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窗簾系統中的電機裝置。
背景技術:
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自動化的控制系統已經全面的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之中,在建筑物內部的門、窗、窗簾以及遮陽系統等中,都采用了電動智能控制。
為適應物質及精神文化生活對生活環境的苛刻要求,開發出靜音驅動的電機系統在提高人們生活質量以及占領產品技術水平、競爭優勢的制高點方面就顯得更有實際意義,而以往在窗簾系統的電機裝置中設置隔音套的成本較高,不利于大范圍的推廣。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縮小生產成本且能靜音使用的用于窗簾系統中的電機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窗簾系統中的電機裝置,包括電機外殼和設置在電機外殼內的若干彼此相互聯接的傳動裝置,電機外殼的內部還設有包裹于各傳動裝置外側的隔音套,電機外殼、隔音套與傳動裝置彼此間均設有間隔空隙,還設有與電機外殼配合的電機下蓋,電機下蓋頂靠在隔音套的一端,隔音套為紙筒結構。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電機下蓋的中部設有嵌入隔音套中部的定位凸起。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傳動裝置包括設置于電機外殼內部的電動機及由電動機傳動并安裝于電動機上方的傳動箱,傳動箱的上方設有離合器。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傳動箱與離合器間設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外部設有減震套,隔音套的兩端分別抵靠于減震套和電機下蓋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用于窗簾系統中的電機裝置通過在電機裝置中主要的噪音源傳動裝置的外側設置隔音套,且在電機外殼、隔音套與傳動裝置彼此間均設有間隔空隙,通過隔音套隔音及彼此間的氣隙的進一步降低噪音來達到電機靜音運轉的效果,隔音套采用紙筒結構制作,利用紙質自身的吸音和低成本特性,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窗簾系統中的電機裝置,包括電機外殼1和設置在電機外殼1內的若干彼此相互聯接的傳動裝置,電機外殼1的內部還設有包裹于各傳動裝置外側的隔音套2,電機外殼1、隔音套2與傳動裝置彼此間均設有間隔空隙,還設有與電機外殼1配合的電機下蓋6,電機下蓋6頂靠在隔音套2的一端,隔音套2為紙筒結構。
此用于窗簾系統中的電機裝置通過在電機裝置中主要的噪音源傳動裝置的外側設置隔音套2,且在電機外殼1、隔音套2與傳動裝置彼此間均設有間隔空隙,通過隔音套2隔音及彼此間的氣隙的進一步降低噪音來達到電機靜音運轉的效果,隔音套2采用紙筒結構制作,利用紙質自身的吸音和低成本特性,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電機下蓋6的中部設有嵌入隔音套2中部的定位凸起61。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傳動裝置包括設置于電機外殼1內部的電動機3及由電動機3傳動并安裝于電動機3上方的傳動箱,傳動箱的上方設有離合器4。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傳動箱與離合器4間設有固定支架5,固定支架5的外部設有減震套51,隔音套2的兩端分別抵靠于減震套51和電機下蓋6間。
此電機裝置的整個噪音源部分被隔音套2包裹在中間,但又彼此不接觸,在電機部分,包括括電動機3及傳動箱周圍空間形成一個封閉的氣隙空間,噪音被隔斷在隔音套2內,隔音套2用低成本且具有良好吸音效果的紙筒制作,最大限度的減少噪音通過空氣傳導到外面,上部的減震套51吸收了電機部分產生的震動,避免了共振產生的噪音,起到很好的靜音效果。
紙筒制作的隔音套2通過多層紙相互膠粘結合形成圓形紙筒,并分別與上下部結構密封形成封閉腔體,達到良好的隔音效果。
當電機運動時,輸出扭力通過離合器4軸帶動皮帶輪,通過皮帶帶動滑車拉動窗簾開合運動。當電機不運動或停電時,手拉動窗簾可以使滑車運動,窗簾可以開合,此時離合器4斷開電機與皮帶輪的連接,實現了方便的手動功能。
當然,本實用新型創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