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移動終端同時注冊兩種網絡時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3GPP網絡系統,特別涉及移動終端同時注冊兩種網絡時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
背景技術: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化伙伴項目)為了增強未來網絡的競爭能力,正在研究一種全新的演進網絡架構,包括系統架構演進(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和接入網的長期演進(LTELong-Term Evolution)。
其中,演進的接入網稱為演進的UMTS陸地無線接入網(E-UTRANEvolvedUMTS Territo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進的分組核心網絡架構如圖1所示,包括移動性管理實體(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用戶面實體(UPEUser Plane Entity)以及不同接入系統之間的用戶面錨點(InterAS AnchorInter Access System Anchor)三個邏輯功能實體。
其中,MME,負責控制面的移動性管理,包括用戶上下文和移動狀態管理,分配用戶臨時身份標識等,對應于當前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MTS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系統內部服務GPRS支持節點(SGSNServingGPRS Support Node)的控制平面部分;UPE,負責空閑狀態下為下行數據發起尋呼,管理保存IP承載參數和網絡內路由信息等,對應于當前GPRS/UMTS系統內部SGSN和網關GPRS支持節點(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的數據平面部分;Inter AS Anchor,則充當不同接入系統間的用戶面錨點。
策略和計費規則功能實體(PCRFPolicy and Charging Rule Function),用于策略控制決定和流計費控制功能;歸屬網絡服務器(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用于存儲用戶簽約信息。
3GPP在引入了SAE/LTE技術以后,原來的3GPP通信系統還將在一段的時間內與新技術并存,為了使兩種或多種技術之間更好的互通,以及減少這些技術之間在空閑狀態下的在無線接入的信令消息,目前已經提出以下了三種解決方案。
第一種方案如圖2所示,為第一種方案的SAE和Pre-SAE共存的系統架構示意圖。主要是用戶數據保存在前SAE(Pre-SAE)網絡的SGSN中,SAE/LTE網絡中的MME/UPE分配臨時移動用戶標識符(TMSI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Identity),跟蹤區(TATracking Area)給UE;同時Pre-SAE中的SGSN分配了臨時移動用戶標識符TMSI,路由區(RARouting Area)給UE。這樣用戶在SAE的TA與Pre-SAE的RA中來回移動時,不再有新的路由區更新,節省了一部分的信令。
如圖3所示,為UE在Pre-SAE網絡與SAE網絡中進行注冊的具體流程圖。圖中,-------→為必須的過程; 為可選的過程。如圖3所示,具體步驟如下步驟1,用戶設備(UEUser Equipmet)向Pre-SAE中的SGSN發送注冊請求(Register Request)消息;步驟2,執行安全功能(Security Function);此過程為可選過程;步驟3,將Pre-SAE SGSN注冊(Register SGSN)到HSS中;步驟4,HSS將該用戶的相關數據插入(Insert Subscriber Data)到Pre-SAE SGSN中;其中,插入用戶數據消息可能有多條;步驟5,Pre-SAE SGSN發送插入用戶數據確認(Insert Subscriber DataAck)消息給HSS;步驟6,HSS發送注冊確認(Register Confirm)消息給Pre-SAE SGSN;步驟7,Pre-SAE SGSN發送注冊接受(Register Accept)消息給UE;步驟8,UE發送注冊完成(Register Complete)消息給Pre-SAE SGSN,其中,該消息為可選消息;步驟9,UE檢測到其他的接入系統,并接入到SAE接入系統中;步驟10,UE發送注冊(Register Request)消息到SAE MME/UPE;步驟11,SAE MME/UPE發送標識請求(Identity Request)消息給Pre-SAESGSN;步驟12,Pre-SAE SGSN將該用戶相關的數據通過標識響應(IdentityResponse)消息發送到SAE MME/UPE;步驟13,SAE MME/UPE發送注冊接受(Register Accept)消息給UE。
步驟14,UE發送注冊完成(Register Complete)消息給SAE MME/UPE,其中,該消息為可選消息。
第二種方案如圖4所示,為現有第二種方案的SAE和Pre-SAE共存系統架構示意圖。該方案主要是將用戶數據保存在SAE/LTE網絡的MME/UPE中,SAE/LTE網絡中的MME/UPE給UE分配了各自的TMSI、跟蹤區TA和路由區RA;可選情況下,Pre-SAE中的SGSN也可以再分配一個TMSI給UE。這樣用戶在SAE的跟蹤區TA與Pre-SAE的路由區RA下來回移動時,不再有新的路由區更新,節省了一部分的信令。
如果UE同時注冊到SAE MME/UPE和Pre-SAE SGSN中,并且SAE MME/UPE分配TMSI、跟蹤區標識(TAITracking Area Identity)給UE,Pre-SAE SGSN分配TMSI、路由區標識(RAIRouting Area Identity)給UE。此具體的流程類似方案一的注冊流程圖3,這里不再贅述。
如果UE同時注冊到SAE MME/UPE和Pre-SAE SGSN中,這個注冊過程中,只有SAE MME/UPE分配一個TMSI、RAI、TAI給UE。具體的處理流程這里不再詳述述。
第三種方案此種方案主要是用戶注冊在SAE,Pre-SAE網絡中,網絡下發TMSI(一個或兩個),以及等價路由區列表(一個或多個RA+一個或多個TA)給UE。這樣UE在這些等價路由區中移動時,不需要額外的路由區更新信令。
此方案的注冊方式與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注冊方式類似,這里不再贅述。
上述方案中,路由區更新泛指在Pre-SAE網絡中的路由區更新(RAURouting Area Update)和SAE/LTE網絡中的跟蹤區更新(TAUTracking AreaUpdate)。
