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業務平臺組件管理和組件運行方法及業務平臺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650525閱讀:39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業務平臺組件管理和組件運行方法及業務平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訊業務管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和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及業務平臺。
背景技術
通訊業務的提供通常采用業務平臺與業務組件結合的方式,通過在通用的業務平臺上部署具有各種具體功能的業務組件,組成整個業務系統。
為了實現對業務系統的管理,一般還會采用網管系統通過業務平臺對業務組件進行運行監控和運行管理等操作。例如,管理員可通過網管系統對業務組件進行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進行加載、激活、去激活、卸載等操作。此外,為了控制業務組件的業務運行模式,或優化業務組件的運行性能等,還可通過網管系統對業務組件的運行參數進行設置。而業務組件則通過上報狀態信息,向網管系統提供自身的當前運行狀況,為網管系統的管理提供依據。業務組件接受網管系統的生命周期控制和參數設置以及向網管系統上報狀態報告等管理操作,可通過業務平臺定義的統一管理接口進行。
此外,業務組件還具有與自身功能相關的各種功能接口,包括組件要求的接口(Required Interface)和提供的接口(Provided Interface)。要求的接口是指組件運行時需要其他組件提供給它的接口,提供的接口是指組件可以給其他組件提供的接口。組件接口之間的連接關系在網管系統上被設置,組件運行時,根據設置的組件接口連接關系發出功能請求或對外提供功能。
在現有的業務系統中,業務組件被獨立的部署、管理和運行。為了部署的靈活性和開發的便利性,業務組件一般粒度都較小、數量較多。然而,對于網管系統來說,為便于對組件的運行監控和運行管理,又希望組件粒度大、數量少。這就造成了業務組件的開發設計與運行管理在粒度劃分上取向不一致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將小粒度組件進行復合管理和運行的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和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其中的一種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包括接收管理指示,判斷所述管理指示為對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管理指示;按照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將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轉換為對與所述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管理指示;根據所述子組件管理指示執行相應子組件的管理操作。
其中的另一種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包括接收組件的管理報告,判斷所述管理報告為與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管理報告;按照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將所述子組件管理報告轉換為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管理報告;向網管系統提供所述復合組件管理報告。
其中的一種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包括進行組件的接口依賴查找,判斷源組件接口為與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接口;按照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連接配置進行復合組件內查找,獲得與所述源子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組件接口,所述目的組件接口為與同一復合組件關聯的另一子組件的目的子組件接口;建立所述源子組件接口到目的子組件接口的連接關系;或者,將所述源子組件接口轉換為所述復合組件的對應源復合組件接口;向網管系統查詢所述復合組件的連接關系,獲得與所述源復合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組件接口。
其中的另一種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包括進行組件的接口依賴查找,按照網管系統提供的連接關系,獲得與源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組件接口,判斷所述目的組件接口為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接口;按照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連接配置,將所述目的復合組件接口轉換為與所述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對應目的子組件接口;建立所述源組件接口或所述源組件接口對應的源子組件接口到所述目的子組件接口的連接關系。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相應的業務平臺,其中的一種包括網管接口單元、管理控制單元和復合接口單元;所述網管接口單元包括指示接口單元,用于接收網管系統下發的管理指示;所述管理控制單元包括指示控制單元,用于在判斷所述網管接口單元接收的管理指示為對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管理指示時,控制所述復合接口單元進行相應的轉換操作;根據所述復合接口單元得到的子組件管理指示執行相應子組件的管理操作;所述復合接口單元包括指示轉換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管理控制單元的控制將需要轉換的復合組件管理指示發送給相應的復合管理組件,按照所述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轉換配置,進行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到與所述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管理指示的轉換;接收所述復合管理組件返回的子組件管理指示。
其中的另一種包括網管接口單元、復合管理單元和操作執行單元;所述網管接口單元包括指示接口單元,用于接收網管系統下發的管理指示;所述復合管理單元包括指示管理單元,用于在判斷所述網管接口單元接收的管理指示為對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管理指示時,查找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在查到的轉換配置中調用與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相應的轉換配置,將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轉換為對與所述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管理指示;所述操作執行單元包括指示操作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復合管理單元得到的子組件管理指示執行相應子組件的管理操作。
