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源輸入輸出管理裝置,特別是一種交流電源綜合管理裝置。
背景技術:
在網絡通信設備機房中,存在大量用電設備,因此需要統一的電源供給管理以及電源保險裝置,由此產生了電源管理柜,而目前的現有技術中存在著、設計不合理、使用不便、無降溫系統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有降溫系統的、使用方便的、設計合理的交流電源綜合管理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實現的:設計一種交流電源綜合管理裝置,其由柜體、后門、把手、外設輸出插座、前門、隔板、風扇、斷路器、控制盒和充電排插組成;柜體前后分別安裝有前門和后門;柜體兩側上部安裝有橫向把手;柜體左側把手與柜體之間安裝有外設輸出插座;柜體右側把手與柜體之間安裝有風扇;柜體右側下部安裝有斷路器;柜體內部至上而下由隔板間隔成四個安裝空間,上三層安裝空間內安裝有充電排插,最下層安裝空間內安裝有控制盒;控制盒分別與外設輸出插座、風扇和充電排插構成供電控制連接;控制盒與斷路器構成供電通斷保險連接。
進一步的,為了調整線路使用方便,所述后門為單開門,前門為對開門。
進一步的,所述外設輸出插座數量為兩個。
進一步的,所述風扇數量為三個。
進一步的,所述柜體下底面四個角位上還設有萬向滾輪。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中,提供了一種帶有降溫系統的、使用方便的、設計合理的交流電源綜合管理裝置。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案的前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案的后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柜體;2、后門;3、把手;4、外設輸出插座;5、前門;6、隔板;7、風扇;8、斷路器;9、控制盒;10、充電排插。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交流電源綜合管理裝置,其由柜體1、后門2、把手3、外設輸出插座4、前門5、隔板6、風扇7、斷路器8、控制盒9和充電排插10組成;柜體前后分別安裝有前門5和后門2;柜體1兩側上部安裝有橫向把手3;柜體1左側把手3與柜體1之間安裝有外設輸出插座4;柜體1右側把手與柜體1之間安裝有風扇7;柜體1右側下部安裝有斷路器8;柜體1內部至上而下由隔板6間隔成四個安裝空間,上三層安裝空間內安裝有充電排插10,最下層安裝空間內安裝有控制盒9;控制盒9分別與外設輸出插座4、風扇7和充電排插10構成供電控制連接;控制盒9與斷路器8 構成供電通斷保險連接。
進一步的,為了調整線路使用方便,所述后門2為單開門,前門5為對開門。
進一步的,所述外設輸出插座4數量為兩個。
進一步的,所述風扇7數量為三個。
進一步的,所述柜體1下底面四個角位上還設有萬向滾輪。
柜體1框架由鋁合金材料制成,面由冷軋板制成(包括前后門);把手3讓柜體1容易搬運;外設輸出插座4讓有外置設備時容易接入電源;隔板6為塑料材質,使受電設備外觀不受影響;風扇7用于柜體1散熱;斷路器8既能當開關作用又可以起過流保護作用;控制盒9內部有多種電子元件,起到充電時的控制和監測作用;充電排插10為受電設備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