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測量處理方法及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戶設備(UE, User Equipment)內多種無線電技術共存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測量處理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電技術與智能終端設備的發展,為了支持終端設備用戶的不同通信需求,需要在同一用戶設備內集成多種無線電技術。圖I是現有技術中使用三種無線電 技術的用戶設備的示意圖。如圖I所示,該用戶設備包含有長期演進(LTE,Long TermEvolution)技術子模塊101,使用IEEE Std 802. 11規范規定的無線局域網(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技術子模塊 102,即無線局域網站點(WLAN-STA, 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 Station) 102,使用 IEEE Std 802. 15 規范規定的藍牙(BT,Bluetooth)技術子模塊103。LTE技術子模塊101、WLAN-STA 102、藍牙技術子模塊103這三個子模塊之間通過無線電技術之間的接口(inter-radio interface)相連,例如LTE技術子模塊101與WLAN-STA 102之間通過LlOl相連,WLAN-STA 102與藍牙技術子模塊103之間通過L102相連,LTE技術子模塊101與藍牙技術子模塊103之間通過L103相連;或三個子模塊受控于一個公共的控制模塊104。用戶設備的三個子模塊分別和各自無線電技術所對應的對端設備進行無線通信,其中LTE技術子模塊101與演進型基站(如LTE eNB,E-UTRAN NodeB) 105 通過空中接口(Air Interface)進行無線通信,WLAN-STA 102 與另一個WLAN STA 106通過空中接口進行無線通信,藍牙技術子模塊103與另一個藍牙技術子模塊107通過空中接口進行無線通信。在同一用戶設備內設計多種無線電技術子模塊時,鑒于用戶設備的體積有限,勢必意味著同時設計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無線電技術子模塊的用戶設備內,兩種或兩種以上無線電技術子模塊之間的空間距離很小,例如只有幾個厘米甚至幾個毫米,而且這兩種或兩種以上無線電技術所對應的天線端口之間的空間隔離度無法設計得足夠大,導致當同一用戶設備內的各個無線電技術子模塊工作于相鄰的頻帶時,由于帶外泄露(Out ofbandemission)、雜散發射(Spurious emissions)、接收機阻塞(Blocking)等原因,當其中一個無線電技術子模塊發射信號時,將干擾另一個無線電技術子模塊的信號接收,反之亦然。而且現有技術中的濾波器技術無法消除這種鄰頻干擾,從而影響各無線電技術子模塊的通信質量,本領域中稱這種鄰頻干擾現象為“設備內共存干擾(ICO, In-device CoexistenceInterference)”。本發明中,UE指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無線電技術共存的用戶通信終端設備,可以為移動電話、智能手機、便攜式通信設備、個人數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兩種或兩種以上無線電技術共存是指在UE內部,存在兩個或多個無線電收發機;第一無線電收發機采用第一種無線電技術,在第一種無線電通信協議規范下工作,且在協議規定的頻率范圍內進行信號的收發;第二無線電收發機采用第二種無線電技術,在第二種無線電通信協議規范下工作,且在協議規定的頻率范圍內進行信號的收發,以此類推。第一種無線電技術工作的頻率范圍與其他無線電技術工作的頻率范圍至少有部分是重疊或毗鄰的;其中,第一種無線電技術可以是LTE技術、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MTS,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 ystem)技術、使用 IEEE 802. 16 規范的 Wimax 技術等,所述第一種無線電技術的部分工作頻率或其諧波的頻率與“工業、科學及醫療(ISM,IndustrialScientific and Medical) ”頻帶有重疊或Htt鄰;其他無線電技術可以是WLAN技術、Bluetooth技術、使用IEEE 802. 15. 4規范的Zigbee技術等,其他無線電技術工作于ISM頻帶。如圖I所示的用戶設備,WLAN和Bluetooth工作于ISM頻帶,頻段為2. 4GHz 2. 5GHz ;其中 WLAN 信道(WLAN Channel)使用 ISM 頻帶中的 2. 4GHz 2. 4835GHz 頻段,Bluetooth 信道(Bluetooth Channel)使用 ISM 頻帶中的 2. 4GHz 2. 497GHz 頻段。LTE的時分雙工(TDD, Time Division Duplex)模式工作于頻帶40 (Band 40)和頻帶38 (Band38),Band 40 的頻段為 2. 3GHz 2. 4GHz,Band 38 的頻段為 2. 57GHz 2. 62GHz ;頻分雙工(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模式的上行傳輸(Uplink Transmission),即 UE 向 eNB的傳輸工作于頻帶7 (Band 7),頻段為2. 5GHz 2. 57GHz ;FDD模式的下行傳輸(DownlinkTransmission),即eNB向UE的傳輸工作于Band 7的2. 62GHz 2. 69GHz頻段。圖2是現 有技術中ISM頻帶和LTE頻帶的分布示意圖。如圖2所示,ISM頻帶正好與LTE TDD模式的Band 40,LTE FDD模式Band 7的上行傳輸頻段相鄰,因此如果LTE技術子模塊101使用TDD模式且使用Band 40,則LTE技術子模塊101與WLAN-STA 102、藍牙技術子模塊103之間將會相互干擾,如果LTE技術子模塊101使用FDD模式且使用Band 7,由于LTE Band 7的上行頻帶與ISM頻帶毗鄰,因此LTE技術子模塊101的上行發射將干擾WLAN-STA 102或藍牙技術子模塊103的下行接收。