本發明實施例采用通過平臺的復合管理操作,將與若干小粒度組件相關的管理、運行操作復合為與虛擬的大粒度組件相關的管理、運行操作的方法。將小粒度組件視為虛擬的大粒度組件的“子組件”,相應的虛擬大粒度組件視為包括若干“子組件”的“復合組件”。這樣業務平臺上的組件面向網管系統呈現為大粒度的復合組件,而由業務平臺具體面向各個子組件,充分協調了業務組件的開發設計與運行管理在粒度劃分上取向不一致的問題。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和三中所采用業務系統架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二和四中所采用業務系統架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二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三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四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五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流程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五中復合組件內接口連接示意圖;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六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七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流程示意圖;圖11是本發明實施例八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流程示意圖;圖12是本發明實施例九業務平臺結構示意圖;圖13是本發明實施例十業務平臺結構示意圖。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和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通過平臺的復合管理操作,將與若干小粒度組件相關的管理、運行操作復合為與虛擬的大粒度組件相關的管理、運行操作。業務平臺可通過調用復合管理組件來實現復合管理操作,也可通過平臺內置的復合管理功能來實現復合管理操作。
本發明實施例所稱“復合組件”是與若干子組件關聯的虛擬大粒度組件。在采用復合管理組件的方式下,復合組件與所包含的子組件的關聯關系由復合管理組件中的邏輯配置來體現。在采用平臺內置的復合管理功能的方式下,復合組件與所包含的子組件的關聯關系由復合管理功能中的邏輯配置來定義。復合組件中各個具有實際業務功能的子組件與現有業務組件的含義類似,需要包括實現相應業務功能的運行文件,此外,為便于進行復合時的邏輯配置,子組件最好還以規范的形式提供自身的邏輯描述,例如基本信息(例如組件名稱、版本號、注釋等)、功能接口、可設置的運行參數和可報告的運行狀態等。
本發明實施例還相應地提供適用于上述方法的業務平臺。以下分別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一種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本實施例采用復合管理組件的方式提供對子組件的復合管理,主要包括從網管系統到子組件的復合管理過程,所采用的業務系統架構如圖1所示,方法流程如圖2所示,包括A1、接收管理指示,判斷該管理指示為對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管理指示;參見圖1,在圖1中以雙實線箭頭表示網管系統11發送給業務平臺12的管理指示。根據現有網管系統提供的管理功能,管理指示可包括生命周期指示、參數設置指示等。生命周期指示對組件的生命周期進行管理,執行組件加載、激活、去激活、卸載等操作。參數設置指示則對組件中可設置的運行參數執行設置操作。在本實施例中網管系統下發的管理指示是面向大粒度的復合組件的,當然,網管系統也可以直接向未進行復合的組件下發管理指示,此時,平臺判斷可直接對組件進行操作,與現有流程相同,不在本實施例描述之列。
A2、按照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將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轉換為對與所述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管理指示;本實施例中采用復合管理組件來執行上述轉換;復合管理組件可視為虛擬的“復合組件”的一個特殊的子組件,也可視為“復合組件”的邏輯化體現。復合管理組件并不執行實際業務功能,主要提供該復合組件與所包含的子組件的關聯邏輯配置,在本實施例中體現為對管理指示的轉換配置;當然,作為“復合組件”的邏輯化體現,為向網管系統呈現大粒度組件,復合管理組件還提供與實際業務組件類似的邏輯描述,包括基本信息、功能接口、可設置的運行參數和可報告的運行狀態等,這些邏輯描述可綜合全部子組件的相關邏輯描述來提供,以作為網管系統進行“復合組件”管理的依據;利用復合管理組件進行管理指示轉換的步驟包括A21、將收到的復合組件管理指示發送給相應的復合管理組件;圖1中同樣以雙實線箭頭表示業務平臺12發送給復合管理組件131的復合組件管理指示。復合管理組件與邏輯上的復合組件具有對應關系,業務平臺可保存該對應關系以進行復合組件管理指示的對應發送。
A22、按照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轉換配置,進行復合組件管理指示到子組件管理指示的轉換;根據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轉換配置的不同類型,具體轉換方式可以不同,以下提供兩種可供選擇的轉換方式一、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轉換配置包括運行文件及對該運行文件的邏輯入口的描述;此時進行復合組件管理指示到子組件管理指示的轉換的步驟包括通過與復合組件管理指示相應的邏輯入口調度運行文件;
由該運行文件對復合組件管理指示進行處理,轉換為子組件管理指示。
在這種方式下,復合管理組件中需要包括運行文件,并在邏輯描述中提供與管理指示相應的轉換邏輯入口信息,例如運行Jar包中的一個Java類等。平臺可通過該邏輯入口調度運行文件中的轉換邏輯,執行相應的轉換操作。
二、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轉換配置包括轉換腳本;此時進行復合組件管理指示到子組件管理指示的轉換的步驟包括運行與復合組件管理指示相應的轉換腳本;由該轉換腳本對復合組件管理指示進行處理,轉換為子組件管理指示。
在這種方式下,復合管理組件中可以不需要包括運行文件,而在邏輯描述中提供轉換腳本。平臺可通過解析并運行邏輯描述中與管理指示相應的轉換腳本,執行相應的轉換操作。
需要說明的是,對于管理指示中的生命周期指示,由于對網管系統而言復合組件是一個整體,因此其子組件應當具有相同的生命周期狀態,所以在將復合組件生命周期指示轉換為子組件生命周期指示時,是轉換為對與該復合組件關聯的全部子組件的子組件生命周期指示;保證所有子組件與“復合組件”一同被加載、激活、去激活、卸載等。而對于參數設置指示,則可根據具體的指示以及轉換邏輯,將復合組件參數設置指示轉換為部分或全部子組件的子組件參數設置指示。
A23、接收復合管理組件返回的子組件管理指示;圖1中以單實線箭頭表示復合管理組件131發送給業務平臺12,并經業務平臺12到達子組件一132和子組件二133的子組件管理指示。
復合管理組件將子組件管理指示通過平臺轉發到各個子組件,使得復合管理組件與子組件之間的耦合程度降低,并且使得復合管理組件與其他子組件都具有一致的接口方式,即與業務平臺之間的接口。
A3、根據復合管理組件返回的子組件管理指示執行相應子組件的管理操作。
對子組件執行管理操作的步驟可采用現有直接對組件執行管理操作的步驟,由業務平臺對各個子組件分別執行。
