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射頻拉遠單元的安裝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裝架,尤其涉及一種射頻拉遠單元(RRU)的安裝架。
背景技術:
TD-SCDMA(時分同步碼分多址)網絡中采用的基站設備全部采用了基帶單元 (以下簡稱BBU)與射頻拉遠單元分離的方式,BBU安裝在機房內,通過光纖與RRU相 連接;RRU負責傳送和處理BBU和天饋系統之間的射頻信號,安裝在室外靠近天線的地 方,通過跳線與天線相連接。這種BBU+RRU方式組網靈活,在現網中很多目標覆蓋區 域站址資源難以獲得,無法就地為BBU提供必要的配套資源的情況下,可以將BBU在遠 端機房內集中放置,形成基帶資源池,RRU部分則在覆蓋目標內就近放置。中國移動TD-SCDMA系統可使用頻率資源為85MHz,具體如下A 頻段(2010 2025MHz)共計 15MHz ; F 頻段(1880 1900MHz)共計 20MHz ; E 頻段(2320 2370MHz)共計 50MHz。目前中國移動已經規模部署TD-SCDMA網絡,未來將會過渡到 TD-LTE(TD-SCDMA的長期演進)。針對TD-SCDMA的三個頻段以及后期演進到的 TD-LTE,室外及室內都會存在多臺RRU并存的情況1、多通道RRU多用于室外型宏基站的覆蓋場景,雖然目前大部分TD-SCDMA 的設備廠家可以提供AF合一的多通道RRU,但現網已經存在許多單A和單F多通道RRU 獨立安裝的站點。同時,未來演進到TD-LTE,由于TD-LTE主用頻段與TD-SCDMA使 用頻段不完全相同,可能會增加單獨的TD-LTE的RRU設備。這樣室外將會有A頻段、 F頻段和TD-LTE三種RRU并存,并且每一種都會有多臺RRU同時存在的情況。2、單通道RRU多用于室內分布系統的覆蓋場景,現網有較多A頻段、F頻段和 E頻段的多個單通道RRU混合安裝場景。同時,未來演進到TD-LTE,由于TD-LTE主 用頻段與TD-SCDMA使用頻段不完全相同,可能會增加單獨的TD-LTE的RRU設備。 這樣室內將會有TD-SCDMA的A頻段、F頻段、E頻段和TD-LTE四種RRU并存,并 且每一種都會有多臺RRU同時存在的情況。假設某室內分布系統共有單通道RRU 6臺,其中A頻段RRU 3臺,F頻段RRU 3臺,全部采用掛墻安裝的方式。由此可知,目前傳統的RRU的安裝方式會占用較大的 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射頻拉遠單元的安裝架,可 有效節省安裝RRU所占用的空間。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射頻拉遠單元的安裝架,所述安裝架 包括一底座本體;
3[0012]多個支架本體,所述支架本體之間以間隔一預設距離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底座本 體上,所述支架本體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與底座本體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支 架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三支架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三支架 的第二端與所述底座本體連接。優選的,所述底座本體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與 所述第一底座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底座連接。優選的,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設置有多個定位孔。優選的,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材料是厚度為4毫米的鋼板。優選的,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的材料是厚度為4毫米的鋼板。優選的,所述第二支架的材料是直徑為40毫米的鋼管。優選的,所述安裝架還包括一接地銅排,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的一側。優選的,所述安裝架還包括一電源插座,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的一側。優選的,所述安裝架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過所述第一固定板 和第二固定板將所述射頻拉遠單元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施例中的RRU的安裝支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本實施例中的RRU的安裝架上可同時安裝多臺RRU,解決了現有技術中 因單獨安裝多臺RRU,而造成的空間浪費問題;其次,該安裝架還可集中滿足在其上安裝的多臺RRU的供電和接地需求,有效 減少了電源輸出端子和電源線的數量,以及減少了接地線的數量,提高了便利性和美觀 性;最后,由于本實施例中的RRU的安裝架的各部分可加工成標準件,大大降低了 安裝架的安裝和拆除的難度。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RRU的安裝架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RRU的安裝架的側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臺RRU的安裝主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多臺RRU的安裝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 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地說明。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 施例及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參見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RRU的安裝架的主視圖,由圖中可知該安 裝架包括一底座本體;多個支架本體,該支架本體之間以間隔一預設距離(安裝間隙)的方式固定在底 座本體上,該支架本體包括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和第三支架13,其中[0034]上述第一支架11的第一端與底座本體連接,上述第一支架11的第二端與第二支 架12的第一端連接,上述第二支架12的第二端與第三支架13的第一端連接,上述第三 支架13的第二端與底座本體連接。在本實施例中,該底座本體可包括第一底座14和第二底座15,此時上述第一 支架11的第一端與第一底座14連接,第三支架13的第二端與第二底座15連接。參見 圖2,該第一支架11的第一端可通過螺栓固定在第一底座14上,該第三支架13的第二端 可通過螺栓固定在第二底座15上.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底座14和第二底座15的材料優選厚度為4mm(毫米)的 鋼板。當然在本實施例中并不限定第一底座14和第二底座15所選用的材料,本領域技 術人員可根據具體的安裝情況進行調整。上述預設距離是指兩個支架本體之間的距離。在本實施例中并不限定該預設距 離的具體范圍,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安裝現場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例如可根據安裝 的RRU的體積大小,或者安裝RRU的數量等情況對預設距離進行調整。繼續參見圖1,該第一底座14和第二底座15上設置有多個定位孔16(例如12 個),通過多個定位孔16可實現對安裝架的固定,例如通過多個膨脹螺絲和上述多個定 位孔16配合作用,將本實施例中的安裝架固定在機房室內或室外的墻上。