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發電設施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凸鏡聚光光伏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能源緊缺的日益凸顯,污染的越來越嚴重,清潔的太陽能資源已經是首選;但是其缺點是占地面積大,缺少一種節省面積的發電裝置。
尤其是光伏板的投資很大,設備成本高,普通光伏板發電效率低開路電壓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通過聚光裝置提高發電效率降低發電成本的光伏發電裝置。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凸鏡聚光光伏發電裝置,其包括支架、設置在支架上的聚光裝置以及與聚光裝置對應設置的光伏發電板;所述聚光裝置位于光伏發電板和太陽之間。
進一步說,所述聚光裝置通過固定柱固定設置在支架上。
進一步說,所述聚光裝置是凸透鏡,所述光伏發電板是聚光光伏板。
進一步說,還包括立柱頂端通過連接板與支架連接,所述支架與連接板通過轉軸滑動連接,所述立柱與連接板鉸連;所述支架底部設置有弧形的齒條,所述齒條開口面向太陽一側,所述連接板設置有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的驅動齒與齒條嚙合;所述連接板與立柱之間設置有絲桿,所述絲桿一端通過絲母與連接板鉸連,另一端通過步進電機固定設置在立柱上。
進一步說,所述支架的靠近太陽一側設置二維追日儀,所述二維追日儀的輸出端與驅動機構和步進電機的輸入端連接。
進一步說,所述聚光裝置包括多個凸透鏡,且沿著太陽運行軌跡分布。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如下:
使用本實用新型將發電裝置的光伏板大幅減小,陽光經過聚光裝置照射在光伏發電板上,聚光光伏板節省材料,并且發電效率高,開路電壓高;不僅僅減少了設備投入,還提高了發電效率。
齒條和驅動機構的配合可以將聚光裝置在徑向(維度上)對準太陽,絲桿在步進電機的控制下在軸向(經度上)使聚光裝置對向太陽,提高發電效率。
增加二維追日儀后可以實時修正聚光裝置和太陽的位置,二維追日儀將參數數據傳遞至驅動機構和步進電機用于驅動聚光裝置運動。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連接板結構示意圖;
在附圖中:1聚光裝置、2光伏發電板、3固定柱、4立柱、41連接板、42轉軸、5 齒條、6絲桿、7二維追日儀、100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凸鏡聚光光伏發電裝置,其包括支架100、設置在支架100上的聚光裝置1以及與聚光裝置1對應設置的光伏發電板2;所述聚光裝置1位于光伏發電板2和太陽之間。一般固定設置在正午的太陽之間。
所述聚光裝置1通過固定柱3固定設置在支架100上;所述聚光裝置1是凸透鏡,所述光伏發電板2是聚光光伏板。
還包括立柱4頂端通過連接板41與支架100連接,所述支架100與連接板41通過轉軸42滑動連接,所述立柱4與連接板41鉸連;所述支架100底部設置有弧形的齒條5,所述齒條5開口面向太陽一側,所述連接板41設置有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的驅動齒與齒條5嚙合;所述連接板41與立柱4之間設置有絲桿6,所述絲桿6一端通過絲母與連接板41鉸連,另一端通過步進電機固定設置在立柱4上。所述支架100的靠近太陽一側設置二維追日儀7,所述二維追日儀的輸出端與驅動機構和步進電機的輸入端連接。
聚光裝置1包括多個凸透鏡,且沿著太陽運行軌跡分布。多個凸透鏡沿弧形分布,是本發電裝置設置的位置,依照設置處的太陽運行緯度的平均緯度為軌跡設置凸鏡。
凸鏡是橫截面為梭形的透鏡,也可以設置為整體為弧形,架設在光伏發電板2前方。
本技術方案主要應用是用聚光凸鏡將光線聚集,然后照射在光伏發電板2上。
隨著太陽位置的變化驅動機構的驅動齒驅動齒條5從而帶動支架100跟隨太陽運行,驅動裝置是帶有減速機的步進電機。
而步進電機可以驅動絲桿6使裝置光伏發電板2和聚光裝置1的連接軸線始終與太陽在一條直線上。二維追日儀市場上有多種選擇,該設備已經成熟,直接購買即可。如深圳市達瑞鑫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太陽跟蹤器就是二維追日儀,本領域還稱之為追日系統等。
附圖1中的并列箭頭表示的是太陽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