本實施例組件管理方法支持業務組件的多級復合,即在網管系統管理粒度級的復合組件內還可包括次一級的復合組件,這些次級復合組件作為上級復合組件的子組件,同時次級復合組件本身也可以包括更次級的復合組件。對于多級復合組件而言,各級復合組件分別有對應的復合管理組件。步驟A1中接收的管理指示可以是來自網管系統的對管理粒度級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管理指示,也可以是經過上級復合管理組件轉換后的對下一級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管理指示,當然對該下一級復合組件管理指示的轉換需要由下一級復合組件的相應復合管理組件來進行。當管理指示最終轉換為對實際業務組件的管理指示后,即,當轉換獲得的子組件管理指示對應的子組件不再是復合組件時,平臺再執行相應的管理操作。
采用本實施例提供的組件管理方法,網管系統可直接對大粒度的復合組件進行參數設置及生命周期管理等管理操作,由平臺調用復合管理組件進行復合組件管理指示的解析后再執行到各個子組件,簡化了網管系統的管理操作。
實施例二、一種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本實施例采用平臺內置的復合管理功能的方式提供對子組件的復合管理,主要包括從網管系統到子組件的復合管理過程,所采用的業務系統架構如圖3所示,方法流程如圖4所示,包括B1、接收管理指示,判斷該管理指示為對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管理指示;參見圖3,在圖3中以雙實線箭頭表示網管系統21發送給業務平臺22的管理指示,管理指示同樣可包括生命周期指示、參數設置指示等。本步驟與實施例一中的步驟A1類似。
B2、按照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將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轉換為對與所述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管理指示;本實施例中采用平臺內置的復合管理功能來執行上述轉換;在本實施例中,虛擬的“復合組件”與所包括的子組件的關聯關系保存在業務平臺,由業務平臺提供與復合組件對應的關聯邏輯配置及面向網管系統的邏輯描述。在本實施例中關聯邏輯配置體現為對管理指示的轉換配置;利用平臺內置的復合管理功能進行管理指示轉換的步驟包括B21、查找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
此查找步驟由平臺的復合邏輯管理功能在平臺內執行,可通過查找復合組件與轉換配置的對應列表等方式來實現。
B22、在查到的轉換配置中調用與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相應的轉換配置,將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轉換為子組件管理指示;轉換配置可根據管理指示的類型進行劃分,例如,對生命周期指示進行轉換的轉換配置、對參數設置指示進行轉換的轉換配置等,根據具體的管理指示調用相應的轉換配置。與實施例一中類似,轉換配置可以是運行文件,提供與管理指示相應的邏輯入口,也可以是可執行的腳本,例如以JavaScript或自定義語言編寫的腳本等。
B3、根據轉換得到的子組件管理指示執行相應子組件的管理操作。
圖3中以單實線箭頭表示由業務平臺22發送給子組件一231和子組件二232的子組件管理指示。具體可采用現有直接對組件執行管理操作的方式。
本實施例組件管理方法同樣支持業務組件的多級復合,在平臺中保存各級復合組件與相應的關聯邏輯配置的對應關系,在判斷轉換得到的某個子組件管理指示對應的子組件仍為復合組件時,根據該復合組件對應的關聯邏輯配置重復上述轉換過程,直到管理指示最終轉換為對實際業務組件的管理指示后,再執行相應的管理操作。
實施例三、一種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本實施例采用復合管理組件的方式提供對子組件的復合管理,主要包括從子組件到網管系統的復合管理過程,該過程與實施例一描述的復合管理過程類似,只是具有相反的信息流向,所采用的業務系統架構如圖1所示,方法流程如圖5所示,包括C1、接收組件的管理報告,判斷該管理報告為與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管理報告;參見圖1,在圖1中以單虛線箭頭表示子組件一132和子組件二133發送給業務平臺12,并經業務平臺12到達復合管理組件131子組件管理報告。根據現有網管系統提供的管理功能,子組件上報的子組件管理報告主要包括運行狀態報告。當然,平臺也可能收到未進行復合的組件的管理報告,此時,平臺判斷可直接將該管理報告上報給網管系統,與現有流程相同,不在本實施例描述之列。
C2、按照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將所述子組件管理報告轉換為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管理報告;本實施例中采用復合管理組件來執行上述轉換;本實施例中的復合管理組件具有與實施例一中類似的功能,所提供的復合組件與所包含的子組件的關聯邏輯配置體現為對管理報告的轉換配置;利用復合管理組件進行管理報告轉換的步驟包括C21、將收到的子組件管理報告發送給相應的復合管理組件;復合管理組件與邏輯上的復合組件具有對應關系,業務平臺可基于保存的子組件與復合管理組件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行各個子組件管理報告的對應發送。當然,根據各個子組件的運行情況,子組件管理報告可以是同時發送的,也可以是分別發送的;C22、按照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轉換配置,進行子組件管理報告到復合組件管理報告的轉換;與實施例一中類似,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轉換配置可以是指定的運行文件的邏輯入口,也可以是可供平臺解析執行的腳本等,具體轉換方式不再贅述。
C23、接收復合管理組件返回的復合組件管理報告;圖1中以雙虛線箭頭表示復合管理組件131發送給業務平臺12的復合組件管理報告。
C3、向網管系統提供由復合管理組件返回的復合組件管理報告。
圖1中同樣以雙虛線箭頭表示業務平臺12發送給網管系統11的復合組件管理報告。該步驟可按照現有直接將組件管理報告發送給網管系統的步驟執行。
本實施例組件管理方法同樣支持業務組件的多級復合,若平臺判斷收到的復合組件管理報告對應的復合組件仍為更高一級復合組件的子組件時,重復上述轉換過程,由該更高一級復合組件對應的復合管理組件繼續執行管理報告的轉換,直到轉換獲得的管理報告對應的復合組件為網管系統管理粒度級的復合組件,即,不再是其他復合組件的子組件,再將最終轉換得到的管理報告向網管系統提供。
采用本實施例提供的組件管理方法,各子組件的管理報告在上報前均被轉換,網管系統可直接獲得大粒度的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管理報告,作為進行復合組件管理和控制的依據,簡化了網管系統的分析操作。
實施例四、一種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本實施例采用平臺內置的復合管理功能的方式提供對子組件的復合管理,主要包括從子組件到網管系統的復合管理過程,該過程與實施例二描述的復合管理過程類似,只是具有相反的信息流向,所采用的業務系統架構如圖3所示,方法流程如圖6所示,包括D1、接收組件的管理報告,判斷該管理報告為與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管理報告;參見圖3,在圖3中以單虛線箭頭表示子組件一231和子組件二232發送給業務平臺22的子組件管理報告。本步驟與實施例三中的步驟C1類似。
