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到電子元件組裝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電子元件組裝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技術的發展,電子元件是生活中所有電子產品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其中電子元件的生產組裝產業也越來越先進,自動化程度亦越來越高,但是目前生產電子元件的大多數自動化設備均為非標設備,只能對單一產品進行組裝,當產品更新換代后原來的自動化設備無法對新產品進行生產組裝,要整臺設備更換后且重新調試后才能實現新產品的組裝,如此導致生產模式僵化固定,資源浪費,生產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背景中的不足,現提供了一種帶模組更換功能的、控制面板可旋轉的電子元件組裝設備。
其實現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電子元件組裝設備,包括操作平臺、機械臂、電子元件加工模組和控制面板,所述機械臂、所述電子元件加工模組和所述控制面板均設置在所述操作平臺上,還包括快速定位機構和旋轉吊臂機構,所述電子元件加工模組下端部通過所述快速定位機構固定在對稱分布于所述操作平臺表面以矩陣方式排列的工位上;所述電子元件加工模組還通過快速航空接頭與均布在所述操作平臺邊緣的線纜插座電連接;所述旋轉吊臂機構通過支架與固定在所述操作平臺的上方且通過旋轉法蘭與所述控制面板活動連接。
作為對上述的一種電子元件組裝設備的進一步描述,優選地,所述快速定位機構包括固定在所述電子元件加工模組下端部的長方體固定模塊和固定在所述工位上的凹形固定模塊,所述長方體固定模塊嵌入凹形固定模塊中且通過一定位桿固定,所述定位桿下端部的裝配槽上設有U形卡簧。
作為對上述的一種電子元件組裝設備的進一步描述,優選地,所述旋轉吊臂機構包括圓形頂蓋、旋轉臂和軸承支點,所述圓形頂蓋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旋轉臂的一端通過旋轉法蘭與所述圓形頂蓋的圓心活動連接,另一端通過旋轉法蘭與所述控制面板活動連接;所述軸承支點固定在所述旋轉臂的中點處且與圓形頂蓋上的軌道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電子元件加工模組的下端部設置快速定位機構,通過快速定位機構的結合與分離實現電子元件加工模組的快速的更換,擺脫了以往一臺設備只能生產單一產品的局限,實現非標設備到標準設備的轉換;電子元件加工模組與操作平臺之間通過快速航空接頭電性連接,把所有線纜統一接到一個線纜插座上,不僅方便了電子元件加工模組的更換,同時提升了后續線路維護的便捷性;采用旋轉吊臂機構連接操作平臺與操作面板,控制面板可實現180度的旋轉動作,操作人員可輕松對設備內任一電子元件加工模組進行調試,降低調試難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操作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快速定位機構的機構示意圖;
圖4是加工模組與操作平臺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一種電子元件組裝設備,包括操作平臺1、機械臂2、電子元件加工模組3和控制面板4,所述機械臂2、所述電子元件加工模組3和所述控制面板4均設置在所述操作平臺1上,還包括快速定位機構5和旋轉吊臂機構6,所述電子元件加工模組3下端部通過所述快速定位機構5固定在對稱分布于所述操作平臺1表面以矩陣方式排列的工位11上;所述電子元件加工模組3還通過快速航空接頭與均布在所述操作平臺1邊緣的線纜插座電連接;所述旋轉吊臂機構6通過支架與固定在所述操作平臺1的上方且通過旋轉法蘭與所述控制面板4活動連接。
作為對上述的一種電子元件組裝設備的進一步描述,優選地,所述快速定位機構5包括固定在所述電子元件加工模組3下端部的長方體固定模塊51和固定在所述工位11上的凹形固定模塊52,所述長方體固定模塊51嵌入凹形固定模塊52中且通過一定位桿53固定,所述定位桿53下端部的裝配槽上設有U形卡簧54;通過插、撥所述U形卡簧54與所述定位桿53實現所述電子元件加工模組3與所述操作平臺1分離、固定。
作為對上述的一種電子元件組裝設備的進一步描述,優選地,所述旋轉吊臂機構6包括圓形頂蓋61、旋轉臂62和軸承支點63,所述圓形頂蓋61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旋轉臂62的一端通過旋轉法蘭與所述圓形頂蓋61的圓心活動連接,另一端通過旋轉法蘭與所述控制面板4活動連接,所述軸承支點63固定在所述旋轉臂62的中點處且與圓形頂蓋61上的軌道連接。
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啟示,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適當的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凡基于本專利所作的各種機構的基本變換,也應當納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更方便說明,并不能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