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風力發電機的變槳控制系統領域,具體的說涉及該領域內的一種變槳系統的供電電路。
背景技術:
電力,是日常生產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量形式。傳統的火力發電不但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資源,而且會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核能發電雖然不排放溫室氣體,但是非常的危險,一旦出現事故,就會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所以各國近年來都在大力發展以風力發電為代表的清潔能源。
目前主流的風力發電機風輪都是采用輪轂加槳葉的形式,為了保證風輪的恒速轉動和實現緊急順槳,就需要通過變槳系統對風機各個槳葉的迎風角度進行實時調節,為了保證變槳系統可以在電網掉電的情況下工作,就需要為變槳系統配備電池、超級電容等備用電源,再設置充電器為備用電源充電,現有技術中的變槳系統內僅有一部充電器用于輪流為各軸的備用電源充電,在沒有充電器充電時備用電源即處于放電狀態,但頻繁的放電不僅縮短了備用電源的使用壽命,還使備用電源容易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通過減少備用電源放電次數以延長其使用壽命的變槳系統的供電電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變槳系統的供電電路,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的變槳系統包括同與該變槳系統配套使用的風機槳葉數量相同的軸,并且每一軸與一片風機槳葉相對應;每一軸內均包括一充電器,該軸內的備用電源模塊、24V電源模塊和電機剎車均通過該充電器與電網電源電連接,此外上述的24V電源模塊和電機剎車還與備用電源模塊電連接;每一軸內還包括一直接與電網電源電連接的24V電源模塊,該24V電源模塊的輸出端與第一二極管的正極電連接,與充電器電連接的24V電源模塊的輸出端則與第二二極管的正極電連接,上述第一二極管的負極與第二二極管的負極電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變槳系統軸的數量為三個。
進一步的,所述的備用電源模塊為電池組或者超級電容。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變槳系統的供電電路,在變槳系統的每一軸內均包括一充電器為該軸內的備用電源模塊充電,避免備用電源模塊在沒有充電器充電時處于放電狀態,延長備用電源模塊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變槳系統的供電電路,充電器輸出電壓穩定,由其直接為電機剎車供電可以保證供電質量。
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變槳系統的供電電路,通過第一二極管和第二二極管復用的電路連接方式,利用雙二極管電壓高選原理,只要調低充電器向24V電源模塊的輸出電壓,就可以在電網電源正常時,由輸出電壓較高的直接與電網電源電連接的24V電源模塊對外供電,而輸出電壓較低的與充電器電連接的24V電源模塊不對外供電,這樣就可以避免與其電連接的備用電源模塊放電,延長其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所公開的變槳系統一個軸的供電電路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變槳系統的供電電路,所述的變槳系統包括同與該變槳系統配套使用的風機槳葉數量相同的軸,并且每一軸與一片風機槳葉相對應,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變槳系統軸的數量為三個。如圖1所示,每一軸內均包括一充電器1,該軸內的備用電源模塊2、24V電源模塊3和電機剎車4均通過該充電器1與電網電源5電連接,此外上述的24V電源模塊3和電機剎車4還與備用電源模塊2電連接;每一軸內還包括一直接與電網電源5電連接的24V電源模塊6,該24V電源模塊6的輸出端與第一二極管7的正極電連接,與充電器1電連接的24V電源模塊3的輸出端則與第二二極管8的正極電連接,上述第一二極管7的負極與第二二極管8的負極電連接。作為一種可供選擇的方式,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備用電源模塊為電池組或者超級電容。
本實施例所公開的變槳系統的供電電路,在變槳系統的每一軸內均包括一充電器為該軸內的備用電源模塊充電,避免備用電源模塊在沒有充電器充電時處于放電狀態,延長備用電源模塊的使用壽命。利用雙二極管電壓高選原理(即負極電連接在一起的兩個二極管,電壓較高者可以導通,而電壓較低者被截止),使與充電器電連接的24V電源模塊不對外供電,這樣就可以避免與其電連接的備用電源模塊放電,延長其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