D2、按照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將所述子組件管理報告轉換為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管理報告;本實施例中采用平臺內置的復合管理功能來執行上述轉換;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二類似,由業務平臺提供與復合組件對應的關聯邏輯配置,具體體現為對管理報告的轉換配置;利用平臺內置的復合管理功能進行管理報告轉換的步驟包括D21、查找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D22、在查到的轉換配置中調用與所述子組件管理報告相應的轉換配置,將所述子組件管理報告轉換為復合組件管理報告;上述兩個步驟與實施例二中的步驟B21、B22類似,只是具體的轉換配置不同,轉換的邏輯方向相反。
D3、向網管系統提供由轉換得到的復合組件管理報告。
本實施例組件管理方法同樣支持業務組件的多級復合,在平臺中保存各級復合組件與相應的關聯邏輯配置的對應關系,在判斷轉換得到的復合組件管理指示對應的復合組件仍為更高一級復合組件的子組件時,根據該更高一級復合組件對應的關聯邏輯配置重復上述轉換過程,直到管理報告最終轉換為網管系統管理粒度級的復合組件的管理報告,再上報給網管系統。
實施例五、一種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本實施例采用復合管理組件的方式提供對子組件的運行連接,主要包括從子組件的源接口到網管系統可提供連接關系的目的接口的查找過程,方法流程如圖7所示,包括E1、進行組件的接口依賴查找,判斷源組件接口為與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接口;組件的接口依賴查找可以采用兩種形式進行一、組件可以在運行時請求一個接口,向平臺發出查找依賴組件的接口請求,由平臺進行相應的接口依賴查找,平臺在獲得最終連接的目的組件接口信息后,返回給發起請求的組件。此后,發起請求的組件即可向提供目的接口的組件進行某個功能請求。這種方式稱為接口路由。
二、在組件加載時,平臺根據組件問的接口連接關系進行接口依賴查找,將需要連接的接口信息通過某個設置接口設置到相應的組件。這樣,組件在請求一個接口時,可直接根據設置的信息向相應提供目的接口的組件進行某個功能請求。這種方式稱為接口注入。
在以下的敘述中,將不區分上述具體的執行方式,而側重于給出目的組件接口的查找方法,將接口路由和接口注入統一稱為“建立接口間的連接關系”。
E2、按照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連接配置進行復合組件內查找;本實施例中采用復合管理組件來執行上述查找過程;本實施例中的復合管理組件具有與實施例一中類似的功能,所提供的復合組件與所包含的子組件的關聯邏輯配置體現為描述子組件間接口連接關系的連接配置;利用復合管理組件進行連接查找的步驟包括E21、將源子組件接口信息發送給相應的復合管理組件;與實施例三中類似,業務平臺可基于保存的子組件與復合管理組件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行源子組件接口信息的對應發送。
E22、按照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連接配置,獲得與源子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子組件接口,或者獲得與源子組件接口對應的源復合組件接口;參見圖8,復合組件所包括的子組件之間具有一定的連接關系,這些連接關系可描述于復合管理組件的連接配置中。可以將組件的功能接口分為提供的接口和要求的接口,在圖8中分別以圓圈和半弧來表示,相連的組件接口一般需要具有一致的規格。圖8體現了這樣的邏輯關系(1)子組件間接口連接線兩端的組件接口類型一個是提供接口一個是要求接口;(2)復合組件接口到子組件接口之間的連線兩端接口類型一致,即同為提供接口或同為要求接口。當然,為規范組件接口的連接關系,還可以設置更加嚴格的規范要求,例如子組件要求的接口有且只有一條連線、子組件提供的接口有零到多條連線、復合組件要求的接口有一到多條連線、復合組件提供的接口有且僅有一條連線等。
對于組件間的連接關系而言,若以要求的接口作為源接口則查找到相應的提供接口即為目的接口,反之亦然。通過圖8可以看出,源子組件接口進行復合組件內查找可以得到兩種查找結果一、獲得對應的目的子組件接口;例如以圖8中子組件一31的要求接口C作為源子組件接口,可根據復合管理組件的連接配置獲得對應的目的子組件接口,即,子組件二32的提供接口D;此時,查找完成;二、獲得對應的源復合組件接口;例如以圖8中子組件一31的提供接口B作為源子組件接口,可獲得對應的源復合組件接口,即復合組件30的提供接口A;以子組件二32的要求接口E作為源子組件接口,可獲得對應的源復合組件接口,即復合組件30的要求接口F;此時,未獲得目的組件接口,查找未完成。
E23、根據查找結果,若獲得對應的目的子組件接口,則建立源子組件接口到目的子組件接口的連接關系,此為復合組件內接口依賴關系的建立;若獲得對應的源復合組件接口,則向網管系統查詢該復合組件的連接關系,獲得與該源復合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組件接口,此時需要進行跨復合組件的接口依賴關系的建立。
由于網管系統僅提供管理粒度級組件間的連接關系,本實施例組件運行方法同樣支持業務組件的多級復合,若平臺判斷獲得的源復合組件接口所屬的復合組件仍為更高一級復合組件的子組件時,則由該更高一級復合組件對應的復合管理組件按照連接配置繼續進行復合組件內查找,直到建立復合組件內的接口連接關系,或者將源子組件接口轉換為網管系統管理粒度級復合組件的對應源復合組件接口。
實施例六、一種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本實施例采用平臺內置的復合管理功能的方式提供對子組件的運行連接,主要包括從子組件的源接口到網管系統可提供連接關系的目的接口的查找過程,方法流程如圖9所示,包括F1、進行組件的接口依賴查找,判斷源組件接口為與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接口;此步驟與實施例五中的步驟E1類似。
F2、按照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連接配置進行復合組件內查找;本實施例中采用平臺內置的復合管理功能來執行上述查找過程;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二類似,由業務平臺提供與復合組件對應的關聯邏輯配置,具體體現為描述子組件間接口連接關系的連接配置;利用平臺內置的復合管理功能進行連接查找的步驟包括F21、查找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連接配置;F22、按照查找到的連接配置,獲得與源子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子組件接口,或者獲得與源子組件接口對應的源復合組件接口;此步驟與實施例五中的步驟E22類似,不再贅述。
F23、根據查找結果,或者建立源子組件接口到目的子組件接口的連接關系,或者向網管系統查詢復合組件的連接關系,獲得與源復合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組件接口。此步驟與實施例五中的步驟E23類似,不再贅述。
實施例七、一種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本實施例采用復合管理組件的方式提供對子組件的運行連接,主要包括從網管系統可提供連接關系的目的接口到子組件的目的接口的查找過程,方法流程如圖10所示,包括G1、進行組件的接口依賴查找,按照網管系統提供的連接關系,獲得與源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組件接口,判斷所述目的組件接口為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接口;此步驟中所描述的源組件接口可以是發起接口請求的某個未復合組件的源組件接口,也可以是實施五中通過復合組件內查找由源子組件接口轉換得到的網管管理粒度級源復合組件接口。
