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控制信道的傳輸方法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控制信道的傳輸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有限的頻譜資源逐漸成為制約無線通信發展的主要因素,但正是有限的頻譜資源激發了新技術的出現。在無線通信系統中容量和覆蓋是兩個重要的性能指標,為了增加容量,多采用同頻方式組網,但同頻方式組網又增加了小區間干擾,從而導致覆蓋性能下降。在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 LTE)系統中,下行采用了正交頻分復用多址接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 0FDMA)技術,能夠顯著降低小區內的干擾,但由于多采用同頻方式組網,小區間干擾(Inter-Cell Interference, ICI)增加明顯。為了降低ICI,LTE也標準化了很多技術,例如,下行小區間干擾消除 (Inter-Cell Interfernce Cancellation,ICIC)。下行 ICIC 技術基于 eNodeB 相對窄帶發射功率(Relative Narrowband TX Power, RNTP)限制的方法實現下行干擾預先提醒功能, 但該方法只能用于物理下行業務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目前,通過實驗網絡測試和仿真可以發現,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的容量和覆蓋都存在問題,因為PDCCH信道對剩余的控制信道單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 CCE)實行填充(Padding),造成在同頻組網下 PDCCH信道總處在滿載狀態,而且受到相鄰小區的干擾很大,從而降低了 PDCCH的接收性能。而上,下行共享信道的調度信息等信息均通過PDCCH承載,如果PDCCH的接收性能降低, 那么整網的性能將嚴重降低。PDCCH 用于承載終端(User Equipment, UE)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具體包括上行調度信息、下行調度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公共信息等, 并支持多種DCI格式。DCI的生成過程包括信息比特通過循環冗余校驗、編碼、子塊交織、速率匹配、加擾和調制等步驟,最后映射到物理資源粒子組(Resource Element Group, REG)上。為了提高PDCCH的效率,LTE系統定了四種聚合等級傳輸PDCCH,四種等級分別為 1,2,4和8個CCE,顯然,等級越高,傳輸一個PDDCH所需資源越多,覆蓋可能越穩健,但效率越低。目前,為了算法方便,在OFDM的多載波系統中,對于下行控制信道的功率,eNB對各 UE 的 PDCCH 進行等功率分配,即除去(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ion Channel, PCFICH)和(Physical HARQ Indication Channel,PHICH)占用的功率外,剩余功率等分給 PDCCH占用的各個CCE或REG,而根據UE的DCI信息的長度和信道條件選擇合適的DCI格式和聚合等級,這種方法的問題在于不能解決同頻干擾的問題。另外也有根據UE的接收信噪比的反饋來調節PDCCH的發送功率,但仍然無法解決小區間的總體干擾強度和總體覆蓋水平之間的矛盾,因為增加功率,可使UE覆蓋增強,但干擾增加;降低功率,干擾降低,但覆蓋受限。
因此,在已有的技術中,還沒有在存在小區間干擾的情況下,改善PDCCH信道的覆蓋距離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控制信道的傳輸方法,能夠提升控制信道的
覆蓋距離。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種控制信道的傳輸方法,包括基站向終端指示所述終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連續傳輸,在采用連續傳輸時,在連續的多個子幀中向所述終端發送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通過所述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為所述終端完成一次資源分配。進一步地,所述通過所述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為所述終端完成一次資源分配, 包括所述基站將所述連續的多個子幀中發送的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對應一個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進一步地,所述基站通過所述一個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完成一次與終端間的數據傳輸。進一步地,還包括所述基站在所述連續的多個子幀中的最后一個子幀中發送所述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對應的一個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進一步地,所述在連續的多個子幀中向所述終端發送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括所述基站在所述連續的多個子幀的邏輯編號相同的資源上向所述終端發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進一步地,所述在連續的多個子幀中向所述終端發送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括所述基站根據所述連續的多個子幀的子幀序號決定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用資源的邏輯編號。