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光伏系統,尤其是一種橋架機構。
背景技術:
1、橋架在大多數使用場景中,因為地形的原因或者光伏支架種類的不同,會出現高低差和水平差?,F有技術中的橋架,一般采用傳統的萬向節,成本較高。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橋架機構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橋架機構,能夠適應相鄰光伏支架之間的水平差和高度差。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橋架機構,適于連接相鄰兩個光伏支架,所述橋架機構包括兩組相對設置的橋架組件,每組橋架組件包括:
4、鉸接桿,兩組所述鉸接桿分別適于鉸接設置于相鄰兩個所述光伏支架,兩組所述鉸接桿相互平行;
5、伸縮桿,兩端分別連接兩組所述鉸接桿遠離鉸接端的端部;
6、轉接件,所述鉸接桿與所述伸縮桿通過所述轉接件連接;所述轉接件包括轉動連接結構和角度調節結構,所述鉸接桿通過所述轉動連接結構與所述轉接件固定連接,和/或,所述伸縮桿通過所述角度調節結構與所述轉接件固定連接。
7、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轉接件包括在高度方向上設置的第一板壁,所述角度調節結構設于所述第一板壁,所述伸縮桿通過所述角度調節結構調節完成爬高角度后,將所述伸縮桿與所述轉接件緊固連接。
8、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角度調節結構包括第一圓孔、第一弧形孔及緊固件,所述伸縮桿通過第一銷軸穿過所述第一圓孔與所述轉接件樞轉連接,所述伸縮桿通過所述緊固件穿過所述第一弧形孔與所述轉接件緊固連接。
9、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鉸接桿通過第二銷軸與所述轉接件樞轉連接,所述第一銷軸與所述第二銷軸垂直。
10、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轉接件包括在水平方向上設置的第二板壁,所述轉動連接結構設于所述第二板壁,所述鉸接桿通過所述轉動連接結構調節完成錯位角度后,將所述鉸接桿與所述轉接件緊固連接。
11、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轉動連接結構包括第二圓孔、第二弧形孔及緊固件,所述鉸接桿通過第二銷軸穿過所述第二圓孔與所述轉接件樞轉連接,所述鉸接桿通過所述緊固件穿過所述第二弧形孔與所述轉接件緊固連接,所述第一銷軸與所述第二銷軸垂直。
12、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轉接件包括在水平方向上設置的第二板壁,所述轉動連接結構設于所述第二板壁,所述鉸接桿通過所述轉動連接結構調節完成錯位角度后將所述鉸接桿與所述轉接件緊固連接。
13、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轉動連接結構包括第二圓孔、第二弧形孔及緊固件,所述鉸接桿通過第二銷軸穿過所述第二圓孔與所述轉接件樞轉連接,所述鉸接桿通過所述緊固件穿過所述第二弧形孔與所述轉接件緊固連接。
14、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伸縮桿通過第一銷軸與所述轉接件樞轉連接,所述第一銷軸與所述第二銷軸垂直。
15、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伸縮桿位于所述兩個鉸接桿的橫向外側,所述鉸接桿的端部通過轉接件連接于所述伸縮桿的側部。
1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橋架機構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于所述光伏支架上且具有限位槽,所述鉸接桿安裝于所述限位板上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槽內。
17、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伸縮桿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至少部分套設于所述第一套管內。
18、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橋架機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相鄰光伏支架上設置鉸接桿,伸縮桿連接兩側鉸接桿,能夠伸縮調節連接不同間距的鉸接桿,以適應相鄰光伏支架之間的距離差;鉸接桿與伸縮桿之間通過轉接件連接,轉接件包括轉動連接結構和角度調節結構,鉸接桿相對轉接件能夠通過轉動連接結構在水平平面內旋轉調節完成錯位角度后再固定,以適應相鄰光伏支架之間的水平差;伸縮桿相對轉接件能夠通過角度調節結構在豎直平面內旋轉調節完成爬高角度后再固定,以適應相鄰光伏支架之間的高度差。該橋架機構在確保清掃機器人可以通過的同時,簡化結構,降低成本,能夠適應各種復雜地形,安裝方便。
1.一種橋架機構,適于連接相鄰兩個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橋架機構包括兩組相對設置的橋架組件,每組橋架組件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件(3)包括在高度方向上設置的第一板壁(31),所述角度調節結構設于所述第一板壁(31),所述伸縮桿(2)通過所述角度調節結構調節完成爬高角度后,將所述伸縮桿(2)與所述轉接件(3)緊固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橋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調節結構包括第一圓孔(311)、第一弧形孔(312)及緊固件(4),所述伸縮桿(2)通過第一銷軸(5)穿過所述第一圓孔(311)與所述轉接件(3)樞轉連接,所述伸縮桿(2)通過所述緊固件(4)穿過所述第一弧形孔(312)與所述轉接件(3)緊固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橋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鉸接桿(1)通過第二銷軸(6)與所述轉接件(3)樞轉連接,所述第一銷軸(5)與所述第二銷軸(6)垂直。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橋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件(3)包括在水平方向上設置的第二板壁(32),所述轉動連接結構設于所述第二板壁(32),所述鉸接桿(1)通過所述轉動連接結構調節完成錯位角度后,將所述鉸接桿(1)與所述轉接件(3)緊固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橋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連接結構包括第二圓孔(321)、第二弧形孔(322)及緊固件(4),所述鉸接桿(1)通過第二銷軸(6)穿過所述第二圓孔(321)與所述轉接件(3)樞轉連接,所述鉸接桿(1)通過所述緊固件(4)穿過所述第二弧形孔(322)與所述轉接件(3)緊固連接,所述第一銷軸(5)與所述第二銷軸(6)垂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件(3)包括在水平方向上設置的第二板壁(32),所述轉動連接結構設于所述第二板壁(32),所述鉸接桿(1)通過所述轉動連接結構調節完成錯位角度后將所述鉸接桿(1)與所述轉接件(3)緊固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橋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連接結構包括第二圓孔(321)、第二弧形孔(322)及緊固件(4),所述鉸接桿(1)通過第二銷軸(6)穿過所述第二圓孔(321)與所述轉接件(3)樞轉連接,所述鉸接桿(1)通過所述緊固件(4)穿過所述第二弧形孔(322)與所述轉接件(3)緊固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橋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桿(2)通過第一銷軸(5)與所述轉接件(3)樞轉連接,所述第一銷軸(5)與所述第二銷軸(6)垂直。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桿(2)位于兩組所述鉸接桿(1)的橫向外側,所述鉸接桿(1)的端部通過轉接件(3)連接于所述伸縮桿(2)的側部。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橋架機構還包括限位板(7),所述限位板(7)固定于所述光伏支架上且具有限位槽(71),所述鉸接桿(1)安裝于所述限位板(7)上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槽(71)內。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桿(2)包括第一套管(21)和第二套管(22),所述第二套管(22)至少部分套設于所述第一套管(21)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