雖然,上述三種方案實現了用戶設備在兩種網絡中移動時,減少了相關的信令消息,尤其是路由區更新消息。但是,如果用戶長期駐留在某種無線接入技術A的網絡中進行周期性路由區更新,那樣就會存在一個問題,即在另一種無線接入技術B中,該用戶的數據可能會由于定時器超時而導致用戶數據被清除。這樣,用戶終端移動進入無線接入技術B時,由于沒有要求進行路由區更新,該技術中沒有該用戶數據,發起的業務操作將會失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同時注冊兩種網絡時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使得用戶終端UE在多種無線接入技術中,在執行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時,SAE網絡的MME/UPE與Pre-SAE的SGSN之間發送通知消息,能夠防止用戶數據被清除,保證業務的正確處理。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中,用戶終端同時在系統架構演進網絡和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注冊時,包括步驟步驟1,用戶終端選擇在系統構架演進網絡或者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中執行注冊操作;
步驟2,當用戶終端在執行網絡中進行注冊操作時,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通知非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
根據該方法,所述系統架構演進網絡和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各分配一臨時移動用戶標識符給用戶終端,并且所述注冊操作為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
根據該方法,所述步驟2包括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注冊到歸屬用戶服務器,并獲得用戶簽約數據;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發送注冊請求到非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
根據該方法,所述步驟2包括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檢測所述操作是否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檢測結果為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則通知非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
根據該方法,所述步驟2包括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發送通知消息至非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
根據該方法,還包括步驟非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獲知用戶終端進行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后,執行相關操作以防止用戶數據被清除。
根據該方法,還包括步驟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啟動用戶數據監測管理功能。
根據該方法,還包括步驟非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獲知用戶終端進行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后,執行相關操作以防止用戶數據被清除;非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發送通知響應消息至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
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啟動用戶數據監測管理功能。
根據該方法,還包括步驟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發送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接受消息至用戶終端。
根據該方法,所述系統架構演進網絡分配一臨時移動用戶標識符給用戶終端,所述注冊操作為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時所述用戶終端選擇在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中執行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檢測所述操作是否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判斷結果為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時,則通知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
根據該方法,還包括步驟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獲知用戶終端進行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后,執行相關操作以防止用戶數據被清除。
根據該方法,還包括步驟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發送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接受消息至用戶終端。
根據該方法,所述系統架構演進網絡分配一臨時移動用戶標識符給用戶終端,所述注冊操作為路由區更新操作時用戶終端選擇在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中執行路由區更新操作;當用戶終端在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中進行路由區更新操作時,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通知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執行相關操作。
根據該方法,還包括步驟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發送路由區更新接受消息至用戶終端。
根據該方法,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檢測所述操作是否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包括步驟
