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通訊設備散熱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通訊設備用散熱綜合機柜。
背景技術:
目前,在通信網絡中,存在大量放置于戶外的戶外通信設備,例如通信基站大功率機柜等。但由于這些戶外通信設備在工作時產生熱量,并且只有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才能夠正常運行,因此需要為這些戶外通信設備設置散熱裝置,通訊信號基站一般需要安設通訊設備和連接通訊設備的控制柜,控制柜內電器元件工作運行時會產生熱量,過高的溫度會影響電器元件的正常需要,從而其控制柜內在其柜門上一般開設有散熱槽孔,但因為部分控制柜是安裝在戶外的,從而雨水會從柜門上的散熱槽孔進入控制柜內,會造成控制柜內電器元件的損壞,或產生水蒸氣破壞電器元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訊設備用散熱綜合機柜,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風機可對種通訊設備機柜進行散熱,通過控制器自動控制散熱,散熱及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為一種通訊設備用散熱綜合機柜,包括風機、柜體、控制器、通風蓋和電動推桿,所述柜體上端開設有進風通道,且進風通道與出風口連接,所述出風口另一端與風機連接,且出風口內部安裝有加熱器,所述風機一側開設有進風口,所述柜體通過鉸鏈與柜門轉動連接,且柜門內壁安裝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過導線與控制面板電性連接,且控制器下端分別安裝有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所述柜體側壁開設有通風口,且通風口上端設置有通風蓋,所述通風蓋通過轉軸與柜體轉動連接,且轉軸兩端固定有齒輪,所述齒輪與柜體內部的齒條連接,且齒條下端固定有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通過導線與控制器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風機通過聯軸器與電機轉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柜門外壁安裝有拉手。
優選的,所述控制器外部安裝有顯示屏,且控制器通過導線分別與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齒條與滑軌滑動連接,且滑軌固定于柜體內壁。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實時監控柜體內溫濕度,溫濕度超過設定值時,可自動進行散熱和干燥,防止內部產生水汽,損壞電器元件,散熱和干燥及時。
(2)在外部環境溫度過低時,可通過加熱器對柜體內進行保溫,防止溫度過低時元件無法正常運行。
(3)通風蓋在不進行散熱時關閉,防止雨水或積雪進入,密封性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風機;2-柜體;3-柜門;4-控制器;5-控制面板;6-溫度傳感器;7-濕度傳感器;8-進風口;9-通風蓋;10-通風口;11-滑軌;12-轉軸;13-齒輪;14-齒條;15-電動推桿;16-出風口;17-加熱器;18-進風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通訊設備用散熱綜合機柜,包括風機1、柜體2、控制器4、通風蓋9和電動推桿15,柜體2上端開設有進風通道18,且進風通道18與出風口16連接,出風口16另一端與風機1連接,且出風口16內部安裝有加熱器17,風機1一側開設有進風口8,柜體2通過鉸鏈與柜門3轉動連接,且柜門3內壁安裝有控制器4,控制器4通過導線與控制面板5電性連接,且控制器4下端分別安裝有溫度傳感器6和濕度傳感器7,柜體2側壁開設有通風口10,且通風口10上端設置有通風蓋9,通風蓋9通過轉軸12與柜體2轉動連接,且轉軸12兩端固定有齒輪13,齒輪13與柜體2內部的齒條14連接,且齒條14下端固定有電動推桿15,電動推桿15通過導線與控制器4電性連接,風機1通過聯軸器與電機轉動連接,柜門3外壁安裝有拉手,控制器4外部安裝有顯示屏,且控制器4通過導線分別與溫度傳感器6和濕度傳感器7電性連接,齒條14與滑軌11滑動連接,且滑軌11固定于柜體2內壁。
工作原理:使用時,通過控制面板6在控制器4內輸入柜體2內溫度和濕度范圍,通過溫度傳感器6和濕度傳感器7檢測柜體2內的溫度和濕度,當柜體2內溫度超過設定值,控制器4控制風機1轉動,對柜體2內進行散熱,散熱時電動推桿15拉動齒條14下降,使齒輪13逆時針帶動轉軸12轉動,從而控制通風蓋9打開,降溫后風機1和通風蓋9關閉,防止雨水等進入,當柜體2內濕度過大,產生水汽時,可通過加熱器17對冷風進行加熱,迅速烘干水汽,防止電器元件受損。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