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護配網二合一智能保護控制終端。
背景技術:
配電網自動化是運用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及新的高性能的配電設備等技術手段,對配電網進行離線與在線的智能化監控管理,使配電網始終處于安全、可靠、優質、經濟、高效的最優運行狀態。
在配網自動化建設過程中,需要對原有開閉站進行改造,增配開關間隔二次小室、控制終端、站用電源及通信模塊等。在實際實施改造時,對于部分小型開閉站,它的內部空間極其有限,只能滿足開關間隔的位置要求,需要對開閉站進行整體改造,成本較高,再者,改造后控制終端、蓄電池及通信模塊極易受到雷電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無需對開閉站進行整體改造,成本低,能夠保護改造后控制終端、蓄電池及通信模塊免受雷電影響的保護配網二合一智能保護控制終端。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保護配網二合一智能保護控制終端,包括開閉站和箱體,所述箱體為玻璃鋼箱體,所述箱體設置在開閉站側面,所述箱體與開閉站可拆卸連接,所述箱體分為電源室與控制室,所述開閉站內設置有第一配電室與第二配電室,所述第一配電室設置在第二配電室上端,所述電源室內設置有蓄電池和電池隔離器,所述控制室內設置有通信模塊和控制終端,所述第一配電室、第二配電室上端設置有電纜,所述第一配電室、第二配電室通過電纜與蓄電池及通信模塊連接,所述蓄電池、通信模塊與控制終端電性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配電室、第二配電室與開閉站固定連接,提高第一配電室、第二配電室與開閉站連接的穩定性。
作為優選,所述電池隔離器與箱體固定連接,提高電池隔離器與箱體連接的穩定性。
作為優選,所述通信模塊與箱體固定連接,提高通信模塊與箱體的穩定性。
作為優選,所述控制終端與箱體固定連接,提高控制終端與箱體連接的穩定性。
作為優選,所述蓄電池與箱體可拆卸連接,方便蓄電池的更換。
作為優選,所述蓄電池與電池隔離器可拆卸連接,方便蓄電池的更換。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采用箱體的設置,充分利用開閉站外空間,避免對開閉站的大幅改造,降低成本;設置的玻璃鋼箱體,其耐腐蝕性能與絕緣性能好,能夠有效降低雷電對箱體元器件的影響,使用壽命長;設置的電池隔離器,可以在斷開一個或若干個蓄電池的情況下,保持放電回路對負載回路的供電,避免停電對回路造成傷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保護配網二合一智能保護控制終端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保護配網二合一智能保護控制終端,包括開閉站1和箱體2,所述箱體1為玻璃鋼箱體,所述箱體2設置在開閉站1側面,所述箱體2與開閉站1可拆卸連接,所述箱體2分為電源室3與控制室4,所述開閉站1內設置有第一配電室5與第二配電室6,所述第一配電室5設置在第二配電室6上端,所述電源室3內設置有蓄電池7和電池隔離器8,所述控制室4內設置有NRF2401通信模塊9和DTU控制終端10,所述第一配電室5、第二配電室6上端設置有電纜11,所述第一配電室5、第二配電室6通過電纜11與蓄電池7及NRF2401通信模塊9連接,所述蓄電池7、NRF2401通信模塊9與DTU控制終端10電性連接。
所述第一配電室5、第二配電室6與開閉站1固定連接,提高第一配電室5、第二配電室6與開閉站1連接的穩定性。
所述電池隔離器8與箱體2固定連接,提高電池隔離器8與箱體2連接的穩定性。
所述NRF2401通信模塊9與箱體2固定連接,提高NRF2401通信模塊9與箱體2的穩定性。
所述DTU控制終端10與箱體2固定連接,提高DTU控制終端10與箱體2連接的穩定性。
所述蓄電池7與箱體2可拆卸連接,方便蓄電池7的更換。
所述蓄電池7與電池隔離器8可拆卸連接,方便蓄電池7的更換。
使用方法:使用時,DTU控制終端10根據配電網的情況控制第一配電室5、第二配電室6的電流傳輸,當發生故障時DTU控制終端10控制NRF2401通信模塊9將故障信息發出,方便維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采用箱體的設置,充分利用開閉站外空間,避免對開閉站的大幅改造,降低成本;設置的玻璃鋼箱體,其耐腐蝕性能與絕緣性能好,能夠有效降低雷電對箱體元器件的影響,使用壽命長;設置的電池隔離器,可以在斷開一個或若干個蓄電池的情況下,保持放電回路對負載回路的供電,避免停電對回路造成傷害。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