用戶終端發送路由區更新消息或附著操作消息至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接收到該消息后,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檢測是否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
根據該方法,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檢測所述操作是否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包括步驟用戶終端發送路由區更新消息或附著操作消息至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接收到該消息后,所述執行附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決定是否需要鑒權;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檢測是否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
根據該方法,所述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決定需要鑒權時,該鑒權過程包括步驟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向歸屬用戶服務器發起取鑒權數據的過程;所述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對用戶終端發起鑒權。
根據該方法,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檢測所述操作是否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包括步驟用戶終端發送路由區更新消息或附著操作消息至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接收到該消息后,所述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向非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發起取用戶數據和鑒權數據的過程,并決定是否向歸屬用戶服務器發起取鑒權數據的過程;所述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對用戶終端發起鑒權。
根據該方法,所述路由區更新指周期性路由區更新或者所屬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內部的路由區更新或跨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的路由區更新。
根據該方法,所述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為業務GPRS支持節點。
根據該方法,所述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路由區更新是指跟蹤區更新。
根據該方法,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為分離或整合。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中,用戶終端在系統架構演進網絡和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注冊時,系統架構演進網絡分配一臨時移動用戶標識符給用戶終端情況下,包括步驟步驟1,用戶終端決定在系統架構演進網絡中執行路由區更新操作;步驟2,當用戶終端在系統架構演進網絡中進行路由區更新操作時,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啟動用戶數據監測管理功能。
所述步驟2包括步驟21,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檢測所述操作是否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步驟22,檢測結果為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時,則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啟動用戶數據監測管理功能。
還包括步驟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發送路由區更新接受消息至用戶終端。
還包括步驟用戶終端發送路由區更新完成消息至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用戶終端UE在多種無線接入技術中,在執行附著操作或周期性路由區更新操作或本MME/UPE內的普通路由區更新操作時,SAE的MME/UPE與Pre-SAE的SGSN之間發送通知消息,能夠防止用戶數據被清除,保證業務的正確處理。
圖1為現有技術中演進的分組核心網的架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第一種方案的SAE和Pre-SAE共存系統架構示意圖;圖3為現有技術中用戶終端在Pre-SAE網絡與SAE網絡中進行注冊的流程圖;圖4為現有第二種方案的SAE和Pre-SAE共存系統架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流程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流程圖;圖7A和圖7B為本發明實施例三的流程圖;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五的流程圖;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六的流程圖;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七的流程圖;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八的流程圖;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九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當用戶終端同時在系統架構演進網絡SAE和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Pre-SAE)注冊時,包括步驟步驟1,用戶終端UE選擇在SAE網絡或者Pre-SAE網絡中執行注冊操作,其中注冊操作包括附著(Attach)操作或路由區更新(RAU)操作;步驟2,當UE在執行網絡中進行注冊操作時,該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MME/UPE)通知非執行網絡的MME/UPE。
