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針對我國美式箱變和歐式箱變應用的實際情況,綜合上述兩種箱變的優點提出20kV智能化緊湊型箱式變電站,達到結構緊湊、運行自動化、操作和管理智能化以及變電站高可靠性、高效率、低損耗和與環境的高協調性。
背景技術:
:
目前20kV組合式變電站是將負荷開關、環網開關和熔斷器放入變壓器郵箱內,和變壓器一起浸在油中,以油作為絕緣散熱和滅弧介質。但是高壓元器件和變壓器共裝于一個油箱體內,負荷開關及熔斷器動作時易產生電弧,會污染油箱降低變壓器的絕緣性能。另外變壓器正常工作的溫升也會影響負荷開關和熔斷器的正常運作。要達到全絕緣全密封免維護和實現配網自動化,需要在傳統組合式變電站上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20kV智能化緊湊型組合式變電站,改進傳統變電站將負荷開關和熔斷器與變壓器共置于同一箱體的方式,減小油箱體積,高壓側采用全絕緣全密封的SF6環網柜,能滿足電力系統對于配網自動化的要求,低壓側滿足智能化小區的要求,用上位機對箱變進行“四遙”管理。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20kV智能化緊湊型組合式變電站,包括底座、箱體形狀的高壓室、箱體形狀的低壓室以及變壓器,所述高壓室、低壓室以及變壓器呈“品”字形布置在底座上,所述高壓室內設置24kV全絕緣全封閉環網柜,所述低壓室設置有低壓進線柜、無功補償柜和低壓出線柜,所述低壓室的低壓進線柜通過低壓接線套管與變壓器的低壓線圈連接,所述高壓室的高壓進線柜通過高壓接線套管與變壓器的高壓線圈連接,所述變壓器的一側設置有散熱器。
所述的變壓器為節能型油浸式變壓器,變壓器裝配有油溫測量裝置、油位監測、油箱壓力監測及保護、氣體繼電器。
一種20kV智能化緊湊型組合式變電站的智能控制系統,包括智能終端、通訊網絡和后臺管理三部分,所述智能終端系統由CPU模塊、測量模塊、數據采集模塊、顯示模塊和通訊模塊組成,所述通訊網絡通過光纖分布與各個變電站的智能網關相連接,數據網關與智能終端相連,通過節點交換機逐級把數據傳遞給核心交換機,所述后臺管理系統主要由能耗管理系統、監控計算機、打印機、UPS電源組成,后臺管理系統采用C++Bulider編程,對采集的設備層實時數據信息進行遠程計算、分析和處理,并以圖形、數顯等方式反映變電站的運行情況,對變電站中歷史能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箱變智能化終端能監測變壓器高低壓側電流、電壓、頻率及開關狀態,計算有功功率、無功功率、有功電度、無功電度,分析電能質量,統計電能數據,并根據電網功率因素的需要實現自動跟蹤補償。
附圖說明
圖1為20kV智能化緊湊型組合式變電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20kV智能化緊湊型組合式變電站的接線圖;
圖3為20kV智能化緊湊型組合式變電站的智能化硬件系統的模塊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1,一種20kV智能化緊湊型組合式變電站,包括底座3、箱體形狀的高壓室1、箱體形狀的低壓室2以及變壓器6,所述高壓室1、低壓室2以及變壓器6呈“品”字形布置在底座上3,所述高壓室1內設置24kV全絕緣全封閉環網柜,所述低壓室2設置有低壓進線柜、無功補償柜和低壓出線柜,所述低壓室2的低壓進線柜通過低壓接線套管4與變壓器6的低壓線圈連接,所述高壓室1的高壓進線柜通過高壓接線套管5與變壓器6的高壓線圈連接,所述變壓器6的一側設置有散熱器7。
作為優化,所述的變壓器6為節能型油浸式變壓器,變壓器6裝配有油溫測量裝置、油位監測、油箱壓力監測及保護、氣體繼電器。
參照附圖2,20kV智能化緊湊型組合式變電站高壓側實現方案,圖2為高壓側一次接線圖,兩路進線分別接入環網的兩側,形成手拉手環網供電,實現很高的供電可靠性。采用負荷開關(2QLD)加限流熔斷器作為變壓器TM的主保護,限流熔斷器一相熔斷時能跳開三相負荷開關。線路側負荷開關配電動遙控操作機構和檢測故障電流用的三相電流互感器。20kV智能化緊湊型組合式變電站低壓側控制內容有電壓調整、無功補償、電能計算、主開關及分路開關的保護整定監控等,低壓智能開關能滿足以上要求。
參照附圖3,20kV智能化緊湊型組合式變電站的智能化硬件系統包括智能終端、通訊網絡和后臺管理三部分。其中智能終端系統由CPU模塊、測量模塊、數據采集模塊、顯示模塊和通訊模塊組成,如圖3所示。通訊網絡需要有穩定可靠的數據鏈路的傳輸技術來保證各點測試數據的獲取和控制信息的可靠達到。通過光纖分布與各個變電站的智能網關相連接,數據網關與智能終端相連,通過節點交換機逐級把數據傳遞給核心交換機。系統由上至下由通信平臺管理系統主站、核心交換機、節點交換機、智能終端組成,通過數據忘光進行協議解析,實現全程鏈路的構建。后臺管理系統主要由能耗管理系統、監控計算機、打印機、UPS電源組成,后臺管理系統采用C++Bulider編程,對采集的設備層實時數據信息進行遠程計算、分析和處理,并以圖形、數顯等方式反映變電站的運行情況,對箱式變電站中歷史能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