進一步地,還包括所述基站在所述連續的多個子幀中采用相同的聚合等級向所述終端發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進一步地,還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終端指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連續傳輸前,獲取與所述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信息,根據所述信道狀態信息確定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連續傳輸。進一步地,還包括所述基站在所述終端處于初始接入狀態時,在確定所述終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采用連續傳輸后,通過初始接入響應消息向終端指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采用連續傳輸。進一步地,還包括所述基站在所述終端處于非初始接入狀態時,根據所述終端的信道狀態信息確定
5所述終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連續傳輸。進一步地,還包括所述終端對在連續的多個子幀中接收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進行聯合解碼。進一步地,還包括所述終端在進行聯合解碼后,根據聯合解碼獲得的控制信息,對所述控制信息指示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進行解碼。進一步地,一種控制信道的傳輸裝置,包括傳輸方式確定單元、傳輸指示單元和信道傳輸單元,其中所述傳輸方式確定單元,用于確定終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連續傳輸;所述傳輸指示單元,用于向終端指示所述終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連續傳輸;所述信道傳輸單元,用于在采用連續傳輸時,在連續的多個子幀中向所述終端發送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通過所述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為所述終端完成一次資源分配。進一步地,所述信道傳輸單元,具體用于將所述連續的多個子幀中發送的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對應一個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通過所述一個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完成一次與終端間的數據傳輸。進一步地,所述信道傳輸單元,還用于在所述連續的多個子幀中的最后一個子幀中發送所述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對應的一個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進一步地,所述信道傳輸單元,具體用于在所述連續的多個子幀的邏輯編號相同的資源上向所述終端發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進一步地,所述傳輸方式確定單元,具體用于獲取與所述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信息,根據所述信道狀態信息確定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連續傳輸。進一步地,一種終端,包括控制信道解碼單元,其中所述控制信道解碼單元,用于對在連續的多個子幀中接收到的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進行聯合解碼。進一步地,還包括共享信道解碼單元,其中所述共享信道解碼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控制信道解碼單元聯合解碼獲得的控制信息,對所述控制信息指示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進行解碼。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控制信道的傳輸方法通過采用連續傳輸的方式,能夠使得UE 獲得時間選擇性增益和編碼合并增益,并且提高PDCCH資源占用的靈活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從而提高PDCCH的覆蓋距離,從而提升PDCCH的接收性能。
圖1為本發明中的控制信道的傳輸方法的流程圖;圖2為現有技術PDCCH的非連續傳輸時的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中實施例1的PDCCH的連續傳輸時的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中實施例2的PDCCH的連續傳輸時的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中實施例3的PDCCH的連續傳輸時的示意圖6為本發明中實施例4的PDCCH的連續傳輸時的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中的控制信道的傳輸裝置的架構圖;圖8為本發明中的終端的架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實施方式的控制信道的傳輸方法中,基站獲取基站至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信息,基站根據信道狀態信息為終端確定PDCCH是否采用連續傳輸,在采用連續傳輸時,基站在連續的多個子幀中向終端發送多個連續的PDCCH,為終端完成一次資源分配。如果原本PDCCH的聚合等級為1、2、4或8,在連續傳輸三個TTI的情況下,等價于增加為3、6、12或對這四種聚合等級;與僅在一個TTI中發送PDCCH相比,連續傳輸不僅保持了編碼增益,還增加了時間選擇性增益;與支持HARQ方案的PDCCH的差別在于,支持固定 HARQ的PDCCH無法獲得合并解碼增益。本實施方式中連續傳輸也可以稱為Bundling (捆綁)傳輸。