成本較高的問題,能夠實現(xiàn)縮小輔助逆變器的體積,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且能夠實現(xiàn)降低輔助逆變器的電應力,減少電路中電壓的諧波含量,還能夠實現(xiàn)故障診斷。當逆變單元、高頻變壓器和整流單元的數(shù)量為多個時,可降低功率器件上的壓降,因此可選用電壓等級較低的功率器件,進一步降低成本。
[0043]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輔助逆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直流降壓電路和逆變電路; 所述直流降壓電路包括逆變單元、高頻變壓器和整流單元; 所述逆變單元的輸入端與供電網(wǎng)連接,所述逆變單元的輸出端與所述高頻變壓器的原邊連接,所述高頻變壓器的副邊與所述整流單元的輸入端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輔助逆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變單元、高頻變壓器和整流單元的數(shù)量均為兩個,兩個所述逆變單元的輸入端串聯(lián),每一個所述逆變單元的輸出端分別與一個所述高頻變壓器的原邊連接,每一個所述高頻變壓器的副邊分別與一個所述整流單元的輸入端連接,兩個所述整流單元的輸出端串聯(lián)后與所述逆變電路的輸入端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輔助逆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降壓電路還包括:輸入濾波電路和直流輸出濾波電路; 所述輸入濾波電路中的電感與所述逆變單元的輸入端串聯(lián),所述輸入濾波電路中的電容與所述逆變單元的輸入端并聯(lián); 所述直流輸出濾波電路中的電感的一端與所述整流單元的輸出端其中一端連接,所述直流輸出濾波電路中的電感的另一端經(jīng)所述直流輸出濾波電路中的電容與所述整流單元的輸出端的另一端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輔助逆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降壓電路還包括輸入均壓電阻和直流輸出均壓電阻; 所述輸入均壓電阻與所述輸入濾波電路中的電容并聯(lián),所述直流輸出均壓電阻與所述直流輸出濾波電路中的電容并聯(lián)。
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輔助逆變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系統(tǒng); 所述控制系統(tǒng)包括電壓傳感器、電流傳感器和用于控制所述逆變電路中的功率器件和逆變單元中的功率器件實現(xiàn)通斷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的輸出模塊與所述逆變電路中的功率器件和所述逆變單元中的功率器件連接,所述控制器的輸入模塊與所述電壓傳感器和電流傳感器連接; 所述電壓傳感器與所述逆變單元的輸入端并聯(lián); 所述電流傳感器與所述逆變單元的輸出端串聯(lián)。
【文檔編號】H02M3/28GK203608088SQ201320561645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9月10日
【發(fā)明者】王磊, 朱士友, 牟富強, 蔡昌俊, 張鋼, 丁建隆, 劉志剛, 趙志強, 刁利軍, 徐春梅, 邱瑞昌 申請人: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千駟馭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