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通信路徑故障恢復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658966閱讀:30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通信路徑故障恢復方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利用信令協議建立通信路徑的通信網絡中的通信路 徑復用故障恢復系統。
背景技術
作為控制通信網絡中的通信路徑的技術,有GMPLS(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Architecture,通用多協議標簽交換)等 技術。在GMPLS技術中,通過GMPLS擴展RSVP—TE (IETF, RFC3473, L. Berger等,"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GMPLS ) Signaling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 (RSVP-TE) Extensions")等信令協議,在由波長交換 機、時間復用裝置及數據包交換機等網絡裝置構成的通信網絡上設定 虛擬的通信路徑(路徑)。
例如,在非專利文獻l中,公開了使通信路徑從故障中自動復原 的技術。根據該技術,按照構成通信路徑的各區間的每一個在通信路 徑建立時預先準備作為迂回目標的預備通信路徑。如果在通信路徑通 過的某個接口中檢測到故障,則在網絡裝置間交換該故障事件,通過 切換為繞過故障部位的預備通信路徑,自動地從故障中復原。
專利文獻1Louis Berger等,GMPLS Based Segment Recovery, IETF Internet-Draft, draft-ietf-ccamp-gmpls-segment-recovery-02.txt
在通信網絡中,在網絡裝置檢測到故障的情況下,在上述非專利 文獻1所述的技術中,基于一個故障事件來判斷是否進行路徑的切 換。例如,在檢測到下行方向的故障的情況下,在包含故障區間的最
上游側的段中切換通信路徑。另一方面,在檢測到上行方向的故障的 情況下,在包含故障區間的最下游側的段中切換通信路徑。因此,在 發生了雙向的鏈路故障的情況下,存在分別以上行故障事件和下行故 障事件作為觸發器、在不同的兩個段中發生路徑切換動作、從而結果 變得不能通信的第一課題。
此外,在非專利文獻l所述的技術中,不具備確定包含在信令消 息中的各屬性信息對應于哪個段的機構。因此,各網絡裝置不能兼顧 與網絡裝置間交換多個段的屬性信息、和將各屬性信息與段建立對 應。結果,存在網絡裝置不能掌握通信路徑上的各段的狀態的第二課 題。

發明內容
如果表示本發明的代表性的一例,則如以下所示。即,本發明的 網絡裝置具備進行運算處理的處理器、和由上述處理器使用的存儲 器,在網絡內沿著要建立的通信路徑交換控制消息。上述網絡按包含 1個或多個鏈路的每個段設定迂回路徑。上述處理器,在檢測出包含 在上述通信路徑中的鏈路的故障的情況下,將表示上述鏈路的故障的 故障事件通知給其他網絡裝置并將被檢測出上述故障的鏈路切換為
其他通信路徑。此外,上述處理器在接收到從上述其他網絡裝置通知 的故障事件的情況下,將與接收到的故障事件有關的鏈路切換為其他
通信路徑。此外,上述處理器將上述鏈路的切換區間的識別信息附加 到上述控制消息中,并發送附加了上述識別信息的控制消息。此外, 上述處理器判斷是否能夠通過本網絡裝置切換通信路徑來繞過在通
信路徑中檢測出的所有的故障鏈路;在判斷為能夠繞過上述所有的故 障鏈路的情況下,檢測能夠繞過上述所有的故障鏈路的下游的段的切 換狀態;在上述下游的段中,在通信路徑已切換或要切換的情況下, 不切換通信路徑的路徑;另一方面,在上述下游的段中,在通信路徑
既不是已切換也不是要切換的情況下,切換為迂回路徑。
根據本發明,各網絡裝置能夠掌握通信路徑上的各段的狀態,即 使在上行/下行的任一個中檢測到故障的情況下,也能夠切換路徑。


圖1是表示使用第1實施方式的本發明的網絡裝置的通信網絡結 構例的圖。
圖2是第1實施方式的GMPLS交換機sw一c的硬件結構圖。 圖3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恢復路徑與段的關系的圖。 圖4A是第1實施方式的主路徑建立的順序圖。 圖4B是第1實施方式的主路徑建立的順序圖(續)。 圖4C是第1實施方式的主路徑建立的順序圖(續)。 圖5是第1實施方式的恢復路徑的建立的順序圖。 圖6A是第1實施方式的路徑切換的順序圖(鏈路31、 32中的雙 向故障的情況)。
圖6B是將第1實施方式的恢復路徑的恢復狀況變更為on的順序
圖6C是將第1實施方式的段的主路徑的工作狀況變更為空閑的 順序圖。
圖7是第1實施方式的路徑切換的順序圖(節點C故障的情況)。 圖8是第1實施方式的GMPLS交換機sw一c的軟件結構圖。 圖9是第1實施方式的本發明的GMPLS擴展RSVP—TE消息的 格式圖。
圖10是第1實施方式的本發明的GMPLS擴展RSVP—TE PATH 消息(從CONT_B向CONT—C的PATH消息的一部分)的格式圖。
圖11是第1實施方式的本發明的GMPLS擴展RSVP-TERESV 消息(從CONT—C向CONT—B的RESV消息的一部分)的格式圖。
圖12A是第1實施方式的RESV接收后的CONT_A的切換表的 結構圖。
圖12B是第1實施方式的RESV接收后的CONT_B的切換表的 結構圖。
圖12C是第1實施方式的RESV接收后的CONT_C的切換表的 結構圖。
圖12D是第1實施方式的RESV接收后的控制部(CONT一D)、 控制部(CONT_E)的切換表的結構圖。
圖13A是第1實施方式的RESV接收后的CONT_A的交叉連接
信息表的結構圖。
圖13B是第1實施方式的RESV接收后的CONT_B的交叉連接
信息表的結構圖。
圖13C是第1實施方式的RESV接收后的CONT_C的交叉連接
信息表的結構圖。
圖13D是第1實施方式的RESV接收后的CONT_D的交叉連接
信息表的結構圖。
圖13E是第1實施方式的RESV接收后的CONT一E的交叉連接
信息表的結構圖。
圖14A是第1實施方式的RESV接收后的CONT一A的會話信息
表的結構圖。
圖14B是第1實施方式的RESV接收后的CONT_B的會話信息 表的結構圖。
圖14C是第1實施方式的RESV接收后的CONT_C的會話信息 表的結構圖。
圖14D是第1實施方式的RESV接收后的CONT一D的會話信息 表的結構圖。
圖14E是第1實施方式的RESV接收后的CONT_E的會話信息
表的結構圖。
圖15是第1實施方式的RESV接收后的CONT—A、 CONT一B、 CONT—C、 CONT一D、和CONT一E中的段管理表的結構圖。
圖16是第1實施方式的RESV接收后的CONT_A、 CONT_B、 CONT—C、 CONT—D、和CONT一E中的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的結構 圖。
圖17是第1實施方式的RESV接收后的CONT一A、 CONT_B、 CONT—C、 CONT一D、和CONT—E的故障狀態表的結構圖。
圖18是第1實灘方式的恢復段管理部從PATH消息處理部接收 到PATH消息時的段注冊處理的流程圖。
圖19是第1實施方式的恢復段管理部接收到RESV消息后的切 換表的注冊處理的流程圖。
圖20是在第1實施方式的恢復段管理部中以本節點管理段及下 游段中的故障為切換條件的注冊處理的流程圖。
圖21是在第1實施方式的恢復段管理部中以本節點管理段及上 游段中的故障為切換條件的注冊處理的流程圖。
圖22是在第1實施方式的恢復段管理部中以本節點管理段中的 故障為切換條件的注冊處理的流程圖。
圖23是第1實施方式的恢復段管理部經由故障通知目標信息儲 存部將故障通知目標信息向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注冊的處理的流程 圖。
圖24是第1實施方式的切換部從NOTIFY消息處理部接收到 NOTIFY消息時的切換處理的流程圖。
圖25是第1實施方式的切換部從故障檢測部接收到故障通知時 的切換處理的流程圖。
圖26A是第1實施方式的向恢復段切換后的CONT一A的交叉連 接信息表的結構圖。
圖26B是第1實施方式的向恢復段切換后的CONT—C的交叉連 接信息表的結構圖。
圖27是第1實施方式的向恢復段切換后的CONT一A、 CONT_B、 CONT一C中的段管理表的結構圖。
圖28是第1實施方式的CONT一A、 CONT一B、 CONT—C故障狀 態表IOOO (鏈路31、 32中的雙向鏈路故障發生后)的結構圖。
圖29是第1實施方式的CONT一A、 CONT一B、 CONT_C故障狀 態表(鏈路31、 32中的雙向鏈路故障發生后)的結構圖。
圖30是第2實施方式的消息結構化方式的控制消息的格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首先,說明本發明的概要。
第l,本發明具備對網絡裝置相互交換的信令協議消息中包含的 各屬性信息賦予段識別信息的機構。
第2,具備在通信路徑上檢測到的鏈路故障部位是1個部位的情 況下、或者在多個鏈路故障部位相鄰的情況下、調查通過本節點切換 路徑是否能夠繞過檢測到的所有的故障鏈路的機構。
第3,具備在判斷為不能繞過所有的故障鏈路的情況下、不向恢 復路徑切換、或者如果通信路徑已切換則進行控制以進行切回的機 構。
第4,具備以下的機構在判斷為能夠繞過上述所有的故障鏈路 的情況下,調査通過本節點切換路徑能夠繞過故障鏈路的下游的段的 切換狀態。并且,在下游的段中是已切換或要切換的情況下,本節點 不切換通信路徑的路徑。另一方面,在下游的段中既不是已切換也不 是要切換的情況下,本節點切換通信路徑的路徑。
在第4機構中,網絡裝置為了調查下游的段的切換狀態而使用下 述的任一種方法。第1方法是通過使動作規則在各節點中共通,基于
故障事件來間接地知道其他段的切換狀態。第2方法是通過在節點間
交換切換事件來直接地知道其他段的切換狀態。
在上述第4機構中,也可以設置調查更上游的段的切換狀態來代 替調查更下游的段的切換狀態的第5機構。
此外,在所有的網絡裝置中將設置第4機構和第5機構的哪一個 的情況設為相同即可。
