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網絡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工業級網絡通信傳輸設備。
背景技術:
由于工業級網絡通信傳輸設備的工作環境較復雜,須具有良好的耐高溫性能,才能保證設備在惡劣工作環境下的正常運行。因此,如何提高工業級網絡通信傳輸設備的耐高溫性能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工業級網絡通信傳輸設備內部,光模塊在通信的同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成為影響設備耐高溫性能的主要因素,要提高設備的耐高溫性能,需要對光模塊及時散熱。1×9光模塊密封在工業級網絡通信傳輸設備內,僅通過設備內部空間的空氣對流換熱或內表面的輻射換熱,難以取得預期的散熱效果,需要設置散熱裝置。傳統的光模塊散熱裝置都是在光模塊頂部安裝散熱片,形成頂部散熱通道,散熱效果達不到預期。發明專利申請CN 104793300 A公開的光模塊散熱裝置雖設有上下兩條散熱通道,增加了散熱路徑,但向下的散熱通道是將光模塊內部組件的熱量通過內部電路板傳導到光模塊殼體上,這會導致光模塊殼體的熱量過高,進而導致設備內溫度的升高,而且會有部分熱量傳遞到PCB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業級網絡通信傳輸設備,將光模塊內部熱耗最高的光器件的熱量從上下兩個方向傳導到設備外部環境,而且避免把熱量傳遞到PCB板上,減少了設備內部溫升,提高了光模塊的散熱性能,有效改善工業級網絡通信傳輸設備的耐高溫性能。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工業級網絡通信傳輸設備,包括:設備外殼,所述設備外殼內設有光模塊,所述光模塊包括光器件;
導熱裝置,所述導熱裝置設置在所述設備外殼上,所述導熱裝置抵持于所述光器件表面;
PCB板,所述PCB板設置于所述光模塊和所述設備外殼之間,所述PCB板上設有通孔,所述導熱裝置穿過所述通孔抵持于所述光器件表面,所述通孔與所述導熱裝置之間設有間隙。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設備外殼包括上外殼和下外殼,所述導熱裝置包括上導熱裝置和下導熱裝置,所述上導熱裝置設置在所述上外殼上,所述下導熱裝置設置在所述下外殼上。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光模塊包括殼體,所述光器件設置在所述殼體中,所述殼體上對應所述通孔的位置設有散熱窗,所述導熱裝置穿過所述散熱窗抵持于所述光器件表面。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殼體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PCB板設置于所述下殼體和下外殼之間。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導熱裝置為頂端涂敷有導熱硅膠的導熱柱。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導熱裝置為金屬柔性散熱器。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設備外殼的外表面為梯形齒狀結構,用來增大散熱面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中的工業級網絡通信傳輸設備通過在光器件、光模塊殼體、PCB板和設備外殼之間形成向下的散熱通道,使光模塊內部熱耗最高的光器件產生的熱量快速傳導到設備外部環境中,提高了1×9光模塊的散熱性能,進而改善了工業級網絡通信傳輸設備的耐高溫性能。在使用同種光模塊的情況下,可將工業級網絡通信傳輸設備的工作溫度上限由原來的70℃提高到85℃。
(2)本實用新型中的工業級網絡通信傳輸設備通過在PCB板上設置比導熱裝置大的通孔,使導熱裝置不接觸PCB板,使熱量不會傳遞到PCB板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的工業級網絡通信傳輸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的工業級網絡通信傳輸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設備外殼,11-上外殼,12-下外殼,2-導熱裝置,21-上導熱裝置,22-下導熱裝置,3-PCB板,31-通孔,4-光模塊,41-光器件,42-殼體,421-上殼體,422-下殼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工業級網絡通信傳輸設備,包括
設備外殼1,設備外殼1內設有光模塊4,光模塊4包括殼體42和光器件41,光器件41設置在殼體42中,殼體42包括上殼體421和下殼體422;
導熱裝置2,導熱裝置2設置在設備外殼1上,導熱裝置2抵持于光器件41表面,用以傳導光器件41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對光器件41進行散熱。
導熱裝置2為頂端涂敷有導熱硅膠的導熱柱,導熱柱通過導熱硅膠與光器件表面接觸,解決了因制造尺寸公差導致導熱柱與光器件接觸不充分進而影響導熱效果的問題。或者導熱裝置2也可以是金屬柔性散熱器,金屬柔性散熱器的結構是導熱金屬塊加彈簧,允許導熱金屬塊在垂直方向伸縮,無需使用導熱硅膠即可補償累積公差。
設備外殼1包括上外殼11和下外殼12,導熱裝置2包括上導熱裝置21和下導熱裝置22,上導熱裝置21設置在上外殼11上,下導熱裝置22設置在下外殼12上。
PCB板3,PCB板3設置于下殼體422和下外殼12之間,PCB板3上設有通孔31,導熱裝置2穿過通孔31抵持于光器件41表面,通孔31與導熱裝置2之間設有間隙。殼體42上對應通孔31的位置設有散熱窗,導熱裝置2穿過散熱窗抵持于光器件41表面。
設備外殼1的外表面為梯形齒狀結構,用來增大散熱面積。
具體實施例1,參見圖1所示,所述工業級網絡通信傳輸設備包括一PCB板3,PCB板3設置于下殼體422和下外殼12之間,下導熱裝置22依次穿過通孔31和散熱窗抵持于光器件41下表面。
具體實施例2,參見圖2所示,所述工業級網絡通信傳輸設備包括兩PCB板3,一PCB板3設置于下殼體422和下外殼12之間,下導熱裝置22依次穿過通孔31和散熱窗抵持于光器件41下表面;另一PCB板3設置于上殼體421和上外殼11之間,上導熱裝置21依次穿過通孔31和散熱窗抵持于光器件41上表面。
本實用新型中的工業級網絡通信傳輸設備通過在光器件、光模塊殼體、PCB板和設備外殼之間形成向下的散熱通道,使光模塊內部熱耗最高的光器件產生的熱量快速傳導到設備外部環境中,提高了1×9光模塊的散熱性能,進而改善了工業級網絡通信傳輸設備的耐高溫性能。在使用同種光模塊的情況下,可將工業級網絡通信傳輸設備的工作溫度上限由原來的70℃提高到85℃。
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在其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