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終端接入方法及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終端接入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3GPP2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 ject2,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 2)定義的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碼分多址)20001x 和 HRPD (HighRate Packet Data,高速分組數據)網絡架構,主要由MS/AT (MobileStation/Access Terminal,移動站 /接入終端,或者簡稱終端)、RAN(RadioAccess Network,無線接入網絡)、PDSN(Packet Data Serving Node,分組數據服務節點)、HA/LMA (Home Agent/Local Mobility Anchor, 家鄉代理 / 本地移動錨點)、RADIUS/AAA (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Service/ 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ccounting,遠程用戶撥號認證系統/認證授權計費服務器)以及其他核心網絡設備和支撐節點組成。圖 1 和圖 2 給出了 CDMAlx 和 HRPD PDS (Packet Data Service,分組數據業務)的網絡架構模型,如圖1和圖2所示MS/AT通過無線接口和RAN實現連接。RAN包括BS(Base Station,基站)和 PCF (Packet Control Function,分組控制功能),其中BS主要用于在小區建立無線覆蓋,為終端設備提供分組數據業務的空中接口 ;PCF主要用于控制無線網絡資源,轉發BS和PDSN 之間的數據和信令。PDSN通過無線接入網絡RAN為終端設備提供到Internet或運營商網絡及到應用服務器或者到HA/LMA的接入,其作用是建立、維護MS/AT和PDSN之間的PPP (Point to Point Protocol,點到點協議)會話;接受并執行RADIUS/AAA服務器對MS/AT的認證、授權和計費;路由來自和發往分組數據網絡或者HA/LMA的數據包等。HA/LMA負責移動IP場景下,為終端分配家鄉地址、轉發上行和下行數據包、數據包的隧道封裝等,其中移動 IP 包括 CMIPv4/v6 (ClientMobile IPversion 4/version 6,客戶端移動IP版本4或版本6)和PMIPv4/v6 (Proxy MobileIPv4/v6,代理移動IP版本4或版本6)。AAA(又稱為RADIUS)服務器是認證授權計費服務器,其主要作用是管理哪些用戶可以訪問網絡,具有訪問權的用戶可以得到哪些服務,如何對正在使用網絡資源的用戶進行計費。終端在接入CDMA系統的時候,可以通過多種接入模式接入,具體包括SIPv4/ v6 (Simple IPv4/v6,簡單 IPv4/v6),PMIPv4/v6,CMIPv4/v6 六種模式。在不同的接入模式下,網絡側相關網元(如PDSN和LMA/HA)在IP連接建立過程和PCC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策略和計費控制)會話建立過程中的功能和角色是不同的。其中IP連接的建立是指終端獲得網絡為其分配的IP地址,從而能夠拜訪Internet或者運營商業務網的操作; PCC技術是指CDMA網絡采用的一種控制技術,通過該技術實現對資源和計費的合理分配和控制。
IP連接建立過程中,各個網元的功能和角色的不同體現在1)當終端通過SIPv4/ v6接入時,所述PDSN作為錨點網元為終端分配IP地址,終端直接通過PDSN拜訪Internet 或者運營商業務網;2)當終端通過CMIPv4接入時,PDSN作為FA(Foreign Agent,外地代理),為終端分配或者配置CoA(Care of Address,轉交地址),并在收到終端發送的 RRQ(RegistrationRequest,注冊請求)消息后,將其轉發該消息給HA/LMA,請求HA/LMA 為終端分配HoA(Home of Address,家鄉地址),終端通過PDSN連接到HA/LMA從而拜訪 Internet或者運營商業務網;3)當終端通過CMIPv6接入時,PDSN作為FA,為終端分配 CoA(Care of Address,轉交地址),并轉發終端發送來的的BU(Binding update,綁定更新) 給HA/LMA,請求HA/LMA為終端分配HoA (Home of Address,家鄉地址),終端通過PDSN連接到HA/LMA從而拜訪Internet或者運營商業務網;4)當終端通過PMIPv4接入時,PDSN作為接入服務器,向HA/LMA發送PRRQ (Proxy RegistrationRequest,代理注冊請求)消息,請求HA/LMA為終端分配地址,終端通過PDSN連接到HA/LMA從而拜訪Internet或者運營商業務網;5)當終端通過PMIPv6接入時,PDSN作為MAG (MobiIe Access Gateway,移動接入網關),為終端分配/配置P-CoA (Proxy CoA,代理轉交地址),并向HA/LMA發送PBU (Proxy Binding update,代理綁定更新)消息,請求HA/LMA為終端分配地址,終端通過PDSN連接到HA/LMA從而拜訪Internet或者運營商業務網。PCC會話建立過程中,當終端通過SIPv4/v6接入的時候,PDSN執行PCEF(Policy Control Enforcement Function,策略控制執行實體)的功能,網絡中無HA/LMA,無 BBERF(Bearer Binding and Event Trigger R印ortFunction,承載綁定禾口事件上 艮實體), PDSN/PCEF 和 PCRF(Policy ControlRule Function,策略控制規則實體)通過 Gx 接口建立IP-CAN(IP-ConnectivityAccess Network, IP連接接入網絡)會話,并傳輸相關的策略信息,如圖1所示。