現有LTE系統中,LTE用戶設備通過參考信號接收質量(RSRQ,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Quality)和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測量對來自設備外的干擾進行檢測。這種檢測方式比較適用于存在穩定連續干擾的場景,例如宏小區的干擾。網絡側一般可以根據網規、網優或者在自組織網絡(SON,Se I f-Organ isingNetworks)功能的支持下配置合理的測量評估參數及測量報告參數,通過UE上報的服務小區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以及相關相鄰小區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判斷UE在服務小區是否受到干擾;若確定受到干擾,則網絡側可以通過小區間干擾協調技術或者通過將UE切換到相鄰小區來保證UE的通信質量。在現有LTE系統UE的測量過程中,由于來自設備外的干擾一般有一個由弱到強逐漸增加的過程,因此UE上報給網絡側的測量結果是對一段時間內(例如320ms甚至更長時間)各測量結果進行平滑(filter)處理后的結果,以防止由于信號的短暫抖動導致UE的乒乓切換。第一種無線電技術受到設備內其他無線電技術的設備內共存干擾與前述來自設備外的干擾不同,設備內共存干擾具有突發性、不連續性。第一方面,由于設備內其他無線電技術何時開啟完全取決于用戶行為,因此設備內共存干擾具有突發性。第二方面,由于設備內其他無線電技術的時序特性及業務類型有別于第一種無線電技術,因此導致其他無線電技術對第一種無線電技術的干擾具有不連續特性;圖3為eSCO(extended SynchronousConnection-Oriented,擴展同步面向連接)方式下采用單時隙數據包時的BT的巾貞結構示意圖,若與第一種無線電技術共存的BT技術子模塊是作為主設備使用的話,在M標示的傳輸時隙中,如果該時隙遇到第一種無線電技術的下行接收時隙,則BT將會干擾第一種無線電技術,但是在S標示的傳輸時隙,這種干擾將會消失。因此,對于具有突發性和非連續性的設備內共存干擾,若采用現有技術中周期性的測量將無法正確測量到來自設備內的干擾,無法反映當前的干擾狀態,最終導致網絡側無法獲得正確的干擾信息,并無法做出正確的干擾抑制措施,從而影響用戶的通信體驗。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 測量處理方法及系統,能夠準確檢測具有非連續特性的干擾信號,尤其是設備內共存干擾。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測量處理方法,方法包括。UE確定測量對象的各測量子集;UE在所述各測量子集上測量所述測量對象;UE向網絡側上報所述測量對象在所述各測量子集上的測量結果。所述UE確定測量對象的各測量子集為所述UE根據測量對象上存在的干擾產生的時間特性確定所述測量對象的測量子集。所述UE確定測量對象的各測量子集為所述UE根據網絡側發送給所述UE的所述測量對象的測量配置信息確定所述各測
量子集;所述測量配置信息中配置有所述各測量子集的分配信息。所述UE向網絡側上報所述測量對象在所述各測量子集上的測量結果時,上報表征所述各測量子集特性的輔助信息。所述表征所述各測量子集特性的輔助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測量周期內所述各測量子集在測量周期內占用時間的比例關系;測量周期內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與被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業務量比例;測量周期的起始時刻時被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下行無線幀與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傳輸時隙的位置關系及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業務類型。所述UE根據網絡側發送給所述UE的所述測量對象的測量配置信息確定所述各測量子集之前,所述UE向網絡側發送分組請求信息,所述分組請求信息包含請求網絡側為UE配置所述各測量子集的請求信息,所述分組請求信息包括以下之一通知網絡側為其配置分組測量的指示,使用I個bit的標志位表示;測量周期內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與被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業務量比例;測量周期的起始時刻時被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下行無線幀與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傳輸時隙的位置關系及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業務類型。所述UE確定測量對象的各測量子集之后,所述UE向網絡側發送分組測量配置請求信息,所述分組測量配置請求包含所述UE確定的各測量子集的信息;
所述網絡側根據所述分組測量配置請求信息,為所述UE配置所述測量對象的測