另外,當用戶終端在系統架構演進網絡和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注冊時,系統架構演進網絡分配一臨時移動用戶標識符給用戶終端情況下,包括步驟步驟1,用戶終端決定在系統架構演進網絡中執行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步驟2,當用戶終端在系統架構演進網絡中進行路由區更新操作時,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啟動用戶數據監測管理功能。
通過本發明,當UE在多種無線接入技術中,在執行附著操作或周期性路由區更新操作或本MME/UPE內的普通路由區更新操作時,一種無線接入技術中的MME/UPE和另一種無線接入技術中的MME/UPE之間發送通知消息,能夠防止用戶數據被清除,保證業務的正確處理。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所述路由區更新指周期性路由區更新或者本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內部的路由區更新或跨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內部的路由區更新;所述Pre-SAE網絡的MME/UPE為業務GPRS支持節點(SGSN);SAE網絡的路由區更新是指跟蹤區更新。MME/UPE為分離或整合。
本實施例中,無線接入網絡A,無線接入網絡B是兩種不同的無線接入技術,分別為SAE網絡、及Pre-SAE的一種。其中,無線接入網絡A為Pre-SAE,則Pre-SAE的MME/UPE為SGSN;而無線接入網絡B則為SAE網絡。或者,無線接入網絡A為SAE網絡;無線接入網絡B則為Pre-SAE,則Pre-SAE的MME/UPE為SGSN。
以下實施例的附圖中-------→為必須的過程; 為可選的過程。
實施例一SAE和Pre-SAE各分配一個臨時移動用戶標識TMSI給UE,注冊操作可以為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其中,附著(ATTACH)到兩個RAT(RadioAccess Type;無線接入類型)中在一個過程中完成,路由區更新(RAURouting Area Update)到兩個RAT中在一個過程中完成。
則只在一個RAT中的MME/UPE(一般為保存主要數據的網元)中啟動隱式分離和清除功能;在另一個RAT中的MME/UPE中取消隱式分離和清除功能。
如圖5所示,具體流程如下
步驟1,用戶終端UE發現無線接入網絡A的接入系統,選擇無線接入網絡A的接入系統,并決定進行附著操作或跨MME/UPE的路由區更新操作;步驟2,UE向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發送附著操作請求(Attach Request)或跨MME/UPE路由區更新請求(Inter MME/UPE Rout ing Area Update Request)消息,在消息中主要包括用戶標識,位置信息等內容;步驟3,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根據用戶臨時標識從上次注冊的MME/UPE上獲取用戶永久標識,鑒權數據等相關內容,此步驟為可選;步驟4,執行鑒權(Authentication)過程,此步驟為可選;步驟5a~5b,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注冊到歸屬用戶服務器HSS,將用戶簽約數據發送到MME/UPE;步驟6a~6b,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注冊到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在這個過程中完成在無線接入網絡B中的注冊過程,到達一次完成注冊的過程;步驟7,執行操作防止用戶數據被清除,本實施例中該操作為取消隱式分離和清除功能,在無線接入網絡A中執行周期性路由區更新或本MME/UPE內的路由區更新操作時不需要通知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步驟8,啟動用戶數據監測管理功能,本實施例中為啟動隱式分離和清除功能,只在無線接入網絡A中維護周期性位置更新定時器等功能;步驟9,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發送附著操作接受(Attach Accept)或路由區更新接受(Routeing Area Update Accept)消息給UE;在消息中主要包括位置信息,用戶標識等信息。
實施例二SAE和Pre-SAE各分配一個TMSI給UE,所述注冊操作為附著操作或周期性更新操作。其中,ATTACH到兩個RAT中在一個過程中完成;RAU到兩個RAT中在一個過程中完成。
當UE在無線接入網絡A的周期性路由區更新操作或本MME/UPE內部的普通路由區更新操作時,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檢測到該次操作與上次操作改變了RAT技術,則需要通知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取消隱式分離和清除功能,同時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中啟動隱式分離和清除功能。
如圖6所示,具體步驟如下步驟1,用戶終端UE發現無線接入網絡A的接入系統,選擇無線接入網絡A的接入系統(Network Discovery and Access System Selection);步驟2,UE向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發送周期性路由區更新請求(Periodic Routing Area Update Request)消息或本MME/UPE內部的路由區更新請求(Intra MME/UPE Routing Area Update Request)消息或附著操作消息,其中所述請求消息中包括用戶標識、位置信息等內容;步驟3,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鑒權。該步驟為可選;其中,過程3a與過程3b1,3b2,只有一個過程會發生;1)步驟(3a),如果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沒有鑒權數據,而且MME/UPE與HSS有直接的取鑒權數據接口,那MME/UPE向HSS發起取鑒權數據過程。
2)步驟(3b1、3b2),如果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沒有用戶數據和鑒權數據,而且與HSS沒有直接的取用戶數據和鑒權數據接口,需要向發起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取鑒權數據。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根據鑒權數據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向HSS發起取鑒權數據。
3)步驟(3c)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對UE發起鑒權。