G2、按照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連接配置,將所述目的復合組件接口轉換為與所述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對應目的子組件接口;本實施例中采用復合管理組件來執行上述轉換過程;本實施例中的復合管理組件具有與實施例一中類似的功能,所提供的復合組件與所包含的子組件的關聯邏輯配置體現為描述子組件間接口連接關系的連接配置;利用復合管理組件進行接口轉換的步驟包括G21、將目的復合組件接口信息發送給相應的復合管理組件;G22、按照該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連接配置,獲得與目的復合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子組件接口;例如,若圖8中復合組件30的提供接口A為網管系統提供的目的復合組件接口,按照相應復合管理組件提供的連接配置轉換后可獲得對應的目的子組件接口為子組件一31的提供接口B。
G3、建立源組件接口或源組件接口對應的源子組件接口到轉換得到的目的子組件接口的連接關系;若源組件接口為未復合組件接口,則建立源組件接口到目的子組件接口的連接關系,若源組件接口是通過實施五中方法轉換得到的網管管理粒度級源復合組件接口,則建立其對應的源子組件接口到目的子組件接口的連接關系。
本實施例組件運行方法同樣支持業務組件的多級復合,若平臺判斷獲得的目的子組件接口所屬的子組件仍為低級復合組件時,則由該低級復合組件對應的復合管理組件按照連接配置繼續進行接口轉換,直到轉換獲得的目的子組件接口所屬的子組件不再是復合組件,再執行連接關系的建立。
采用本實施例和實施例五提供的組件運行方法,網管系統可直接配置大粒度的復合組件間的連接關系,復合組件內的子組件連接關系由平臺根據復合管理組件的連接配置進行運行連接,簡化了網管系統的配置操作。
實施例八、一種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本實施例采用平臺內置的復合管理功能的方式提供對子組件的運行連接,主要包括從網管系統可提供連接關系的目的接口到子組件的目的接口的查找過程,方法流程如圖11所示,包括H1、進行組件的接口依賴查找,按照網管系統提供的連接關系,獲得與源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組件接口,判斷所述目的組件接口為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接口;此步驟中所描述的源組件接口可以是發起接口請求的某個未復合組件的源組件接口,也可以是實施六中通過復合組件內查找由源子組件接口轉換得到的網管管理粒度級源復合組件接口。
H2、按照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連接配置,將所述目的復合組件接口轉換為與所述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對應目的子組件接口;本實施例中采用平臺內置的復合管理功能來執行上述轉換過程;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二類似,由業務平臺提供與復合組件對應的關聯邏輯配置,具體體現為描述子組件間接口連接關系的連接配置;利用平臺內置的復合管理功能進行接口轉換的步驟包括H21、查找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連接配置;H22、按照查找到的連接配置,獲得與目的復合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子組件接口;此步驟與實施例七中的步驟G22類似,不再贅述。
H3、建立源組件接口或源組件接口對應的源子組件接口到轉換得到的目的子組件接口的連接關系。此步驟與實施例七中的步驟G23類似,不再贅述。
采用本實施例和實施例六提供的組件運行方法,網管系統可直接配置大粒度的復合組件間的連接關系,復合組件內的子組件連接關系由平臺根據內置的連接配置進行運行連接,簡化了網管系統的配置操作。
實施例九、一種業務平臺40,如圖12所示,包括網管接口單元41、管理控制單元42和復合接口單元43;網管接口單元41包括指示接口單元411、報告接口單元412、運行接口單元413;指示接口單元411,用于接收網管系統下發的管理指示;報告接口單元412,用于向網管系統提供組件的管理報告;運行接口單元413,用于向網管系統查詢組件的連接關系,獲得與查詢的源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組件接口;管理控制單元42包括指示控制單元421、報告控制單元422、連接控制單元423;指示控制單元421,用于在判斷網管接口單元41接收的管理指示為對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管理指示時,控制復合接口單元43進行相應的轉換操作;根據復合接口單元43得到的子組件管理指示執行相應子組件的管理操作;報告控制單元422,用于在判斷復合接口單元43接收的管理報告為與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管理報告時,控制復合接口單元43進行相應的轉換操作;通過網管接口單元41向網管系統提供復合接口單元43得到的復合組件管理報告;連接控制單元423,用于進行組件的接口依賴查找,在判斷源組件接口為與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接口時控制復合接口單元43進行復合組件內查找;根據復合接口單元43得到的源復合組件接口通過網管接口單元41獲得對應的目的組件接口,并在判斷所述目的組件接口為復合組件接口時控制復合接口單元43進行相應的轉換操作;綜合網管接口單元41與復合接口單元43獲得的組件連接信息,建立最初的源組件接口到最終的目的組件接口的連接關系;復合接口單元43包括指示轉換單元431、報告轉換單元432、第一連接轉換單元433、第二連接轉換單元434;指示轉換單元431,用于根據管理控制單元42的控制將需要轉換的復合組件管理指示發送給相應的復合管理組件,按照所述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轉換配置,進行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到與所述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管理指示的轉換;接收所述復合管理組件返回的子組件管理指示;報告轉換單元432,用于接收組件的管理報告;根據管理控制單元42的控制將需要轉換的子組件管理報告發送給相應的復合管理組件;按照所述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轉換配置,進行所述子組件管理報告到復合組件管理報告的轉換;接收所述復合管理組件返回的復合組件管理報告;第一連接轉換單元433,用于根據管理控制單元42的控制將所述源子組件接口信息發送給相應的復合管理組件;按照所述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連接配置,獲得與所述源子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子組件接口,或者獲得與所述源子組件接口對應的源復合組件接口;
第二連接轉換單元434,用于根據管理控制單元42的控制將所述目的復合組件接口信息發送給相應的復合管理組件;按照所述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連接配置,獲得與所述目的復合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子組件接口。
本實施例業務平臺可以是采用分布式架構的分布式業務平臺。本實施例業務平臺適用于實施例一、三、五、七所提供的組件管理/運行方法。