量配置信息。所述測量對象的測量配置信息中,配置有所述UE向網絡側上報所述測量對象的測量結果的觸發條件。所述測量報告的觸發條件為所述工作頻點上任一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低于網絡側配置的質量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質量門限和時間限制;或所述工作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分別低于網絡側為每個 測量子集配置的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每個測量子集的質量門限和時間限制;或所述工作頻點上任一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低于網絡側配置的質量門限I且其他鄰頻點上任一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高于網絡側配置的質量門限2,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其他鄰頻點信息、質量門限I、質量門限2和時間限制;或所述工作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分別低于網絡側為所述工作頻點每個測量子集配置的門限且其他鄰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高于網絡側為所述鄰頻點每個測量子集配置的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其他鄰頻點信息、工作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的質量門限、鄰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的質量門限和時間限制;或所述工作頻點以外的其他頻點上任一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低于網絡側配置的質量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其他頻點信息、質量門限和時間限制;或所述工作頻點以外的其他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分別低于網絡側為每個測量子集配置的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其他頻點信息、質量門限和時間限制。所述測量對象為UE的工作頻點,和/或工作頻點以外的其他頻點;或者UE的服務小區,和/或相鄰小區。所述測量子集由用戶設備劃分;在劃分測量子集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在用戶設備內的第一種無線電技術子模塊與ISM相關無線電技術子模塊同時工作之前,網絡側為用戶設備配置測量報告的觸發條件。所述測量子集包括受到相同類型干擾的測量時刻間隙。一種測量處理系統,包括確定模塊,用于確定測量對象的各測量子集;測量模塊,用于在所述各測量子集上測量所述測量對象;上報模塊,用于向網絡側上報所述測量對象在所述各測量子集上的測量結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當UE中第一種無線電技術受到非連續性干擾時,用戶設備確定第一種無線電技術上各測量對象的各測量子集,UE在所確定的各測量子集上測量所述測量對象,UE可以準確檢測出其他無線電技術對第一種無線電技術的非連續性干擾,然后UE向網絡側上報所述測量對象在所述各測量子集上的測量結果,可以保證網絡側全面獲取所述測量對象的受干擾情況,從而做出正確的干擾抑制決策。本發明方法解決了用現有測量技術檢測非連續性干擾過程中存在的不能檢測到非連續性干擾或者錯誤檢測到非連續性干擾的問題,降低了由此引入的測量報告的無效性和盲目性,最終解決了因此導致的不必要的干擾抑制措施的執行,改善了用戶的通信體驗。
圖I為現有技術中一種使用三種無線電技術的用戶設備的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中ISM頻帶與LTE頻帶的分布示意圖;圖3為現有技術中Bluetooth的幀格式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第一種無線電技術受到ISM相關無線電技術干擾的干擾檢測方法流程圖;圖5為本發明實現檢測干擾方法的第一實施例流程圖;圖6為本發明實現檢測干擾方法的第二實施例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以LTE技術與ISM相關無線電技術(如WLAN,Bluetooth)共存于用戶設備內時,LTE技術受到ISM相關無線電技術非連續性干擾為例,說明本發明不同無線電技術共存時的非連續性干擾檢測方法,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也同時適用于第一種無線電技術受到以上所列ISM相關無線電技術之外的其他已知的第二種無線電技術非連續性干擾時的干擾檢測。如圖4所示,本發明測量處理方法,即檢測非連續干擾的檢測流程包括401、用戶設備UE確定測量對象的各測量子集、UE或網絡根據已知第二無線電技術對第一無線電技術干擾的非連續時間特性確定一個或者多個測量子集。UE確定測量對象的各測量子集,以檢測設備內共存干擾為例,可以分為UE自行確定,即UE根據測量對象上存在的干擾產生的時間特性確定所述各測量子集。具體地,當ISM設備處于發送狀態,LTE設備處于接收狀態時,ISM設備將可能對LTE設備產生干擾。對于如圖I所示的用戶設備,通過LTE設備與ISM設備之間的接口(L101或者L103),或者控制模塊(104),UE可以獲知ISM設備的相關參數,比如,ISM設備上當前的業務特性,工作時序特性,LTE設備當前的TDD (Time Division Duplex,時分雙工)上下行配置模式等,從而因此可以預估LTE的哪些下行子幀/下行無線幀可能受到ISM設備的干擾,哪些下行子幀/下行無線幀不會受到ISM設備的干擾。UE可以根據上述干擾特性的判斷確定各下行子幀下行/無線幀的干擾等級,并根據干擾等級確定測量子集,比如,UE確定所述可能受干擾的下行子幀/下行無線幀為測量子集A,所述不會受到ISM干擾的下行子幀/下行無線幀確定為測量子集B。網絡側確定。UE根據網絡側發送給UE的所述測量對象的測量配置信息確定所述各測量子集。網絡側在發送給UE的測量配置信息中,通知UE所述各測量子集的分配信息。具體地,網絡可以通過UE,鄰基站或者OAM系統獲知第二無線電技術對第一無線電技術干擾的非連續特性。