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控制信道的傳輸方法,包括步驟101 基站向終端指示終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連續傳輸;基站是根據所獲取的與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信息,確定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連續傳輸。TDD方式的基站根據UE反饋的信道狀態信息或利用信道互易性來決定PDCCH是否啟用連續傳輸,信道互易性指基站根據上行信道狀態信息來得到下行信道狀態信息;FDD 方式的基站根據UE反饋的信道狀態信息來決定PDCCH是否啟用連續傳輸。如果基站是在終端處在初始接入時確定終端采用連續傳輸,基站可以通過發送初始接入響應消息來通知終端。在終端處于非初始接入狀態時,基站根據信道狀態信息來確定PDCCH的傳輸模式,例如,基站可以通過終端發送Sounding信號得到信道狀態信息。傳輸模式是指是否支持連續傳輸,來增強覆蓋。連續傳輸的多個PDCCH的數目可以固定或配置制定,例如,固定時,固定發送三個連續的PDCCH,配置制定時采用1 2比特配置,2比特對應支持1、2、3和4個PDCCH ;優選地發送三個連續的PDCCH。步驟102 基站在采用連續傳輸時,在連續的多個子幀中向終端發送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通過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為終端完成一次資源分配。采用連續傳輸時,基站將連續的多個子幀中發送的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對應一個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從而為終端完成一次資源分配。基站在連續的多個子幀中的最后一個子幀中發送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基站是通過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對應的一個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完成一次與終端間的數據傳輸。采用連續傳輸時,連續的PDCCH將在多個子幀的邏輯編號相同的資源上發送,即 CCE邏輯編號相同的資源;或者,根據多個子幀的子幀序號決定終端的PDCCH占用CCE的邏輯編號,例如,UE在子幀k中的PDCCH位置與Yk有關,而Yk則與子幀k-Ι對應的Yk-I有關。Yk = (A · YkJmod D,A = 39827,D = 65537,Y^1 = ηΕΝΤΙ Φ 0,nfflTI 為 UE 的無線網絡臨時標識(Radio network
7temporary Identifier, RNTI)。采用連續傳輸時,連續的PDCCH采用相同的聚合等級,以使終端在PDCCH的解碼中的搜索次數不變,次數決定于聚合等級和可能位置。多個連續的PDCCH可以來源于同一個HARQ版本,或者不同的HARQ版本,HARQ版本決定了對PDCCH進行信道編碼后的數據。終端是對連續接收到的PDCCH進行聯合解碼得到控制信息,從而獲取PDCCH的合并解碼增益。終端在進行聯合解碼后,根據聯合解碼獲得的控制信息,對控制信息指示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進行解碼。實施例1 圖2所示為移動通信網絡中PDCCH的常用傳輸方法,即每個PDSCH通過同子幀中的一個PDCCH指示,終端首先檢測得到PDCCH,根據PDCCH中的控制信息確定接收PDSCH的相關信息。圖2中所示為PDSCH的聚合等級為4,即占用4個CCE。在上述的現有方法中,對于一些信道質量不好的終端,基站采用的方案只能是使用更大的聚合等級,例如,使用8個CCE,來提高檢測成功率。圖3為本實施方式中PDCCH的連續傳輸時的示意圖,圖3中為了實現對一個信道質量差的終端進行一次PDSCH傳輸,基站在連續的3個子幀中發送了三個PDCCH,這3個 PDCCH可以是同樣信息的不同HARQ版本,終端在收到3個PDCCH后進行合并解碼,從而大大提高了解碼成功率,保證了 PDSCH傳輸的穩健性。基站在邏輯序號相同的CCE上傳輸PDCCH,來確保UE能夠通過UE的RNTI即可確定不同子幀中的CCE的位置,且三個PDCCH都采用相同的聚合等級。例如,圖3中的3個PDCCH的聚合等級均為4,從而保證不同子幀中的PDCCH位于同樣的搜索空間,UE也只需要檢測與PDCCH非連續傳輸時同樣的檢測次數即可檢測到PDCCH。需要說明終端需要知道基站采用的是PDCCH連續傳輸,這需要終端與基站之間進行協商。如果基站是在終端處在初始接入時確定終端啟用連續傳輸,基站可以通過發送初始接入響應消息來通知終端。實施例2 圖4為本實施方式中PDCCH的連續傳輸時的示例2 ;在PDCCH連續傳輸的方案中,對于PDCCH連續傳輸的次數或數目需要確定,包括以下幾種方案(一 )可以是確定的數目,例如,優選的為3次,只要基站為某個終端使用了 PDCCH 連續傳輸方案,就固定地連續傳輸3次。圖3中所示為固定連續傳輸3次。(二)可以由基站進行配置,例如用1 2比特配置。以2比特為例對應四種連續傳輸次數1、2、3和4。圖4中為了實現對一個信道質量很差的終端進行一次PDSCH傳輸,基站在連續的 4個子幀中發送了 4個PDCCH,這4個PDCCH可以是同樣信息的不同HARQ版本,終端在收到 4個PDCCH后進行合并解碼,從而大大提高了解碼成功率,保證了 PDSCH傳輸的穩健性。基站在邏輯序號相同的CCE上傳輸PDCCH,來確保UE能夠通過UE的RNTI即可確定不同子幀中的CCE的位置,且4個PDCCH都采用相同的聚合等級。例如,圖4中的4個PDCCH的聚合等級均為8,從而保證不同子幀中的PDCCH位于同樣的搜索空間,UE也只需要檢測與PDCCH非連續傳輸時同樣的檢測次數即可檢測到PDCCH。實施例3 圖5為本實施方式中PDCCH的連續傳輸時的示例3 ;本實施例中,與圖3和圖4中連續傳輸的差別在于基站可以為不同終端設定不同的連續傳輸次數。終端1與終端2均是位于網絡邊緣的終端,信道質量都不好,但終端1的信道質量比終端2好,所以終端1 一方面不需要采用過高的聚合等級,例如,采用聚合等級4而不采用8,另一方面不需要過多的連續傳輸次數,例如,連續發送3次而不是4 ;而終端2 —方面需要采用最高的聚合等級,例如,采用聚合等級8,另一方面進行最大次數的連續傳輸,例如,連續發送4。從上述實例中可以看出,終端1在3個子幀中共使用了 12個CCE,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聚合等級12的作用,增加了聚合等級,同時利用了合并增益和不同子幀中具有的時間選擇性增益。