步驟4,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檢測此次操作與上次操作是否改變了接入技術,如果改變了接入技術,則發送通知消息到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否則不發送通知消息到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步驟5,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向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發送通知消息,告知UE在無線接入網絡A中已經進行了周期性路由區更新或本MME/UPE內部的路由區更新或附著操作;如果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向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有取用戶數據和鑒權數據的過程(3b1),可以將這個通知消息省略,因為取用戶數據和鑒權數據的過程中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就會知道用戶已經在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注冊;步驟6,在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中執行具體操作,防止用戶數據被清除,該具體操作如取消隱式分離和清除功能等,在本發明中不作限制;步驟7,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將處理的結果以通知消息的執行結果發送給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該消息為可選消息;步驟8,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檢測到該次操作與上次操作改變了RAT,則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啟動用戶數據監測管理功能,具體如啟動隱式分離和清除功能;步驟9,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將周期性路由區更新或本MME/UPE內部的路由區更新的接受消息發送給UE。
實施例三SAE和Pre-SAE各分配一個TMSI給UE,注冊操作可為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其中,ATTACH到兩個RAT中分兩個過程完成;RAU到兩個RAT中分兩個過程完成。第一個ATTACH過程或第一個RAU過程按照正常操作完成;在第二個ATTACH過程或第二個RAU過程中,該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需要通知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取消隱式分離和清除功能。通知消息可以通過標識請求(Identity Request)來指示。
如圖7A和7B所示,具體步驟如下步驟1,UE發現無線接入網絡A的接入系統,選擇無線接入網絡A的接入系統,并決定進行附著操作或跨MME/UPE的路由區更新操作;步驟2,UE向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發送附著操作請求(AttachRequest)或跨MME/UPE路由區更新請求(Inter MME/UPE Routing Area UpdateRequest)消息,在消息中主要包括用戶標識,位置信息等內容;步驟3,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根據用戶臨時標識從上次注冊的MME/UPE上獲取用戶永久標識,鑒權數據等相關內容,此步驟為可選;
步驟4,執行鑒權過程,該過程為可選過程;步驟5a~5b,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注冊到HSS,在這個過程中將用戶簽約數據發送到MME/UPE;步驟6,啟動用戶數據監測管理功能,本實施例中為啟動隱式分離和清除功能;只在無線接入網絡A中維護周期性位置更新定時器等功能;步驟7,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發送附著操作接受或路由區更新接受(Attach Accept or Routeing Area Update Accept)消息給UE,在該消息中主要包括位置信息,用戶標識等信息;步驟8,UE發現無線接入網絡B的接入系統,選擇無線接入網絡B的接入系統,并決定進行附著操作或跨MME/UPE的路由區更新操作;步驟9,UE向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發送附著操作請求(AttachRequest)或跨MME/UPE路由區更新請求(Inter MME/UPE Routing Area UpdateRequest)消息,在該消息中主要包括用戶標識,位置信息等內容;步驟10,執行鑒權過程,該步驟為可選;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可能需要向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獲取鑒權數據;步驟11,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發送標識請求(Identity Request)消息到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步驟12,執行操作防止用戶數據被清除,本實施例中為取消隱式分離和清除功能,在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中不再維護周期性位置更新定時器;步驟13,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發送標識響應(Identity Response)消息到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該消息中主要包括用戶相關用戶數據等信息;步驟14,啟動用戶數據監測管理功能,本實施例中為啟動隱式分離和清除功能,只在無線接入網絡B中維護周期性位置更新定時器等功能;步驟15,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發送附著操作接受或路由區更新接受(Attach Accept or Routeing Area Upda te Accept)消息給UE,在該消息中主要包括位置信息,用戶標識等信息。
實施例四SAE和Pre-SAE各分配一個TMS I給UE,注冊操作為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其中,ATTACH到兩個RAT中在分兩個過程完成;RAU到兩個RAT中分兩個過程完成。