網絡側通過UE獲知第二無線電技術對第一無線電技術干擾的非連續特性,比如當UE中LTE子設備與ISM子設備同時開啟時,UE向網絡側發送分組測量配置請求信息,分組請求信息包含請求網絡側為UE配置測量子集的信息,具體包括信息通知網絡側為其配置分組測量的指示,可以使用I個bit的標志位表示;測量周期內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 與被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業務量比例;或測量周期的起始時刻時被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下行無線幀與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傳輸時隙的位置關系及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業務類型。無論是UE確定還是UE根據網絡側的配置確定測量對象的各測量子集,測量子集的分配原則為針對同一測量對象,所述測量子集劃分的原則為子集內的各測量時刻間隙受到的干擾類型相同;不同測量子集間的各測量時刻間隙受到的干擾類型不同。測量時刻間隙可以是一個子幀、無線幀、下行子幀或者下行無線幀,在LTE系統中具體是指一個或多個下行子幀。所述測量對象,在LTE系統中為UE的工作頻點,和/或相鄰頻點;或者UE的服務小區,和/或相鄰小區。無論是UE確定還是UE根據網絡側的配置確定測量對象的各測量子集,網絡側在為UE配置各測量對象的測量配置時,為UE配置UE向網絡側上報各測量對象的測量結果的觸發條件。402、UE執行分組測量,即UE在各測量子集上測量測量對象。所述分組測量是指LTE無線電技術的工作頻點或者其他頻點的測量時刻間隙(下行子幀或者下行無線幀)受到的干擾類型不同而被分為不同的測量子集,UE在不同的測量子集上進行采樣測量統計測量,并對不同測量子集上的測量分別進行高層濾波,統計各測量子集上的自測量結果的方法。當測量結果滿足網絡為UE配置的向網絡側上報各測量對象的測量結果的觸發條件時,進入步驟403。所述網絡側為UE配置上報測量報告的觸發條件的時機包括非連續干擾情況發生變化時,如產生非連續干擾或者消除非連續干擾時,具體到設備內干擾可以有以下兩種情況在UE內的第一種無線電技術與設備內干擾相關無線電技術尚未同時工作時,網絡為UE配置所述上報測量報告的觸發條件;在UE內的第一種無線電技術與設備內干擾相關無線電技術同時工作后,網絡為UE配置所述上報測量報告的觸發條件。所述網絡側為UE配置的測量報告的觸發條件至少包括以下之一(I)工作頻點上任一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滿足對應的測量上報條件時。如工作頻點上任一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低于網絡側配置的質量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質量門限和時間限制;工作頻點以外的其他頻點上任一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低于網絡側配置的質量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其他頻點信息、質量門限和時間限制;
(2)工作頻點上所有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滿足對應的測量上報條件時。如工作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分別低于網絡側為每個測量子集配置的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每個測量子集的質量門限和時間限制;工作頻點上任一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低于網絡側配置的質量門限I且其他鄰頻點上任一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高于網絡側配置的質量門限2,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其他鄰頻點信息、質量門限I、質量門限2和時間限制;工作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分別低于網絡側為所述工作頻點每個測量子集配置的門限且其他鄰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高于網絡側為所述鄰頻點每個測量子集配置的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其他鄰頻點信息、工作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的質量門限、鄰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的質量門限和時間限制;
工作頻點以外的其他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分別低于網絡側為每個測量子集配置的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其他頻點信息、質量門限和時間限制。其中,信號質量可以由很多種參數衡量,此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上述所有工作頻點以及其他頻點的表述都是第一種無線電技術的頻點。所述工作頻點是指UE所在小區(即服務小區)的工作頻點,所述其他頻點是指其他小區(即不服務UE的小區)的工作頻點。同一頻率上不同測量子集對應的測量上報條件類型以及其參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403, UE向網絡側上報測量對象在所述各測量子集上的測量結果。當測量對象在一個或多個測量子集上的測量結果滿足網絡配置的UE向網絡側上報各測量對象的測量結果的觸發條件時,UE向網絡側上報該測量對象在所有測量子集上的測量結果。此外,如果步驟402中各測量子集為UE自行確定的,UE在上報該測量對象在所有測量子集上的測量結果的同時,還可以上報表征各測量子集特性的輔助信息。