當然在本實施 例中并不限定定位孔16的個數和直徑的大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具體的安裝情況進 行調整。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支架11和第三支架13的材料可優厚度為4mm的鋼板,第 二支架12的材料可優選直徑為40mm的鋼管,而且第一支架11和第三支架13分別與第 二支架12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凹字形的支架結構(參見圖2)。當然在本實施例中并不限定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和第三支架13的材料,以 及不限定支架之間的連接形式(當然也可采用螺栓連接的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 具體的安裝情況進行調整。繼續參見圖1,在本實施例中該安裝架還包括一電源插座17,該電源插座可 固定在第二底座15的一側,具體位置可根據現場的安裝情況進行調整。由于目前在現 網的安裝方式下,每臺RRU都需要單獨供電,線纜數量多且布放復雜,而本實施例中采 用了一路輸入、多路輸出的集中供電方式,降低了對供電的要求,提高了便利性及美觀 性。繼續參見圖1,在本實施例中該安裝架還包括一接地銅排18,該接地銅排18 可固定在第二底座15的一側,具體位置可根據現場的安裝情況進行調整。由于目前現網 每臺RRU都需要單獨接地,且安裝位置的接地排可能距離較遠,施工時還會造成線纜布 放雜亂的情況,而在本實施例中采用了集中接地的方式,通過接地銅排18給多臺RRU提 供集中接地,提高了便利性及美觀性。參見圖3,圖示了安裝架上安裝有4臺RRU的實施例,可將每臺RRU以圖3所 示的安裝方向進行安裝。由于可采用側面安裝的方式,有效節省了安裝所占用的空間, 可實現在同一安裝架上安裝多臺RRU。當然在本實施例中并不具體限定RRU的安裝方 向。參見圖4,在本實施例中該安裝架還可包括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
5通過所述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可將RRU固定在第二支架12上,從而實現了將 RRU固定在安裝架上。由于該安裝架為敞開式結構,有利于RRU的散熱。由圖4可知,通過安裝架上的第二支架12、第一固定板41、第二固定板42與 RRU殼體上的固定結構(例如RRU殼體上的固定螺栓)配合,將RRU固定在安裝架上。 為了便于安裝和拆卸,可優選采用螺栓將RRU固定在安裝架的固定方式,當然在本實施 例中并不限定RRU固定在安裝架上的具體方式。目前,現網室內分布RRU安裝多數以掛墻方式安裝,按現網的設備每臺RRU大 約需要占用0.2m2左右的面積,考慮到室內將會有TD-SCDMA的A頻段、F頻段、E頻 段和TD-LTE四種RRU并存,并且每一種都會有多臺RRU同時存在的情況,對安裝空間 的要求非常大,而本實用新型中設計的掛墻安裝架占用面積大約0.5m2,可容納4臺RRU 的安裝,對于節約安裝空間起到明顯的作用。圖3中各臺RRU之間的安裝間隙可根據RRU的寬度現場靈活調整,使得操作更 加便捷,后期維護更為方便,同時也可以為RRU的多頻段組網擴容和TD-LET的演進預 留安裝空間。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施例中的射頻拉遠單元的安裝支架具有如下有益效 果首先,本實施例中的射頻拉遠單元的安裝架上可同時安裝多臺RRU,解決了現 有技術中因單獨安裝多臺RRU,而造成的空間浪費問題;其次,該安裝架還可集中滿足在其上安裝的多臺RRU的供電和接地需求,有效 減少了電源輸出端子和電源線的數量,以及減少了接地線的數量,提高了便利性和美觀 性;最后,由于本實施例中的安裝架的各部分可加工成標準件,大大降低了安裝架 的安裝和拆除的難度。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 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 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射頻拉遠單元的安裝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架包括一底座本體;多個支架本體,所述支架本體之間以間隔一預設距離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底座本體 上,所述支架本體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與底座本體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支架的 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三支架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第 二端與所述底座本體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體包括第一底座和第 二底座,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底座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第二端與所述第 二底座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安裝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設置有多 個定位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裝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材料是厚 度為4毫米的鋼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的材料是厚 度為4毫米的鋼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的材料是直徑為40毫 米的鋼管。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架還包括一接地銅排,固定 在所述第二底座的一側。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架還包括一電源插座,固定 在所述第二底座的一側。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架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 第二固定板,通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將所述射頻拉遠單元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射頻拉遠單元的安裝架,包括一底座本體;多個支架本體,所述支架本體之間以間隔一預設距離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底座本體上,所述支架本體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與底座本體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三支架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第二端與所述底座本體連接,可有效節省安裝RRU(射頻拉遠單元)所占用的空間。
文檔編號H04W88/08GK201797607SQ201020512108
公開日2011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30日
發明者俞昌虹, 劉軍, 尹萍, 張華峰, 王禹, 田麗潔, 秦明軍, 薛峰 申請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