這樣,通過具備第1機構,各網絡裝置能夠掌握通信路徑上的各 段的狀態。進而,通過具備第2、第3及第4機構,不論在上行及下 行的哪個中檢測到故障,都能夠在相同的區間中切換路徑,所以能夠 將雙向鏈路故障復原。此外,同樣通過具備第2、第3及第5機構也 能夠在相同的區間中切換路徑,所以能夠將雙向鏈路故障復原。
接著,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在各實施 方式的說明中使用的圖中,對于相同或等同物賦予相同的標號。
在以下說明的實施方式中,作為通信路徑建立控制信號,說明了 使用由作為因特網的國際組織的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因特網工程任務組)制作的協議IETF RFC3473規定的GMPLS (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協議標記交換)擴展 RSVP—TE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基于 流量工程擴展的資源預留協議)的情況的例子,但也能夠適用于由協 議IETF RFC3472規定的CR—LDP (Constraint-based Routed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基于路由受限標簽分發協議)、作為電氣通信的 國際標準化部門的ITU — T ( Internet Telecommunication Union-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國際電信聯盟遠程通 信標準化組)制定的協議ITU—TG.7713/Y1704即ASON等其他協議 中。
<第1實施方式>
首先,參照圖1,對第1實施方式的通信網絡系統的結構例進行
說明。
圖1所示的網絡1是通過將網絡裝置51 59用傳送線30 42相 互連接而構成的。本實施方式由9臺網絡裝置和13條傳送線構成, 但網絡裝置的臺數及拓撲結構是任意的。此外,本實施方式中,網絡 裝置間的傳送線能夠雙向地傳送信號,但也能夠適用于在使用光纖作 為傳送媒體從而上行和下行的傳送媒體成對地使用的情況。
網絡裝置51 59通過經由控制信息傳送網絡2相互地交換 GMPLS擴展RSVP—TE消息,來建立通信路徑61 63。在本實施方 式中,建立了 3根2跳的通信路徑61 63,但通信路徑的跳數及條 數是任意的。控制信息傳送裝置A501及控制信息傳送裝置B502是 IP路由器或第二層交換機等的通信裝置。在本實施方式中,控制信 息傳送網絡2由兩臺控制信息傳送裝置501 502構成,但其臺數及 拓撲結構是任意的。
另外,對于各網絡裝置51 59賦予了分別識別它們的標識符, 該標識符是sw一a sw一i。
接著,參照圖1及圖2,對網絡裝置53的結構例進行說明。另外, 其他的網絡裝置51 52以及54 59也是與網絡裝置53相同的結構。
網絡裝置53具備接口部53A 53D、交換機部53F及控制部53E。 傳送線31、 32、 36及37分別連接在接口部53A、 53D、 53B及53C 上,交換機部53F通過交換輸入到接口部53A 53D中的信號(切換 接口部的連接,在接口部間傳送信號),來設定通信路徑。
交換機部53F的動作(交換)受控制部53E控制。GMPLS擴展 RSVP—TE消息由控制部53E解釋。
此外,對于網絡裝置51 59的各接口部賦予標識符。對于網絡 裝置51的3個接口部51A 51C,分別賦予(IFJD-ifl) (IF_ID =if3)。對于網絡裝置52的3個接口部52a 52c,分別賦予(IF一ID =ifl) (IF_ID=if3)。對于網絡裝置53的4個接口部53A 53D,
分別賦予(IFJD-ifl) ~ (IF—ID=if4)。對于網絡裝置54的3個接 口部54a 54c,分別賦予(IF—ID=ifl) (IF_ID=if3)。對于網絡 裝置55的3個接口部55a 55c,分另l臓予(IF—ID=ifl) (IF—ID =if3)。對于網絡裝置56的兩個接口部56a 56b,分別賦予(IF_ID =ifl) (IF—ID=if2)。對于網絡裝置57的4個接口部57a 57d, 分別賦予(IF_ID=ifl) (IF_ID=if4)。對于網絡裝置58的4個接 口部58a 58d,分別賦予(IF_ID=ifl) (IF_ID=if4)。對于網絡 裝置59的兩個接口部59a 59b,分別賦予(IF_ID=ifl) (IFJD =if2)。
各接口部利用兩個波長收發信號,對各波長賦予標簽1及標簽2。 在本實施方式中,網絡裝置51 59具備2 4個接口部,但該個數是 任意的。此外,各接口利用兩個波長進行通信,但該、波長的數量也是 任意的。
接著,參照圖2,對接口部53A(IF—ID-ifl) 53D(IFJD-if4) 的硬件結構進行說明。對接口部53A的結構例進行說明,但其他接 口部53B 53D也是與接口部53A相同的結構。
接口部53A具備合/分波器328、信號收發機312 313及故障檢 測器320 321。
合/分波器328具有分離信號的功能,接收來自傳送線31的信號, 將接收到的信號按每個波長進行分離,發送給收發機312 313。收 發機312 313將接收到的信號傳送給交換機部53F。此外,合/分波 器328具有合成信號的功能,接收來自收發機312 313的信號,將 接收到的信號集中為一個信號,發送給傳送線31。在此情況下,收 發機312 313將信號傳送給合/分波器328。交換機部53F對與建立 的通信路徑對應的接口部53D發送信號。
故障檢測器320 321通過計測信號來檢測通信路徑的故障。 接著,對接口部53A的控制部53E的硬件結構進行說明。控制
部53E具備CPU301、存儲器302、總線等內部通信線303、通信接 口 305、輔助存儲裝置304及輸入輸出部306。
通信接口 305連接在控制信息傳送裝置502上,與其他網絡裝置 51 59之間交換GMPLS擴展RSVP—TE消息。內部通信線303與 交換機部53F及接口部53A 53D連接,對接口部53A 53D的控制 信號進行收發。此外,在存儲器302中,按照設定在程序3021中的 順序,控制通信接口 305、故障檢測器320 327及交換機部53F。
接著,參照圖3,對在本實施方式的網絡l中建立的通信路徑的 例子進行說明。
圖3表示通信路徑23已建立的狀態。在建立通信路徑時,通過 GMPLS擴展RSVP—TE消息,還建立了用來作為故障發生時的故障 恢復路徑利用的通信路徑61 63。將在正常時使用的通信路徑23稱 作主路徑,將在主路徑23發生了故障的情況下使用的通信路徑61 63稱作輔助路徑。段81 83包括輔助路徑61 63、和由輔助路徑 61 63保護的主路徑23的區間。
在著眼于某個GMPLS交換機時,將作為本GMPLS交換機切換 的起點的段稱作本節點管理段。在圖3所示的例子中,段82是網絡 裝置52 (sw一b)的本節點管理段。
在著眼于某個網絡裝置(GMPLS交換機)時,將最接近于本 GMPLS交換機的下游段稱作最近下游段。在圖3^f示的例子中,段 82是網絡裝置51 (sw一a)的最近下游段。
此外,在著眼于某個GMPLS交換機時,將與本GMPLS交換機 的本節點管理段不重疊的最近下游段稱作最近無重疊下游段。在圖3 所示的例子中,段83是網絡裝置51 (sw—a)的最近無重疊下游段。
此外,在著眼于某個GMPLS交換機時,將與本GMPLS交換機 的本節點管理段不重疊的最近的上游段稱作最近不重疊上游段。在圖 3所示的例子中,段81是網絡裝置54 (sw一c)的最近不重疊上游段。
接著,利用圖4A 圖4C說明建立主路徑的順序。圖4A、圖4B 及圖4C依次表示主路徑的建立順序的一系列的步驟。
網絡裝置51的控制部51E (CONT—A)如果從路徑建立請求裝 置50接收到具有網絡裝置51 55間的路徑的主路徑的建立請求,則 控制部51E (CONT_A)分配資源,注冊到會話信息表700與交叉連 接信息表600中(1102)。圖14A及圖13A表示在步驟1102中注冊 的表的內容。
接著,將段信息向段管理表800注冊(1103)。向段管理表800 注冊的詳細情況參照圖18在后面敘述。圖15表示處理1103的注冊 后的段管理表800的內容。
然后,討論是否建立恢復路徑(1104)。結果,由于需要建立恢 復路徑,所以建立恢復路徑61 (1105)。
接著,在主路徑23中,為了朝向下游請求分配通信路徑,從網 絡裝置51 (sw_a)向網絡裝置52 (sw_b)發送PATH消息(1106)。 在PATH消息中包括表示段81、 82及83的擴展對象的擴展保護信息 和擴展路徑信息。
段81的主路徑的信息是作為保護信息的(segId(Sw_a, sw_c), segT(pri), P(S=0, P=0,0=1))、以及作為路徑信息的(segld(sw—a^ sw_c): segT(pri), ERO((sw_a, ifl), (sw_b, ifl), (sw_c, ifl)))。保護信息及路徑 信息分別包括表示段81的段標識符即segld(sw一a, sw一c)、以及首要 的段類型即segT(pri)。
段82的主路徑的信息是作為保護信息的(segld(sw一b, sw_d), segT(pri), P(S-O, P=0, 0=1))、以及作為路徑信息的(segld(swj), sw_d): segT(pri), ERO((sw_b, ifl), (sw—c, ifl), (sw_d, ifl》)。保護信息及路徑 信息包括表示段82的段標識符即segld(sw—b, sw_d)、以及首要的段 類型即segT(pri)。
段83的主路徑的信息是作為保護信息的(segld(sw一c, sw一e),
segT(pri), P(S=0, P=0, O-l))、以及作為路徑信息的(segld(sw—c, sw_e), segT(pri), ERO((sw_c, ifl), (sw_d, ifl), (sw_e, ifl)))。保護信息及路徑 信息包括表示段83的段標識符即segld(sw_c, sw—e)、以及首要的段 類型即segT(pri)。
段81的恢復路徑的信息是作為保護信息的(segld(sw_a, SW_c), segT(sec), P(S=1, P=l, O=0))、以及作為路徑信息的(segld(sw—a, sw_c), segT(sec), ERO((sw_a, ifl), (sw一f, ifl), (sw_^g, ifl), (sw—c, ifl》)。保護 信息及路徑信息包括表示段81的段標識符即segld(sw_a, sw一c)、以 及輔助的段類型即segT(sec)。