類似地,如果聚合等級1進行連續傳輸3次可以實現等價聚合等級3的傳輸,對聚合等級2進行連續傳輸3次可以實現等價聚合等級6的傳輸,在等價聚合等級3或 6可滿足要求的情況下,避免使用聚合等級4和8,也可以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實施例4 圖6為本實施方式中PDCCH的連續傳輸時的示例4 ;在本實施例中,與圖4中連續傳輸的差別在于實現了 PDCCH傳輸方案的調整, 在終端處于非初始接入狀態時,基站根據終端發送的信道狀態信息來調整PDCCH的傳輸模式。圖6中,基站為了實現對一個信道質量很差的終端進行一次PDSCH傳輸,基站在連續的4個子幀中發送了 4個PDCCH,且4個PDCCH都采用相同的聚合等級8,從而提高了 PDCCH的檢測成功率。但當該UE的信道條件變好后,為了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可以終止 PDCCH連續傳輸方案,而采用PDCCH非連續傳輸。本實施方式中的基站以是宏基站、家庭基站、中繼站等設備,也可以是通信終端、 筆記本電腦、手持電腦等。類似地,UE用于接收發送端的數據信號,接收端可以是手機、筆記本電腦、手持電腦等終端設備,也可以是基站,中繼站等控制設備。圖7所示,本實施方式還提供了一種控制信道的傳輸裝置,包括傳輸方式確定單元、傳輸指示單元和信道傳輸單元,其中傳輸方式確定單元,用于確定終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連續傳輸;傳輸指示單元,用于向終端指示終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連續傳輸;信道傳輸單元,用于在采用連續傳輸時,在連續的多個子幀中向終端發送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通過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為終端完成一次資源分配。信道傳輸單元,具體用于將連續的多個子幀中發送的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對應一個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通過一個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完成一次與終端間的數據傳輸。信道傳輸單元,還用于在連續的多個子幀中的最后一個子幀中發送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對應的一個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信道傳輸單元,具體用于在連續的多個子幀的邏輯編號相同的資源上向終端發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傳輸方式確定單元,具體用于獲取與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信息,根據信道狀態信息確定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連續傳輸。圖8所示,本實施方式還提供了一種終端,包括控制信道解碼單元和共享信道解碼單元,其中控制信道解碼單元,用于對在連續的多個子幀中接收到的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進行聯合解碼。共享信道解碼單元,用于根據控制信道解碼單元聯合解碼獲得的控制信息,對控制信息指示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進行解碼。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控制信道的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向終端指示所述終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連續傳輸,在采用連續傳輸時,在連續的多個子幀中向所述終端發送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通過所述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為所述終端完成一次資源分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過所述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為所述終端完成一次資源分配,包括所述基站將所述連續的多個子幀中發送的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對應一個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過所述一個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完成一次與終端間的數據傳輸。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所述基站在所述連續的多個子幀中的最后一個子幀中發送所述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對應的一個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連續的多個子幀中向所述終端發送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括所述基站在所述連續的多個子幀的邏輯編號相同的資源上向所述終端發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連續的多個子幀中向所述終端發送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括所述基站根據所述連續的多個子幀的子幀序號決定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用資源的邏輯編號。