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發熱芯組件,特別是一種熱風槍用的陶瓷發熱芯組件。
背景技術:
現有的熱風槍用發熱芯,包括芯架和發熱絲,芯架由多張云母片材料沿長度方向呈十字交叉組合而成,在多張云母的前端須設有固定架加以固定。發熱絲緾繞在云母片邊緣兩側設有的定位槽內。由于作為支架采用的材料是云母薄片,當熱風槍工作溫度高于600度時,云母薄片材料的機械強度顯著下降,高溫后容易開裂、碎化,導至緾繞在云母片上的發熱絲發生移位而形成局部短路,最終繞毀發熱芯,從而大大縮短熱風槍的使用壽命。此外,這種發熱芯結構零部件多,裝配工藝復雜,必須依靠人工才能組裝完成工藝性差,難以滿足工業自動化生產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熱效率高,可以滿足工業自動化生產需要且能保障產品質量的熱風槍陶瓷發熱芯組件。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發明包括陶瓷芯支架,發熱絲和發熱芯連接座,所述發熱絲卷繞在陶瓷芯支架上,所述陶瓷芯支架安裝在發熱芯連接座上,所述陶瓷芯支架外部套有風筒,所述風筒與陶瓷芯支架之間設有云母紙;所述發熱芯連接座設有至少一個插件,所述插件可與安裝在pcb板上對應的u型插腳相連接;所述發熱芯連接座與電機端部的連接座壓塊固定在一起。
所述陶瓷芯支架外部四周設有至少一條發熱芯架凹槽,所述發熱芯架凹槽以螺旋線方式布置,在所有發熱芯架凹槽旁均設有長凸筋和短凸筋;長短凸筋的設計起到支撐云母紙的作用,使云母紙和發熱絲總保持相對的位置距離,使云母紙不容易損壞。所述陶瓷芯支架內沿軸向設有通孔。
所述發熱絲包括主發熱絲和副發熱絲,所述主發熱絲連接副發熱絲并卷繞于陶瓷芯支架(1)外部四周所設置的發熱芯架凹槽之中;主發熱絲(和副發熱絲連接處設有熱保護器;副發熱絲一端(31)設置有插件;陶瓷芯支架內還設有熱電偶絲,所述熱電偶絲的兩端分別穿過陶瓷芯支架內的兩個通孔定位。
所述發熱芯連接座端面設置有安裝孔,陶瓷芯支架安裝在所述安裝孔內;所述發熱芯連接座設有中心通孔和4個通孔,所述通孔與陶瓷芯支架上所設的對應通孔相通;發熱芯連接座上端設置有5個插件孔,所設5個插件孔可分別安裝插件;發熱芯連接座上還均勻設有3個卡扣孔。
所述主發熱絲一端貫穿陶瓷芯支架的通孔和發熱芯連接座的通孔并與插件連接;熱電偶絲的兩端可分別貫穿陶瓷芯支架的另外2個通孔和發熱芯連接座(4)的另外2個通孔并與2個插件連接;同時連接與主發熱絲和副發熱絲的熱保護器的相應插件。
所述陶瓷芯支架和發熱芯連接座之間設置有拉鉤,所述拉鉤通過陶瓷芯支架內的中心通孔和發熱芯連接座上的中心通孔貫穿相連。
所述連接座壓塊設置有3個卡扣,所述3個卡扣與發熱芯連接座上所設3個卡扣孔配合安裝。
所述pcb板上安裝有插腳固定架,所述插腳固定架固定有5個u型插腳,所述u型插腳與所述發熱芯連接座上的對應插件相連接。所述電機pcb板上設置有2個u型插腳,所述u型插腳分別與插件下方所設置的插腳和副發熱絲一端設置有插件對應連接。
由于本發明采用特殊的陶瓷發熱芯結構,可使卷繞在陶瓷芯支架的發熱絲與空氣充分傳導,而陶瓷芯支架又為散熱件,使得發熱絲產生的熱量能夠隨風筒空氣流道中的氣流而高效傳導至熱風槍出風口,且溫度均勻。還由于發本發明結構簡單,且部件多采用插件式連接,可實現自動化生產,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發熱系統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部分部件的爆炸圖。
圖4是圖3中a向視圖。
圖5是圖3中c向視圖。
圖6是圖3中的b-b剖視圖。
圖7是本發明的發熱絲、熱保護器、熱電偶絲和插件的連接方式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連接插件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一種熱風槍陶瓷發熱芯組件,包括陶瓷芯支架1、發熱絲和發熱芯連接座4。發熱絲卷繞于陶瓷芯支架1上,陶瓷芯支架1安裝在發熱芯連接座4內;陶瓷芯支架1外部設有風筒201,風筒201與陶瓷芯支架1之間安裝有云母紙202;發熱芯連接座4上設置有第一插件8、第二插件82、第三插件83、第四插件84,上述插件與安裝在pcb板9上方所設置的對應的u型插腳1連接,發熱芯連接座4安裝有連接座壓塊5;連接座壓塊5后方安裝有電機105,電機105前端安裝有電機pcb板107,電機后端安裝有風葉106。