段82的恢復路徑的信息是作為保護信息的(segld(sw一b, sw_d), segT(sec), P(S=1, P=l, O=0))、以及作為路徑信息的(segld(sw_b, sw_d), segT(sec), ERO((sw_b, ifl), (sw_g, ifl), (sw一h, ifl), (sw一d, ifl)))。保護信息及路徑信息包括表示段82的82段標識符即 segld(sw一b, sw_d)、以及輔助的段類型即segT(sec)。
段83的恢復路徑的信息是作為保護信息的(segld(sw_c, sw一e), segT(sec), P(S=1, P=l, O=0))、以及作為路徑信息的(segld(sw—c, sw_e), segT(sec), ERO((sw一c, ifl), (swj^ ifl), (sw—i, ifl), (sw一e, ifl》)。保護 信息及路徑信息包括表示段83的段標識符即segld(sw—b, sw_d)、以 及輔助的段類型即segT(sec)。在擴展對象中包括用來區別段的段標 識符(segID)及段類型(segT)。
接著,網絡裝置52如果接收到PATH消息,則分配資源,注冊 到會話信息表700和交叉連接信息表600中(1107)。圖14B及圖13B 表示在步驟1107中注冊的表的內容。
接著,將段信息向段管理表800注冊(1108)。向段管理表800 的注冊的詳細情況參照圖18在后面敘述。圖15表示處理1108的注 冊后的段管理表800的內容。
然后,討論是否建立恢復路徑(1109)。結果,由于需要建立恢
復路徑,所以建立恢復路徑62 (1110)。接著,從網絡裝置52 (sw—b)向網絡裝置53 (sw一c)發送順序 1111的PATH消息。網絡裝置53如果接收到PATH消息,則分配資源,注冊到會話 信息表700和交叉連接信息表600中(1112)。圖14C及圖13C表示 在步驟1112中注冊的表的內容。接著,將段信息向段管理表800注冊(1113)。向段管理表800 的注冊的詳細情況參照圖18在后面敘述。圖15表示處理1113中的 注冊后的段管理表800的內容。然后,討論是否建立恢復路徑(1114)。結果,由于需要建立恢 復路徑,所以建立恢復路徑63 (1115)。進而,從網絡裝置53 (sw_c)向網絡裝置54 (sw_d)發送PATH 消息(1116)。網絡裝置54如果接收到PATH消息,則分配資源,注冊到會話 信息表700和交叉連接信息表600中(1117)。圖14D及圖13D表示 在步驟1117中注冊的表的內容。接著,將段信息向段管理表800注冊(1118)。向段管理表800 的注冊的詳細情況參照圖18在后面敘述。圖15表示處理1118中的 注冊后的段管理表800的內容。然后,討論是否建立恢復路徑(1119)。結果,判斷為不需要建 立恢復路徑。最后,從網絡裝置54 (sw—d)向網絡裝置55 (sw_e)發送PATH 消息(1120)。網絡裝置55如果接收到PATH消息,則分配資源,注冊到會話 信息表700和交叉連接信息表600中(1121)。圖14E及圖13E表示 在步驟1121中注冊的表的內容。接著,進行交叉連接控制(1122)。然后,將段信息向段管理表
800注冊(1123)。向段管理表800的注冊的詳細情況參照圖18在后 面敘述。圖15表示處理1123中的注冊后的段管理表800的內容。然后,討論是否建立恢復路徑(1124)。結果,判斷為不需要建 立恢復路徑。接著,將路徑切換條件注冊到切換表500中(1125)。圖12D表 示在步驟1125中注冊的切換表的內容。接著,將作為故障通知目標的節點注冊到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 900中(1126)。向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900的注冊處理的詳細情況 參照圖23在后面敘述。圖16表示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900的注冊結 果。接著,從接受到請求分配通信路徑的PATH消息的接收側朝向上 游返回搭載有接口與標簽信息的RESV消息(1127)。例如,在從網 絡裝置55向網絡裝置54發送的RESV消息中,保存有與作為網絡裝 置55的本節點有關的值。艮卩,使用的接口55a用(sw一e, ifl)表示。網絡裝置54如果接收到RESV消息,則控制交叉連接(1128), 將切換條件注冊到切換表500中(1129)。向切換表500的注冊的詳 細情況參照圖19 圖22在后面敘述。圖12D表示在處理1129中注 冊后的切換表500的內容。接著,將作為故障通知目標的節點注冊到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 卯0中(1130)。向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900的注冊處理的詳細情況 參照圖23在后面敘述。圖16表示處理1130中的注冊后的故障通知 目標信息表900的內容。接著,在接收到的RESV消息1127中,追加與作為網絡裝置54 的本節點有關的值,將生成的RESV消息1131從網絡裝置54向網絡 裝置53發送。即,使用的接口54A用(sw—d, ifl)表示。網絡裝置53如果接收到RESV消息1131,則控制交叉連接 (1132),將切換條件注冊到切換表500中(1133)。向切換表500的注冊處理的詳細情況參照圖19 圖22在后面敘述。圖12C表示處理 1133中的注冊后的切換表500的內容。捧著,將作為故障通知目標的節點注冊到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 900中(1134)。向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900的注冊處理的詳細情況 參照圖23在后面敘述。圖16表示處理1134中的注冊后的故障通知 目標信息表卯O的內容。進而,在接收到的RESV消息1131中,追加與作為網絡裝置53 的本節點有關的值,將生成的RESV消息1135從網絡裝置53向網絡 裝置52發送。艮P,使用的接口53A用(sw_C, ifl)表示。網絡裝置52如果接收到RESV消息1135,則控制交叉連接 (1136),將切換條件注冊到切換表500中(1137)。向切換表500的 注冊的詳細情況參照圖19 圖22在后面敘述。圖12B表示步驟1137 中的注冊后的切換表500的內容。接著,將作為故障通知目標的節點注冊到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 900中(1138)。向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卯O的注冊處理的詳細情況 參照圖23在后面敘述。圖16表示處理1138中的注冊后的故障通知 目標信息表卯O的內容。最后,在接收到的RESV消息1135中,追加與作為網絡裝置52 的本節點有關的值,將生成的RESV消息1139從網絡裝置52向網絡 裝置51發送。即,使用的接口52A用(swj), ifl)表示。網絡裝置51如果接收到RESV消息1139,則控制交叉連接 (1140),將切換條件注冊到切換表500中(1141)。向切換表的注冊 處理的詳細情況參照圖19 圖22在后面敘述。圖12A表示處理1141 中的注冊后的切換表500的內容。接著,將作為故障通知目標的節點注冊到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 900中(1142)。向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900的注冊處理的詳細情況 參照圖23在后面敘述。圖16表示處理1142中的注冊后的故障通知
目標信息表900的內容。
接著,參照圖5,對建立恢復路徑61的順序進行說明。
在恢復路徑61中,為了朝向下游請求分配通信路徑,從網絡裝 置51 (sw—a)向網絡裝置56 (sw_f)發送PATH消息(1151)。網絡 裝置56如果接收到PATH消息1151,則分配資源,注冊到會話信息 表700及交叉連接信息表600中(1152 )。接著,從網絡裝置56 (sw_f)向網絡裝置57 (sw_g)發送PATH 消息(1153)。網絡裝置57如果接收到PATH消息1153,則分配資源, 注冊到會話信息表700及交叉連接信息表600中(1154)。
進而,從網絡裝置57 (sw_g)向網絡裝置53 (sw一c)發送PATH 消息(1155)。網絡裝置53如果接收到PATH消息1155,則分配資源, 注冊到會話信息表700及交叉連接信息表600中(1156)。
接著,從接受到請求分配通信路徑的PATH消息的接收側朝向上 游側返回包含接口與標簽信息的RESV消息(1157)。例如,在從網 絡裝置53向網絡裝置57發送的RESV消息1157中,保存有與作為 網絡裝置53的本節點有關的值。即,使用的接口 53B用(sw_c, if2) 表示。網絡裝置57如果接收到RESV消息1157,則控制交叉連接 (1158)。接著,在接收到的RESV消息1157中,追加與作為網絡裝 置57的本節點有關的值,將生成的RESV消息1159從網絡裝置57 向網絡裝置56發送。艮卩,使用的接口57B用(sw_g, if2)表示。網絡裝置56如果接收到RESV消息1159,則控制交叉連接 (1160)。接著,在接收到的RESV消息1160中,追加與作為本節點 的網絡裝置56有關的值,將生成的RESV消息1161從網絡裝置56 向網絡裝置51發送。6卩,使用的接口56A用(sw一f, ifl)表示。這樣,恢復路徑62的建立(1110)及恢復路徑63的建立(1115) 也都可以用與上述的恢復路徑61的建立(1105)相同的方法建立。
