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特別是指一種滑蓋式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手機常見有滑蓋式的設計,將屏幕與鍵盤分別設于兩個可以疊合的殼體,兩個殼體之間利用一對平行的滑動軌道結合,使設有屏幕的殼體可以相對于設有鍵盤的殼體滑動,當不使用鍵盤時,將兩個殼體重疊以縮小長度或寬度,欲使用鍵盤時,再將設有屏幕的殼體沿滑動軌道滑動以露出鍵盤。由于手機的體積較小,滑蓋式的設計通常不會有滑動不順暢的拐角現象。然而,目前一種較手機大一 些的可攜式電腦亦使用滑蓋式設計,參閱圖1,由于可攜式電腦的體積較大,相較于手機的滑動軌道,可攜式電腦所使用的平行滑動軌道91之間的間距較大且軌道的長度較長,欲開啟或蓋合上層的滑動殼體92時,若滑動殼體92受力不平均則容易產生拐角現象。舉例而言,當使用者要將上層的滑動殼體92推出以露出下層的鍵盤93時,若使用者單手施力于滑動殼體92的右下角落,因為滑動殼體92右側較先受力而先往前移動,而左側是受右側移動而隨之移動,所以左側啟動較慢,導致滑動殼體92稍微往左旋轉而偏移滑動軌道91,即會產生拐角現象,如此會使得滑動殼體92被卡住無法順利往前滑動,必須再對滑動殼體92左側施力以將滑動殼體92轉正才能繼續前進。因此使用者欲移動滑動殼體92時,通常需要使用雙手施力,才能移動滑動殼體92,造成操作上的不方便。如何避免滑蓋式的可攜式電腦產生拐角現象,以方便使用者操作,仍為需要改進的課題。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以避免拐角現象以方便操作的可攜式電子
>J-U ρ α裝直。于是,本發明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一基座殼體、一疊置于基座殼體的滑動殼體、一滑動機構及一對軌道校正機構。滑動機構包括設于基座殼體的一對導引件,及設于滑動殼體的一對軌道件,導引件與軌道件相配合使滑動殼體可相對于基座殼體沿一滑動方向在一蓋合位置與一開啟位置之間往返滑動。軌道校正機構設于基座殼體且分別相鄰各軌道件,各軌道校正機構包括至少兩個沿滑動方向排列的彈性回推點,當軌道件偏移滑動方向時,通過彈性回推點將軌道件導回以保持軌道件相對于導引件順暢地滑動。本發明可攜式電子裝置,還可包含一設于滑動殼體的緩沖彈射機構,緩沖彈射機構相鄰其中之一軌道件且包括一滑動件及一緩沖單元,滑動件的一部分可在軌道件中滑動且連接緩沖單元,當滑動殼體由開啟位置接近蓋合位置時,滑動件受與軌道件相對應的導引件阻擋而相對于軌道件滑動,同時受緩沖單元產生的緩沖阻力作用。本發明的功效,通過軌道校正機構可使滑動殼體順暢地往返于開啟位置與蓋合位置,避免拐角現象,以方便使用者單手操作,且兼具有緩沖吸震的功能。進一步地,通過緩沖彈射機構確保滑動殼體蓋合時,到達蓋合位置的速度不會太快,以避免定位用的構件產生較大的撞擊力,而且緩沖彈射機構可于開啟滑動殼體的瞬間產生彈力,以輔助推動滑動殼體往開啟位置滑動,讓使用者較省力。
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發明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發明的范圍。其中:圖1是一立體圖,說明一現有的滑蓋式可攜式電腦;圖2是一立體圖,說明本發明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較佳實施例位于蓋合位置;圖3是一立體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位于開啟位置;圖4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滑動機構;圖5是一立體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軌道校正機構;圖6是一側視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軌道校正機構與軌道件的作用關系;圖7是一俯視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軌道校正機構與軌道件的作用