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變壓器高壓套管補油工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主變壓器高壓套管補油工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節省人力、工作效率高的一種變壓器高壓套管補油工具。所述補油工具包括裝油容器、直流泵、油泵輸出管和直流電源;直流泵設置在裝油容器內,直流泵的輸出口與油泵輸出管的一端連通,油泵輸出管的另一端用于連接主變壓器高壓套管注油孔;直流電源用于為直流泵提供工作電源;所述裝油容器的容器口設置容器蓋,容器蓋包括固定蓋和活動蓋;固定蓋與容器口固定連接,固定蓋上設置絕緣油的輸入口,直流泵穿過輸入口與油泵輸出管連通,活動蓋與固定蓋之間通過合頁連接,活動蓋開啟后,作為裝油容器的裝油入口。本實用新型補油節省了時間,站在主變壓器壓器上工作的人員減少了打滑出現碰傷和高空滑落的可能,也極大降低了傳統補油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隱患。
【專利說明】
主變壓器高壓套管補油工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補油工具,特別涉及一種主變壓器高壓套管補油工具。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電力市場的需求增加,電力設備是否能夠安全運行、保證正常供電已經成為電力發展的關鍵,變電站主變壓器是電力系統的重要設備,如果它自身存在缺陷勢必會影響整個系統的健康運行,嚴重的會中止向用戶供電,產生惡劣的社會影響。
[0003]所以,有計劃的對主變壓器維護已經在每年的春檢中進行,結合近幾年維護檢修的數據分析,主變壓器高壓側套管多臺次出現底部滲漏,造成套管油位下降,套管絕緣受到嚴重威脅,給主變壓器健康運行埋下了隱患,對這一現象應該高度重視:一是加強巡視,根據季節的變化觀察主變壓器套管油位是否正常;二是利用春檢停電機會對套管油位進行補充調整,使之始終保持在運行標準狀態,確保變壓器不帶病運行。
[0004]多年來檢修數據分析,形成變壓器高壓套管內滲漏的原因為:
[0005]1、變壓器正常運行時,高壓套管承載傳輸過來的高電壓通過變壓器降壓后按照不同電壓等級輸送出去,變壓器運行時會產生很大的熱能,最高溫度接近100度,最低溫度50度,高壓套管底部的密封件長期在這樣收縮膨脹的環境下運行,密封效果自然老化,這樣,就會導致密封處微滲漏,由于套管油面高于變壓器油枕油面,壓力差造成套管整體油位下降。
[0006]2、多年的套管油樣試驗取油,放油螺栓密封不嚴、套管本身的油位指示部位的滲漏,也會逐漸造成主變壓器套管油位降低,尤其運行多年的變壓器更為明顯。
[0007]3、主變壓器高壓套管油位降低是不允許的,油位降低后,在高壓套管上部將軍帽與套管結合處空氣間隙增大,整個套管絕緣強度就會下降,在高電壓運行中,由于絕緣水平下降,很容易使主變壓器高壓套管絕緣擊穿,引發主變壓器事故,從而造成主變壓器停電,造成大面積停電事故。
[0008]4、套管底部滲漏還不至于危機主變壓器運行,如果更換新的套管一是需要花費資金、二是必須將主變壓器停運,減少供電量,而且還必須進行繁瑣的施工,浪費成本。
[0009]綜上所訴,主變壓器正常運行時,運行人員必須加強巡視,根據負荷大小、室外環境溫度的變化,記錄套管油位,發現滲漏嚴重的及時匯報并進行處理。
[0010]以往對主變壓器高壓套管補油都是結合設備停電進行,提前將絕緣油裝在容器內,采用注射器多次重復給套管補油,或者使用自制漏斗補油,而且必須是兩個人一起操作,每一個套管補油需要重復注射幾十次,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極其低下,而且在補油過程中套管上會外泄很多絕緣油,必須專人進行擦洗,弊端很多。補油操作時間長,器身灑落的絕緣油很滑,人員高空站立在主變壓器散熱器上因為打滑容易出現人員碰上和高空花落,造成安全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
[001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節省人力、工作效率高的一種主變壓器高壓套管補油工具。
[0012]本實用新型的主變壓器高壓套管補油工具,所述補油工具包括裝油容器、直流栗、油栗輸出管和直流電源;
[0013]直流栗設置在裝油容器內,直流栗的輸出口與油栗輸出管的一端連通,油栗輸出管的另一端用于連接主變壓器高壓套管注油孔;
[0014]直流電源用于為直流栗提供工作電源;
[0015]所述裝油容器的容器口設置容器蓋,容器蓋包括固定蓋和活動蓋;
[0016]固定蓋與容器口固定連接,固定蓋上設置絕緣油的輸入口,直流栗穿過輸入口與油栗輸出管連通,活動蓋與固定蓋之間通過合頁連接,活動蓋開啟后,作為裝油容器的裝油入口。
[0017]所述直流栗采用直流迷你型抽油栗。
[0018]所述裝油容器還包括提手,提手固定在裝油容器的容器口。
[0019]直流迷你型抽油栗與輸入口之間采用熱熔技術密封,直流迷你型抽油栗與油栗輸出管之間采用熱熔技術密封。
[0020]所述直流栗通過固定件固定在裝油容器的內壁上。
[002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主變壓器套管電動補油專用工具結合生產實際制作完成,該工具加工工藝簡單,成本低,且操作簡單,移動靈活,攜帶方便。同傳統補油方式比較,采用電動補油專用工具主要優勢:
[0022]補油所用的人力由多人變為一人,補油時間由原來的幾十分鐘縮短為十幾秒種,節約了人力,節省了成本,工作效率提高了近百倍。