接著,參照圖6A,對因鏈路故障而切換路徑的順序的例子進行 說明。圖6A表示鏈路31及鏈路32的故障所引起的路徑切換。首先,如果在鏈路32的故障發生后網絡裝置54的故障檢測部415 (參照圖8)立刻檢測到接口 53D的故障(1201),則網絡裝置54的 切換部412 (參照圖8)參照切換表500 (圖12D),判斷是否需要向 恢復路徑切換(1202)。是否向恢復路徑切換的判斷的詳細情況參照 圖24 圖25在后面敘述。網絡裝置54的故障通知信息儲存部408 (參照圖8)參照故障通 知目標信息表卯O (圖16) (1203)。參照了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900 的結果是,網絡裝置54的控制消息發送部416 (圖8)對網絡裝置 51、 52及53發送NOTIFY消息(1204、 1205及1206)。網絡裝置51的控制部51E(CONlLA)接受NOTIFY消息(1206), 參照切換表500 (圖12A),判斷不需要向恢復路徑切換(1207)。網絡裝置52的控制部52E(CON!J3)接受NOTIFY消息(1205), 參照切換表500 (圖12B),判斷不需要向恢復路徑切換(1208)。網絡裝置53的控制部53E(CONT—C)接受NOTIFY消息(1204), 參照切換表500 (圖12C),判斷需要向恢復路徑切換(1209)。接著, 將恢復路徑63的恢復狀況設定為"忙碌(busy)" (1210),將段83 的主路徑的工作狀況設定為"空閑(idle)" (1211)。如果在鏈路32的故障發生后網絡裝置53的故障檢測部415 (參 照圖8)立刻檢測到接口 54A的故障(1212),則網絡裝置53的切換 部412 (參照圖8)參照切換表500 (圖12C),判斷是否需要向恢復 路徑切換。但是,由于已經向恢復路徑切換,所以判斷為不需要新的 切換動作(1213)。是否向恢復路徑切換的判斷的詳細情況參照圖24 圖25在后面敘述。然后,網絡裝置54的故障通知信息儲存部408(參 照圖8)參照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900 (圖16) (1214)。參照了故障 通知目標信息表900的結果是,網絡裝置53的控制消息發送部416'(參照圖8)對網絡裝置52及51發送NOTIFY消息(1215、 1216)。 網絡裝置51的控制部51E (CONT一A)如果接受到NOTIFY消 息1216,則參照切換表500 (圖12A),判斷為不需要向恢復路徑切 換(1217)。網絡裝置52的控制部52E(CONLB)如果接受到NOTIFY 消息1215,則參照切換表500 (圖12B),判斷為不需要向恢復路徑 切換(1218)。是否向恢復路徑切換的判斷的詳細情況參照圖24 圖 25在后面敘述。接著,如果在鏈路31的故障發生后網絡裝置52的故障檢測部415 (參照圖8)立刻檢測到接口 53A的故障(1219),則網絡裝置52的 切換部412 (參照圖8)參照切換表500 (圖12B),判斷為需要向恢 復路徑62切換(1220)。接著,將恢復路徑62的恢復狀況設定為"忙 碌"(1221),將段82的主路徑的工作狀況設定為"空閑"(1222)。網絡裝置52的故障通知信息儲存部408 (參照圖8)參照故障通 知目標信息表卯0 (圖16) (1223)。參照了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900 的結果是,網絡裝置52的控制消息發送部416 (圖8)對網絡裝置 51及53發送NOTIFY消息(1224、 1225)。網絡裝置51的控制部51E (CONT一A)如果接受到NOTIFY消 息1224,則參照切換表500 (圖12A),判斷為不需要向恢復路徑切 換(1226)。網絡裝置53的控制部53E(CONT—C)如果接受到NOTIFY 消息1225,則參照切換表500 (圖12C),判斷為需要向段83的主路 徑切換回(1227)。網絡裝置53的控制部53E (CONT—C)將段管理表800的恢復路 徑63的恢復狀況設定為"空閑"(1228),將段83的主路徑的工作狀 況設定為"忙碌"(1229)。最后,在鏈路31的故障發生后,網絡裝置53的故障檢測部415 (參照圖8)立刻檢測到接口 52C的故障(1230)。網絡裝置53的切 換部412 (參照圖8)參照切換表500 (圖12B),判斷不需要向恢復路徑切換(1231)。是否向恢復路徑切換的判斷的詳細情況參照圖24 圖25在后面敘述。網絡裝置53的故障通知信息儲存部408 (參照圖8)參照故障通 知目標信息表900 (圖16) (1232)。參照了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卯O 的結果是,網絡裝置53的控制消息發送部416 (圖8)對網絡裝置 51及52發送NOTIFY消息(1233、 1234)。網絡裝置51的控制部51E (CONT一A)如果接受到NOTIFY消 息1233,則參照切換表500 (圖12A),判斷為不需要向恢復路徑切 換(1235)。網絡裝置52的控制部52E(CONT—B)如果接受到NOTIFY 消息1234,則參照切換表500 (圖12B),判斷為不需要向恢復路徑 切換(1236)。通過以上那樣的向恢復路徑62的切換,鏈路31及32的路徑故 障恢復。接著,參照圖6B,對將恢復路徑的恢復狀況變更為on的順序進 行說明。網絡裝置52將段管理表800 (參照圖15)的具有段標識符 (src-sw一b, dst=sw_d)的記錄的恢復狀況8043變更為"忙碌",更 新交叉連接信息表600 (1239),將恢復路徑62的PATH消息向網絡 裝置57發送(1240)。接著,網絡裝置57更新交叉連接信息表600 (1241),將恢復路 徑62的PATH消息向網絡裝置58發送(1242)。網絡裝置58更新交 叉連接信息表600 (1243),將恢復路徑62的PATH消息向網絡裝置 54發送(1244)。接著,從接受到請求分配通信路徑的PATH消息的接收側,網絡 裝置54將段管理表800 (參照圖15)的具有段標識符(src-sw一b, dst=sw_d)的記錄的恢復狀況8043變更為"忙碌",更新交叉連接信 息表600 (1245)。并且,網絡裝置54進行交叉連接控制(1246)。 網絡裝置54朝向上游,返回保存有接口和標簽信息的RESV消 息(1247)。例如,從網絡裝置54向網絡裝置58發送RESV消息。接著,從網絡裝置58向網絡裝置57發送RESV消息(1248)。 接著,從網絡裝置57向網絡裝置52發送RESV消息(1249)。網絡 裝置52如果接受到RESV消息,則進行交叉連接控制(1250)。接著,參照圖6C,對將段82的主路徑的工作狀況變更為"空閑" 的順序進行說明。網絡裝置52將段管理表800的工作狀況8033變更為"空閑" (1270),將保存有段82的更新信息的PATH消息向網絡裝置53發 送(1271)。接著,網絡裝置53將段管理表800的工作狀況8033變 更為"空閑"(1272),將保存有段82的更新信息的PATH消息向網 絡裝置54發送(1273)。接著,從接受到請求分配通信路徑的PATH消息的接收側,朝向 上游返回搭載有接口和標簽信息的RESV消息(1275)。例如,從網 絡裝置54向網絡裝置53發送RESV消息。接著,從網絡裝置53向 網絡裝置52發送RESV消息(1276)。接著,參照圖7,對因網絡裝置53中的節點故障帶來的路徑的切 換動作例進行說明。首先,在網絡裝置53的節點故障發生后,網絡裝置52的故障檢 測部415 (參照圖8)立刻檢測到接口 53A的故障(1301)。網絡裝 置54的切換部412 (參照圖8)參照切換表500 (圖12D),判斷是 否需要向恢復路徑62切換(1302)。是否向恢復路徑切換的判斷的詳 細情況參照圖24 圖25在后面敘述。將恢復路徑62的恢復狀況設 定為"忙碌"(1303),將段83的主路徑的工作狀況設定為"空閑" (1304)。網絡裝置52的故障通知信息儲存部408 (參照圖8)參照故障通 知目標信息表900 (圖16) (1305)。參照了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900
的結果是,網絡裝置52的控制消息發送部416 (參照圖8)對網絡裝 置51及53發送NOTIFY消息(1306、 1307)。網絡裝置51的控制部51E (CONT_A)如果接受到NOTIFY消 息1307,則參照切換表500 (圖12A),判斷為不需要向恢復路徑切 換(1308)。是否向恢復路徑切換的判斷的詳細情況參照圖24 圖25 在后面敘述。網絡裝置53的控制部53E (CONT_C)如果接受到 NOTIFY消息1306,則參照切換表500 (圖12C),判斷為不需要向 恢復路徑切換(1309)。是否向恢復路徑切換的判斷的詳細情況參照 圖24 圖25在后面敘述。
在網絡裝置53的節點故障發生后,網絡裝置54的故障檢測部415(參照圖8)立刻檢測到接口 53D的故障(1310)。是否向恢復路徑 切換的判斷的詳細情況參照圖24 圖25在后面敘述。網絡裝置53 的切換部412 (參照圖8)參照切換表500 (圖12C),判斷為不需要 向恢復路徑切換(1311)。網絡裝置54的故障通知信息儲存部408 (參 照圖8)參照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900 (圖16) (1312)。參照了故障 通知目標信息表900的結果是,網絡裝置54的控制消息發送部416(圖8)對網絡裝置53、 52及51發送NOTIFY消息(1313、 1314 及1315)。
網絡裝置51的控制部51E (CONT一A)如果接受到NOTIFY消 息1315,則參照切換表500 (圖12A),判斷為不需要向恢復路徑切 換(1316)。網絡裝置52的控制部52E(CONT^B)如果接受到NOTIFY 消息1314,則參照切換表500 (圖12B),判斷為不需要向恢復路徑 切換(1317)。網絡裝置52的控制部52E (CONT_B)如果接受到 NOTIFY消息1313,則參照切換表500 (圖12B),判斷為不需要向 恢復路徑切換(1318)。是否向恢復路徑切換的判斷(1316 1318) 的詳細情況參照圖24 圖25在后面敘述。這樣,即使在網絡裝置53中的節點故障的情況下,通過向恢復 路徑62的切換,也能夠恢復路徑的故障。接著,參照圖8的邏輯框圖,對控制部53E的結構進行說明。控制部53E具備處理器及存儲器。通過處理器執行保存在存儲器 中的程序,來執行控制部53E的各功能。具體而言,控制部53E通過執行程序,具備控制消息接收部401、 路徑請求受理部402、 PATH消息處理部403、 RESV消息處理部404、 NOTIFY消息處理部405、會話信息儲存部406、接口信息儲存部407、 故障通知目標信息儲存部408、段管理信息儲存部409、交叉連接狀 態儲存部410、恢復段管理部411、切換部412、切換信息儲存部413、 交叉連接控制部414、故障檢測部415、控制消息發送部416、以及 故障狀態儲存部417。切換信息儲存部413管理切換表500 (圖12C)。交叉連接狀態儲 存部410管理交叉連接信息表600 (圖13C)。會話信息儲存部406 管理會話信息表700 (圖14C)。段管理信息儲存部409管理段管理 信息表800 (圖15)。故障通知目標信息儲存部408管理故障通知目 標信息表卯O(圖16)。故障狀態儲存部417管理故障狀態表IOOO(圖 17)。各表的詳細情況在后面敘述。控制消息接收部401在從其他的網絡裝置51 59接受到GMPLS 擴展RSW-TE消息的情況下,判斷消息的類別。具體而言,在接 受到的消息是PATH消息的情況下,將PATH消息傳送給PATH消息 處理部403。同樣,在接受到的消息是RESV消息的情況下,將RESV 消息傳送給RESV消息處理部404。此外,在接收到的消息是NOTIFY 消息的情況下,將NOTIFY消息傳送給NOTIFY消息處理部405。路徑請求受理部402在從其他應用接受到路徑建立請求的情況 下,將路徑建立請求發送給PATH消息處理部403。 PATH消息處理 部403按照接收到的路徑建立請求的內容,從接口信息儲存部407中 提取接口信息及標簽信息。然后,制作包含所提取的接口信息和標簽
