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接插件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定位精確的接插件編帶。
背景技術:
目前,接插件被廣泛運用在電路板中,接插件的市場需要非常大,而對于接插件的安裝,許多工廠仍然采用人工安裝的方式作業,采用人工安裝的方式效率低且不良率高。隨著接插機的出現,接插件的安裝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接插機伴隨著一些新的問題出現,例如:接插機對于接插件編帶上的接插件定位不準確,經常導致卡料,甚至影響到安裝的精確度。而接插件若發生了裝配不到位,輕則影響接觸可靠造成元部件瞬間斷電,嚴重的就是元部件掉落。這樣的生產方式不良率得不到控制,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因此,為了解決此類問題,需要一種定位精確的接插件編帶,讓接插機能夠精確地識別接插件,提高生產的效率的同時,保證產品的可靠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精確定位的接插件編帶。
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定位精確的接插件編帶,它包括有接插件,接插件均為同規格,接插件設置有長條狀插腳 。所述接插件編帶還包括有編帶和固定帶,其中編帶為長條狀,在編帶表面上開有多個水平排列的定位孔且定位孔均位于編帶中心線上;編帶上兩個相鄰的定位孔之間距離相同,且各個定位孔的孔徑大小相同。
進一步,所述接插件的插腳下部一面與編帶一面相緊貼,再利用固定帶同時與插腳和編帶黏合且固定帶完全覆蓋插腳與編帶緊貼部分,從而使接插件固定在編帶上;每個接插件的插腳與編帶黏合長度相同且接插件并排固定在編帶上,其中,每個接插件與其相鄰的定位孔的相對距離相同,使得每個接插件在編帶上的位置能夠精確定位。
進一步,所述編帶與固定帶頂端上邊緣完全重合,另外,該固定帶設置有與插腳相配合的壓紋,當固定帶與插腳和編帶黏合時,插腳將嵌入壓紋中,從而提高插腳的位置精度。
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方案后,其最大的優點在于能夠從多個位置關系中限制接插件的位置,從而使裝配設備能夠精確的定位到每個接插件的位置,保證接插件安裝精度,減少因為裝配不到位而造成的故障,降低不良率進而節約企業生產成本,加快裝配的速度進而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側面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帶主視圖。
圖4為圖2的A局部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帶俯視圖。
其中,1-接插件,11-插腳,2-編帶,21-定位孔,3-固定帶,31-壓紋。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根據附圖1至附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定位精確的接插腳編帶包括有多個接插件1,接插件1均為規格為XH-2A型,其中接插件1設置有兩條長條狀的插腳11,插腳11長為24mm。
所述接插腳編帶還包括有編帶2和固定帶3,其中編帶2為寬度為18mm長條狀,在其表面上開有多個孔徑大小相同的定位孔21 ,孔徑為Φ4mm,所述定位孔21位于編帶2中心線上且定位孔21以并排在編帶2上,以及各個相鄰定位孔21之間的距離均為12.7mm。本實用新型從多種位置關系約束了定位孔21的位置,確保了定位孔21的位置精度。
所述接插件1的插腳11下部一面與編帶2緊貼,緊貼部分寬度為5mm,再利用固定帶3同時與插腳11和編帶2黏合且固定帶完全覆蓋插腳11與編帶2緊貼部分,從而使接插件1固定在編帶2上,采用這種的黏合方式可以使接插件1可以更加牢固的固定在編帶2上,避免在運輸或使用過程中接插件1從編帶2上掉落。另外,每個接插件1的插腳11與編帶2黏合長度均相同且接插件1并排固定在編帶2上,每個接插件1與其相鄰的定位孔21的相對距離相同。
所述的編帶2與固定帶3頂端上邊緣完全重合,另外在固定帶3上設置有與插腳11相配合的壓紋31,當固定帶3將與接插件1和編帶2黏合時,不僅約束了固定帶3與編帶2的位置關系,同時由于插腳21會嵌入到壓紋31中,接插件會更加牢固的粘合,提高插腳11的位置精度,
采用這樣的方式,先約束定位孔的位置關系,進一步約束接插件的位置關系,再約束固定帶與編帶之間的位置關系,最后利用各個位置關系之間的相互約束,從而更進一步的提高接插件在編帶上的位置精度,使裝配設備精確定位到接插件的位置,從而保證了裝配的精度。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變動和潤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故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