具體輔助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之一測量周期內所述各測量子集在測量周期內占用時間的比例關系;測量周期內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與被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業務量比例;測量周期的起始時刻時被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下行無線幀與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傳輸時隙的位置關系及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業務類型。所述測量報告包括的內容包括一個或多個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以及可選地,測量報告包括輔助信息。其中輔助信息是指表示各測量子集關系的信息,可以為各測量子集以測量間隙為單元個數的相互比例,或者各測量子集的測量間隙占所有測量間隙的比例關系,或測量周期內LTE設備與ISM設備的業務量比例,或測量周期的起始時刻時LTE設備下行子幀/下行無線幀與ISM設備傳輸時隙的位置關系與ISM業務類型等。如果步驟401中所述測量子集的劃分為網絡側確定,則所述測量報告中不需要包含輔助信息,但是若所述測量子集的劃分為UE自行確定,則測量報告中不僅包括各個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還包括所述輔助信息。404、網絡側判斷UE是否經受設備內共存干擾。網絡側根據收到的測量報告,判斷UE是否經受設備內共存干擾。根據測量報告中的各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如果受到設備內共存干擾的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非常差,在所述測量子集內的下行子幀或者無線幀經受的干擾非常嚴重時,并且通過輔助信息判斷所述受到設備內共存干擾的邏輯中的下行子幀或者下行無線幀在所有下行子幀或下行無線幀中所占的比例較高時,則網絡側可以認為當前UE正在遭受比較嚴重的設備內共存干擾,可以給予干擾抑制措施;如果受到的設備內共存干擾的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非常差,經受的干擾在所述測量子集內的下行子幀或者無線幀經受的干擾非常嚴重時,但是通過輔助信息判斷所述受到設備內共存干擾的測量子集中的下行子幀或者下行無線幀在所有下行子幀或下行無線幀中所占的比例較低時,則網絡側可以認為當前UE遭受的設備內共存干擾比較輕微,UE可以忍受,不需要作出調整;如果受到設備內共存干擾的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可以接受,在所述測量子集內的下行子幀或者無線幀經受的干擾比較輕微時,網絡側可以 認為當前UE遭受的設備內共存干擾比較輕微,不需要作出調整。下面以LTE設備與Bluetooth設備共存于同一用戶設備時的干擾檢測為例,舉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如圖5所示,本發明實現檢測干擾方法的第一實施例的流程包括501、網絡側為UE配置測量上報的觸發條件。設備內共存干擾的發生具有突發性,分組測量的方法與傳統測量方法具有一定區另IJ,在分組測量中,UE需要劃分不同的測量子集,并且需要對不同的測量子集統計測量結果。網絡側可以預先在RRC連接重建(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過程中為UE預先配置分組測量的測量報告的觸發條件。特別地,可以通過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為UE配置所述分組測量。配置的測量上報觸發條件可以為一、工作頻點上任一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低于網絡側配置的質量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質量門限和時間限制。利用現有測量中的A2事件(A2事件表示服務小區的信號強度/信號質量低于網絡設定的門限),當工作頻點上的任一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滿足A2事件,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設定的觸發時間(TTT,Time To Trigger)時,UE向網絡側上報測量報告。具體的信號質量門限、TTT的設置由網絡側根據UE當前位置,以及UE的LTE技術的業務類型以及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務質量)需求等因素綜合確定。二、工作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分別低于網絡側為每個測量子集配置的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每個測量子集的質量門限和時間限制。此觸發條件與A2事件類似,也有區別在A2事件中,網絡側設定了一個信號質量門限,這里網絡側可以為UE的每個測量子集都設定相應的質量門限,只有當每個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的測量結果都滿足了相應的質量門限且持續時間超過TTT時,才觸發測量報告的上報。三、工作頻點上任一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低于網絡側配置的質量門限I且其他鄰頻點上任一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高于網絡側配置的質量門限2,且持續時間大于網側絡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其他鄰頻點信息、質量門限I、質量門限2和時間限制;利用現有測量中的A5事件(A5事件表示服務小區的信號強度/信號質量低于網絡設定的門限1,且鄰小區的信號強度/信號質量高于網絡設定的門限2)。