[0023]彌補了以往人工補油時會造成絕緣油外溢、致使設備表面油污嚴重的缺陷,而現在補油沒有外溢情況,減少人力擦洗環節。
[0024]由于節省了時間,站在主變壓器上工作的人員減少了打滑出現碰傷和高空滑落的可能,也極大降低了傳統補油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0025]圖1為主變壓器高壓套管補油工具的原理示意圖。
[0026]圖2為裝油容器I的原理示意圖。
[0027]圖3為直流栗2與裝油容器I固定的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本實施方式利用電動工具取代人工完成的工作,采用直流電源為直流栗供電,直流栗將低處絕緣油輸送到高出高壓套管中,達到為主變壓器套管補油的目的。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補油工具包括裝油容器1、直流栗2、油栗輸出管3和直流電源4;
[0029]本實施方式的直流栗2是本實施方式的補油工具的核心,選定直流栗2作為其動力來源,考慮迷你型直流栗的體積小,便于攜帶,本實施方式選定12伏直流迷你型抽油栗作為直流栗2。
[0030]直流電源4就地取材,采用現場汽車電瓶電源,工作時將車開到主變壓器下方,直流電源線2-1的卡頭2-3卡在汽車電瓶上,設置控制開關2-2,操作方便。
[0031 ]直流迷你型抽油栗設置在裝油容器I內,依據直流迷你型抽油栗的外形尺寸,需要配置合適的裝油容器I。如圖2所示,本實施方式裝油容器I采用0.5毫米的鐵皮打制為橢圓型圓柱體,在裝油容器I的容器口設置容器蓋,在容器蓋包括兩部分:固定蓋1-1和活動蓋Ι-α; 固定蓋 1-1 固定在容器口 ,固定蓋 1-1 上設置絕緣油的輸入口 1-3,直流迷你型抽油栗穿過輸入口 1-3與油栗輸出管3連通,采用熱熔技術將直流迷你型抽油栗與輸入口 1-3之間、直流迷你型抽油栗與油栗輸出管3之間密封。
[0032]桶蓋1-1為半封閉準狀態,通過合頁,活動蓋1-4開啟后,作為裝油容器I的裝油入口,同時,裝油容器I還設置有提手1-2。
[0033]油栗輸出管3的兩端與套管注油孔和直流迷你型抽油栗的輸出口尺寸相配合。本實施方式的油栗輸出管3選取直徑為1mm的軟塑管。
[0034]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所示,利用固定件5將直流迷你型抽油栗固定在裝油容器I的內壁上。
[0035]本實施方式的補油工具經過反復試驗、改造,其結構大小、零部件尺寸、連接處密封材料及直流電源動力等均已完善。研制作成功后,進行了現場測試,現已應用到變壓器檢修維護的使用工作中,效果顯著。使用本實施方式的補油工具對套管進行補油,由一人操作,在一分鐘內完成了一只高壓套管補油的工作。
【主權項】
1.一種主變壓器高壓套管補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油工具包括裝油容器(I)、直流栗(2)、油栗輸出管(3)和直流電源(4); 直流栗(2)設置在裝油容器(I)內,直流栗(2)的輸出口與油栗輸出管(3)的一端連通,油栗輸出管(3)的另一端用于連接主變壓器高壓套管注油孔; 直流電源(4)用于為直流栗(2)提供工作電源; 所述裝油容器(I)的容器口設置容器蓋,容器蓋包括固定蓋(1-1)和活動蓋(1-4); 固定蓋(1-1)與容器口固定連接,固定蓋(1-1)上設置絕緣油的輸入口(1-3),直流栗穿過輸入口(1-3)與油栗輸出管(3)連通,活動蓋(1-4)與固定蓋(1-1)之間通過合頁連接,活動蓋(1-4)開啟后,作為裝油容器(I)的裝油入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變壓器高壓套管補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栗(2)采用直流迷你型抽油栗。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變壓器高壓套管補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裝油容器(I)還包括提手(1-2),提手(1-2)固定在裝油容器(I)的容器口。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主變壓器高壓套管補油工具,其特征在于, 直流迷你型抽油栗與輸入口 1-3之間采用熱熔技術密封,直流迷你型抽油栗與油栗輸出管(3)之間采用熱熔技術密封。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主變壓器高壓套管補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栗(2)通過固定件(5)固定在裝油容器(I)的內壁上。
【文檔編號】H02B3/00GK205693219SQ201620665060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8日 公開號201620665060.X, CN 201620665060, CN 205693219 U, CN 205693219U, CN-U-205693219, CN201620665060, CN201620665060.X, CN205693219 U, CN205693219U
【發明人】刁曉峰, 張梓欣, 李宇飛, 劉顯明, 李建羽, 陳慧明, 于泗海, 高玉峰, 龐玉龍, 吳學雷, 鄭哲鈺, 許超, 于洋, 馮斌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黑河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