關系;圖8是一立體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緩沖彈射機構;圖9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緩沖彈射機構;圖10是一立體圖,說明該緩沖彈射機構的安裝座;圖11是一局部放大圖,說明位于該開啟位置時該緩沖彈射機構未作用的狀態;圖12是圖3的另一角度視圖;圖13是圖12的局部放大圖,說明位于該蓋合位置時該緩沖彈射機構與導引件作用的狀態;圖14是圖13的俯視圖;圖15是類似圖13的視圖,說明該緩沖彈射機構的彈射作用;圖16是一側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滑動殼體位于傾斜位置。主要元件標號說明:100可攜式電子裝置I 基座殼體2 滑動殼體3 滑動機構31 導引件311固定部312導引部313 槽道32 軌道件321 本體322 槽道4 軌道校正機構41 固定座
411收容槽42可動座421支撐桿43彈性單元44彈性回推點5緩沖彈射機構51安裝座511滑軌512卡槽513隔板52滑動件521主體部522承擋部523 限位部5231弧形凸塊5232 限位槽53 緩沖單元531 彈壓部532 彈性件533 緩沖墊534 阻尼齒輪535 齒軌54 定位件541 頭部6 屏幕7 鍵盤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對本發明的 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不。參閱圖2、圖3與圖4,本發明可攜式電子裝置100的一較佳實施例包含一基座殼體1、一疊置于基座殼體I的滑動殼體2、一滑動機構3、一對軌道校正機構4及一緩沖彈射機構5。滑動殼體2可以嵌設屏幕6,基座殼體I可以設置鍵盤7。滑動機構3包括設于基座殼體I的一對導引件31,及設于滑動殼體2的一對軌道件32,該對導引件31與該對軌道件32相配合使滑動殼體2可相對于基座殼體I沿一滑動方向I在一蓋合位置(如圖2所示)與一開啟位置(如圖3所示)之間往返滑動。該對導引件31分別設于基座殼體I靠近前端(以滑動方向I為基準)的左右兩側,亦即,滑動殼體2在開啟位置時,該對導引件31位于基座殼體I與滑動殼體2重疊區域的兩側,各導引件31具有一固設于基座殼體I的固定部311,及一可樞轉地與固定部311結合的導引部312,且導引部312界定出一側邊開口的槽道313。該對軌道件32沿滑動方向I互相平行地設于滑動殼體2兩側,各軌道件32具有一呈側U形的本體321及一由本體321所界定的槽道322。相配合的導引件31與軌道件32兩者的槽道313、322的開口朝向相對方向(參閱圖6),導引件31的導引部312部分伸入軌道件32的槽道322,且軌道件32的本體321部分伸入導引件31的槽道313,導引件31與軌道件32互相卡置并能沿滑動方向I相對滑動。此夕卜,當滑動殼體2位于開啟位置時,通過導引件31的導引部312可以相對于固定部311樞轉,而使滑動殼體2可以相對于基座殼體I樞轉固定于一傾斜位置(參閱圖16),以方便觀看屏幕6。參閱圖2、圖3、圖5與圖6,該對軌道校正機構4設于基座殼體I且分別相鄰各軌道件32,并與導引件31分別位于軌道件32兩側,亦即,軌道件32位于導引件31與軌道校正機構4之間,且導引件31位于軌道件32的槽道322開口側,而軌道校正機構4位于槽道322開口側的相反側。各軌道校正機構4包括一固定于基座殼體I的固定座41、一可沿垂直滑動方向I移動地與固定座41結合的可動座42、一設于可動座42與固定座41之間的彈性單元43,及兩個設于可動座42且沿滑動方向I排列的彈性回推點44。在本實施例,可動座42具有兩個支撐桿421,且固定座41具有兩個分別對應各支撐桿421的收容槽411,彈性單元43由兩個彈簧構成,兩彈簧分別套設于各支撐桿421以抵于固定座41與可動座42之間,可動座42可沿垂直滑動方向I往固定座41內移動并擠壓彈性單元43,彈性單元43受擠壓壓縮時會產生回復力而將可動座42推回原位。各彈性回推點44由一滾輪構成可以減少摩擦力,具有一沿垂直滑動方向I彈性位移的緩沖空間,并受一恒回復原位的偏壓,亦即,彈性回推點44通過設于可動座42而能與可動座42 —起沿垂直滑動方向I往固定座41內移動,即具有彈性位移的緩沖空間,并且位移后受到彈性單元43的作用而能回復原位,即彈性單元43對可動座42與彈性回推點44施加使其恒回復原位的偏壓。