當終端通過PMIPV4/V6、CMIPV4/V6接入的時候,PDSN執行BBERF功能, HA/LMA執行PCEF的功能,PDSN通過Gxa接口與PCRF建立網關控制會話,并互通相關的策略信息,HA/LMA通過Gx 口與PCRF建立IP-CAN會話,并互通相關的策略信息,如圖2所示。下面以SIPv6和CMIPve終端為例,來說明在不同的接入模式下,各個網元在采用 PCC技術中充當角色和執行功能的具體不同,并引出潛在的問題。圖1和圖3,分別是終端通過SIPv6模式接入CDMA lx/HRPD系統,并建立PCC會話的架構圖和流程圖,其中PCC會話包括IP-CAN (IP-Connectivity Access Network, IP連接接入網絡)會話和/或網關控制會話,如圖3所示,該流程具體描述如下步驟1. MS/AT通過RAN/PCF與PDSN之間進行主業務連接建立;步驟2. MS/AT 與 PDSN 進行 PPP 會話的 LCP (Link Control Protocol,鏈路控制協議)協商并選定鑒權方式;步驟3. PDSN通過步驟2中選定的鑒權方式,與AAA交互完成用戶的接入鑒權和授權;其中MS/AT與PDSN互通相關的鑒權信令,PDSN和AAA也通過接入請求和接入應答執行鑒權的相關操作;鑒權/授權成功后,相關的簽約的QoS信息將會從AAA發送給PDSN。步驟4. PDSN將簽約的QoS (Quality of Service,服務質量)參數發送給RAN ;步驟5·MS/AT和PDSN執行IPv6CP(IPVersion 6 Control Protocol, IP 版本 6 控制協議)協商步驟;
該步驟后,IPv6路由廣播步驟中還會將HL (Home Link,家鄉鏈路)前綴發送給MS/ AT, MS/AT根據此前綴生成單播地址,該操作在圖中沒有畫出。步驟6. PDSN作為PCEF,向PCRF發送IP-CAN會話建立請求消息,為該MS/AT發起 IP-CAN會話建立過程;其中,PDSN/PCEF在IP-CAN會話建立請求消息中攜帶了 IP-CAN類型,終端標識, PDN (Packet Data Network,分組數據網絡)標識,終端IP地址等信息。PDSN和PCRF之間的接口采用Gx 口。步驟7. PCRF發送IP-CAN會話建立應答消息給PDSN/PCEF,PCRF通過該IP-CAN會話建立應答消息向PCEF提供PCC規則以及事件選項等。圖2和圖4分別為MS/AT通過CMIPv6接入并建立PCC會話的架構圖和流程圖,如圖4所示,該流程具體步驟描述如下步驟1.主業務連接建立;步驟2. PPP會話的LCP協商并選定鑒權方式;步驟3.通過步驟2中選定的鑒權方式完成用戶的接入鑒權和授權;步驟4. PDSN將簽約的QoS參數發送給RAN ;步驟5. MS/AT和PDSN執行IPv6CP協商步驟;其中,上述步驟1-5與圖2中的前5個步驟相同。步驟6. PDSN作為BBERF,為該MS/AT向PCRF發起網關控制會話建立請求;其中PDSN/BBERF在網關控制會話建立請求消息中攜帶了會話類型,終端標識, PDN標識,終端IP地址等信息。PDSN和PCRF之間的接口采用Gxa 口。步驟7. PCRF發送IP-CAN會話建立應答消息給PDSN/BBERF ;步驟8. MS/AT發送CMIPv6綁定更新給選定的HA/LMA,請求和HA/LMA的綁定;步驟9. HA/LMA與AAA互通鑒權信令,完成對用戶通過CMIPv6接入的鑒權和授權;步驟10. HA/LMA作為PCEF向PCRF發起IP-CAN會話建立請求;步驟11. PCRF向HA/LMA/PCEF發送IP-CAN會話建立應答,完成了 IP-CAN會話的建立,并向HA/LMA/PCEF下載了相關的PCC策略;步驟12. HA/LMA發送CMIPv6綁定應答消息給MS/AT,MS/AT完成了通過CMIPv6方式的接入。分析上述的兩個流程(對應圖3和圖4),MS/AT通過SIPv6接入和CMIPv6接入的時候,前1-5步的操作都是完全相同的,沒有任何的區別。但是兩種情況下PDSN后續的操作是有區別的,PDSN和PCRF建立的會話以及采用的接口是不同的。因此,PDSN需要在發起建立PCC會話操作之前根據MS/AT的接入方式來選擇自己的功能和角色,但是,根據現有技術,PDSN無法確定終端是基于何種接入方式,即無法辨知是SIPv6接入還是CMIPv6接入。此外,PDSN在終端建立IP連接的過程中,需要針對這六種接入模式的不同情況, 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來斷定自己是作為FA還是MAG還是錨點網關還是接入服務器,而現有方法繁雜混亂,不夠統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提供一種終端接入方法及系統,使得PDSN能夠明確終端的接入模式,并根據終端的接入模式為終端建立IP連接和/或PCC會話,完成終端向網絡的接入。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終端接入方法,用于碼分多址(CDMA)移動通信系統,所述方法包括終端與分組數據服務節點(PDSN)通過協商確定終端的“接入模式”;所述PDSN根據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該終端發起IP連接建立流程、和/或策略和計費控制(PCC)會話建立流程。進一步地,所述終端與所述PDSN通過以下方式協商確定終端的“接入模式”所述終端選擇“接入模式”,并將選定的“接入模式”通知給所述PDSN ;所述PDSN收到所述終端通知的“接入模式”后,將其確定為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進一步地,所述終端與所述PDSN通過以下方式協商確定終端的“接入模式”所述終端將支持的“接入模式”發送給所述PDSN ;所述PDSN對收到的所述終端發送的“接入模式”進行解析,如果只包含一種“接入模式”,則確定該“接入模式”為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如果包含多種“接入模式”,則從所述多種“接入模式”中選擇一 “接入模式”確定為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所述PDSN確定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后,將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通知給所述終端。