當UE的工作頻點受到設備內共存干擾時,網絡側可以把UE切換到不受設備內共存干擾影響的頻點,因此需要UE測量在其他頻點的信號強度/信號質量情況。配置A5事件有利于干擾發生時,網絡更快地做出一些抑制干擾的決策。 四、工作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分別低于網絡側為所述工作頻點每個測量子集配置的門限且其他鄰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高于網絡側為所述鄰頻點每個測量子集配置的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其他頻點信息、工作頻點每個測量子集的質量門限、鄰頻點每個測量子集的質量門限和時間限制;此觸發條件與A5事件類似,也有區別在A5事件中,網絡側為工作頻點配置了一個質量門限1,為鄰頻點配置了一個質量門限2;這里,對于工作頻點上的每個測量子集都配置了相應的質量門限;為鄰頻點上的每個測量子集也都配置了相應的質量門限,必須保證工作頻點和鄰頻點上的每個測量子集都達到自己的門限,且持續時間超過TTT時,才會觸發測量報告的上報。五、工作頻點以外的其他頻點上任一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低于網絡側配置的質量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其他頻點信息、質量門限和時間限制;設備內共存干擾不僅會影響UE的工作頻點,同時也會對其他頻點造成干擾,為了防止網絡側將UE切換到遭受到干擾的其他鄰頻點,網絡側可以為UE配置工作頻點以外的其他頻點配置一個質量門限,當UE檢測到其他頻點上任一測量子集低于網絡側配置的質量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TTT時,將上報所述鄰頻點的測量報告,告知網絡側該鄰頻點受到的干擾情況,防止網絡由于缺少詳細的鄰頻點信道情況而將UE切換到鄰頻點從而影響UE的通信質量。六、工作頻點以外的其他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分別低于網絡側為每個測量子集配置的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其他頻點信息、質量門限和時間限制。與第五種觸發條件的區別為這種配置中,網絡側為其他頻點的每個測量子集都配置了相應的門限,必須保證每個測量子集都達到了自己的門限,且持續時間超過時間限制時,才會觸發測量報告的上報。502、Bluetooth子設備與LTE子設備同時工作。當Bluetooth設備處于發送狀態,LTE設備處于接收狀態時,Bluetooth設備將可能對LTE設備產生干擾,對于如圖I所示的用戶設備,通過LTE設備與ISM設備之間的接口,或者控制模塊,UE可以了解LTE設備與Bluetooth設備的工作狀態,包括Bluetooth的工作時序,以便后續為LTE技術的工作頻點或其他頻點上的下行子幀/下行無線幀劃分合適的測量子集。當Bluetooth子設備與LTE子設備尚未同時工作時,可以認為LTE子設備的所有下行子幀/下行無線幀受到的干擾類型都是相同的,可以認為只有一個測量子集存在;當Bluetooth子設備與LTE子設備同時工作時,可以認為UE的LTE子設備的下行子巾貞/下行無線幀受到的干擾類型不同,有些可能遭受設備內共存干擾,因此UE需要重新確定測量子集的劃分,進入步驟503。503. UE更新測量子集的劃分并執行相應測量。UE自行確定測量子集的劃分,劃分測量子集的原則為子集內的下行子幀或者下行無線幀受到的干擾類型相同;子集間的下行子幀或者下行無線幀受到的干擾類型不同。例如Bluetooth子設備的工作時序已知,UE可以預判在哪些子巾貞上Bluetooth將對LTE造成干擾,進而將可能遭受干擾的子幀歸入一個測量子集,剩下的子幀歸入另外一 個測量子集內,即如圖3所示的Bluetooth分組格式中,與M時隙有重合的LTE的下行子幀被歸入一個測量子集,其他子幀被歸入另一個測量子集。這里子集的劃分必須與網絡為UE配置的分組測量匹配,即若網絡為UE配置的測量報告觸發條件為一、三和五時,測量子集的個數可以由UE決定;若網絡為UE配置的測量報告觸發條件為二、四和六時,測量子集的個數必須與網絡側配置的門限個數相匹配。UE執行測量時,只需在每個測量子集內選取一定數目的信號進行測量,并使用現有的平滑過濾方法在每個測量周期內向網絡側給出該測量周期的測量結果。當測量結果滿足步驟502中網絡側為UE設置的測量報告的觸發條件時,執行步驟504。504、UE向網絡側上報測量報告。所述測量報告包括的內容為所有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和輔助信息。UE向網絡側上報測量報告時,不僅需要告知網絡每個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并且需要告知網絡表示各測量子集之間關系的輔助信息,以便網絡側可以判斷UE是否正在經歷設備內共存干擾。其中輔助信息是指表示各測量子集關系的信息,可以為各測量子集的比例,或測量周期內LTE設備與ISM設備的業務量比例,或測量周期的起始時刻時LTE設備下行無線幀與ISM設備傳輸時隙的位置關系與ISM業務類型等。505、網絡側判斷UE是否經歷設備內共存干擾。網絡側根據收到的測量報告,判斷UE是否經受設備內共存干擾。在測量報告中得到的各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中,如果受到設備內共存干擾的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非常差,在所述測量子集內的下行子幀或者無線幀經受的干擾非常嚴重時,并且通過輔助信息判斷所述受到設備內共存干擾的邏輯中的下行子幀或者下行無線幀在所有下行子幀或下行無線幀中所占的比例較高時,則網絡側可以認為當前UE正在遭受比較嚴重的設備內共存干擾,執行506 ;如果受到的設備內共存干擾的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非常差,經受的干擾在所述測量子集內的下行子幀或者無線幀經受的干擾非常嚴重時,但是通過輔助信息判斷所述受到設備內共存干擾的邏輯中的下行子幀或者下行無線幀在所有下行子幀或下行無線幀中所占的比例較低時,則網絡可以認為當前UE遭受的設備內共存干擾比較輕微,UE可以忍受,不需要作出調整,則流程結束;如果受到設備內共存干擾的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可以接受,在所述測量子集內的下行子幀或者無線幀經受的干擾比較輕微時,網絡側可以認為當前UE遭受的設備內共存干擾比較輕微,不需要作出調整,則流程結束。
