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包括多個分段模塊,分布于變電站原有母線分段位置處,分段位置根據變電站原有母線架構位置和設備間安全距離確定,且分段模塊進一步包括:兩個絕緣連接裝置,分別安裝于分段位置的斷口上,用于實現斷開后形成的第一母線和第二母線間的絕緣連接;分段間隔裝置,設置于第一母線和第二母線的下方,用于導通或者切斷第一母線和第二母線間的電連接。在不改變原有母線架構的基礎上,可以方便地完成原有母線的分段改造,所需工程量小,改造簡單。
【專利說明】
一種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背景技術】
[0002]當進出線回路數較多時,采用單母線接線已經無法滿足供電可靠性的要求,為了提高供電可靠性,把故障和檢修造成的影響局限在一定的范圍內,可采用隔離開關或斷路器將單母線分段。通過采用母線分段的接線方式,當分段斷路器接通運行時,任一段母線發生短路故障時,在繼電保護作用下,分段斷路器和接在故障段上的電源回路斷路器便會自動斷開,這時非故障段母線可以繼續運行,縮小了母線故障的停電范圍,提高了供電的可靠性和靈活性。
[0003]正因為母線分段結構的上述優勢,越來越多的新建變電站,在設計階段都會統籌考慮母線分段結構的布置。但對于老舊單母線接線變電站來說,要改造成常規的母線分段結構存在土建工程量大、費用高、工期長等問題,并且改造受限于老舊變電站已有的布置方式及占地面積,因此在老舊變電站改造過程中采用常規的母線分段結構實施起來難度很大。【實用新型內容】
[0004]因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現有技術中在老舊變電站改造過程中采用常規的母線分段結構實施起來難度很大。
[0005]為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包括:多個分段模塊,分布于變電站原有母線分段位置處,所述分段位置根據變電站原有母線架構位置和設備間安全距離確定,且所述分段模塊進一步包括:
[0007]兩個絕緣連接裝置,分別安裝于所述分段位置的斷口上,用于實現斷開后形成的第一母線和第二母線間的絕緣連接;
[0008]分段間隔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一母線和所述第二母線的下方,用于導通或者切斷所述第一母線和所述第二母線間的電連接。
[0009]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所述絕緣連接裝置為耐張絕緣子串。
[0010]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所述分段間隔裝置包括第一引線單元、 第二引線單元、第一隔離開關、第二隔離開關和斷路器;[〇〇11]所述第一引線單元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母線電連接,所述第一引線單元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隔離開關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隔離開關的另一端與所述斷路器的一端連接,所述斷路器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隔離開關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隔離開關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引線單元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引線單元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母線電連接。
[001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所述第一引線單元和所述第二引線單元均為T型線夾。
[001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所述分段間隔裝置還包括電流互感器, 設置于所述第一隔離開關和所述斷路器之間或者所述第二隔離開關和所述斷路器之間。
[001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包括多個分段模塊,分布于變電站原有母線分段位置處,分段位置根據變電站原有母線架構位置和設備間安全距離確定,且分段模塊進一步包括:兩個絕緣連接裝置,分別安裝于分段位置的斷口上,用于實現斷開后形成的第一母線和第二母線間的絕緣連接;分段間隔裝置,設置于第一母線和第二母線的下方,用于導通或者切斷第一母線和第二母線間的電連接。在不改變原有母線架構的基礎上,可以方便地完成原有母線的分段改造,所需工程量小,改造簡單。【附圖說明】
[001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的一個具體實例的示意圖。
[0018]附圖標記:
[0019]1-分段模塊;11-絕緣連接裝置;12-分段間隔裝置;121-第一引線單元;122-第二引線單元;123-第一隔離開關;124-第二隔離開關;125-斷路器;126-電流互感器。【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1]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22]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 還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可以是無線連接,也可以是有線連接。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23]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結合。[〇〇24] 實施例
[0025]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多個分段模塊1,分布于變電站原有母線分段位置處,分段位置根據變電站原有母線架構位置和設備間安全距離確定,且分段模塊1進一步包括:
[0026]兩個絕緣連接裝置11,分別安裝于某個分段位置的斷口上,用于實現斷開后形成的第一母線a和第二母線b間的絕緣連接。具體地,老舊單母線接線變電站改造過程中,可以根據原有母線的架構位置以及設備間的安全距離來確定分段位置,在分段位置處斷開原有母線后,就可以在原有母線的基礎上形成第一母線a和第二母線b,再通過兩個絕緣連接裝置11重新絕緣連接第一母線a和第二母線b。因為分段位置是根據原有母線架構位置和設備間安全距離確定的,可以在不改變原有母線架構的基礎上實現原有母線的分段,同時也能確保與第一母線a和第二母線b連接的用電設備的間距符合安全距離的要求,確保了各設備和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0027]分段間隔裝置12,設置于第一母線a和第二母線b的下方,用于導通或者切斷第一母線a和第二母線b間的電連接。具體地,分段間隔裝置12設置于第一母線a和第二母線b的下方,最大限度的節省了占地面積。分段間隔裝置12可以根據電網運行方式靈活設定第一母線a和第二母線b的工作狀態,并列運行時,分段間隔裝置12導通第一母線a和第二母線b 間的電連接,同第一母線a和第二母線b連接的兩個電源均可以作為同第一母線a和第二母線b連接的設備的供電電源,確保了供電的穩定性;分列運行時,分段間隔裝置12會切斷第一母線a和第二母線b間的電連接,兩段母線互不影響,提高了供電的可靠性和靈活性。
[0028]本實施例中的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包括多個分段模塊,分布于變電站原有母線分段位置處,分段位置根據變電站原有母線架構位置和設備間安全距離確定,且分段模塊進一步包括:兩個絕緣連接裝置,分別安裝于某個分段位置的斷口上,用于實現斷開后形成的第一母線和第二母線間的絕緣連接;分段間隔裝置,設置于第一母線和第二母線的下方, 用于導通或者切斷第一母線和第二母線間的電連接。在不改變原有母線架構的基礎上,可以方便地完成原有母線的分段改造,所需工程量小,改造簡單。[〇〇29]優選地,本實施例中的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其絕緣連接裝置11為耐張絕緣子串。 耐張絕緣子串絕緣性能好,在確保第一母線a和第二母線b兩個端口處絕緣的同時,也能使第一母線a和第二母線b間保持很好的張力。
[0030]優選地,本實施例中的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其分段間隔裝置12進一步包括第一引線單元121、第二引線單元122、第一隔離開關123、第二隔離開關124和斷路器125。優選地,第一引線單元121和第二引線單元122均為T型線夾。能夠比較安全的將第一母線a和第二母線b的電流引至第一隔離開關和第二隔離開關。[〇〇31]第一引線單元121的一端與第一母線a電連接,第一引線單元121的另一端與第一隔離開關123的一端連接,第一隔離開關123的另一端與斷路器125的一端連接,斷路器125 的另一端與第二隔離開關124的一端連接,第二隔離開關124的另一端與第二引線單元122 的一端連接,第二引線單元122的另一端與第二母線電連接。具體地,第一隔離開關和第二隔離開關可以用來斷開無負荷電流的電路,隔離第一母線a或者第二母線b的電源;并且在分閘狀態時有明顯的斷開點,可以保證其它電氣設備的安全檢修;在合閘狀態時能可靠地通過正常負荷電流及短路故障電流,實現電流的可靠傳輸。斷路器125,會根據保護控制信號切斷、接通第一母線a和第二母線b間的電連接,靈活改變母線運行方式,縮小母線停電范圍,提高了供電的可靠性和靈活性。
[0032]優選地,本實施例中的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其分段間隔裝置12還包括電流互感器126,設置于第一隔離開關123和斷路器125之間或者第二隔離開關124和斷路器125之間。 具體地,通過電流互感器126能夠采集第一母線a或第二母線b的電流信號作為保護設備的判斷依據,在第一母線a或者第二母線b發生短路故障時,電流增大超過正常閾值,根據電流互感器126采集的電流信號,保護設備即可判斷發生了短路故障,會發送控制信號至斷路器斷開第一母線a和第二母線b間的連接,確保了非故障段母線的安全運行,縮小了母線故障的停電范圍。
[0033]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
【主權項】
1.一種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分段模塊(1),分布于變電站原有 母線分段位置處,所述分段位置根據變電站原有母線架構位置和設備間安全距離確定,且 所述分段模塊(1)進一步包括:兩個絕緣連接裝置(11 ),分別安裝于所述分段位置的斷口上,用于實現斷開后形成的 第一母線和第二母線間的絕緣連接;分段間隔裝置(12),設置于所述第一母線和所述第二母線的下方,用于導通或者切斷 所述第一母線和所述第二母線間的電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連接裝置(11)為 耐張絕緣子串。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間隔裝置 (12)包括第一引線單元(121)、第二引線單元(122)、第一隔離開關(123)、第二隔離開關 (124)和斷路器(125);所述第一引線單元(121)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母線電連接,所述第一引線單元(121)的另 一端與所述第一隔離開關(123)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隔離開關(123)的另一端與所述斷路 器(125)的一端連接,所述斷路器(125)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隔離開關(124)的一端連接,所 述第二隔離開關(124)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引線單元(122)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引線單元 (122)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母線電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線單元(121) 和所述第二引線單元(122)均為T型線夾。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變電站母線分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間隔裝置(12)還 包括電流互感器(126),設置于所述第一隔離開關(123)和所述斷路器(125)之間或者所述 第二隔離開關(124)和所述斷路器(125)之間。
【文檔編號】H02H7/22GK205724408SQ201620517705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31日
【發明人】馬士超, 李文升, 房濤, 錢芳, 高巖, 趙穎, 葛曼倩
【申請人】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青島供電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