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過載保護的驅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過載保護的驅動機構,包括馬達、驅動套、驅動盤、齒輪盤以及彈簧;所述驅動套與馬達輸出軸連接;所述驅動盤套在所述驅動套上并與驅動套固定連接,所述齒輪盤活動地套在驅動套上;所述驅動盤、齒輪盤在彈簧的作用下接觸,所述驅動盤、齒輪盤的接觸面上都設置有相互匹配的波形齒。本實用新型采用一對端面波形齒結構實現過載保護,結構簡單、可靠。
【專利說明】
具有過載保護的驅動機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過載保護的驅動機構。
【背景技術】
[0002]驅動機構是輸送線核心部件,其過載保護性能關系到設備使用可靠性和使用的壽命。目前輸送線的結構雖然種類繁多,有些產品沒有設置過載結構,有些將結構設計得過于復雜,不便于加工、裝配和維修,有些采用如變頻器之類的電子器件控制,產品成本和維護成本都比較高,對維護人員素質要求高,一般機修人員不易掌握。有些采用摩擦離合器結構,因為是平面接觸,傳遞力矩小。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過載保護的驅動機構,采用一對端面波形齒結構實現過載保護,結構簡單、可靠。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過載保護的驅動機構,包括馬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驅動套、驅動盤、齒輪盤以及彈簧;所述驅動套與馬達輸出軸連接;所述驅動盤套在所述驅動套上并與驅動套固定連接,所述齒輪盤活動地套在驅動套上;所述驅動盤、齒輪盤在彈簧的作用下接觸,所述驅動盤、齒輪盤的接觸面上都設置有相互匹配的波形齒。
[0005]驅動盤固定在驅動套上,驅動盤設有波形齒的一面向下,齒輪盤活動地套聯在驅動套的外徑上,齒輪盤具有波形齒的表面向上與驅動盤上的波形齒相對,齒輪盤上的波形齒與驅動盤上的波形齒的齒形相同,在彈簧的壓力下凸凹相扣,馬達旋轉時其力矩通過驅動套、驅動盤傳遞到齒輪盤上,如機構偶然出現卡的現象而過載時,阻力矩會增加,當出現齒輪盤上的波形齒與驅動盤上的波形齒凸凹相扣的摩擦力矩小于上述阻力矩時,二波形齒將產生打滑,馬達驅動力矩將不能被傳遞到齒輪盤,實現馬達空轉,從而保護機構免被損壞。
[0006]優選地,所述彈簧套在所述驅動套,位于所述齒輪盤的下方,這種設置方式方便對過載力進行調整。在彈簧的下方,所述驅動套上安裝有彈簧固定螺母,通過調整彈簧固定螺母的位置,可以調整彈簧對齒輪盤的壓力,實現調節驅動力矩的大小。
[0007]優選地,所述馬達驅動軸的底部安裝有驅動套固定螺母。所述驅動套兩端內腔設置有臺階孔,該臺階孔內安裝有推力球軸承,馬達輸出軸穿過所述推力球軸承;所述驅動套固定螺母的上表面與所述推力球軸承的內圈的下表面接觸。
[0008]優選地,所述驅動套的一端設置有法蘭,所述驅動盤與法蘭連接。驅動套的另一端設置外螺紋,用于安裝彈簧固定螺母。
[0009]所述驅動盤、齒輪盤注塑加工而成,工藝簡單,能滿足大批量生產要求。
[0010]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采用一對端面波形齒結構實現過載保護,結構簡單、可靠;(2)驅動盤和齒輪盤均可采用塑料結構,用注塑成形加工,工藝簡單,能滿足大批量生產要求;(3)過載保護力矩調節方便,調節空間大,適應性強。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爆炸圖一;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爆炸圖二;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驅動盤上表面示意圖;
[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驅動盤下表面示意圖;
[0015]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驅動盤立體圖;
[0016]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齒輪上表面示意圖;
[0017]圖7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齒輪下表面示意圖;
[0018]圖8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齒輪立體圖;
[0019]圖9為本實用新型在主軌上的安裝示意圖。