進一步地,所述終端通過與所述PDSN建立點到點協議(PPP)會話時的鏈路控制協議(LCP)配置請求消息、或IP控制協議(IPCP)配置請求消息將選定的所述“接入模式”通知給所述PDSN。進一步地,所述終端通過與所述PDSN建立PPP會話時的LCP配置請求消息、或 IPCP配置請求消息將支持的“接入模式”發送給所述PDSN ;所述PDSN根據收到的所述LCP配置請求消息或IPCP配置請求消息確定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后,將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通過LCP配置應答消息或IPCP配置應答消息通知給所述終端。進一步地,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包括簡單IP(SIP)v4、SIPv6、客戶端移動 IP(CMIP)v4、CMIPv6、代理移動 IP (PMIP) v4、PMIPv6 ;所述PDSN根據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該終端發起IP連接建立流程具體包括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是SIPv4或SIPv4v6時,所述PDSN作為錨點網元為終端分配IP地址;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是CMIPv4或CMIPv6時,所述PDSN作為外地代理,為終端分配或者配置轉交地址;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PMIPv4時,PDSN作為接入服務器,向家鄉代理(HA)/本地移動錨點(LMA)發送代理注冊請求消息,請求所述HA/LMA為終端分配地址;當協商確定的終端的“接入模式”為PMIPv6時,PDSN作為移動接入網關,向HA/LMA 發送代理綁定更新消息,請求HA/LMA為終端分配地址。進一步地,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包括簡單SIPv4、SIPv6、CMIPv4、CMIPv6、PMIPv4、PMIPv6 ;所述PDSN根據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該終端發起PCC會話建立流程具體包括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SIPv4或SIPv6時,所述PDSN作為策略控制執行實體(PCEF),為所述終端向策略控制規則實體(PCRF)發起建立IP連接接入網絡 (IP-CAN)會話請求;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CMIPv4、CMIPv6、PMIPv4或PMIPv6時,所述PDSN作為承載綁定和事件上報實體(BBERF),為所述終端向PCRF發起建立網關控制會話請求。進一步地,所述“接入模式”通過擴展所述LCP配置請求消息或IPCP配置請求消息或LCP配置應答消息或IPCP配置應答消息中的終端能力選項、或者新增置選項實現。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終端接入系統,包括終端和PDSN,其中所述終端進一步包括第一模式協商模塊,所述PDSN進一步包括第二模式協商模塊和會話建立模塊,其中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與所述第一模式協商模塊用于通過協商確定終端的“接入模式”;所述會話建立模塊用于根據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該終端發起IP 連接建立流程、和/或PCC會話建立流程。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式協商模塊用于,選擇終端的“接入模式”,并將選定的“接入模式”通知給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用于,收到所述終端通知的“接入模式”后,將其確定為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式協商模塊用于,將所述終端支持的“接入模式”發送給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用于,對收到的所述終端發送的“接入模式”進行解析,如果只包含一種“接入模式”,則確定該“接入模式”為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如果包含多種 “接入模式”,則從所述多種“接入模式”中選擇一 “接入模式”確定為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式協商模塊用于,通過所述終端與所述PDSN建立PPP會話時的LCP配置請求消息、或IPCP配置請求消息將選定的“接入模式”通知給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式協商模塊用于,通過所述終端與所述PDSN建立PPP會話時的LCP配置請求消息、或IPCP配置請求消息將所述終端支持的“接入模式”發送給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用于,根據收到的所述LCP配置請求消息或IPCP配置請求消息確定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后,將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通過LCP配置應答消息或IPCP配置應答消息通知給所述第一模式協商模塊。