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所述基站在所述連續的多個子幀中采用相同的聚合等級向所述終端發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終端指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連續傳輸前,獲取與所述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信息,根據所述信道狀態信息確定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連續傳輸。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所述基站在所述終端處于初始接入狀態時,在確定所述終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采用連續傳輸后,通過初始接入響應消息向終端指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采用連續傳輸。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所述基站在所述終端處于非初始接入狀態時,根據所述終端的信道狀態信息確定所述終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連續傳輸。
11.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所述終端對在連續的多個子幀中接收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進行聯合解碼。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所述終端在進行聯合解碼后,根據聯合解碼獲得的控制信息,對所述控制信息指示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進行解碼。
13.—種控制信道的傳輸裝置,包括傳輸方式確定單元、傳輸指示單元和信道傳輸單元,其中所述傳輸方式確定單元,用于確定終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連續傳輸; 所述傳輸指示單元,用于向終端指示所述終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連續傳輸;所述信道傳輸單元,用于在采用連續傳輸時,在連續的多個子幀中向所述終端發送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通過所述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為所述終端完成一次資源分配。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傳輸單元,具體用于將所述連續的多個子幀中發送的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對應一個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通過所述一個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完成一次與終端間的數據傳輸。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傳輸單元,還用于在所述連續的多個子幀中的最后一個子幀中發送所述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對應的一個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16.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傳輸單元,具體用于在所述連續的多個子幀的邏輯編號相同的資源上向所述終端發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17.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輸方式確定單元,具體用于獲取與所述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信息,根據所述信道狀態信息確定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連續傳輸。
18.—種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信道解碼單元,其中所述控制信道解碼單元,用于對在連續的多個子幀中接收到的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進行聯合解碼。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共享信道解碼單元,其中所述共享信道解碼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控制信道解碼單元聯合解碼獲得的控制信息, 對所述控制信息指示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進行解碼。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控制信道的傳輸方法及裝置,包括基站向終端指示所述終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連續傳輸,在采用連續傳輸時,在連續的多個子幀中向所述終端發送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通過所述多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為所述終端完成一次資源分配。本發明的控制信道的傳輸方法通過采用連續傳輸的方式,能夠使得UE獲得時間選擇性增益和編碼合并增益,并且提高PDCCH資源占用的靈活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從而提高PDCCH的覆蓋距離,從而提升PDCCH的接收性能。
文檔編號H04L1/00GK102447529SQ20111036953
公開日2012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8日
發明者關艷峰, 左志松, 李永, 陳憲明 申請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