實施例十、一種業務平臺50,如圖13所示,包括網管接口單元51、復合管理單元52和操作執行單元53;網管接口單元51包括指示接口單元511、報告接口單元512、運行接口單元513;指示接口單元511,用于接收網管系統下發的管理指示;報告接口單元512,用于向網管系統提供組件的管理報告;運行接口單元513,用于向網管系統查詢組件的連接關系,獲得與查詢的源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組件接口;復合管理單元52包括指示管理單元521、報告管理單元522、連接管理單元523;指示管理單元521,用于在判斷網管接口單元51接收的管理指示為對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管理指示時,查找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在查到的轉換配置中調用與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相應的轉換配置,將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轉換為對與所述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管理指示;報告管理單元522,用于接收組件的管理報告;在判斷所述管理報告為與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管理報告時,查找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在查到的轉換配置中調用與所述子組件管理報告相應的轉換配置,將所述子組件管理報告轉換為所述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管理報告并提供給網管接口單元51;連接管理單元523,用于根據操作執行單元53的控制,查找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連接配置,按照所述連接配置,獲得與所述源子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子組件接口,或者獲得與所述源子組件接口對應的源復合組件接口,或者獲得與所述目的復合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子組件接口。
操作執行單元53包括指示操作單元531、連接操作單元532;指示操作單元531,用于根據復合管理單元52得到的子組件管理指示執行相應子組件的管理操作。
連接操作單元532,用于進行組件的接口依賴查找,在判斷源組件接口為與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接口時控制復合管理單元52進行復合組件內查找;根據復合管理單元52得到的源復合組件接口通過網管接口單元51獲得對應的目的組件接口,并在判斷所述目的組件接口為復合組件接口時控制復合管理單元52進行相應的轉換操作;綜合網管接口單元51與復合管理單元52獲得的組件連接信息,建立最初的源組件接口到最終的目的組件接口的連接關系;本實施例業務平臺同樣可以是采用分布式架構的分布式業務平臺。本實施例業務平臺適用于實施例二、四、六、八所提供的組件管理/運行方法。
通過上述實施例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采用通過平臺的復合管理操作,將與若干小粒度組件相關的管理、運行操作復合為與虛擬的大粒度組件相關的管理、運行操作的方法,使得業務平臺上的組件面向網管系統呈現為大粒度的復合組件,而由業務平臺具體面向各個子組件,充分協調了業務組件的開發設計與運行管理在粒度劃分上取向不一致的問題。
以上對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和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及業務平臺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管理指示,判斷所述管理指示為對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管理指示;按照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將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轉換為對與所述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管理指示;根據所述子組件管理指示執行相應子組件的管理操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與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將復合組件管理指示轉換為子組件管理指示的步驟包括將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發送給相應的復合管理組件;按照所述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轉換配置,進行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到子組件管理指示的轉換;接收所述復合管理組件返回的子組件管理指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轉換配置包括運行文件及對所述運行文件的邏輯入口的描述;所述進行復合組件管理指示到子組件管理指示的轉換的步驟包括通過與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相應的邏輯入口調度所述運行文件;由所述運行文件對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進行處理,轉換為子組件管理指示。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轉換配置包括轉換腳本;所述進行復合組件管理指示到子組件管理指示的轉換的步驟包括運行與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相應的轉換腳本;由所述轉換腳本對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進行處理,轉換為子組件管理指示。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與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將復合組件管理指示轉換為子組件管理指示的步驟包括查找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在查到的轉換配置中調用與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相應的轉換配置,將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轉換為子組件管理指示。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據所述子組件管理指示執行管理操作之前還包括判斷與各個子組件管理指示對應的子組件是否為復合組件;若是,則重復所述轉換過程,執行將該子組件管理指示轉換為更下一級子組件管理指示的操作,直到轉換獲得的子組件管理指示對應的子組件不再是復合組件,再執行相應的管理操作。
7.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指示包括生命周期指示和參數設置指示;所述將復合組件管理指示轉換為子組件管理指示包括將復合組件生命周期指示轉換為對與所述復合組件關聯的全部子組件的子組件生命周期指示;將復合組件參數設置指示轉換為對與所述復合組件關聯的部分或全部子組件的子組件參數設置指示。