在無線接入網絡A的周期性路由區更新操作或本MME/UPE內部的普通路由區更新操作時,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檢測到該次操作與上次操作改變了RAT技術,則需要通知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取消隱式分離和清除功能。同時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中啟動隱式分離和清除功能。
其具體流程與實施例二類似,此處不再贅述。
實施例五當只有SAE的MME/UPE分配了一個TMSI給UE時,所述注冊操作可以為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在Pre-SAE中執行附著操作或執行本SGSN內的路由區更新時,Pre-SAE的SGSN檢測到該次操作與上次操作改變了RAT技術,則需要通知給SAE網絡的MME/UPE以防止用戶數據被清除。SAE的MME/UPE取消隱式分離和清除功能。
其具體流程如圖8所示步驟1,UE已經注冊到SAE的MME/UPE網絡中,并且分配了臨時用戶標識等信息;步驟2,UE發現Pre-SAE網絡的接入系統,選擇Pre-SAE無線接入技術的接入系統,并決定在Pre-SAE網絡中進行附著操作或本MME/UPE的路由區更新或周期性路由區更新操作;步驟3,UE向Pre-SAE網絡的SGSN發送注冊請求(Register Request)消息,該注冊請求包括附著操作請求(Attach Request)或本MME/UPE路由區更新請求(Intra MME/UPE Routing Area Update Request)或周期性路由區更新請求,在消息中主要包括用戶標識,位置信息等內容;步驟4,執行安全功能(security Function),該步驟為可選;步驟5,Pre-SAE網絡的SGSN判斷與上次接入時是否改變了接入技術,如果改變了接入技術,需要通知SAE網絡的MME/UPE;如果沒有改變接入技術,則不需要通知SAE網絡的MME/UPE;步驟6,Pre-SAE網絡的SGSN發送通知消息給SAE網絡的MME/UPE,通知UE的接入技術發生改變;步驟7,在SAE網絡的MME/UPE中執行操作防止用戶數據被清除,具體如取消隱式分離和清除,本發明中對具體操作不作限制;步驟8,SAE網絡的MME/UPE將通知消息的執行結果發送給Pre-SAE網絡的SGSN;步驟9,Pre-SAE網絡的SGSN發送注冊接受(Register Accept)消息給UE,在該消息中主要包括位置信息,用戶標識等信息。
實施例六當只有SAE網絡的MME/UPE分配了一個TMSI給UE時,所述注冊操作為路由區更新操作。UE在SAE網絡中進行注冊過程中,SAE網絡的MME/UPE只分配了一個TMSI,一個TAI,一個RAI給UE。
UE在SAE網絡中進行周期性路由區更新或本MME/UPE內的普通路由區更新時,SAE網絡的MME/UPE不必發送通知消息給Pre-SAE網絡的SGSN。主要是因為Pre-SAE網絡中的SGSN沒有分配TMSI,數據不會被清除。SAE網絡的MME/UPE檢測到該次操作與上次操作改變了RAT技術,SAE的MME/UPE啟動隱式分離和清除功能。
圖9為本實施例的具體流程圖,具體流程如下步驟1,UE發現SAE網絡的接入系統,選擇SAE網絡的接入系統;步驟2,UE向SAE網絡的MME/UPE發送周期性路由區更新(PeriodicRouting Area Update Request)消息或本MME/UPE內部的路由區更新(IntraMME/UPE Rout ing Area Update Request)消息;步驟3,執行安全功能(Security Function),該過程為可選過程;步驟4,SAE網絡的MME/UPE檢測到該次操作與上次操作改變了RAT,則SAE網絡的MME/UPE啟動用戶數據監測管理功能,本實施例中為啟動隱式分離和清除功能;步驟5,SAE網絡的MME/UPE將路由區更新的接受(Routing Area UpdateAccept)消息發送給UE;步驟6,UE發送路由區更新的完成(Routing Area Update Complete)消息給SAE的MME/UPE,該消息為可選消息。
實施例七SAE網絡和Pre-SAE網絡各分配一個TMSI給UE,所述注冊操作為路由區更新操作。在無線接入網絡A執行路由區更新操作(包括周期性位置更新操作)時,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需要通知無線接入技術B的MME/UPE以防止用戶數據被清除。
如圖10所示,具體步驟如下步驟1,UE已經注冊到無線接入網絡A和無線接入網絡B中,并分配了臨時用戶標識;步驟2,UE發現無線接入網絡A的接入系統,選擇無線接入網絡A的接入系統,并決定進行周期性路由區更新操作或本MME/UPE內部的路由區更新操作;步驟3,UE發送周期性路由區更新操作或本MME/UPE內部的路由區更新操作請求消息到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中,在消息中主要包括用戶標識,位置信息等內容;步驟4,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發送通知消息給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通知UE在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中執行了路由區更新操作;步驟5,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根據收到的消息執行相關操作防止用戶數據被清除,防止用戶被分離,具體操作在本發明中不作限制;步驟6,無線接入網絡B的MME/UPE發送通知執行結果發送到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步驟7,無線接入網絡A的MME/UPE發送路由區更新接受(RouteingArea Update Accept)消息給UE,在該消息中主要包括位置信息,用戶標識等信息。
實施例八當只有SAE網絡的MME/UPE分配了一個TMSI給UE時,所述注冊操作為路由區更新操作。在Pre-SAE網絡中執行路由區更新操作(包括周期性位置更新操作)時,需要通知給SAE網絡的MME/UPE以防止用戶數據被清除。
如圖11所示,具體步驟如下步驟1,UE已經注冊到Pre-SAE和SAE兩個網絡中,并分配了臨時用戶標識;步驟2,發現Pre-SAE無線接入技術的接入系統,選擇Pre-SAE網絡的接入系統,并決定進行周期性路由區更新操作或本MME/UPE內部的路由區更新操作;步驟3,UE發送周期性路由區更新操作或本SGSN內部的路由區更新操作請求消息發送到Pre-SAE的SGSN中,在消息中主要包括用戶標識,位置信息等內容;步驟4,Pre-SAE網絡的SGSN發送通知消息給SAE網絡的MME/UPE,通知UE在Pre-SAE網絡中執行了路由區更新操作;步驟5,SAE網絡的MME/UPE根據收到的消息執行相關操作防止用戶數據被清除,防止用戶被分離,具體操作本發明中不作限制;步驟6,SAE網絡的MME/UPE發送通知執行結果發送到Pre-SAE網絡的SGSN;步驟7,Pre-SAE網絡的SGSN發送路由區更新接受(Routeing Area UpdateAccept)消息給UE,在該消息中主要包括位置信息,用戶標識等信息。
