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鋰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池系統安全防護體系。
背景技術:
電池系統在過量充電或長時間大電流工作狀況下,電池組的溫度會升高,嚴重情況下會危及電池組的使用安全。目前電池系統的使用安全通常是通過電池管理系統(BMS)進行監控的,是一種主動安全防護措施。但BMS管理系統造價高,作為集成電路存在一定的失效風險。因此如何提升電池組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特別是被動安全性尤為重要。
考慮到電池系統由多個電池組連接而成,保障系統安全需要對眾多電池組進行監控,因此提升電池組的使用安全才能更好的確保電池組的使用安全性。但是由于電池組中電池眾多,特別是存在大量并聯電池時,對單個電池的監控更加困難,單純靠BMS難以進行管理。
因此急需一種可自主控制電池使用安全性的電池系統安全防護體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池系統安全防護體系。
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電池系統安全防護體系,包括若干的電池組,每個所述電池組上設有至少一個的溫度保險,所述溫度保險與繼電器的控制端、24V電源和控制開關串聯形成控制回路,所述電池組與所述繼電器的被控端、系統高壓箱串聯形成受控回路;所述電池組分別與電池管理系統連接,所述電池管理系統與所述系統高壓箱控制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溫度保險貼于電池組的電池表面,可采集電池組的時時溫度。
進一步的,所述電池組上設有多個所述溫度保險,多個所述溫度保險之間串聯,可實現監測電池系統中各個部位的電池溫度,實現對電池組溫度的自主監測、控制,可提升電池組使用過程中被動安全防護功能。
進一步的,所述溫度保險由形狀記憶材料制成,具備低內阻、高導電率、控溫溫度準確的特點,可自動監測由電池組中電池的實時溫度,溫度過高時溫度保險自動切斷,溫度降低后自動恢復。
進一步的,所述電池管理系統還和整車控制系統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池系統安全防護體系實現了對眾多電池特別是并聯電池的實時溫度監控,可自主通斷,實現了電池系統的被動安全防護;可根據需要合理的布置多個溫度保險,可實現對電池組中單個電池溫度的實時自主監測;可以降低對BMS系統的功能要求,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使用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電池系統安全防護體系,包括若干的電池組1,每個電池組1上設有至少一個的溫度保險2,溫度保險2與繼電器3的控制端31、24V電源4和控制開關5串聯形成控制回路,電池組1與繼電器3的被控端32、系統高壓箱6串聯形成受控回路;電池組1分別與電池管理系統7連接,電池管理系統7與系統高壓箱6控制連接。
其中,溫度保險2貼于電池組1的電池表面,可采集電池組1的時時溫度。
電池組1上設有多個溫度保險2,多個溫度保險2之間串聯,可實現監測電池系統中各個部位的電池溫度,實現對電池組1溫度的自主監測、控制,可提升電池組1使用過程中被動安全防護功能。
溫度保險2由形狀記憶材料制成,具備低內阻、高導電率、控溫溫度準確的特點,可自動監測由電池組1中電池的實時溫度,溫度過高時溫度保險自動切斷,溫度降低后自動恢復。
電池管理系統7還和整車控制系統8連接。
應用本實施例時,控制開關5的通斷是人工操作,溫度保險2的通斷是自主動作,溫度保險2自主監測電池溫度,滿足電池溫度的控制要求后,所組成的控制回路接通,繼電器3的控制端31工作,被控制端32接通,電池管理系統7監測電池系統數據,將信息傳遞給整車控制系統8,整車控制系統8進行判斷后,發出指令給電池管理系統7,電池管理系統7發送動作指令給系統高壓箱6,系統高壓箱6內部電路接通,電池系統可對外供電。
本實施例的電池系統安全防護體系實現了對眾多電池特別是并聯電池的實時溫度監控,可自主通斷,實現了電池系統的被動安全防護;可根據需要合理的布置多個溫度保險2,可實現對電池組1中單個電池溫度的實時自主監測;可以降低對BMS系統7的功能要求,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