進一步地,所述會話建立模塊根據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該終端發起IP連接建立流程具體包括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是SIPv4或SIPv4v6時,所述PDSN作為錨點網元為終端分配IP地址;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是CMIPv4或CMIPv6時,所述PDSN作為外地代理,為終端分配或者配置轉交地址;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PMIPv4時,PDSN作為接入服務器,向HA/ LMA發送代理注冊請求消息,請求所述HA/LMA為終端分配地址;當協商確定的終端的“接入模式”為PMIPv6時,PDSN作為移動接入網關,向HA/LMA 發送代理綁定更新消息,請求HA/LMA為終端分配地址。進一步地,所述會話建立模塊根據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該終端發起PCC會話建立流程具體包括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SIPv4或SIPv6時,所述PDSN作為PCEF, 為所述終端向PCRF發起建立IP-CAN會話請求;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CMIPv4、CMIPv6、PMIPv4或PMIPv6時,所述PDSN作為BBERF,為所述終端向PCRF發起建立網關控制會話請求。
圖1是根據現有技術的MS/AT通過SIPv6模式接入HRPD/lx的架構圖;圖2是根據現有技術的MS/AT通過CMIPv6模式接入HRPD/lx的架構圖;圖3是根據現有技術的MS/AT通過SIPv6模式接入HRPD/lx系統并建立PCC會話的流程圖;圖4是根據現有技術的MS/AT通過CMIPv6模式接入HRPD/lx系統并建立PCC會話的流程圖;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方法流程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方法流程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三的方法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基本思想是,終端在與PDSN建立PPP會話時通過協商確定終端的“接入模式” ;PDSN根據協商確定的“接入模式”決定自己的功能和角色,并為該終端發起IP連接建立流程、和/或PCC會話建立流程。基于上述基本思想,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方案一,終端選擇“接入模式”,并將選定的“接入模式”通知給PDSN ;PDSN收到所述通知后,確定該“接入模式”為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方案二,終端將終端支持的所有“接入模式”發送給PDSN,PDSN從中選定終端的 “接入模式”,并將選定的“接入模式”通知給終端。其中,協商的時機可以包括PPP會話建立中的以下階段a)在LCP階段,終端和PDSN協商“接入模式”終端通過LCP配置請求消息將“接入模式”發送給PDSN ;或者終端通過LCP配置請求消息將終端所有可能的“接入模式”發送給PDSN,PDSN在LCP配置應答消息中將選定的 “接入模式”返回給終端。
b)在IPCP階段,終端和PDSN協商“接入模式”終端通過IPCP配置請求消息將“接入模式”發送給PDSN ;或者終端通過IPCP配置請求消息將終端所有可能的“接入模式”發送給PDSN,PDSN在IPCP配置應答消息中將選定的“接入模式”返回給終端。其中,“接入模式”包括SIPv4/v6,PMIPv4/v6 或 CMIP v4/v6。進一步地,“接入模式”通過擴展LCP協議的現有終端能力(MS/AT-capability)或者新增置選項來實現;或者,通過擴展IPCP協議的現有MS/AT-capability或者新增置選項來實現。其中,所述IPCP 協議包括 IPv4CP、IPv6CP 或 VSNCP(Vendor-SpecificNetwork Control Protocol,廠商專用網絡控制協議)。進一步地,PDSN根據選定的終端的“接入模式”,在進行IPCP協商時,決定其角色和功能,具體包括如果是SIPv4/v6情況,PDSN作為錨點網元為MS/AT分配IP地址,并定位角色是 PCEF ;如果是CMIP情況,則PDSN定位角色為BBERF,并且i.如果是CMIPv4, PDSN作為FA (Foreign Agent,外地代理)功能,為終端分配/ 配置CoA (Care of Address,轉交地址),并在收到終端發送的RRQ (Registration Request, 注冊請求)消息后,PDSN與PCRF建立網關控制會話;ii.如果是CMIPv6,PDSN為 MS/AT 分配CoA(Care of Address,轉交地址),與 PCRF 建立網關控制會話;如果是PMIPv6 情況,PDSN 作為 MAG (MobiIe Access Gateway,移動接入網關),定位角色為BBERF,與PCRF建立網關控制會話。如果是PMIPV4情況,PDSN定位角色為BBERF,與PCRF建立網關控制會話。