實施例九當只有SAE網絡的MME/UPE分配了一個TMSI給UE時,UE在SAE網絡中進行注冊過程中,SAE網絡的MME/UPE只分配了一個TMSI,一個TAI,一個RAI給UE。UE在SAE網絡中進行周期性路由區更新或本MME/UPE內的普通路由區更新時,SAE網絡的MME/UPE不必發送通知消息給Pre-SAE網絡的SGSN。主要是因為Pre-SAE網絡中的SGSN沒有分配TMSI,數據不會被清除。SAE的MME/UPE啟動隱式分離和清除功能。
如圖12所示,具體步驟如下圖12為本實施例的具體流程圖,具體流程如下步驟1,UE發現SAE網絡的接入系統,選擇SAE網絡的接入系統;步驟2,UE向SAE網絡的MME/UPE發送周期性路由區更新(Periodic RoutingArea Update Request)消息或本MME/UPE內部的路由區更新(Intra MME/UPE Routing Area Update Request)消息;步驟3,執行安全功能(Security Function),該過程為可選過程;步驟4,SAE網絡的MME/UPE啟動用戶數據監測管理功能,本實施例中為啟動隱式分離和清除功能;步驟5,SAE網絡的MME/UPE將路由區更新的接受(Routing Area UpdateAccept)消息發送給UE;步驟6,UE發送路由區更新的完成(Routing Area Update Complete)消息給SAE的MME/UPE,該消息為可選消息。
本實施例的流程圖與實施例六類似,此處不再贅述。
上述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非用于限定本發明。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戶終端同時在系統架構演進網絡和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注冊時,包括步驟步驟1,用戶終端選擇在系統構架演進網絡或者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中執行注冊操作;步驟2,當用戶終端在執行網絡中進行注冊操作時,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通知非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架構演進網絡和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各分配一臨時移動用戶標識符給用戶終端,并且所述注冊操作為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包括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注冊到歸屬用戶服務器,并獲得用戶簽約數據;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發送注冊請求到非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包括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檢測所述操作是否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檢測結果為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則通知非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包括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發送通知消息至非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
6.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非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獲知用戶終端進行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后,執行相關操作以防止用戶數據被清除。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啟動用戶數據監測管理功能。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非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獲知用戶終端進行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后,執行相關操作以防止用戶數據被清除;非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發送通知響應消息至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啟動用戶數據監測管理功能。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發送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接受消息至用戶終端。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發送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接受消息至用戶終端。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架構演進網絡分配一臨時移動用戶標識符給用戶終端,所述注冊操作為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時所述用戶終端選擇在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中執行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檢測所述操作是否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判斷結果為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時,則通知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獲知用戶終端進行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后,執行相關操作以防止用戶數據被清除。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發送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接受消息至用戶終端。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架構演進網絡分配一臨時移動用戶標識符給用戶終端,所述注冊操作為路由區更新操作時用戶終端選擇在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中執行路由區更新操作;當用戶終端在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中進行路由區更新操作時,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通知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執行相關操作。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發送路由區更新接受消息至用戶終端。
