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路,具體是一種交流電機調速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小家電交流電機調速主要采用抽頭電機調速、普通交流電機PWM調速、電容調速等方案。抽頭電機需要定制,并且檔位速度固定不能改變,缺陷較為明顯。PWM調速雖然可以使用普通電機,但交流噪聲比較大,難以適用在噪聲要求較低的產品上。
電容調速可以使用普通交流電機,而且還可選擇不同的電容容量以變更檔位調節電機速度,同時運行時不會產生交流噪聲,噪聲明顯低于可控硅調速,該方案被廣泛應用在噪聲要求低的產品上,如空氣凈化器、高檔電風扇、換氣扇。但電容調速也存在可控硅容易擊穿的缺陷,需要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電機電容調速的電阻泄壓保護電路,該電路應能有效防止可控硅電壓擊穿,并具有體積小、成本低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機電容調速的電阻泄壓保護電路,串接在交流電機以及外部電源形成的回路中;其特征在于:該電路包括并聯相接且分別帶有可控硅模塊的若干分支電路以及對每個分支電路中的可控硅模塊進行控制的MCU控制模塊;所述若干分支電路包括:一個可控硅模塊構成的主分支電路以及至少一個由泄壓保護電阻與調速電容并聯后再與一可控硅模塊串接構成的副分支電路。
所述MCU控制模塊的信號輸出端分別連接各個分支電路中的主可控硅模塊中的控制端。
所述副分支電路的數量為1-5條。
所述可控硅模塊包括一可控硅以及將MCU控制模塊的信號放大后再通過光電耦合器接通可控硅控制端的晶體三極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在每一分支電路上增加一個泄壓保護電阻,能夠有效防止可控硅電壓擊穿;同時,電路結構簡單,器件通用易購(普通金屬膜電阻或碳膜電阻均可作為泄壓保護電阻),且價格十分便宜。可廣泛應用于民用小家電的電機調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可控硅模塊的電路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如圖1所示的一種電機電容調速的電阻泄壓保護電路,該電路串接在交流電機以及外部電源形成的主回路中,包括MCU控制模塊和若干分支電路。如圖所示,本實施例共設四條分支電路。
第一分支電路(主分支電路)中只設置一個可控硅模塊,串接在交流電機與外部電源之間。
第二分支電路(副分支電路)中,第一泄壓保護電阻R1與第一調速電容C1并聯后,再與第一可控硅模塊串聯連接。
第二分支電路(副分支電路)中,第二泄壓保護電阻R2與第二調速電容C2并聯后,再與第二可控硅模塊串聯連接。
第三分支電路(副分支電路)中,第三泄壓保護電阻R3與第三調速電容C3并聯后,再與第三可控硅模塊串聯連接。
所述四條分支電路中的可控硅模塊的控制端分別連接MCU控制模塊的一個IO口(信號輸出端),以根據MCU控制模塊的指令啟用某一條分支電路。
所述四個可控硅模塊與MCU控制模塊由電源模塊供電(所述電源模塊圖中省略)。四個可控硅模塊中,電源輸入端(+5V_OUT1)連接電源模塊,GND端接地。
所述可控硅模塊(可外購獲得)包括一可控硅(TR1)以及將MCU控制模塊的信號放大后再通過隔離元件(OPT01)接入可控硅控制端的晶體三極管Q1。
圖中還有:電阻R4、R5、R6;壓敏電阻RT1。
本實用新型通過操作MCU控制模塊對可控硅模塊發出控制信號,可以進行打開檔位(1檔、2檔、3檔、4檔)、不同檔位切換以及關閉檔位等操作,實現對交流電機開、關及檔位速度調節的控制。在進行關斷操作或切換操作(如在第二可控硅模塊)的關斷瞬間,交流電機的反電動勢導致第二調速電容C2儲存的能量疊加,而由于第二泄壓保護電阻R2與第二調速電容C2之間形成回路,產生的高能量就通過該回路釋放瞬間能量,從而避免在可控硅模塊被瞬間高壓擊穿,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本實用新型中的MCU控制模塊、可控硅模塊、調速電容、泄壓保護電阻均可外購獲得,可控硅模塊、調速電容、泄壓保護電阻可以根據交流電機的功率以及要求檔位的速度選擇相應的參數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