以下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施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一在本實施例中,參見圖5,PDSN收到MS/AT發來的攜帶終端需要的“接入模式” 的IPv6CP協商請求后,PDSN解析出“接入模式”,如果是SIPv6,則PDSN作為錨點網元為 MS/AT分配IP地址,同時作為PCEF,與PCRF建立IP-CAN會話;如果PMIPv6,則PDSN作為 MAG (Mobile AccessGateway,移動接入網關),為終端分配/配置P_CoA,同時作為BBERF,與 PCRF建立網關控制會話;如果是CMIPv6,PDSN作為FA,為終端分配CoA,同時作為BBERF,并同PCRF建立網關控制會話。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流程的具體步驟描述如下步驟1-4.同圖2及圖4中的步驟描述,在此不再贅述。步驟5. MS/AT和PDSN執行IPv6CP協商過程,該協商過程進一步包括5a.終端選擇“接入模式”,并將選定的“接入模式”封裝在IPv6CP配置請求消息中;例如,可以在“接入模式” IPv6CP配置請求消息中封裝“接入模式”指示信息;5b. MS/AT向PDSN發送IPv6CP配置請求消息,該IPv6CP配置請求消息中包含終端需要的“接入模式”指示信息;
其中,該“接入模式”指示信息可以通過擴展IPv6CP配置請求消息中已有的終端能力選項來實現,也可以增加新的選項來實現。具體實現可以是通過設置某幾個比特位,通過定義不同的值來區分終端要通過 SIPv6模式、還是PMIPv6模式還是CMIPv6模式接入。5c-5e. MS/AT 和 PDSN 完成 IPv6CP 協商;該步驟后,IPv6路由廣播步驟中還會把HL前綴發送給MS/AT,MS/AT根據此前綴生成單播地址,該步在圖中沒有畫出。5f. PDSN根據MS/AT發送的“接入模式”指示判斷當前的角色和功能,如果MS/AT 發來的“接入模式”是SIPv6,PDSN定位錨點網元,為MS/AT分配IP地址,并且作為在PCC 技術中的PCEF ;如果是CMIPv6的情況,PDSN定位為FA,為終端分配CoA,同時作為PCC技術中的BBERF ;如果是PMIPv6情況,PDSN定位MAG,為終端分配/配置P-CoA并作為PCC技術中的BBERF。步驟6.根據第5f步PDSN選定的角色,PDSN會在后續的PCC技術中作出不同的行為操作,具體為6a.如果終端的“接入模式”是SIPv6,則PDSN定位角色是PCEF,向PCRF發起 IP-CAN會話建立流程;其他后續操作參見圖3的6-7步。6b.如果終端的“接入模式”是PMIPv6或者CMIPv6,則PDSN定位角色為BBERF, 發起同PCRF的網關控制會話建立流程,參見圖4的6-7步;其他后續操作按照PMIPv6或者 CMIPv6的接入流程執行,后續操作可以參見圖4的8-12步。上述實施例中,PDSN根據“接入模式”來決定自身功能和角色時,還可根據自身能力、終端能力、簽約信息等因素,如果發現MS/AT不支持該接入模式,或者與該MS/AT簽約和授權不沖突,則向終端返回“接入模式”協商失敗響應消息。實施例二在本實施例中,參見圖6,接入網關PDSN收到終端MS/AT發送來的IPv6CP協商請求,PDSN從IP v6CP協商請求中解析出“接入模式”指示,其中該指示可能是個復選項, 即指示了終端可能以多種“接入模式”中的任一種接入,則PDSN從中選擇一種“接入模式” 作為終端的“接入模式”,并將選定的“接入模式”通過后續信令報給終端。如果是SIPv6, 則PDSN作為錨點網元為MS/AT分配IP地址,同時作為PCEF,與PCRF建立IP-CAN會話;如果PMIPv6,則PDSN作為MAG(Mobile Access Gateway,移動接入網關),為終端分配/配置 P-CoA,同時作為BBERF,與PCRF建立網關控制會話;如果是CMIPv6,PDSN作為FA,為終端分配CoA,同時作為BBERF,并同PCRF建立網關控制會話。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流程步驟描述如下步驟1-4.同實施例一,在此不再贅述。步驟5. MS/AT和PDSN執行IPv6CP協商步驟。IPv6路由廣播步驟中還會把HL前綴發送給MS/AT,MS/AT根據此前綴生成單播地址,該步在圖中沒有畫出。5a. MS/AT將終端所有可能的“接入模式”封裝在IPv6CP消息中,通過后面的步驟發送給PDSN ;5b.攜帶了終端所有可能的“接入模式”的IPv6CP配置請求消息由MS/AT發送給PDSN ;其中,該“接入模式”指示可以通過擴展IPv6CP配置請求消息中已有的終端能力選項來實現,也可以增加新的選項來實現。具體實現可以是通過設置某幾個比特位,通過定義不同的值來區分終端要通過 SIPv6模式、還是PMIPv6模式還是CMIPv6模式接入。5c. PDSN從MS/AT發送來的所有可能“接入模式”中,選擇某一種“接入模式,,,并通過IPv6CP配置應答通知給終端;如果只包含一種“接入模式”,則確定該“接入模式”為終端的“接入模式”,也通過IPv6CP配置應答通知給終端;5d-5e. MS/AT 和 PDSN 完成后續 IPv6CP 協商;5f. PDSN根據選定的“接入模式”判斷當前的角色和功能,如果是SIPv6情況,PDSN 定位錨點網元,為MS/AT分配IP地址,并且作為在PCC技術中的PCEF ;如果是CMIPv6的情況,PDSN定位為FA,為終端分配CoA,同時作為PCC技術中的BBERF ;如果是PMIPv6情況, PDSN定位MAG,為終端分配/配置P-CoA并作為PCC技術中的BBERF。步驟6.同實施例一,在此不再贅述。實施例三在本實施例中,參見圖7,接入網關PDSN與MS/AT在LCP協商階段選定“接入模式”。其中該接入模式的選擇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方式一,終端通過LCP配置請求消息發送需要的“接入模式”給PDSN ;方式二,終端將所有可能的“接入模式”通過LCP配置請求消息發送給PDSN,并由 PDSN選定一種,并通過LCP配置應答消息通告給終端。PDSN根據選擇的“接入模式”判斷當前的角色和功能,如果選定的“接入模式”是 SIPv6,PDSN定位錨點網元,為MS/AT分配IP地址,并且作為在PCC技術中的PCEF,與PCRF 建立IP-CAN會話;如果是CMIPv6的情況,PDSN定位為FA,為終端分配CoA,同時作為PCC 技術中的BBERF同PCRF建立網關控制會話;或者是PMIPv6情況,PDSN定位MAG,為終端分配/配置P-CoA并作為PCC技術中的BBERF與PCRF建立網關控制會話。