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真空泵電機。
背景技術:
真空泵電機主要應用于真空泵上,現有技術的真空泵電機,存在以下不足:1. 磁瓦架在壓入電機殼體內孔的裝配過程中,磁瓦架與電機殼體在圓周方向上易產生錯位,從而導致磁瓦不能準確裝配;2. 轉子軸的軸向定位和電機內部密封不可靠;3.碳刷在碳刷彈簧的作用下彈性壓緊在整流子表面,由于碳刷易于磨損,所以要提高電機使用壽命,碳刷的長度要設計的較長,而這就直接壓縮了碳刷彈簧的設置空間,碳刷彈簧的設置空間小,還要保證在碳刷磨損的后期為碳刷提供合適的彈簧壓力,這就需要碳刷彈簧設置空間內的碳刷彈簧要有很大的壓縮量,壓縮量大則彈簧預緊力大,會導致工作過程中碳刷與整流子表面有很大的接觸壓力,而導致碳刷過快磨損,同樣降低電機使用壽命,而且整個過程中碳刷與整流子表面的接觸壓力變化大,不利于電機的正常運行;因此,電機設計時碳刷的長度就要合理縮短來留出足夠的碳刷彈簧的設置空間,碳刷長度短則電機使用壽命短。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實現準確裝配,使用壽命長、轉子軸定位可靠、內部保證密封的真空泵電機。
本實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
真空泵電機,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機殼體、設于電機殼體內的定子部件、轉子部件及電路板組件,電機殼體的前端蓋與電機殼體固定連接,電機殼體的后端蓋與電機殼體一體沖壓成型,前端蓋設有前軸承定位孔,前軸承定位孔內安裝前軸承,后端蓋設有后軸承定位孔,后軸承定位孔由后端蓋向內進行環形沖壓后形成,后軸承定位孔內安裝后軸承,后軸承定位孔的底部設置波形墊圈,定子部件包括永磁體磁瓦和固定永磁體磁瓦的磁瓦架,磁瓦架固定壓入電機殼體的內孔,磁瓦架的前端面設有上下定位凸起。
上述技術方案中,由于磁瓦架的前端面設有上下定位凸起,這樣在壓頭將磁瓦架壓入電機殼體的內孔時,只要壓頭設有對應的定位孔使磁瓦架預先完成周向定位,而電機殼體可以在底模上得到周向定位,這樣一來,當壓頭將磁瓦架壓進電機殼體的內孔后,就可保證磁瓦架與電機殼體在圓周方向上的位置準確,進而實現磁瓦的準確裝配。還有,后軸承定位孔底部波形墊圈的設置,可非常簡單地保證了轉子軸的可靠軸向定位。
作為優選,轉子部件包括轉子軸和安裝于轉子軸前端的整流子,轉子軸的前軸端通過前軸承的內孔穿出前端蓋,轉子軸的后軸端由后軸承的內孔進行回轉支承,整流子的圓柱外圓與碳刷活動相抵,碳刷及碳刷彈簧活動設于碳刷盒內,碳刷盒在電路板組件的表面作徑向活動設置,碳刷盒的后端與塑料頂桿相抵,塑料頂桿螺紋擰緊在電機殼體上,電機殼體的殼壁設有對應塑料頂桿的螺紋孔。
通過上述設計,碳刷的長度可以設計的更長而碳刷彈簧的設置空間可以更小,碳刷彈簧的壓縮量、彈簧預緊力也不需很大,當碳刷磨損達到一定量時(比如整個磨損長度的三分之一,可通過電機工作時間來評估),可通過擰緊塑料頂桿來推動碳刷盒,進而使碳刷彈簧向整流子方向移動,消除碳刷由于磨損產生的彈簧壓縮量變化,使碳刷彈簧再次被壓縮,為碳刷提供合適的彈簧壓力,于是碳刷與整流子表面的接觸壓力始終保持合適;由于碳刷的長度可以更長,加上碳刷與整流子表面的接觸壓力小、碳刷磨損速度慢,所以能夠大大提高電機使用壽命。
作為優選,電機殼體的前端向外翻口形成法蘭圈,前端蓋與法蘭圈的連接端面設置單O型圈密封,前軸承定位孔的內孔孔壁設置雙O型圈密封。通過上述設計,可保證電機內部的密封。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表示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施例,下面再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其實施例的各有關細節及其工作原理。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真空泵電機,包括電機殼體4、設于電機殼體4內的定子部件、轉子部件及電路板組件13,電機殼體4的前端向外翻口形成法蘭圈,電機殼體的前端蓋8與電機殼體4固定連接,前端蓋8與法蘭圈的連接端面設置單O型圈密封7,前端蓋8設有前軸承定位孔,前軸承定位孔內安裝前軸承11,前軸承定位孔的內孔孔壁設置雙O型圈密封10,電機殼體的后端蓋3與電機殼體4一體沖壓成型,后端蓋3設有后軸承定位孔,后軸承定位孔由后端蓋3向內進行環形沖壓后形成,后軸承定位孔內安裝后軸承2,后軸承定位孔的底部設置波形墊圈1,定子部件包括永磁體磁瓦和固定永磁體磁瓦的磁瓦架5,磁瓦架5固定壓入電機殼體4的內孔,磁瓦架5的前端面設有上下定位凸起6。
轉子部件包括轉子軸12和安裝于轉子軸前端的整流子9,轉子軸12的前軸端通過前軸承11的內孔穿出前端蓋8,轉子軸12的后軸端由后軸承2的內孔進行回轉支承,整流子9的圓柱外圓與碳刷14活動相抵,碳刷14及碳刷彈簧15活動設于碳刷盒16內,碳刷盒16在電路板組件13的表面作徑向活動設置,碳刷盒16的后端與塑料頂桿17相抵,塑料頂桿17螺紋擰緊在電機殼體4上,電機殼體4的殼壁設有對應塑料頂桿17的螺紋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