陶瓷芯支架1采用陶瓷為材料,使得產生的熱量充分的散發;陶瓷芯支架1外部四周設有第一發熱芯架凹槽11、第二發熱芯架凹槽12、第三發熱芯架凹槽13,上述發熱芯架凹槽呈螺旋線設計,所有發熱芯架凹槽邊均設有長凸筋19和短凸筋20,陶瓷芯支架1內部設有第一中通孔15和臺階面17,臺階面17上設有四個第一通孔14,陶瓷芯支架1尾端設有凸臺16。
發熱絲分為主發熱絲2和副發熱絲3,主發熱絲2連接副發熱絲3并卷繞于陶瓷芯支架1外部四周所設置的第一發熱芯架凹槽11、第二發熱芯架凹槽12和第三發熱芯架凹槽13上;主發熱絲2和副發熱絲3連接處設有熱保護器103;副發熱絲一端31設置有第二插件81;陶瓷芯支架1內還設有熱電偶絲10,熱電偶絲一端101和熱電偶絲另一端102分別穿過陶瓷芯支架1內的兩個通孔14定位。
發熱芯連接座4端面設置有安裝孔43,陶瓷芯支架1安裝在安裝孔43內;發熱芯連接座4上設置有第二中通孔45和4個第二通孔44,所設的第二中通孔45和第二通孔44與陶瓷芯支架1上所設的第一中通孔15和第一通孔14相通;發熱芯連接座4上端設置有5個插件孔42,所設5個插件孔42內分別安裝第一插件8、第二插件82、第三插件83、第四插件84;發熱芯連接座4上還均勻設有3個卡扣孔41;連接座壓塊5設置有3個卡扣51,所設3個卡扣51與發熱芯連接座4上所設3個卡扣孔41配合安裝;陶瓷芯支架1和發熱芯連接座4之間設置有拉鉤104,拉鉤104通過陶瓷芯支架1內的第一中通孔15和發熱芯連接座4上的第二中通孔45貫穿相連。
主發熱絲一端21貫穿陶瓷芯支架1的第一通孔14和發熱芯連接座4的第二通孔44并連接與第一插件8;熱電偶絲一端101和熱電偶絲另一端102也分別貫穿陶瓷芯支架1的另外2個第一通孔14和發熱芯連接座4的另外2個第二通孔44并與第二插件82連接;同時連接與主發熱絲2和副發熱絲3的熱保護器103與第四插件84連接。
pcb板9上安裝有插腳固定架6,插腳固定架6內固定有多個第一u型插腳7,第一u型插腳7與發熱芯連接座4上的第一插件8、第二插件82、第三插件83、第四插件84對應連接。
電機pcb板107上設置有2個第二u型插腳71,2個第二u型插腳71分別與插件83下方所設置的插腳831和副發熱絲3一端的第五插件81對應連接。
陶瓷發熱芯組件通電工作時,電流經過pcb板9整流,通過所設置的第一u型插腳7,傳送至對應連接的第一插件8,通過第一插件8電流進入主發熱絲2,主發熱絲2做功;此時,電流分為兩路:一路經過主發熱絲2和副發熱絲3連接處設有熱保護器103連接第四插件84,第四插件84連接第一u型插腳7回到pcb板9形成回路;另一路經過副發熱絲3連接的第五插件81,第五插件81連接第二u型插腳71,通過第二u型插腳71進入電機pcb板107,電機105做功,電機pcb板107上第二u型插腳71連接第三插件83下方的插腳831,通過第三插件83連接第一u型插腳7回到pcb板9;在電流回路中設置有熱電偶絲過熱保護。
本發明的陶瓷芯支架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替代。
以上描述是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和附圖對本發明所做的進一步說明。但是,本發明顯然能夠以多種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法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發明內容的情況下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進行推廣、演繹,因此,上述具體實施例的內容不應限制本發明確規定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