信息的、以本節點為起點節點的PATH消息,將制作的PATH消息發 送給控制消息發送部416。會話信息儲存部406從PATH消息處理部403及RESV消息處理 部404接受識別通信路徑的會話標識符。并且,會話信息儲存部406 根據需要更新會話信息表700。具體而言,在接受到的會話標識符沒 有注冊在會話信息表700中的情況下、或者在需要更新會話信息表 700的信息的情況下,將接受到的信息注冊到會話信息表700中。故障通知目標信息儲存部408在從PATH消息處理部403接受到 故障通知目標的信息的情況下,注冊到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卯0中。NOTIFY消息處理部405從接受到的NOTIFY消息中提取故障部 位的信息,將提取的故障部位的信息發送給切換部412,切換部412 在從NOTIFY消息處理部405接受到故障部位的信息的情況下,將 接受到的故障部位的信息發送給故障狀態儲存部417。故障狀態儲存 部417將接受到的故障部位的信息注冊到故障狀態表1000中。此外,故障檢測部415如果從故障檢測器320 327接收到故障 信息,貝IJ將接收到的故障信息發送給切換部412。切換部412從故障 檢測部415接受到故障通知后,將接收到的故障信息發送給故障狀態 儲存部417。故障狀態儲存部417將接受到的故障信息注冊到故障狀 態表1000中。此外,切換部412將故障狀態發送給NOTIFY消息處理部405。 NOTIFY消息處理部405基于接收到的故障狀態生成NOTIFY消息, 將生成的NOTIFY消息發送給控制消息發送部416。此外,切換部412從故障狀態表1000中提取故障狀態信息,將 提取出的故障狀態信息發送給故障通知目標信息儲存部408。故障通 知目標信息儲存部408以故障狀態信息為條件檢索切換段,將檢索結 果發送給切換部412。交叉連接狀態儲存部410從PATH消息處理部403及RESV消息 處理部404接受交叉連接信息,并更新交叉連接信息表600。具體而 言,在接受到的交叉連接信息沒有注冊在交叉連接信息表600中的情 況下,將接受到的信息注冊到交叉連接信息表600中。段管理信息儲存部409更新段管理信息儲存表800。具體而言, 如果從PATH消息處理部403及RESV消息處理部404接收到包含有 本節點的段的主路徑的信息以及恢復路徑的信息,則將接收到的主路 徑的信息以及恢復路徑的信息注冊到段管理信息儲存表800中。PATH消息處理部403如果從控制消息接收部401接受到PATH 消息,則將接受到的PATH消息注冊到會話信息儲存部406的會話信 息表700中。PATH消息處理部403如果從其他網絡裝置51 59接 受到PATH消息,則從接口信息儲存部407中提取使用的接口信息和 標簽信息,生成PATH消息,將生成的PATH消息發送給控制消息發 送部416。RESV消息處理部404如果從控制消息接收部401接受到RESV 消息,則從接口信息儲存部407中提取使用的接口信息和標簽信息, 生成RESV消息,將生成的RESV消息發送給控制消息發送部416。控制消息發送部416如果從PATH消息處理部403、 RESV消息 處理部404或NOTIFY消息處理部405接受到消息,則將接受到的 消息發送給其他網絡裝置51 59。恢復段管理部411對PATH消息處理部403發送恢復路徑建立請 求。恢復段管理部411如果從PATH消息處理部403及RESV消息處 理部404接受到建立了恢復路徑的通知,則將恢復路徑信息及由該恢 復路徑保護的主路徑區間的信息發送給段管理信息儲存部409。段管 理信息儲存部409如果接受到恢復路徑信息及主路徑信息,則將接受 到的信息注冊到段管理信息表800中。進而,恢復段管理部411制作恢復路徑建立請求的內容,作為 PATH消息的一部分的信息,發送給控制消息發送部416。此外,將
決定的段信息發送給段管理信息儲存部409。段管理信息儲存部409 將接受到的段信息注冊到段管理信息表800中。接著,參照圖9,對本發明的GMPLS擴展RSVP—TE消息的格 式進行說明。在GMPLS擴展RSVP—TE消息140中,包括RSVP消息類別 1402、會話標識符1403、擴展標簽1404、擴展保護1405、擴展路徑 信息/擴展記錄路徑信息1406、以及其他擴展對象1407 1408。擴展標簽1404包括段標識符14041 、段類型14042以及標簽信息 14043信息。擴展保護1405包括段標識符14051、段類型14052及保 護信息14053信息。擴展路徑信息/擴展記錄路徑信息1406包括段標識符14061、段 類型14062以及路徑信息或記錄路徑信息14063。擴展對象1407包 括段標識符14071、段類型14072及對象信息14073。擴展對象1408 包括段標識符14081、段類型14082及對象信息14083。接著,參照圖IO,對從網絡裝置52向網絡裝置53發送的PATH 消息的格式具體地進行說明。GMPLS擴展RSVP—TE消息140由于是PATH消息,所以在 RSVP消息類別1402中保存有"PATH"。在各擴展對象1405、 1406 及1407的段標識符中,保存有"{src-sw_b, dst=sw—d}"。此夕卜,在 段類型中,保存有"primary"或"secondary"。接著,參照圖11,對從網絡裝置53向網絡裝置52發送的RESV 消息的格式具體地進行說明。GMPLS擴展RSVP—TE消息140由于是RESV消息,所以在 RSVP消息類別1402中保存有"RESV"。在各擴展對象1405、 1406 及1407的段標識符中,保存有"{src-sw_b, dst=sw_d}"。此外,在 段類型中,保存有"primary"或"secondaiy"。網絡裝置51 55的各切換信息儲存部410保持切換信息表500 (圖12A 圖12D)。參照圖12A,對切換信息表500的結構例進行 說明。切換信息表500包括會話標識符501、切換條件502及恢復段信 息503。恢復段信息503包括段識別信息5031、段的主路徑的路徑 5032、段類型5033及恢復路徑的路徑5034。網絡裝置51 55的各交叉連接狀態儲存部410保持交叉連接信 息表600 (圖UA 圖13E)。參照圖13A,對交叉連接信息表600 的結構例進行說明。交叉連接信息表600包括會話標識符601、工作狀況602、數據 流入接口信息603及數據流出接口信息604。數據流入接口信息603 包括流入接口標識符6031及流入標簽值6032。數據流出接口信息604 包括流出接口標識符6041及流出標簽值6042。網絡裝置51 55的各會話信息儲存部406保持會話信息表700 (圖14A 圖14E)。參照圖14A對會話信息表700的結構例進行說 明。會話信息表700包括會話標識符701、起點節點702、終點節點 703及路徑信息704。路徑信息704包括ERO信息7041及RRO信息 7042。 ERO信息7041是路徑對象,RRO信息7042是路徑記錄對象。網絡裝置51 55的各段管理信息儲存部409保持段管理信息表 800 (圖15)。參照圖15,對段管理信息表800的結構例進行說明。段管理信息表800包括會話標識符801、段標識符802、主路徑 803及恢復路徑804。主路徑803包括段類型8031、路徑信息8032 及工作狀況8033。恢復路徑信息804包括段類型8041、路徑路徑8042 及恢復狀況8043。網絡裝置51 55的各故障通知目標信息儲存部408保持故障通 知目標信息表900 (圖16)。參照圖16,對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900 的結構例進行說明。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900包括會話標識符901及
路由器標識符902。網絡裝置51 55的各故障狀態儲存部417保持故障狀態表1000 (圖17)。參照圖17,對故障狀態表1000的結構例進行說明。故障 狀態表1000包括會話標識符1001、路由器標識符1002、檢測標識符 接口標識符1003、傳送方向1004及故障狀況1005。本實施方式的控制信息在GMPLS擴展RSVP—TE的基本的路徑 建立后的更新順序中,通過對PATH消息及RESV消息追加新的對象, 在網絡裝置間交換。PATH消息是從發送者向接收者請求分配通信路 徑的消息。RESV消息是將由PATH消息設定的通信路徑向接收側通 知的消息。接著,參照圖18,對恢復段管理部411從PATH消息處理部403 接收到PATH消息時的處理進行說明。恢復段管理部411根據接收到的PATH消息的保護對象(P-O), 判斷接收到的PATH消息是否是主路徑消息(1701)。如果判斷的結 果為接收到的PATH消息不是主路徑的消息,則結束處理。另一方面, 如果接收到的PATH消息是主路徑的消息,則在段管理信息表800上, 對RSVP消息的所有的段標識符進行以下的處理(1702)。即,從段管理信息表800中檢索包含在PATH消息中的會話標識 符1403、段標識符14051及段類型14052與保存在段管理信息表800 中的會話標識符801、段標識符802及段類型8031 —致的記錄 (17021)。判斷是否找到了記錄(17022)。在判斷的結果是找到了記錄的情況下,將檢索到的記錄的內容與 RSVP消息的段的信息比較。并且,在兩者不一致的情況下,通過 RSVP消息的段的信息更新檢索到的記錄的內容(17023)。另一方面, 在沒有找到記錄的情況下,追加在段管理信息表800的會話標識符 801、段標識符802及段類型8031中分別保存有PATH消息的會話標 識符1403、段標識符14061及路徑信息14063的記錄,將各值初始;