8.一種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組件的管理報告,判斷所述管理報告為與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管理報告;按照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將所述子組件管理報告轉換為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管理報告;向網管系統提供所述復合組件管理報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與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將子組件管理報告轉換為復合組件管理報告的步驟包括將所述子組件管理報告發送給相應的復合管理組件;按照所述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轉換配置,進行所述子組件管理報告到復合組件管理報告的轉換;接收所述復合管理組件返回的復合組件管理報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轉換配置包括運行文件及對所述運行文件的邏輯入口的描述;所述進行子組件管理報告到復合組件管理報告的轉換的步驟包括通過與所述子組件管理報告相應的邏輯入口調度所述運行文件;由所述運行文件對所述子組件管理報告進行處理,轉換為所述復合組件管理報告。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管理組件的轉換配置包括轉換腳本;所述進行子組件管理報告到復合組件管理報告的轉換的步驟包括運行與所述子組件管理報告相應的轉換腳本;由所述轉換腳本對所述子組件管理報告進行處理,轉換為所述復合組件管理報告。
12.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與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將子組件管理報告轉換為復合組件管理報告的步驟包括查找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在查到的轉換配置中調用與所述子組件管理報告相應的轉換配置,將所述子組件管理報告轉換為所述復合組件管理報告。
13.根據權利要求8~12任意一項所述的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網管系統提供所述復合組件管理報告之前還包括判斷所述復合組件管理報告對應的復合組件是否為其他復合組件的子組件;若是,則重復所述轉換過程,執行將該復合組件管理報告轉換為更高一級管理報告的操作,直到轉換獲得的管理報告對應的復合組件不再是其他復合組件的子組件,再將最終轉換得到的管理報告向網管系統提供。
14.一種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進行組件的接口依賴查找,判斷源組件接口為與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接口;按照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連接配置進行復合組件內查找,獲得與所述源子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組件接口,所述目的組件接口為與同一復合組件關聯的另一子組件的目的子組件接口;建立所述源子組件接口到目的子組件接口的連接關系;或者,將所述源子組件接口轉換為所述復合組件的對應源復合組件接口;向網管系統查詢所述復合組件的連接關系,獲得與所述源復合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組件接口。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與復合組件對應的連接配置進行復合組件內查找的步驟包括將所述源子組件接口信息發送給相應的復合管理組件;按照所述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連接配置,獲得與所述源子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子組件接口,或者獲得與所述源子組件接口對應的源復合組件接口。
16.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與復合組件對應的連接配置進行復合組件內查找的步驟包括查找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連接配置;按照所述連接配置,獲得與所述源子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子組件接口,或者獲得與所述源子組件接口對應的源復合組件接口。
17.根據權利要求14~16任意一項所述的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網管系統查詢所述復合組件的連接關系之前還包括判斷所述復合組件是否為其他復合組件的子組件;若是,則按照與所述其他復合組件對應的連接配置重復進行復合組件內查找,直到建立復合組件內的接口連接關系,或者將源子組件接口轉換為最終復合組件的對應源復合組件接口。
18.一種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進行組件的接口依賴查找,按照網管系統提供的連接關系,獲得與源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組件接口,判斷所述目的組件接口為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接口;按照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連接配置,將所述目的復合組件接口轉換為與所述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對應目的子組件接口;建立所述源組件接口或所述源組件接口對應的源子組件接口到所述目的子組件接口的連接關系。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與復合組件對應的連接配置將目的復合組件接口轉換為對應目的子組件接口的步驟包括將所述目的復合組件接口信息發送給相應的復合管理組件;按照所述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連接配置,獲得與所述目的復合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子組件接口。
20.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與復合組件對應的連接配置將目的復合組件接口轉換為對應目的子組件接口的步驟包括查找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連接配置;按照所述連接配置,獲得與所述目的復合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子組件接口。
21.根據權利要求18~20任意一項所述的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所述源組件接口到所述目的子組件接口的連接關系之前還包括判斷所述目的子組件接口所屬的子組件是否為復合組件;若是,則重復所述轉換過程,執行將該目的子組件接口轉換為更下一級目的子組件接口的操作,直到轉換獲得的目的子組件接口所屬的子組件不再是復合組件,再執行連接關系的建立。
22.根據權利要求14~21任意一項所述的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依賴查找按照組件在運行時發起的接口請求進行;所述連接關系的建立包括,將查找獲得的目的接口信息返回給發起查找的組件;或者,所述接口依賴查找在組件加載時進行;所述連接關系的建立包括,將需要連接的接口信息設置到相應的組件。
23.一種業務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網管接口單元、管理控制單元和復合接口單元;所述網管接口單元包括,指示接口單元,用于接收網管系統下發的管理指示;所述管理控制單元包括,指示控制單元,用于在判斷所述網管接口單元接收的管理指示為對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管理指示時,控制所述復合接口單元進行相應的轉換操作;根據所述復合接口單元得到的子組件管理指示執行相應子組件的管理操作;所述復合接口單元包括,指示轉換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管理控制單元的控制將需要轉換的復合組件管理指示發送給相應的復合管理組件,按照所述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轉換配置,進行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到與所述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管理指示的轉換;接收所述復合管理組件返回的子組件管理指示。