[0020]圖中:1-馬達;2-馬達固定板;3-驅動套;4-驅動盤;5-齒輪盤;6_墊片;7_彈黃;8_彈簧固定螺母;9-驅動套固定螺母;10-波形齒;11-主軌;12-齒條組件;13-推力球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如圖1-8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過載保護的驅動機構,包括馬達1、驅動套3、驅動盤4、齒輪盤5、彈簧7;馬達I安裝在馬達固定板2上,驅動套3通過鍵連接到馬達I的輸出軸上,與馬達一起旋轉,驅動盤4的中心孔與驅動套3的外徑相配,驅動盤4平整的一面與設置于驅動套3—端上的法蘭貼緊并用螺釘緊固,驅動盤4設有波形齒10的一面向下,齒輪盤5活動地套聯在驅動套3的外徑上,齒輪盤5設有波形齒10的一面向上與驅動盤4上的波形齒相對,彈簧7位于齒輪盤的下方,彈簧7與齒輪盤5之間設有墊片6。齒輪盤上的波形齒與驅動盤上的波形齒的齒形相同,在彈簧7的壓力下凸凹相扣,以使將馬達的動力傳遞的齒輪盤上。驅動套3的另一端的端部設有外螺紋,用于安裝彈簧固定螺母8,彈簧固定螺母8將彈簧壓緊,可通過調節彈簧固定螺母8的位置調節壓緊力的大小達到調節傳遞扭矩大小的目的。驅動套3的兩端內腔設有臺階孔,用于安裝推力球軸承13,推力球軸承13的外圈均與臺階孔接觸,推力球軸承的內圈分別與馬達輸出軸軸肩和驅動套固定螺母9接觸,驅動套固定螺母9安裝在馬達輸出軸上。過載力的大小可通過彈簧參數和彈簧固定螺母調節。為了聯接可靠,彈簧固定螺母和驅動套固定螺母均成對使用,以防止松動。
[0022]還有一種次優的安裝方式,S卩,將彈簧的位置與驅動盤對調,安裝順序由上到下為彈簧、齒輪盤、驅動盤,由于驅動盤與驅動套固定連接,此時可以省略彈簧固定螺母,驅動裝置組裝時需要考慮彈簧對齒輪盤的壓力。當需要調整彈簧的壓力時,需要先卸下驅動盤,相對來說要繁瑣些。
[0023]如圖9所示,主軌11的下方安裝有齒條組件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過載保護的驅動機構安裝主軌上方,齒條組件12上具有供齒輪盤5的齒輪插入的凹槽。馬達旋轉時其力矩通過驅動套、驅動盤傳遞到齒輪盤上,齒輪盤帶動齒條組件12在主軌11上移動。如出現卡阻現象而過載時,如齒條組件無法移動,阻力矩會增加,當出現齒輪盤上的波形齒與驅動盤上的波形齒凸凹相扣的摩擦力矩小于上述阻力矩時,二波形齒將產生打滑,馬達驅動力矩將不能被傳遞,從而保護機構免被損壞。
【主權項】
1.一種具有過載保護的驅動機構,包括馬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驅動套、驅動盤、齒輪盤以及彈簧;所述驅動套與馬達輸出軸連接;所述驅動盤套在所述驅動套上并與驅動套固定連接,所述齒輪盤活動地套在驅動套上;所述驅動盤、齒輪盤在彈簧的作用下接觸,所述驅動盤、齒輪盤的接觸面上都設置有相互匹配的波形齒。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過載保護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套在所述驅動套上,位于所述齒輪盤的下方。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過載保護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在彈簧的下方,所述驅動套上安裝有彈簧固定螺母。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具有過載保護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馬達驅動軸的底部安裝有驅動套固定螺母。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過載保護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套兩端內腔設置有臺階孔,該臺階孔內安裝有推力球軸承,馬達輸出軸穿過所述推力球軸承;所述驅動套固定螺母的上表面與所述推力球軸承的內圈下表面接觸。6.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具有過載保護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套上設置有法蘭,所述驅動盤與法蘭連接。7.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具有過載保護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盤、齒輪盤注塑加工而成。
【文檔編號】H02K7/116GK205693513SQ201620639925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2日 公開號201620639925.5, CN 201620639925, CN 205693513 U, CN 205693513U, CN-U-205693513, CN201620639925, CN201620639925.5, CN205693513 U, CN205693513U
【發明人】孫建國, 余云林, 陳海峰, 劉爽, 程志偉
【申請人】寧波圣瑞思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