化(17024)。接著,參照圖19,說明將用于切換的故障條件注冊到切換表500 中的處理。在找到了記錄的情況下,進行下述處理以本節點管理段及下游 段中的故障為條件向切換表500的注冊處理(1901)、以本節點管理 段及上游段中的故障為條件向切換表500的注冊處理(1902)、以及 注冊本節點管理段內的故障條件的處理(1903)。在本實施方式中, 將兩處以內的故障作為切換條件,但作為該切換條件的故障的數量是 任意的。以下表示是否切換路徑的判斷方法的詳細情況。首先,在通信路徑上檢測到的鏈路故障部位是1個部位、或者多個鏈路故障部位相互相鄰的情況下,調査通過本節點切換路徑是否能夠繞過檢測到的全部的故障。如果調查的結果是,判斷為通過本節點切換路徑不能繞過一部分的故障,則不切換路徑。此時,如果本節點已經切換,則將切換的路徑切換回。另一方面,如果判斷為能夠通過本節點切換路徑繞過所有的故 障,則調査與要通過本節點切換路徑而繞過的鏈路相比更下游的段的 切換狀況。并且,如果在更下游段中為已切換或要切換,則本節點不 切換通信路徑的路徑。此外,如果在更下游的段中既不是已切換也不 是要切換,則本節點切換通信路徑的路徑。網絡裝置51 59在調查下游的其他段的切換狀態中使用下述的 方法。第1方法是,通過在各節點間使動作規則共通,從而本節點基 于故障事件,間接地知道作為切換對象的段以外的段的切換狀態。此 外,第2方法是,通過在節點間交換切換事件,從而本節點間接地知 道作為切換對象的段以外的段的切換狀態。進而,在通信路徑上檢測到的多個鏈路故障部位分離的情況下>
將距最接近于起點的第1故障部位最近的上游段作為第1恢復段。在第1恢復段以外存在第2故障部位的情況下,將最接近于第2故障部 位的上游段作為第2恢復段。在因第1恢復段及第2恢復段中的路徑的切換而變得不能通信的 情況下,再次決定第1恢復段及第2恢復段。具體而言,將第1恢復 段變更為最近的上游段。在第1恢復段以外存在第2故障部位的情況 下,將最接近于第2故障部位的上游段作為第2恢復段。在因第1恢 復段及第2恢復段中的路徑的切換而變得不能通信的情況下,再次決 定第1恢復段及第2恢復段,重復這些處理直到找到能夠通信的第1 恢復段及第2恢復段的組合。在上述是否切換路徑的判斷方法中,調查下游的其他段的切換狀 態,如果是已切換或要切換,則本節點不切換通信路徑的路徑。此外, 如果在更下游的段中既不是已切換也不是要切換,則本節點切換通信 路徑的路徑。作為其他的方法,還有以下說明的方法。調査上游的其他段的切 換狀態,如果是已切換或要切換,則本節點不切換通信路徑的路徑。 此外,如果在更上游的段中既不是已切換也不是要切換,則本節點切 換通信路徑的路徑。進而,在通信路徑上檢測到的多個鏈路故障部位分離的情況下, 將最接近于距起點最遠的第1故障部位的下游段作為第1恢復段。在 第1恢復段以外存在第2故障部位的情況下,將最接近于第2故障部 位的下游段作為第2恢復段。在因第1恢復段及第2恢復段中的路徑的切換而變得不能通信的 情況下,再次決定第1恢復段及第2恢復段。具體而言,將第1恢復 段變更為最近的下游段。在第1恢復段以外存在第2故障部位的情況 下,將最接近于第2故障部位的下游段作為第2恢復段。在因第1恢 復段及第2恢復段中的路徑的切換而變得不能通信的情況下,再次決
定第1恢復段及第2恢復段,重復這些處理直到找到能夠通信的第1 恢復段及第2恢復段的組合。接著,參照圖20,對在恢復段管理部411中以本節點管理段及下 游段中的故障為條件的注冊處理1901進行說明。首先,從段管理表800中檢索本節點管理段的記錄(1914)。檢 索條件是會話標識符--RESV消息的標識符&&段標識符的src--本節點的路由器標識符。接著,判斷是否找到了與檢索條件一致的記錄(1915)。在沒有 找到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結束1901的處理。另一方面,在 找到了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從段管理表800中提取最接近于 本節點的無重疊下游段的記錄(1916)。接著,判斷是否提取了最接近于本節點的無重疊下游段的記錄 (1917)。在沒有提取與條件一 致的記錄的情況下,結束1901的處理。 另一方面,在提取了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從段管理表800中 提取最接近于本節點的下游段的記錄(1918)。接著,判斷是否提取了最接近于本節點的下游段的記錄(1919)。 在沒有提取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結束1901的處理。另一方 面,在提取了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對于所有的可能的組合, 將以Jl)和J2)為條件的路徑切換條件注冊到切換表500中(1920)。Jl)處于本節點管理段的主路徑上、并且不在最接近的下游段的 主路徑上的、 一個鏈路上的路由器標識符和傳送方向J2)最接近的無重疊下游段的起點以后的主路徑上的一個鏈路上 的路由器標識符和傳送方向接著,提取比無重疊下游段的起點更靠下游的下游段(1922)。 接著,判斷是否提取了下游段(1923)。在沒有提取下游段的情況下, 結束1901的處理。另一方面,在提取了下游段的情況下,基于所提 取的記錄重復進行以下的處理直到接下來的最接近的下游段的記錄
不再被提取。首先,從段管理表800中提取與前面提取的段的起點節點最接近 的下游段(19211)。判斷所提取的段的起點節點是否處于本節點管理 段的主路徑上(19212)。在所提取的段的起點節點不在主路徑上的情 況下,結束處理1921。另一方面,在所提取的段的起點節點處于主 路徑上的情況下,對于所有的可能的組合,將以K1)和K2)為條件 的路徑切換條件注冊到切換表500中(19213)。Kl)處于前面提取的段的主路徑上、并且不在當前提取的段的主 路徑上的、 一個鏈路上的路由器標識符和傳送方向K2)處于無重疊下游段的主路徑上、并且不在前面提取的段的主 路徑上的、 一個鏈路上的路由器標識符和傳送方向如以上說明,通過處理1901,在網絡裝置51的切換表500中追 加圖12A的記錄5050 5052。接著,參照圖21,對在恢復段管理部411中以本節點管理段及上 游段中的故障為條件的注冊處理1902進行說明。首先,從段管理表800中檢索本節點管理段的記錄(1930)。檢 索條件是會話標識符--RESV消息的標識符&&段標識符的src--本節點的路由器標識符。接著,判斷是否找到了與檢索條件一致的記錄(1931)。在沒有 找到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結束1902的處理。另一方面,在 找到了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從段管理表800中提取最接近于 本節點的下游段的記錄(1932)。接著,判斷是否提取了最接近于本節點的下游段的記錄(1933)。 在提取了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前進到步驟1934。另一方面, 在沒有提取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前進到步驟1939。在步驟1934中,從段管理表800中提取最接近于本節點的不重 疊上游段的記錄(1934)。接著,判斷是否提取了最接近于本節點的
不重疊上游段的記錄(1935)。在沒有提取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 下,結束1902的處理。在提取了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從段 管理表800中提取距最接近的不重疊上游段的起點節點最接近的下 游段的記錄(1936)。接著,判斷是否提取了距最接近的不重疊上游段的起點節點最接 近的下游段的記錄(1937)。在沒有提取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 結束1902的處理。在找到了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對于所有 的可能的組合,將以L1)和L2)為條件的路徑切換條件注冊到切換 表500中(1938)。Ll)處于本節點管理段的主路徑上、并且不在最接近的下游段的 主路徑上的、 一個鏈路上的路由器標識符和傳送方向L2)距最接近的無重疊下游段的起點節點最接近的下游段的起點 以前的主路徑上的一個鏈路上的路由器標識符和傳送方向另一方面,在判斷1933中沒有提取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 從段管理表800中提取最接近于本節點的不重疊上游段的記錄 (1939)。接著,判斷是否提取了最接近于本節點的不重疊上游段的 記錄(1940)。在沒有提取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結束1902的 處理。在提取了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重復進行以下的處理直 到不再找到接著的最接近的下游段的記錄(1941)。首先,從段管理表800中提取與前面提取的段的起點節點最接近 的下游段(19411)。判斷所提取的段的起點節點是否處于最接近的不 重疊上游段的主路徑上(19412)。在所提取的段的起點節點不在主路 徑上的情況下,結束處理1902。另一方面,在所提取的段的起點節 點處于主路徑上的情況下,對于所有的可能的組合,將以Ml)和 M2)為條件的路徑切換條件注冊到切換表500中(19413)。Ml)處于前面提取的段的主路徑上、并且不在當前提取的段的 主路徑上的、 一個鏈路上的路由器標識符和傳送方向M2)處于本節點管理段的主路徑上、并且不在當前提取的段的 主路徑上的、 一個鏈路上的路由器標識符和傳送方向如以上說明,通過處理1902,在網絡裝置53的切換表500中追 加圖12C的記錄5071 5073。接著,參照圖22,對在恢復段管理部411中以本節點管理段中的 故障為條件的注冊處理1903進行說明。首先,從段管理表800中檢索本節點管理段的記錄(1950)。