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機安裝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機安裝機構,包括電機、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及主動輪,其中,上述電機的輸出軸朝上方設置;電機上部設有蓋板,蓋板上開有通孔,電機的輸出軸穿過該通孔向上伸出,蓋板的側邊處設有安裝孔,以便電機固定安裝在蓋板下部;上述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為L型結構,分別固定連接在蓋板的左右兩側,并向下延伸,第一支撐板及第二支撐板的側部固定在外設機架上,以便支撐電機;上述主動輪設置在電機輸出軸伸出蓋板部位,主動輪連接傳動機構,以帶動傳動機構旋轉。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電機上部設置開口的蓋板,電機輸出軸向上伸出蓋板開口,并通過在蓋板兩側設置第一支撐板及第二支撐板實現支撐固定。
【專利說明】
_種電機安裝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領域,特別指一種電機安裝機構。
【背景技術】
[0002]伺服電機是指在伺服系統中控制機械元件運轉的發動機,是一種補助馬達間接變速裝置,伺服電機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準確,可以將電信號轉化為轉矩和轉速以驅動控制對象,伺服電機轉子轉速受輸入信號控制,并能快速反應,在自動控制系統中,用作執行元件,且具有機電時間常數小、線性度高、始動電壓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電信號轉換成電動機軸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輸出,而對于對電機的安裝,大多情況下電機輸出軸為水平安裝,因此一般采取在電機的端蓋上設置安裝孔,直接與外部裝置固定;但是,在自動化制造生產過程中,常需要將電機輸出軸朝上設置,以實現特定角度的傳動,因此需要一種電機固定機構將電機固定。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通過在電機上部設置開口的蓋板,電機輸出軸向上伸出蓋板開口,并通過在蓋板兩側設置第一支撐板及第二支撐板實現支撐固定的電機安裝機構。
[0004]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機安裝機構,包括電機、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及主動輪,其中,上述電機的輸出軸朝上方設置;電機上部設有蓋板,蓋板上開有通孔,電機的輸出軸穿過該通孔向上伸出,蓋板的側邊處設有安裝孔,以便電機固定安裝在蓋板下部;上述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為L型結構,分別固定連接在蓋板的左右兩側,并向下延伸,第一支撐板及第二支撐板的側部固定在外設機架上,以便支撐電機;上述主動輪設置在電機輸出軸伸出蓋板部位,主動輪連接傳動機構,以帶動傳動機構旋轉。
[0005]優選地,所述的第一支撐板包括第一支撐板本體及第一延伸部,其中,上述第一支撐板本體的頂部連接固定在上述蓋板一側的下部;上述第一延伸部沿第一支撐板本體底邊外側延伸,其上設有兩個安裝槽,以便與外部裝置固定安裝。
[0006]優選地,所述的第二支撐板包括第二支撐板本體及第二延伸部,其中,上述第二支撐板本體的頂部連接固定在上述蓋板另一側的下部;上述第二延伸部沿第二支撐板本體底邊外側,其上設有兩個安裝槽,以便與外部裝置固定安裝。
[0007]優選地,所述的安裝槽為長條狀結構,以便安裝時調整電機的直線位置。
[0008]優選地,所述的主動輪為同步輪,其上套設同步帶,同步輪隨電機輸出軸旋轉,以帶動同步帶運動。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進行改進創新,設計了一種電機安裝機構,在電機的兩側固定連接兩支撐板,在支撐板的側面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延伸部上設有安裝槽,通過支撐板上的安裝槽與外部機構連接,實現對電機的安裝固定,其結構簡單、拆裝方便,而且不會對電機的性能造成影響;同時電機的主動輪采用同步輪,同步輪與同步帶配合設計,實現運動傳遞。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之一。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之二。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4]如圖1至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機安裝機構,包括電機1、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及主動輪7,其中,上述電機I的輸出軸朝上方設置;電機I上部設有蓋板6,蓋板6上開有通孔,電機I的輸出軸穿過該通孔向上伸出,蓋板6的側邊處設有安裝孔,以便電機I固定安裝在蓋板6下部;上述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為L型結構,分別固定連接在蓋板6的左右兩側,并向下延伸,第一支撐板及第二支撐板的側部固定在外設機架上,以便支撐電機I;上述主動輪7設置在電機I輸出軸伸出蓋板6部位,主動輪7連接傳動機構,以帶動傳動機構旋轉。
[0015]第一支撐板包括第一支撐板本體2及第一延伸部4,其中,上述第一支撐板本體2的頂部連接固定在上述蓋板6—側的下部;上述第一延伸部4沿第一支撐板本體2底邊外側延伸,其上設有兩個安裝槽,以便與外部裝置固定安裝。
[0016]第二支撐板包括第二支撐板本體3及第二延伸部,其中,上述第二支撐板本體3的頂部連接固定在上述蓋板6另一側的下部;上述第二延伸部沿第二支撐板本體3底邊外側,其上設有兩個安裝槽,以便與外部裝置固定安裝。
[0017]安裝槽為長條狀結構,以便安裝時調整電機的直線位置。
[0018]主動輪7為同步輪,其上套設同步帶,同步輪隨電機I輸出軸旋轉,以帶動同步帶運動。
[0019]進一步,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電機安裝機構,在電機的兩側固定連接兩支撐板,在支撐板的側面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延伸部上設有安裝槽,通過支撐板上的安裝槽與外部機構連接,實現對電機的安裝固定,其結構簡單、拆裝方便,而且不會對電機的性能造成影響;同時電機的主動輪采用同步輪,同步輪與同步帶配合設計,實現運動傳遞。
[0020]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只是介紹其【具體實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護范圍。本行業的技術人員在本實施例的啟發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電機安裝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機(I)、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及主動輪(7),其中,上述電機(I)的輸出軸朝上方設置;電機(I)上部設有蓋板(6),蓋板(6)上開有通孔,電機(I)的輸出軸穿過該通孔向上伸出,蓋板(6)的側邊處設有安裝孔,以便電機(I)固定安裝在蓋板(6)下部;上述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為L型結構,分別固定連接在蓋板(6)的左右兩側,并向下延伸,第一支撐板及第二支撐板的側部固定在外設機架上,以便支撐電機(I);上述主動輪(7 )設置在電機(I)輸出軸伸出蓋板(6)部位,主動輪(7)連接傳動機構,以帶動傳動機構旋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機安裝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撐板包括第一支撐板本體(2)及第一延伸部(4),其中,上述第一支撐板本體(2)的頂部連接固定在上述蓋板(6)—側的下部;上述第一延伸部(4)沿第一支撐板本體(2)底邊外側延伸,其上設有兩個安裝槽,以便與外部裝置固定安裝。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機安裝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支撐板包括第二支撐板本體(3)及第二延伸部,其中,上述第二支撐板本體(3)的頂部連接固定在上述蓋板(6)另一側的下部;上述第二延伸部沿第二支撐板本體(3)底邊外側,其上設有兩個安裝槽,以便與外部裝置固定安裝。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機安裝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裝槽為長條狀結構,以便安裝時調整電機(I)的直線位置。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電機安裝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動輪(7)為同步輪,其上套設同步帶,同步輪隨電機(I)輸出軸旋轉,以帶動同步帶運動。
【文檔編號】H02K7/00GK205725234SQ201620415074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0日
【發明人】陳志光
【申請人】南安淘之然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