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流程步驟描述如下步驟1.主業務連接建立;步驟2. PPP會話的LCP協商。由于協商“接入模式”有兩種選擇,下面分開來描述方式一2a. MS/AT將終端MS/AT需要的“接入模式”封裝在LCP配置請求消息中。2b. MS/AT與PDSN的LCP協商交互中,通過LCP配置請求消息攜帶終端需要的“接入模式”從MS/AT發送給PDSN。其中,該“接入模式”指示可以通過擴展LCP配置請求消息中已有的終端能力選項來實現,也可以增加新的選項來實現。具體實現可以是通過設置某幾個比特位,通過定義不同的值來區分終端要通過 SIPv6模式、還是PMIPv6模式還是CMIPv6模式接入。方式二2a. MS/AT將終端所有可能的“接入模式”封裝在LCP配置請求消息中。2b.攜帶了終端所有可能的“接入模式”的LCP配置請求消息由MS/AT發送給PDSN ;PDSN從MS/AT發送來的所有可能“接入模式”中,選擇某一種“接入模式”,并通過LCP
配置應答通告給終端。其中,該“接入模式”指示可以通過擴展IPv6CP配置請求消息中已有的終端能力選項來實現,也可以增加新的選項來實現。具體實現可以是通過設置某幾個比特位,通過定義不同的值來區分終端要通過 SIPv6模式、還是PMIPv6模式還是CMIPv6模式接入。步驟3.通過第2b步選定的鑒權方式完成用戶的接入鑒權和授權。其中MS/AT與 PDSN互通相關的鑒權信令,PDSN和AAA也通過接入請求和接入應答執行鑒權的相關操作。 鑒權/授權成功后,相關的簽約的QoS信息將會從AAA發送給PDSN。步驟4. PDSN將簽約的QoS參數發送給RAN。步驟5. MS/AT和PDSN執行IPv6CP協商步驟。IPv6路由廣播步驟中還會把HL前綴發送給MS/AT,MS/AT根據此前綴生成單播地址,該步在圖中沒有畫出。5a. PDSN根據選定的“接入模式”判斷當前的角色和功能,如果“接入模式”是 SIPv6,PDSN定位錨點網元,為MS/AT分配IP地址,并且作為在PCC技術中的PCEF,與PCRF 建立IP-CAN會話;如果是CMIPv6的情況,PDSN定位為FA,為終端分配CoA,同時作為PCC 技術中的BBERF同PCRF建立網關控制會話;如果是PMIPv6情況,PDSN定位MAG,為終端分配/配置P-CoA并作為PCC技術中的BBERF與PCRF建立網關控制會話。步驟6.同實施例一。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中均是針對IPv6的情況進行描述,對于IPv4的場景, 也存在LCP和IPv4CP階段,因此,以上實施例中提供的方案,也都可以用到IPv4場景下,即終端與PDSN在LCP或者IPv4CP階段協商“接入模式”,而“接入模式”的協商可以通過終端選定發送給PDSN,也可由終端將所有可能的“接入模式”發送給PDSN,由PDSN選定后再反饋給終端,其具體實施與上述IPv6的情況類似,此處不再贅述。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終端接入系統(未圖示),包括終端和PDSN,所述終端進一步包括第一模式協商模塊,所述PDSN進一步包括第二模式協商模塊和會話建立模塊, 其中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與所述第一模式協商模塊用于通過協商確定終端的“接入模式”;所述會話建立模塊用于根據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該終端發起IP 連接建立流程、和/或PCC會話建立流程。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式協商模塊用于,選擇終端的“接入模式”,并將選定的“接入模式”通知給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用于,收到所述終端通知的“接入模式”后,將其確定為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式協商模塊用于,將所述終端支持的“接入模式”發送給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用于,對收到的所述終端發送的“接入模式”進行解析,如果只包含一種“接入模式”,則確定該“接入模式”為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如果包含多種“接入模式”,則從所述多種“接入模式”中選擇一 “接入模式”確定為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式協商模塊用于,通過所述終端與所述PDSN建立PPP會話時的LCP配置請求消息、或IPCP配置請求消息將選定的“接入模式”通知給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式協商模塊用于,通過所述終端與所述PDSN建立PPP會話時的LCP配置請求消息、或IPCP配置請求消息將所述終端支持的“接入模式”發送給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用于,根據收到的所述LCP配置請求消息或IPCP配置請求消息確定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后,將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通過LCP配置應答消息或IPCP配置應答消息通知給所述第一模式協商模塊。