參閱圖6與圖7,軌道校正機構4的兩個彈性回推點44沿滑動方向I排列并且相鄰軌道件32,當滑動殼體2由蓋合位置(如圖2所示)往開啟位置(如圖3所示)滑動,或由開啟位置往蓋合位置滑動時,若滑動殼體2受力不平均而偏轉導致該對軌道件32偏移滑動方向I,軌道件32會碰撞彈性回推點44,彈性回推點44受力沿垂直滑動方向I移動并受到彈性單元43的作用而回復原位,同時利用彈性單元43的彈性回復力將軌道件32推回平行滑動方向I的位置,而且左右兩側的軌道校正機構4是相對設置,可以及時調整往左或往右偏斜的軌道件32,通過該等彈性回推點44將該對軌道件32導回平行滑動方向I的位置,使軌道件32的槽道322與導引件31的槽道313保持平行,以保持該對軌道件32相對于該對導引件31順暢地滑動,借此避免拐角現象產生,方便使用者單手操作。此外,彈性回推點44受到軌道件32碰撞可以彈性移動亦具有緩沖吸震的功能。參閱圖8、圖9、圖10,緩沖彈射機構5設于滑動殼體2且相鄰其中之一軌道件32并靠近滑動殼體2的前側(以滑動方向I為基準)。緩沖彈射機構5包括一安裝座51、一滑動件52、一緩沖單元53及一定位件54。安裝座51固定于滑動殼體2,滑動件52、緩沖單元53及定位件54設于安裝座51,且安裝座51具有一滑軌511以供滑動件52滑動。滑動件52具有一主體部521、一承擋部522及一限位部523,主體部521呈長條形且沿滑動方向I位于安裝座51的滑軌511內,承擋部522由主體部521的靠近定位件54的一端延伸出安裝座51并伸入軌道件32的槽道322中(參閱圖11),與緩沖彈射機構5相鄰的軌道件32靠近前端處的槽道322兩側皆有開口,一側由前至后完全貫通的開口是供導引件31伸入(參閱圖4),另一側僅有部分開口是供滑動件52的承擋部522伸入,借此在滑動殼體2接近蓋合位置或將離開蓋合位置時承擋部522可以與導引件31作用,其作用方式將于下文詳細說明。滑動件52的限位部523形成于主體部521并位于承擋部522的相反側且與定位件54相配合,兩者的作用關系于下文中進一步說明。緩沖單元53包括一彈壓部531、一彈性件532、一緩沖墊533、一阻尼齒輪534及一體形成于滑動件52且與阻尼齒輪534相配合的一齒軌535。彈壓部531連接于滑動件52并由滑動件52的主體部521相對于限位部523的另一端往垂直滑動方向I延伸,彈性件532連接于彈壓部531與安裝座51之間,安裝座51具有一卡槽512以固定阻尼齒輪534,且具有一相鄰卡槽512并與彈壓部531相對的隔板513以固定彈性件532。阻尼齒輪534固定于安裝座51的卡槽512且位于彈性件532與定位件54之間,齒軌535形成于主體部521且位于彈壓部531及限位部523之間。在本實施例,定位件54為柱塞,且限位部523由一弧形凸塊5231及一限位槽5232構成,限位槽5232位于弧形凸塊5231與齒軌535之間,定位件54具有一可彈性移動的頭部541,頭部541受弧形凸塊5231擠壓時會內縮,不受外力時即可凸出,限位部523的限位槽5232即用以容置定位件54的頭部541。緩沖墊533設于承擋部522朝向導引件31的一側,在本實施例,緩沖墊533為橡膠制成。參閱圖3、圖8與圖11,當滑動殼體2位于開啟位置時,彈性件532未壓縮,而且滑動件52的限位部523遠離定位件54。參閱圖12、圖13與圖14,當滑動殼體2由開啟位置接近蓋合位置時,滑動件52的承擋部522隨滑動殼體2的移動而相對接近導引件31,然后承擋部522在軌道件32的槽道322中受到與軌道件32相對應的導引件31的導引部312阻擋而相對于軌道件32滑動,亦即滑動殼體2繼續往蓋合位置移動時,滑動件52的承擋部522被導引件31阻擋而留在原位,但是安裝座51卻隨滑動殼體2繼續移動而使安裝座51與滑動件52產生相對位移,滑動件52即沿安裝座51的滑軌511相對往定位件54靠近。在承擋部522與導引件31之間通過緩沖墊533吸震緩沖以降低碰撞力量,此外,滑動件52往定位件54方向移動時,承擋部522會壓縮彈性件532并且一體形成于滑動件52的主體部521的齒軌535會與齒輪阻尼534作用而產生緩沖阻力,借此減緩滑動件52的滑動速度,也就是減緩安裝座51相對于滑動件52的滑動速度,由于安裝座51固定于滑動殼體2,滑動殼體2受安裝座51連動而能減緩即將到達蓋合位置時的滑動速度,直到滑動殼體2完全到達蓋合位置時,滑動件52末端的限位部523其弧形凸塊5231擠壓定位件54的頭部541,待弧形凸塊5231越過定位件54的頭部541后,定位件54的頭部541即可伸出而卡置于限位槽5232中,通過定位件54而將滑動件52限位,使滑動件52相對于安裝座51固定,同時也使滑動殼體2定位于蓋合位置。