檢 索條件是會話標識符--RESV消息的標識符&&段標識符的src-=本節點的路由器標識符。接著,判斷是否找到了與檢索條件一致的記錄(1951)。在沒有 找到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結束1912的處理。在找到了與條 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從段管理表800中提取最接近于本節點的下 游段的記錄(1952)。接著,判斷是否提取了最接近于本節點的下游段的記錄(1953)。 在提取了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前進到步驟1954。在沒有提 取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前進到步驟1957。在步驟1957中,對于所有的可能的組合,將以R1)為條件的路 徑切換條件注冊到切換表500中。Rl)處于本節點管理段的主路徑上的兩個鏈路上的路由器標識符 和傳送方向進而,對于所有的可能的組合,將以R2)為條件的切換條件注 冊到切換表500中(1958)。R2)處于本節點管理段的主路徑上的一個鏈路上的路由器標識符 和傳送方向另一方面,在判斷1953中提取了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 將以Ql)和Q2)為條件的路徑切換條件注冊到切換表500中(1954)。 Ql)處于本節點管理段的主路徑上、并且不在最接近的下游段的
主路徑上的、 一個鏈路上的路由器標識符和傳送方向Q2)處于本節點管理段的主路徑上、并且處于最接近的下游段的 主路徑上的、 一個鏈路上的路由器標識符和傳送方向進而,對于所有的可能的組合,將以Q3)為條件的切換條件注 冊到切換表500中(1955)。Q3)處于本節點管理段的主路徑上、并且不在最接近的下游段的 主路徑上的、兩個鏈路上的路由器標識符和傳送方向進而,對于所有的可能的組合,將以Q4)為條件的切換條件注 冊到切換表500中(1956)。Q4)處于本節點管理段的主路徑上、并且不在最接近的下游段的 主路徑上的、 一個鏈路上的路由器標識符和傳送方向如以上說明,通過處理1903,在網絡裝置51 53的切換表500 中追加圖12A的記錄5053 5055、圖12B的記錄5064 5066、以及 圖12C的記錄5074 5076。接著,參照圖23,對恢復段管理部411經由故障通知目標信息儲 存部將故障通知目標信息向故障通知目標信息表注冊的處理進行說 明。首先,在段管理表800上,對所有的記錄,進行注冊段管理表800 上的各記錄的會話信息和路徑信息中的第一項的路由器標識符的處 理(19771) (1977)。接著,參照圖24,對切換部412從NOTIFY消息處理部405接 收到NOTIFY消息時的切換處理進行說明。在故障狀態表1000上,導出與由NOTIFY消息處理部405接受 到的故障信息的路由器標識符、接口信息及會話信息一致的記錄 (2101)。接著,判斷是否找到了各信息一致的記錄(2102)。在沒有找到各信息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將從NOTIFY消息處理 部405接受到的故障信息的路由器標識符、接口信息分別注冊到故障
狀態表1000的路由器標識符字段1002及檢測接口標識符字段1003 中(2103)。另一方面,在找到了各信息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在故 障狀態表1000上,導出與由故障檢測部接受到的會話信息一致的記 錄(2105)。接著,判斷是否導出了信息一致的記錄(2106)。在沒有導出信息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結束處理。另一方面,在 導出了信息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從切換表500導出找到的記錄的路 由器標識符、接口標識符與切換條件一致的記錄(2107)。接著,判 斷是否導出了記錄(2108)。在沒有導出與條f^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結束處理。另一方面, 在找到了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切換部412向恢復段管理部 411請求切換到符合記錄的恢復段的恢復路徑信息的路徑(2109)。 然后,從段管理表800導出會話信息及本節點與恢復路徑信息的路徑 信息的第一項一致的記錄(2110)。接著,判斷是否導出了記錄(2111)。在沒有找到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結束處理。另一方面, 在找到了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判斷記錄的恢復路徑信息的恢 復狀況是否變為了 "忙碌"(2112)。在恢復狀況變為"忙碌"的情況 下,切換部412向恢復段管理部411請求切回符合記錄的主路徑信息 的路徑信息的路徑(2113)。接著,參照圖25,對切換部412在由故障檢測部415接收到故障 通知時的切換處理進行說明。首先,從故障狀態表1000導出與從NOTIFY消息處理部405接 受到的故障信息部位的路由器標識符、接口信息及會話信息一致的記 錄(2201)。接著,判斷是否導出了各信息一致的記錄(2202)。在沒有導出與條^^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將從NOTIFY消息處理 部405接受到的故障信息的路由器標識符及接口注冊到故障狀態表 1000的路由器標識符字段1002及檢測接口標識符字段1003中 (2203)。另一方面,在找到了各信息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將故W
通知目標信息表的路由器標識符作為Notify的發送目標,制作通知本 節點的故障信息的NOTIFY消息,傳遞給NOTIFY消息處理部405 (2204)。接著,從故障狀態表1000中導出與從故障檢測部415接受 到的會話信息一致的記錄(2205)。接著,判斷是否找到了信息一致 的記錄(2206)。在沒有找到信息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結束處理。另一方面,在 找到了信息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在切換表500上,導出記錄列表的 路由器標識符和接口^H只符與切換條件一致的記錄(2207)。判斷是 否導出了記錄(2208)。在沒有導出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前進到處理2210。另一 方面,在導出了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切換部412向恢復段管 理部411請求切換到符合導出的記錄的恢復段的恢復路徑信息的路 徑(2209)。接著,從段管理表800導出與會話標識符信息及本節點的恢復路 徑信息的路徑信息的第一項一致的記錄(2210)。接著,判斷是否導 出了與條件一致的記錄(2211)。在沒有導出與條j牛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結束處理。另一方面, 在導出了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情況下,判斷與條件一致的記錄的恢復 路徑信息的恢復狀況是否變為了"忙碌"(2212)。在恢復狀況變為"忙 碌"的情況下,切換部412向恢復段管理部411請求切回符合記錄的 主路徑信息的路徑信息的路徑(2213)。接著,參照圖26A及圖26B,對因鏈路31及32的故障或網絡裝 置53 (sw_c)中的節點故障而進行的路徑切換結束后的控制部51E (CONT_A)及控制部53E (CONT_C)的交叉連接信息表600進行 說明。在向恢復路徑62的切換結束后,將控制部51E (CONT_A)的 交叉連接信息表600的記錄6050的工作狀況從"忙碌"變更為"保
留(reserved)"。此外,將控制部51E (CONT_A)的交叉連接信息 表600的記錄6051的工作狀況從"保留"變更為"忙碌"。在向恢復路徑62的切換結束后,將控制部53E (CONT一C)的交 叉連接信息表600的記錄6052的工作狀況從"忙碌"變更為"保留"。 此外,將控制部53E(CONTj:)的交叉連接信息表600的記錄6053 的工作狀況從"保留"變更為"忙碌"。接著,參照圖27,對因鏈路31及32的故障或網絡裝置53(sw一c) 中的節點故障而進行的路徑切換結束后的控制部51E (CONT_A) 控制部53E (CONT一C)的段管理表800進行說明。在向恢復路徑62的切換結束后,將控制部51E (CONT一A)、控 制部52E(CONTJB)、控制部53E(CONT—C)、控制部54E(CONT_D)、 及控制部55E (CONT_E)的段管理表800的記錄8051的主路徑的 工作狀況變更為"空閑",將輔助路徑的恢復狀況變更為"忙碌"。接著,參照圖28,對因鏈路31及32的故障而進行的路徑切換結 束后的控制部51E (CONT_A) 控制部55E (CONT_E)的故障狀態表iooo進行說明。在鏈路31及32中發生故障后,對控制部51E (CONT_A)、控 制部52E( CONT_B )、控制部53E( CONT_C )、控制部54E( CONT_D )、 及控制部55E(CONTLE)的故障狀態表1000追加記錄10151~10154。接著,參照圖29,對因網絡裝置53 (sw_c)中的節點故障而進 行的路徑切換結束后的控制部51E (CONT—A) 控制部55E (CONT一E)的故障狀態表1000進行說明。在網絡裝置53 (sw一c)中發生了節點故障后,對控制部51E (CONT_A)、控制部52E (CONT_B)、控制部53E (CONT_C)、控 制部54E (CONT_D)、及控制部55E (CONT一E)的故障狀態表1000 追加記錄10161 10162。<第2實施方式>