進一步地,所述會話建立模塊根據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該終端發起IP連接建立流程具體包括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是SIPv4或SIPv4v6時,所述PDSN作為錨點網元為終端分配IP地址;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是CMIPv4或CMIPv6時,所述PDSN作為外地代理,為終端分配或者配置轉交地址;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PMIPv4時,PDSN作為接入服務器,向HA/ LMA發送代理注冊請求消息,請求所述HA/LMA為終端分配地址;當協商確定的終端的“接入模式”為PMIPv6時,PDSN作為移動接入網關,向HA/LMA 發送代理綁定更新消息,請求HA/LMA為終端分配地址。進一步地,所述會話建立模塊根據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該終端發起PCC會話建立流程具體包括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SIPv4或SIPv6時,所述PDSN作為PCEF, 為所述終端向PCRF發起建立IP-CAN會話請求;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CMIPv4、CMIPv6、PMIPv4或PMIPv6時,所述PDSN作為BBERF,為所述終端向PCRF發起建立網關控制會話請求。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終端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碼分多址(CDMA)移動通信系統,所述方法包括終端與分組數據服務節點(PDSN)通過協商確定終端的“接入模式”; 所述PDSN根據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該終端發起IP連接建立流程、和 /或策略和計費控制(PCC)會話建立流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與所述PDSN通過以下方式協商確定終端的“接入模式” 所述終端選擇“接入模式”,并將選定的“接入模式”通知給所述PDSN ;所述PDSN收到所述終端通知的“接入模式”后,將其確定為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與所述PDSN通過以下方式協商確定終端的“接入模式”所述終端將支持的“接入模式”發送給所述PDSN ;所述PDSN對收到的所述終端發送的“接入模式”進行解析,如果只包含一種“接入模式”,則確定該“接入模式”為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如果包含多種“接入模式”,則從所述多種“接入模式”中選擇一 “接入模式”確定為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所述PDSN確定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后,將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通知給所述終端。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通過與所述PDSN建立點到點協議(PPP)會話時的鏈路控制協議(LCP)配置請求消息、或IP控制協議(IPCP)配置請求消息將選定的所述“接入模式”通知給所述PDSN。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通過與所述PDSN建立PPP會話時的LCP配置請求消息、或IPCP配置請求消息將支持的“接入模式”發送給所述PDSN ;所述PDSN根據收到的所述LCP配置請求消息或IPCP配置請求消息確定所述終端的 “接入模式”后,將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通過LCP配置應答消息或IPCP配置應答消息通知給所述終端。
6.如權利要求1至5之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包括簡單IP (SIP) v4、SIPv6、客戶端移動IP (CMIP) v4、 CMIPv6、代理移動 IP (PMIP) v4、PMIPv6 ;所述PDSN根據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該終端發起IP連接建立流程具體包括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是SIPv4或SIPv4v6時,所述PDSN作為錨點網元為終端分配IP地址;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是CMIPv4或CMIPv6時,所述PDSN作為外地代理,為終端分配或者配置轉交地址;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PMIPv4時,PDSN作為接入服務器,向家鄉代理 (HA)/本地移動錨點(LMA)發送代理注冊請求消息,請求所述HA/LMA為終端分配地址;當協商確定的終端的“接入模式”為PMIPv6時,PDSN作為移動接入網關,向HA/LMA發送代理綁定更新消息,請求HA/LMA為終端分配地址。
7.如權利要求1至5之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包括簡單 SIPv4、SIPv6、CMIPv4、CMIPv6、PMIPv4、PMIPv6 ;所述PDSN根據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該終端發起PCC會話建立流程具體包括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SIPv4或SIPv6時,所述PDSN作為策略控制執行實體(PCEF),為所述終端向策略控制規則實體(PCRF)發起建立IP連接接入網絡 (IP-CAN)會話請求;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CMIPv4、CMIPv6、PMIPv4或PMIPv6時,所述 PDSN作為承載綁定和事件上報實體(BBERF),為所述終端向PCRF發起建立網關控制會話請求。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模式”通過擴展所述LCP配置請求消息或IPCP配置請求消息或LCP配置應答消息或IPCP配置應答消息中的終端能力選項、或者新增置選項實現。
