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機加工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具備有自動取膠、對位、校正、裝貼的背膠貼合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各類電子數碼產品被廣泛使用,PCB、FPC、SMT的生產量越來越大,在實踐中,由于設計和使用需要,需要對電路板的部分位置進行標識和加強,為實現上述目的,一般都通過貼合背膠進行實現。而由于背膠的形狀是非固定的,其因不同電路板以及不同使用需要,大小形狀都有明顯差異,這就使得自動化加工較難實現,故,現在都是通過人工完成相關的加工。但由于人工操作存在費時費力,且品質一致性差的缺陷,行業內亟待一種能自動化完成上述工作的背膠貼合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在技術所存在的不足, 提供一種背膠貼合設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背膠貼合設備,包括機座、送膠機構、送貼機構、控制器;
送貼機構安裝在機座的平面上;
送膠機構安裝在機座一側上,與送貼機構對位配合;
控制器安裝在機座上,與送貼機構及送膠機構連接配合;
送貼機構包括導軌基塊、X向導軌組、Y向導軌組、X向料槽、工作組件;
Y向導軌組的導軌通過導軌基塊安裝在機座上;
X向料槽安裝在Y向導軌組下方;
X向料槽內設有電機以及與該電機配合的滾輪組,通過該電機驅動滾輪組運動,進而實現移料;
X向導軌組架裝在Y向導軌組上,并可整體沿Y向導軌組作往復直線運動;
工作組件安裝在X向導軌組上,與之配合;
工作組件包括CCD相機、活動塊、工作臂、固定安裝在X向導軌組上的步進電機以及與步進電機相連的傳動絲桿;
活動塊與X向導軌組及傳動絲桿連接配合,其可在步進電機的驅動下實現沿X向導軌作往復直線運動;
送膠機構包括支架、膠帶輪組、氣缸、剝膠塊;
支架上設有用于安裝膠帶卷的軸桿,以及與膠帶配合的若干導帶輪;
膠帶輪組安裝在支架上,通過步進電機進行驅動;
剝膠塊通過氣缸安裝在支架上,與導帶輪及膠帶輪組對位配合;
機座上還安裝有預定位組件,位于送貼機構與送膠機構間;
預定位組件包括若干照明用發光源以及CCD相機;
控制器通過線纜與送貼機構及送膠機構內的氣缸、電機連接配合;
控制器還與工作組件內的CCD相機以及預定組件內的CCD相機通過線纜相連;
控制器包括顯示屏幕、PLC處理模塊、存儲模塊。
進一步的說,X向料槽的槽寬可調,通過絲桿可調整X向料槽的槽寬,從而適應就不同尺寸的物料使用。
進一步的說,機座上方安裝有機罩,用于將各機構組 件包覆,進而保護。
進一步的說,工作臂上安裝有用于照明用的發光源。
進一步的說,導軌基塊由人造大理石制成,并通過螺栓固定在機座上。
進一步的說,工作臂包括固定架、桿體、升降電機、氣缸、旋轉電機、吸盤組;桿體通過彈簧垂直安裝在固定架內,并可在徑向及軸向自由運動;桿體頂端與安裝在固定架頂端的旋轉電機的主軸連接配合,桿體底端安裝有吸盤組;升降電機安裝在因定架上,其主軸上連設有一主動輪,其與安裝在固定架上的一從動輪通過皮帶配合;桿體與皮帶固定連接,經升降電機驅動其垂直運動。
進一步的說,機座內安裝有與送膠機構及送貼機構內氣缸連接配合的空壓設備。
進一步的說,導軌基塊上安裝有用于驅動X向導軌組的驅動電機以及與電機主軸相連并插入X向導軌組中與之配合的傳動絲桿。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實現PCB板貼背膠自動化,適用于PCB/FPC/SMT行業所有需要貼標簽的線路板,通用性好,加工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去除機罩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送膠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方便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的理解,現結合附圖舉出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
如圖1-3所示,包括機座1、送膠機構、送貼機構、控制器;送貼機構安裝在機座1的平面上;送膠機構安裝在機座1一側上,與送貼機構對位配合;控制器2安裝在機座上,與送貼機構及送膠機構連接配合;送貼機構包括導軌基塊3、X向導軌組4、Y向導軌組5、X向料槽6、工作組件7;Y向導軌組5的導軌通過導軌基塊3安裝在機座1上;X向料槽6安裝在Y向導軌組5下方;X向料槽6內設有電機8以及與該電機8配合的滾輪組9,通過該電機8驅動滾輪組9運動,進而實現移料;X向導軌組4架裝在Y向導軌組5上,并可整體沿Y向導軌組5作往復直線運 動;工作組件7安裝在X向導軌組4上,與之配合;工作組件7包括CCD相機10、活動塊11、工作臂12、固定安裝在X向導軌組4上的步進電機13以及與步進電機相連的傳動絲桿;活動塊11與X向導軌組4及傳動絲桿14連接配合,其可在步進電機13的驅動下實現沿X向導軌4作往復直線運動;送膠機構包括支架15、膠帶輪組16、氣缸、剝膠塊17;支架15上設有用于安裝膠帶卷的軸桿18,以及與膠帶配合的若干導帶輪19;膠帶輪組16安裝在支架15上,通過步進電機進行驅動;剝膠塊17通過氣缸安裝在支架15上,與導帶輪19及膠帶輪組16對位配合;機座1上還安裝有預定位組件20,位于送貼機構與送膠機構間;預定位組件20包括若干照明用發光源以及CCD相機;控制器2通過線纜與送貼機構及送膠機構內的氣缸、電機連接配合;控制器2還與工作組件7內的CCD相機10以及預定組件20內的CCD相機通過線纜相連;控制器2包括顯示屏幕、PLC處理模塊、存儲模塊。X向料槽6的槽寬可調,通過絲桿可調整X向料槽6的槽寬,從而適應就不同尺寸的物料使用。機座1上方安裝有機罩21,用于將各機構組件包覆,進而保護。工作臂12上安裝有用于照明用的發光源。導軌基塊3由人造大理石制成,并通過螺栓固定在機座1上。工作臂12包括固定架、桿體、升降電機、氣缸、旋轉電機、吸盤組 22;桿體通過彈簧垂直安裝在固定架內,并可在徑向及軸向自由運動;桿體頂端與安裝在固定架頂端的旋轉電機的主軸連接配合,桿體底端安裝有吸盤組22;升降電機安裝在因定架上,其主軸上連設有一主動輪,其與安裝在固定架上的一從動輪通過皮帶配合;桿體與皮帶固定連接,經升降電機驅動其垂直運動。機座1內安裝有與送膠機構及送貼機構內氣缸連接配合的空壓設備。導軌基塊3上安裝有用于驅動X向導軌組4的驅動電機13以及與電機主軸相連并插入X向導軌組4中與之配合的傳動絲桿14。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