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電纜橋架領域,具體是指一種拼接彎頭電纜橋架。
背景技術:
電纜橋架廣泛應用在建筑物的電纜鋪設工程中,為了生產和安裝方便,電纜橋架一般采用多節組件拼裝的結構,在墻體的彎角處使用彎頭電纜橋架進行過渡。因此,目前常規電纜橋架的彎頭一般為與墻體彎角相適應的直角彎頭。彎頭電纜橋架一般由底板和側板組成相互垂直的橫向通口和縱向通口。但是底板和側板一般通過焊接連接。焊接過程不僅會造成環境污染,而且會破壞零件表面的鍍層,留下焊瘤,使電纜橋架容易生銹。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據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拼接彎頭電纜橋架,該拼接彎頭電纜橋架無需焊接,結構牢固可靠,而且環保。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拼接彎頭電纜橋架,包括相互垂直布置的橫向通口和縱向通口,還包括直角底板,所述直角底板沿橫向通口的一側固定有外橫向側板,另一側固定有內橫向側板;沿縱向通口的一側固定有外縱向側板,另一側固定有內縱向側板;
其中,內橫向側板與內縱向側板相鄰,外橫向側板與外縱向側板相鄰;
所述內橫向側板和外橫向側板通過鉚接固定在直角底板沿橫向通口的橫邊上,所述內縱向側板和外縱向側板通過鉚接固定在直角底板沿縱向通口的豎邊上。
優選的,所述內橫向側板通過過渡側板與內縱向側板相連,所述過渡側板通過鉚接固定在直角底板上,并且過渡側板與內橫向側板之間呈10°-80°角。
更優選的,所述內橫向側板、過渡側板與內縱向側板之間,外邊緣連續拼接,內邊緣之間留有空隙。
更優選的,所述內橫向側板和外橫向側板底邊設有第一凸邊,第一凸邊與直角底板沿橫向通口的橫邊無鉚釘鉚接;所述內縱向側板和外縱向側板底邊設有第二凸邊,第二凸邊與直角底板沿縱向通口的豎邊無鉚釘鉚接。
更優選的,所述無鉚釘鉚接處的鉚接點沿直角底板邊緣均勻間隔布置。
本實用新型的拼接彎頭電纜橋架在保證橫向通口和縱向通口的基礎上,將內、外橫向側板和內、外縱向側板各自通過鉚接的形式固定在直角底板上,避免了焊接帶來的不環保等問題。同時,在內橫向側板與內縱向側板之間設置與內橫向側板之間呈10-80°角的過渡側板,可以保證在彎頭拐角處更大的電纜容量。并且,兩兩相鄰的內橫向側板、過渡側板與內縱向側板的內邊緣之間留有空隙,可以減小零件拼接安裝的難度。在直角底板邊緣設置安裝孔還可以在需要的時候調整底板各直角邊及側板的長度,比一體成型的焊接工藝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使本實用新型的拼接彎頭電纜橋架可以適應更多環境。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環保,拆裝難度低,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其中:1-直角底板、2-橫向通口、3-縱向通口、4-內橫向側板、5-外橫向側板、6-內縱向側板、7-外縱向側板、8-過渡側板、9-鉚接點、10-第一凸邊、11-第二凸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結合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拼接彎頭電纜橋架,包括直角布置的橫向通口2和縱向通口3。還包括直角底板1,直角底板1沿橫向通口2的一側固定有外橫向側板5,另一側固定有內橫向側板4;沿縱向通口3的一側固定有外縱向側板7,另一側固定有內縱向側板6;其中,內橫向側板4與內縱向側板6相鄰,外橫向側板5與外縱向側板7相鄰;內橫向側板4和外橫向側板5通過鉚接固定在直角底板1沿橫向通口2的橫邊上,內縱向側板6和外縱向側板7通過鉚接固定在直角底板1沿縱向通口3的豎邊上。內橫向側板4與內縱向側板6交接處設有過渡側板8,過渡側板8通過鉚接固定在直角底板1上,并且過渡側板8與內橫向側板4之間呈10°-80°角。設置過渡側板8可以增加彎頭拐彎處的電纜容量。內橫向側板4和外橫向側板5底邊設有第一凸邊10,第一凸邊10與直角底板1沿橫向通口2的橫邊在鉚接點8處無鉚釘鉚接;內縱向側板6和外縱向側板7底邊設有第二凸邊11,第二凸邊11與直角底板1沿縱向通口3的豎邊在鉚接點8處無鉚釘鉚接。這樣的鉚接相連避免了不環保的焊接操作,同時可以減小零件裝配難度,結構也同樣可以達到穩固可靠的效果。并且當側板長度等需要進行調整時,可以單獨取下側板進行更換或者其他調整。兩兩相鄰的內橫向側板4、過渡側板7與內縱向側板6的外邊緣連續拼接,內邊緣之間留有空隙。該空隙可以進一步減小零件裝配的難度。
本實用新型在裝配時,可以根據需要,將內橫向側板4、外橫向側板5、過渡側板8及內縱向側板6、外縱向側板7依次通過無釘鉚接裝配到直角底板1上,拆裝方便,實用性強。
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做出種種的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形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