9.一種終端接入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終端和PDSN,其中所述終端進一步包括第一模式協商模塊,所述PDSN進一步包括第二模式協商模塊和會話建立模塊,其中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與所述第一模式協商模塊用于通過協商確定終端的“接入模式,,;所述會話建立模塊用于根據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該終端發起IP連接建立流程、和/或PCC會話建立流程。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式協商模塊用于,選擇終端的“接入模式”,并將選定的“接入模式”通知給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用于,收到所述終端通知的“接入模式”后,將其確定為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式協商模塊用于,將所述終端支持的“接入模式”發送給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用于,對收到的所述終端發送的“接入模式”進行解析,如果只包含一種“接入模式”,則確定該“接入模式”為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如果包含多種“接入模式”,則從所述多種“接入模式”中選擇一 “接入模式”確定為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式協商模塊用于,通過所述終端與所述PDSN建立PPP會話時的LCP配置請求消息、或IPCP配置請求消息將選定的“接入模式”通知給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式協商模塊用于,通過所述終端與所述PDSN建立PPP會話時的LCP配置請求消息、或IPCP配置請求消息將所述終端支持的“接入模式”發送給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所述第二模式協商模塊用于,根據收到的所述LCP配置請求消息或IPCP配置請求消息確定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后,將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通過LCP配置應答消息或IPCP配置應答消息通知給所述第一模式協商模塊。
14.如權利要求9至13之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會話建立模塊根據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該終端發起IP連接建立流程具體包括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是SIPv4或SIPv4v6時,所述PDSN作為錨點網元為終端分配IP地址;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是CMIPv4或CMIPv6時,所述PDSN作為外地代理,為終端分配或者配置轉交地址;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PMIPv4時,PDSN作為接入服務器,向HA/LMA 發送代理注冊請求消息,請求所述HA/LMA為終端分配地址;當協商確定的終端的“接入模式”為PMIPv6時,PDSN作為移動接入網關,向HA/LMA發送代理綁定更新消息,請求HA/LMA為終端分配地址。
15.如權利要求9至13之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會話建立模塊根據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該終端發起PCC會話建立流程具體包括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SIPv4或SIPv6時,所述PDSN作為PCEF,為所述終端向PCRF發起建立IP-CAN會話請求;當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CMIPv4、CMIPv6、PMIPv4或PMIPv6時,所述 PDSN作為BBERF,為所述終端向PCRF發起建立網關控制會話請求。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終端接入方法及系統,用于碼分多址(CDMA)移動通信系統,使PDSN能夠明確終端的接入模式,并根據終端的接入模式為終端建立IP連接和/或PCC會話,完成終端向網絡的接入,所述方法包括終端與分組數據服務節點(PDSN)通過協商確定終端的“接入模式”;所述PDSN根據協商確定的所述終端的“接入模式”為該終端發起IP連接建立流程、和/或策略和計費控制(PCC)會話建立流程。
文檔編號H04L29/12GK102223618SQ20101014869
公開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5日
發明者畢以峰, 毛玉欣 申請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