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路板,具體涉及一種半導體LED燈照明控制電路板。
背景技術:
半導體發光二極管LED是一種常用的電光源,其能夠將電能轉化為可見光的固態的半導體器件,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固體半導體芯片作為發光材料,當兩端加上電壓,半導體中的截流子發生復合引起光子發射而產生光,所發出的光顯色指數高,光色純正,光束集中,具有耗電量低,性能穩定等優勢,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顯示屏、通訊設備等領域。然而,在現實中,LED的應用常常由于受到散熱能力的限制而遇到瓶頸。要提升LED發光效率與使用壽命,解決LED產品散熱問題即為現階段最重要的課題之一,LED產業的發展亦是以高功率、高亮度、小尺寸LED產品為其發展重點,因此,提供具有其高散熱性,精密尺寸的散熱電路板,也成為未來在LED散熱電路板發展的趨勢。為此,人們在提高LED的散熱能力方面進行了許多努力。
然而,目前采用一般方式設計的LED燈的整體結構較大,當遇到狹小空間需要縮小電路板面積時,面積縮小后的電路板卻不能達到理想的散熱效果,導致LED燈無法發揮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半導體LED燈照明控制電路板,本實用新型對單個LED進行多種散熱處理,電路板面積小,其長度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靈活改變,大大擴展了應用范圍,應用更加靈活,使熱量在狹窄的范圍內整體熱量得到均勻擴散,有效地控制了整體溫度,板制作方便,用料節省,有效的解決了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半導體LED燈照明控制電路板,包括基層面板、公共地端、銅膜板與導線,所述基層面板上設有若干個盲孔,所述盲孔上設有焊接面板,所述公共地端焊接在基層面板的元器件面上,所述銅膜板焊接在基層面板的焊接面上,所述導線等間距的焊接在基層面板的邊緣,所述基層面板包括過渡層、正面層與反面層,所述正面層與反面層經絕緣處理,所述基層面板上安裝有陶瓷介電層。
進一步地,所述盲孔的直徑為1-1.5mm。
進一步地,相鄰的兩個盲孔之間的距離為1-2mm。
進一步地,所述基層面板上涂有抗靜電層。
進一步地,所述銅膜板上設有隔熱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對單個LED進行多種散熱處理,電路板面積小,其長度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靈活改變,大大擴展了應用范圍,應用更加靈活,使熱量在狹窄的范圍內整體熱量得到均勻擴散,有效地控制了整體溫度,板制作方便,用料節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基層面板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為:1-基層面板,2-公共地端,3-銅膜板,4-導線,5-盲孔,6-焊接面板,7-過渡層,8-正面層,9-反面層,10-陶瓷介電層,11-抗靜電層,12-隔熱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半導體LED燈照明控制電路板,包括基層面板1、公共地端2、銅膜板3與導線4,所述基層面板1上設有若干個盲孔5,所述盲孔5上設有焊接面板6,所述公共地端2焊接在基層面板1的元器件面上,所述銅膜板3焊接在基層面板1的焊接面上,所述導線4等間距的焊接在基層面板1的邊緣,所述基層面板1包括過渡層7、正面層8與反面層9,所述正面層8與反面層9經絕緣處理,所述基層面板1上安裝有陶瓷介電層10。
在上述實施例上優選,所述盲孔5的直徑為1-1.5mm。
在上述實施例上優選,相鄰的兩個盲孔5之間的距離為1-2mm。
在上述實施例上優選,所述基層面板1上涂有抗靜電層11。
在上述實施例上優選,所述銅膜板3上設有隔熱層12,及時散熱。
基于上述,本實用新型對單個LED進行多種散熱處理,電路板面積小,其長度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靈活改變,大大擴展了應用范圍,應用更加靈活,使熱量在狹窄的范圍內整體熱量得到均勻擴散,有效地控制了整體溫度,板制作方便,用料節省。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