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電機機座。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電機機座通常包括電機殼體(即容納轉子、定子的部件)以及用于與安裝基礎相連的連接支座,現有技術中連接支座與電機殼體一般是鑄造成型,電機殼體上的接線盒的位置也是相對固定的,一般來講,接線盒分為側面布置和正面布置兩種布置方式。電機使用者依據事先預定的安裝方案買回所需電機,由于現場安裝的客觀需求布線方式需要適當調整,此時所購電機就難以滿足新的安裝環境。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現場調整電機安裝位置的電機機座。
一種電機機座,電機殼體外壁的周向方向上設置至少三個安裝座,安裝座與連接支座構成拆卸式連接,至少兩個連接支座與安裝基礎連接以固定電機。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電機殼體外壁的周向方向上設置至少三個安裝座,這樣在遇到復雜的安裝環境時,選擇合適的安裝座與連接支座連接以調整電機安裝位置后,連接支座與安裝基礎連接固定電機,電機殼體上多個安裝座能夠使電機適應復雜多變的安裝環境,電機安裝位置調整時更加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2是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4是圖2的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5是圖3中除去螺母后的示意圖;
圖6是殼體上設置有安裝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是安裝座上放置螺栓和螺母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連接支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9、10是安裝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1是圖10的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12是安裝角座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3是連接支座底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至13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電機機座,電機殼體10外壁的周向方向上設置至少三個安裝座20,安裝座20與連接支座30構成拆卸式連接,至少兩個連接支座30與安裝基礎連接以固定電機。
通過在電機殼體10外壁的周向方向上設置至少三個安裝座20,遇到諸如布線方式需要適當調整情況時,選擇符合安裝需求的安裝座20與連接支座30進行連接,則完成電機安裝位置的調整,至少兩個連接支座30與安裝基礎連接后即可固定電機,電機殼體10上多個安裝座20能夠使電機適應復雜多變的安裝環境與安裝需求,電機安裝位置調整方便快捷,省去了改造電機機座或重新購買電機帶來的成本和麻煩。
安裝座20包括兩個安裝板21,所述兩個安裝板21的長度方向與軸向一致且安裝板21的安裝面212與軸向方向平行,兩個安裝板21的安裝面212彼此呈夾角式布置且夾角指向遠離電機殼體10的方向,兩個安裝板21中選擇其一與連接支座30的裝配面31配合且通過螺栓40連接。
電機安裝位置的調整固定時,在選擇合適的安裝座20后,通過選擇安裝座20中的一個安裝板21與連接支座30配合連接,夾角式布置的安裝板21提供更多安裝角度的選擇,在電機安裝時遇到的不同安裝環境與安裝需求,多個安裝角度使電機調整更加靈活。
安裝板21的外側板邊處設置有缺口211,缺口211的深度大于螺栓40的半徑,所述的安裝板21的安裝面212背面設置有與螺母41或螺栓40的六角面配合限制其周向轉動的限位擋221。
安裝座20包括安裝板21和安裝角座板22,安裝板21和安裝角座板22均為角鋼狀的型材且其長度方向與電機軸向一致,安裝板21上相鄰側的板面構成安裝面212,所述的安裝板21的外側板面貼合于安裝角座板22的兩相鄰側的板面貼合,限位擋221位于安裝角座板22上,限位擋221布置在缺口211底部的位置處。安裝板21與安裝角座板22結構簡單,加工方便。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限位擋221為安裝角座板22上設置的缺口且該缺口的底部為夾角120度的折面狀區域,所述的限位擋221的缺口寬度與螺母41相對邊的尺寸吻合。
上述說明中以及圖7、8所示的內容是將安裝座20分解為安裝板21和安裝角座板22兩個部件進行標記并實施說明和圖示的,這是為了表述方便以及適于理解有關限位擋221和缺口211等的形狀、構造特征,具體實施時安裝板21和安裝角座板22可以是與電機殼體10一體成型的,無需將它們在物理空間斷然作成彼此獨立的部件然后再裝配在一起。