506、網絡側給出響應。若在步驟505中網絡側確定UE正在遭受比較嚴重的設備內共存干擾時,網絡側可以給予合適的干擾抑制措施,向UE給出響應。所述干擾抑制措施可以是將UE切換到其他頻點,或者為UE配置其他測量以便為UE找到合適的其他頻點,或者為UE中LTE子設備與Bluetooth子設備配置不同的工作時間
等方法。如圖6所示,本發明實現檢測干擾方法的第二實施例的流程包括601、Bluetooth子設備與LTE子設備同時工作。本步驟與步驟502所述的內容相同。 602、UE向網絡側發送分組測量配置請求。當Bluetooth設備處于發送狀態,LTE設備處于接收狀態時,Bluetooth設備將可能對LTE設備產生干擾。測量子集的劃分由網絡側決定,則UE向網絡側發送分組測量配置請求,請求網絡側為其配置合適的測量報告的觸發條件以及測量子集的劃分情況,這里的分組測量配置請求包括以下之一通知網絡側為其配置分組測量的指示,可以使用I個bit的標志位表示;測量周期內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與被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業務量比例;測量周期的起始時刻時被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下行無線幀與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傳輸時隙的位置關系及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業務類型。603、網絡為UE配置分組測量。網絡收到UE發送的分組測量配置請求后,可以通過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過程為UE配置測量子集以及測量報告的觸發條件。具體地,網絡可以通過UE,鄰基站或者OAM系統獲知第二無線電技術對第一無線電技術干擾的非連續特性。網絡側通過UE獲知第二無線電技術對第一無線電技術干擾的非連續特性,比如當UE中LTE子設備與ISM子設備同時開啟時,UE向網絡側發送分組測量配置請求信息為UE分配合適的測量子集及測量報告觸發條件。測量子集的分配原則為針對同一測量對象,所述測量子集劃分的原則為子集內的各測量時刻間隙受到的干擾類型相同;不同測量子集間的各測量時刻間隙受到的干擾類型不同。測量時刻間隙可以是一個子幀、無線幀、下行子幀或者下行無線幀,在LTE系統中具體是指一個或多個下行子幀。所述測量對象,在LTE系統中為UE的工作頻點,和/或相鄰頻點;或者UE的服務小區,和/或相鄰小區。配置測量報告的上報條件的方法與步驟501中所述相同。604、UE執行分組測量。UE按照自己劃分的測量子集進行測量,或者按照網絡側為UE劃分的測量子集在每個測量子集上執行測量并統計測量結果。605、當測量結果滿足測量報告的觸發條件時,UE向網絡側上報測量報告。
若所述測量子集為UE自行確定的話,測量報告不僅需要包括每個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還需要包括表示各測量子集關系的輔助信息。由以上描述可知,分組測量配置請求與輔助信息所包含的內容有些是相同的,因此,如果發送的分組測量配置請求中已包含與輔助信息相同的內容,則不必再發送輔助信息;或者僅發送其他輔助信息。若所述測量子集為網絡側為UE劃分確定的話,測量報告只需要包括每個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606 607與步驟505 506相同,這里不再贅述。為實現上述方法,本發明相應提供一種一種測量處理系統,所述系統包括
確定模塊,用于確定測量對象的各測量子集;測量模塊,用于在所述各測量子集上測量所述測量對象;上報模塊,用于向網絡側上報所述測量對象在所述各測量子集上的測量結果。該系統如何進行測量處理,尤其是設備內共存干擾檢測可以參見上述有關方法的描述,在此不再贅述。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測量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用戶設備UE確定測量對象的各測量子集; UE在所述各測量子集上測量所述測量對象; UE向網絡側上報所述測量對象在所述各測量子集上的測量結果。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確定測量對象的各測量子集為 所述UE根據測量對象上存在的干擾產生的時間特性確定所述測量對象的測量子集。
3.根據權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確定測量對象的各測量子集為 所述UE根據網絡側發送給所述UE的所述測量對象的測量配置信息確定所述各測量子 集; 所述測量配置信息中配置有所述各測量子集的分配信息。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向網絡側上報所述測量對象在所述各測量子集上的測量結果時,上報表征所述各測量子集特性的輔助信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征所述各測量子集特性的輔助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測量周期內所述各測量子集在測量周期內占用時間的比例關系; 測量周期內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與被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業務量比例; 測量周期的起始時刻時被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下行無線幀與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傳輸時隙的位置關系及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業務類型。