1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檢測所述操作是否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包括步驟用戶終端發送路由區更新消息或附著操作消息至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接收到該消息后,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檢測是否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
1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檢測所述操作是否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包括步驟用戶終端發送路由區更新消息或附著操作消息至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接收到該消息后,所述執行附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決定是否需要鑒權;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檢測是否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決定需要鑒權時,該鑒權過程包括步驟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向歸屬用戶服務器發起取鑒權數據的過程;所述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對用戶終端發起鑒權。
1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檢測所述操作是否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包括步驟用戶終端發送路由區更新消息或附著操作消息至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接收到該消息后,所述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向非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發起取用戶數據和鑒權數據的過程,并決定是否向歸屬用戶服務器發起取鑒權數據的過程;所述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對用戶終端發起鑒權。
20.根據權利要求2或13或14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區更新指周期性路由區更新或者所屬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內部的路由區更新或跨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的路由區更新。
2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為業務GPRS支持節點。
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路由區更新是指跟蹤區更新。
2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為分離或整合。
24.一種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戶終端在系統架構演進網絡和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注冊時,系統架構演進網絡分配一臨時移動用戶標識符給用戶終端情況下,包括步驟步驟1,用戶終端決定在系統架構演進網絡中執行路由區更新操作;步驟2,當用戶終端在系統架構演進網絡中進行路由區更新操作時,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啟動用戶數據監測管理功能。
25.根據權利要求24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包括步驟21,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檢測所述操作是否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步驟22,檢測結果為改變了無線接入網絡時,則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啟動用戶數據監測管理功能。
26.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系統架構演進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發送路由區更新接受消息至用戶終端。
27.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用戶終端發送路由區更新完成消息至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戶數據的同步方法,其中,用戶終端同時在系統架構演進網絡和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注冊時,用戶終端選擇在系統構架演進網絡或者非系統架構演進網絡中執行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當用戶終端在執行網絡中進行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時,該執行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通知不執行附著操作或路由區更新操作網絡的移動性管理實體和用戶面實體。通過本發明,能夠防止用戶數據被清除,保證業務的正確處理。
文檔編號H04L7/00GK101072111SQ20061008028
公開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12日
發明者毛國峰, 胡偉華, 朱志明, 葉文林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