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限位擋221以限定螺母41或螺栓40周向的位置,保證螺母41或螺栓40在緊固過程中周向位置的固定,以使連接支座30與電機殼體10固定更為方便、快捷,避免旋擰螺栓40時螺母41隨動而難以擰緊。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電機殼體10外壁的周向均勻對稱布置有四個安裝座20,同一個安裝座20上的兩個安裝板21的安裝面212互相垂直,相鄰的兩個安裝座20上共面的兩安裝面212分別與兩個連接支座30構成可拆卸式連接。
通過設置的均勻對稱布置四個安裝座20,使電機能夠在電機殼體10周向對稱的四個位置與安裝基礎連接,滿足了絕大多數安裝環境與安裝需求,同一個安裝座20的兩個安裝面212互相垂直,將安裝面212共面的兩個相鄰的安裝板21與連接支座30連接,使兩個連接支座30的安裝面212處于共面的狀態與安裝基礎連接,使電機更為穩妥可靠地固定在安裝基礎上。安裝面212互相垂直的安裝板21加工也更為方便。如圖1所示,電機將被安裝在一水平基礎上,電機上的接線盒處在上面的位置狀態,當然圖1所示電機也可以安裝在鉛垂面方向的基礎上,此時電機接線盒則處在側面位置處,兩者的共同點就是電機接線盒處在安裝基礎的相對面上。
所述連接支座30呈臺階狀,連接支座30的第一、二臺階面31、35平行且第二臺階面35低于第一臺階面31,所述第一臺階面31與安裝面212貼合,所述第一臺階面31邊緣處設置有凸條32,凸條32與安裝板21的外側面213貼合,安裝面212與外側面213為安裝板21上相鄰布置的面,安裝角座板22的外側面為由內至外向下傾斜的斜面222,第二臺階面35上設置有斜凸塊37,所述斜凸塊37的斜面與安裝角座板22的斜面222貼靠,所述第一臺階面31與凸條32結合處設置有凸起33,所述凸起33為方塊狀,其相對的兩面與缺口211的兩槽壁對應配合,凸起33的頂面331與缺口221背面214平齊,第一臺階面31上開設有孔部34,螺桿穿置于所述孔部34和缺口211與限位擋221內的螺母41聯接。
上述方案中,將凸起33相對的兩面與缺口211的兩槽壁對應配合,限定了電機殼體10軸向位置;將凸條32與安裝板21的外側面213貼合,所述斜凸塊37的斜面與安裝角座板22的斜面222貼靠,限定了電機殼體10徑向的位置;將第一臺階面31與安裝面212貼合,這樣就確定了連接支座30與安裝座30的相對位置,螺母41置于限位擋221內,即限定了螺母41周向位置,螺桿穿置于所述孔部34和缺口211與限位擋221內的螺母41聯接,保證了連接支座30與安裝座30連接更為準確可靠。將螺母41置于限位擋221內,便于操作人員通過擰緊螺栓頭以使連接支座30與安裝座20緊固。凸起33頂面331與缺口221背面214平齊,螺母41的端面與凸起33頂面331以及缺口221背面214貼合,保證在緊固過程中螺母41的端面受力均勻,凸起33還具有第一臺階面31與安裝面212貼合裝配時的定位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螺母41置于安裝座20其中的一個安裝角座板22的限位擋221內,安裝座20的另一個安裝角座板22的斜面222與所述斜凸塊37的斜面貼靠。
所述連接支座30旁側對稱布置有與連接支座30一體的底腳35,所述底腳35上表面開設有通孔351,所述底腳35的上表面與第二臺階面35共面,所述連接支座30經由通孔351與安裝基礎連接。所述底腳35的上表面與第二臺階面35共面,即底腳35的上表面低于第一臺階面31,連接支座30與安裝座30固定后,保證有足夠的空間將底腳35與安裝基礎連接。
所述連接支座30的第一、二臺階面31、35與底腳35的上表面以下呈鏤空狀,所述孔部34的孔壁向遠離第一臺階面31方向延伸布置,所述通孔351的孔壁向遠離底腳35上表面的方向延伸布置,所述孔部34和通孔351延伸部分的孔壁周向布置有筋條36。連接支座30的第一、二臺階面31、35與底腳35的上表面以下呈鏤空狀,減輕了連接支座30整體的重量,節約制造連接支座30成本的同時,孔部34和通孔351延伸部分的孔壁周向布置有筋條36,保證了孔部34與通孔351的孔壁強度。
下面以圖1為例說明安裝過程,當所需安裝姿態為接線盒處于電機殼體10正面安裝位時,即接線盒遠離待安裝連接支座30的位置。在實際安裝操作時,首先選擇遠離接線盒的兩個相鄰的安裝座20,在兩個相鄰安裝座20中選擇兩個共面的安裝板21,然后將螺母41置于其中一個安裝座20的限位擋221內,將凸起33相對的兩面與缺口211的兩槽壁對應配合;將凸條32與安裝板21的外側面213貼合,所述斜凸塊37的斜面與安裝角座板22的斜面222貼靠,將第一臺階面31與安裝面212貼合,確定了連接支座30與安裝座30的相對位置。然后將螺栓40的螺桿穿置于所述孔部34和缺口211與限位擋221內的螺母41聯接,用工具擰緊連接支座30內的螺栓40即可,這樣就將連接支座30與安裝座30固定完成,同理將另一個安裝座20與連接支座30固定,最后將兩個連接支座30的底腳35與安裝基礎連接固定,這樣就完成了電機安裝位置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