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根據網絡側發送給所述UE的所述測量對象的測量配置信息確定所述各測量子集之前, 所述UE向網絡側發送分組請求信息,所述分組請求信息包含請求網絡側為UE配置所述各測量子集的請求信息,所述分組請求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通知網絡側為其配置分組測量的指示,使用I個bit的標志位表示; 測量周期內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與被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業務量比例; 測量周期的起始時刻時被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下行無線幀與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傳輸時隙的位置關系及產生干擾的無線電技術的業務類型。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確定測量對象的各測量子集之后, 所述UE向網絡側發送分組測量配置請求信息,所述分組測量配置請求包含所述UE確定的各測量子集的信息; 所述網絡側根據所述分組測量配置請求信息,為所述UE配置所述測量對象的測量配置信息。
8.根據權利要求3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測量對象的測量配置信息中,配置有所述UE向網絡側上報所述測量對象的測量結果的觸發條件。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報告的觸發條件為 所述工作頻點上任一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低于網絡側配置的質量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質量門限和時間限制;或 所述工作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分別低于網絡側為每個測量子集配置的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每個測量子集的質量門限和時間限制;或 所述工作頻點上任一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低于網絡側配置的質量門限I且其他鄰頻點上任一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高于網絡側配置的質量門限2,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其他鄰頻點信息、質量門限I、質量門限2和時間限制;或 所述工作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分別低于網絡側為所述工作頻點每個測量子集配置的門限且其他鄰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的測量結果高于網絡側為所述鄰頻點每個測量子集配置的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其他鄰頻點信息、工作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的質量門限、鄰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的質量門限和時間限制;或 所述工作頻點以外的其他頻點上任一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低于網絡側配置的質量 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其他頻點信息、質量門限和時間限制;或 所述工作頻點以外的其他頻點上每個測量子集上的信號質量的測量結果分別低于網絡側為每個測量子集配置的門限,且持續時間大于網絡側配置的時間限制,參數為其他頻點信息、質量門限和時間限制。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測量對象為UE的工作頻點,和/或工作頻點以外的其他頻點;或者 UE的服務小區,和/或相鄰小區; 所述測量子集由用戶設備劃分; 在劃分測量子集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在用戶設備內的第一種無線電技術子模塊與ISM相關無線電技術子模塊同時工作之前,網絡側為用戶設備配置測量報告的觸發條件。
11.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子集包括受到相同類型干擾的測量時刻間隙。
12.一種測量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 確定模塊,用于確定測量對象的各測量子集; 測量模塊,用于在所述各測量子集上測量所述測量對象; 上報模塊,用于向網絡側上報所述測量對象在所述各測量子集上的測量結果。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測量處理方法及系統。所述方法包括用戶設備UE確定測量對象的各測量子集;UE在所述各測量子集上測量所述測量對象;UE向網絡側上報所述測量對象在所述各測量子集上的測量結果。所述測量對象為UE的工作頻點,和/或工作頻點以外的其他頻點;或者UE的服務小區,和/或相鄰小區。所述測量子集包括受到相同類型干擾的測量時刻間隙。采用本發明能夠準確檢測具有非連續特性的干擾信號,尤其是設備內共存干擾。
文檔編號H04W24/10GK102740348SQ20111008400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日
發明者姚君, 施小娟, 黃亞達 申請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