24.根據權利要求23所述的業務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管接口單元還包括,報告接口單元,用于向網管系統提供組件的管理報告;所述管理控制單元還包括,報告控制單元,用于在判斷所述復合接口單元接收的管理報告為與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管理報告時,控制所述復合接口單元進行相應的轉換操作;通過所述網管接口單元向網管系統提供所述復合接口單元得到的復合組件管理報告;所述復合接口單元還包括,報告轉換單元,用于接收組件的管理報告;根據所述管理控制單元的控制將需要轉換的子組件管理報告發送給相應的復合管理組件;按照所述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轉換配置,進行所述子組件管理報告到復合組件管理報告的轉換;接收所述復合管理組件返回的復合組件管理報告。
25.根據權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業務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管接口單元還包括,運行接口單元,用于向網管系統查詢組件的連接關系,獲得與查詢的源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組件接口;所述管理控制單元還包括,連接控制單元,用于進行組件的接口依賴查找,在判斷源組件接口為與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接口時控制所述復合接口單元進行復合組件內查找;根據所述復合接口單元得到的源復合組件接口通過所述網管接口單元獲得對應的目的組件接口,并在判斷所述目的組件接口為復合組件接口時控制所述復合接口單元進行相應的轉換操作;綜合所述網管接口單元與復合接口單元獲得的組件連接信息,建立最初的源組件接口到最終的目的組件接口的連接關系;所述復合接口單元還包括,第一連接轉換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管理控制單元的控制將所述源子組件接口信息發送給相應的復合管理組件;按照所述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連接配置,獲得與所述源子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子組件接口,或者獲得與所述源子組件接口對應的源復合組件接口;第二連接轉換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管理控制單元的控制將所述目的復合組件接口信息發送給相應的復合管理組件;按照所述復合管理組件中提供的連接配置,獲得與所述目的復合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子組件接口。
26.一種業務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網管接口單元、復合管理單元和操作執行單元;所述網管接口單元包括,指示接口單元,用于接收網管系統下發的管理指示;所述復合管理單元包括,指示管理單元,用于在判斷所述網管接口單元接收的管理指示為對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管理指示時,查找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在查到的轉換配置中調用與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相應的轉換配置,將所述復合組件管理指示轉換為對與所述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管理指示;所述操作執行單元包括,指示操作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復合管理單元得到的子組件管理指示執行相應子組件的管理操作。
27.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業務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管接口單元還包括,報告接口單元,用于向網管系統提供組件的管理報告;所述復合管理單元還包括,報告管理單元,用于接收組件的管理報告;在判斷所述管理報告為與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管理報告時,查找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轉換配置;在查到的轉換配置中調用與所述子組件管理報告相應的轉換配置,將所述子組件管理報告轉換為所述復合組件的復合組件管理報告并提供給所述網管接口單元。
28.根據權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業務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管接口單元還包括,運行接口單元,用于向網管系統查詢組件的連接關系,獲得與查詢的源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組件接口;所述操作執行單元還包括,連接操作單元,用于進行組件的接口依賴查找,在判斷源組件接口為與復合組件關聯的子組件的子組件接口時控制所述復合管理單元進行復合組件內查找;根據所述復合管理單元得到的源復合組件接口通過所述網管接口單元獲得對應的目的組件接口,并在判斷所述目的組件接口為復合組件接口時控制所述復合管理單元進行相應的轉換操作;綜合所述網管接口單元與復合管理單元獲得的組件連接信息,建立最初的源組件接口到最終的目的組件接口的連接關系;所述復合管理單元還包括,連接管理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操作執行單元的控制,查找與所述復合組件對應的連接配置,按照所述連接配置,獲得與所述源子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子組件接口,或者獲得與所述源子組件接口對應的源復合組件接口,或者獲得與所述目的復合組件接口對應的目的子組件接口。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業務平臺組件管理方法和業務平臺組件運行方法,通過平臺的復合管理操作,將與若干小粒度組件相關的管理、運行操作復合為與虛擬的大粒度組件相關的管理、運行操作。本發明并提供相應的業務平臺。本發明使得業務平臺上的組件面向網管系統呈現為大粒度的復合組件,而由業務平臺具體面向各個子組件,充分協調了業務組件的開發設計與運行管理在粒度劃分上取向不一致的問題。
文檔編號H04M3/22GK101022365SQ20071008822
公開日2007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15日
發明者陳懷友, 申海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子县| 安多县| 怀来县| 琼海市| 东安县| 营口市| 台湾省| 文昌市| 民丰县| 婺源县| 镇赉县| 革吉县| 布尔津县| 来宾市| 辉南县| 青冈县| 托克逊县| 孙吴县| 涞源县| 景谷| 阜城县| 曲麻莱县| 定州市| 长沙市| 景德镇市| 黔江区| 琼中| 大安市| 阳西县| 邮箱| 如东县| 平阴县| 太原市| 克东县| 友谊县| 确山县| 青阳县| 社会| 平山县| 图木舒克市| 长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