接著,對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上述的第1實施方式中,說明了使用GMPLS擴展RSVP—TE 作為信令協議的情況下,但如果是GMPLS CR—LDP等其他的協議 也同樣能夠適用本發明。圖30是表示在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網絡系統中使用的消息 格式的圖。第2實施方式的通信網絡系統與第1實施方式的通信網絡系統相 同,在RSVP消息中使用段擴展對象,在網絡裝置間通知段的信息。在第1實施方式的圖9中個別地定義對象,但在第2實施方式的 圖30中,按每個段保存在相同的容器中。容器(2503 2504)包括 段標識符(25031)、段的起點節點的信息(25032)及段的終點節點 的信息(25033)。容器包括段的主路徑的信息(25034 25036)及輔助路徑的信息 (25037 25039)。主路徑的信息(25034 25036)包括段類型 (25034)、表示主路徑信息的長度的段長(25035)及段的主路徑關 聯的RSVP對象(25036)。段的主路徑關聯的RSVP對象(25036) 包括保護信息(250361)及路徑信息/記錄信息(250362)。同樣,段的輔助路徑的信息(25037 25039)包括段類型(25037)、 表示輔助路徑信息的長度的段長(25038)及段的輔助路徑關聯的 RSVP對象(25039)。段的輔助路徑關聯的RSVP對象(25039)包 括保護信息(250391)及路徑信息/記錄信息(250392)。工業實用性本發明能夠應用在通過信令協議控制通信路徑的建立/切斷的通 信網絡中。特別是優選地應用在通過GMPLS擴展RSVP—TE或 GMPLS擴展CR—LDP建立LSP的GMPLS網絡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網絡裝置,具備進行運算處理的處理器、和由上述處理器使用的存儲器,在網絡內沿著要建立的通信路徑交換控制消息,其特征在于,上述網絡按包含1個或多個鏈路的每個段設定迂回路徑;上述處理器,在檢測出包含在上述通信路徑中的鏈路的故障的情況下,將表示上述鏈路的故障的故障事件通知給其他網絡裝置并將被檢測出上述故障的鏈路切換為其他通信路徑;在接收到從上述其他網絡裝置通知的故障事件的情況下,將與接收到的故障事件有關的鏈路切換為其他通信路徑;將上述鏈路的切換區間的識別信息附加到上述控制消息中,并發送附加了上述識別信息的控制消息;判斷是否能夠通過本網絡裝置切換通信路徑來繞過在通信路徑中檢測出的所有的故障鏈路;在判斷為能夠繞過上述所有的故障鏈路的情況下,檢測能夠繞過上述所有的故障鏈路的下游的段的切換狀態;在上述下游的段中,在通信路徑已切換或要切換的情況下,不切換通信路徑的路徑;在上述下游的段中,在通信路徑既不是已切換也不是要切換的情況下,切換為迂回路徑。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網絡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處理器在判斷為不能繞過上述故障鏈路的一部分的情況下,在上述通信路徑已經切換的情況下,將已切換的通信路徑切換回去, 在上述通信路徑不是已切換的情況下,不切換通信路徑。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網絡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處理器,在判斷為能夠繞過上述所有的故障鏈路的情況下,檢査能夠繞過上述所有的故障鏈路的上游的段的切換狀態;在上述上游的段中,在通信路徑已切換或要切換的情況下,不切 換通信路徑的路徑;在上述上游的段中,在通信路徑既不是已切換也不是要切換的情 況下,切換為迂回路徑。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網絡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處理器在檢測出上述鏈路的故障的情況下,或者在接收到故障事件的情況下,檢測在哪個段中切換了通信路徑。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網絡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處理器,在切換了通信路徑的情況下,將表示通信路徑的切換的切換事件 通知給其他網絡裝置;在接收到從上述其他網絡裝置通知的切換事件的情況下,檢測與 接收到的切換事件有關的段的切換狀態。
6、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網絡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消息以GMPLS擴展RSVP—TE協議為基準。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網絡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消息按每個段進行區分地保存信息。
8、 一種網絡系統,在網絡內至少具備第1網絡裝置及第2網絡 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網絡對包含1個或多個鏈路的每個段設定迂回路徑; 上述各網絡裝置,具備進行運算處理的處理器、和由上述處理器使用的存儲器; 在上述網絡內沿著要建立的通信路徑交換控制消息; 在檢測出包含在上述通信路徑中的鏈路的故障的情況下,將表示 上述鏈路的故障的故障事件通知給其他網絡裝置,并將被檢測出上述故障的鏈路切換為其他通信路徑;在接收到從上述其他網絡裝置通知的故障事件的情況下,將與接 收到的故障事件有關的鏈路切換為其他通信路徑;將上述鏈路的切換區間的識別信息附加到上述控制消息中,并發 送附加了上述識別信息的控制消息;上述第1網絡裝置,判斷是否能夠通過上述第1網絡裝置切換通信路徑來繞過在通信 路徑中檢測出的所有的故障鏈路;在判斷為能夠繞過上述所有的故障鏈路的情況下,檢測能夠繞過 上述所有的故障鏈路的下游的段的切換狀態;在上述下游的段中,在通信路徑已切換或要切換的情況下,不切 換通信路徑的路徑;在上述下游的段中,在通信路徑既不是已切換也不是要切換的情 況下,切換為迂回路徑。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網絡系統,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網絡裝置在判斷為不能繞過上述故障鏈路的一部分的情 況下,在上述通信路徑已經切換的情況下,將己切換的通信路徑切換 回去,在上述通信路徑不是已切換的情況下,不切換通信路徑。
10、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網絡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網絡裝置,在判斷為能夠繞過上述所有的故障鏈路的情況下,檢査能夠繞過 上述所有的故障鏈路的上游的段的切換狀態;在上述上游的段中,在通信路徑已切換或要切換的情況下,不切 換通信路徑的路徑;在上述上游的段中,在通信路徑既不是已切換也不是要切換的情 況下,切換為迂回路徑。
11、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網絡系統,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網絡裝置在上述處理器檢測出上述鏈路的故障的情況 下,或者在接收到故障事件的情況下,檢測在哪個段中切換了通信路 徑。
12、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網絡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網絡裝置,在切換了通信路徑的情況下,將表示通信路徑的切換的切換事件 通知給其他網絡裝置;在接收到從上述其他網絡裝置通知的切換事件的情況下,檢測與 接收到的切換事件有關的段的切換狀態。
13、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網絡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網絡裝置收發以GMPLS擴展RSVP—TE協議為基準的控制消息。
14、 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網絡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網絡裝置收發按每個段進行區分地保存了信息的控制消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在GMPLS網絡中無論在單向鏈路故障、雙向鏈路故障、節點故障的哪一種情況下都能夠進行故障復原。本發明是一種在網絡內沿著要建立的通信路徑交換控制消息的網絡裝置,判斷通過本網絡裝置切換通信路徑是否能夠繞過在通信路徑中檢測到的所有的故障鏈路,在判斷為能夠繞過上述所有的故障鏈路的情況下,檢測能夠繞過上述所有的故障鏈路的下游的段的切換狀態,在上述下游的段中,在通信路徑是已切換或要切換的情況下,不切換通信路徑的路徑,在上述下游的段中,在通信路徑既不是已切換也不是要切換的情況下,切換為迂回路徑。
文檔編號H04L29/06GK101132313SQ200710136700
公開日2008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06年8月23日
發明者P·林翁, 草間一宏 申請人:日立通訊技術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运城市| 彰武县| 丰原市| 北票市| 贵德县| 德格县| 滕州市| 金湖县| 镇坪县| 平塘县| 将乐县| 叶城县| 永城市| 丰台区| 湘潭市| 西乌珠穆沁旗| 贵港市| 铁力市| 望谟县| 东乌珠穆沁旗| 灵武市| 卢氏县| 阜康市| 时尚| 青田县| 凤冈县| 大同市| 潢川县| 慈利县| 中宁县| 嘉峪关市| 兴国县| 咸丰县| 革吉县| 宁安市| 肇东市| 土默特左旗| 鹿邑县| 寻乌县| 北安市| 广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