參閱圖15,欲將滑動殼體2由蓋合位置滑動至開啟位置時,對滑動殼體2施力使滑動件52的弧形凸塊5231反向移動擠壓定位件54的頭部541使其內縮,待弧形凸塊5231反向越過定位件54時,滑動件52的承擋部522仍抵于導引件31不動,同時連接于滑動件52的彈壓部531也不動,而因為定位件54與滑動件52的限位部532已經解除限位,使得安裝座51可以相對滑動件52滑動,彈性件532即釋放因壓縮而產生的彈性回復力,并將此彈力施加于安裝座51,使安裝座51連動滑動殼體2往開啟位置彈出,并使滑動殼體2產生往開啟位置方向滑動的運動慣性,方便使用者較省力地開啟滑動殼體2。因此,通過緩沖彈射機構5可于滑動殼體2接近蓋合位置時將滑動殼體2減速,使其較緩速到達定位以避免定位用的構件產生較大的撞擊力,并可于開啟滑動殼體2的瞬間產生彈力,以輔助推動滑動殼體2往開啟位置滑動。綜上所述,本實施例通過軌道校正機構4可使滑動殼體2順暢地往返于開啟位置與蓋合位置,避免拐角現象,以方便使用者單手操作,且兼具有緩沖吸震的功能。進一步地,通過緩沖彈射機構5確保滑動殼體2蓋合時,到達蓋合位置的速度不會太快,以避免定位用的構件產生較大的撞擊力,而且緩沖彈射機構5可于開啟滑動殼體2的瞬間產生彈力,以輔助推動滑動殼體2往開啟位置滑動,讓使用者較省力。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 一基座殼體; 一滑動殼體,疊置于該基座殼體; 一滑動機構,包括設于該基座殼體的一對導引件,及設于該滑動殼體的一對軌道件,該對導引件與該對軌道件相配合使該滑動殼體能相對于該基座殼體沿一滑動方向在一蓋合位置與一開啟位置之間往返滑動;及 一對軌道校正機構,設于該基座殼體且分別相鄰各該軌道件,各該軌道校正機構包括至少兩個沿該滑動方向排列的彈性回推點,當該對軌道件偏移該滑動方向時,通過該等彈性回推點將該對軌道件導回以保持該對軌道件相對于該對導引件順暢地滑動。
2.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各該彈性回推點具有一沿垂直該滑動方向彈性位移的緩沖空間,并受一恒回復原位的偏壓。
3.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各該彈性回推點由一滾輪構成。
4.依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各該軌道校正機構還包括一固定于該基座殼體的固定座、一能沿垂直該滑動方向移動地與該固定座結合的可動座,及一設于該可動座與該固定座之間的彈性單元,該等彈性回推點設于該可動座,且該彈性單元提供該可動座恒回復原位的偏壓。
5.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設于該滑動殼體的緩沖彈射機構,該緩沖彈射機構相鄰其中之一軌道件且包括一滑動件及一緩沖單元,該滑動件的一部分能在該軌道件中滑動且連接該緩沖單元,當該滑動殼體由該開啟位置接近該蓋合位置時,該滑動件 受與該軌道件相對應的該導引件阻擋而相對于該軌道件滑動,同時受該緩沖單元產生的緩沖阻力作用。
6.依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緩沖單元包括一阻尼齒輪及一體形成于該滑動件且與該阻尼齒輪相配合的一齒軌。
7.依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緩沖彈射機構還包括一安裝座及一定位件,該滑動件、該緩沖單元及該定位件設于該安裝座,且該安裝座具有一滑軌以供該滑動件滑動,該定位件在該滑動殼體位于該蓋合位置時將該滑動件限位。
8.依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各該軌道件具有一槽道,且各該導引件具有一伸入該槽道的導引部;該滑動件具有一主體部、一承擋部及一限位部,該主體部呈長條形且沿該滑動方向位于該安裝座內,該承擋部由該主體部的靠近該定位件的一端延伸出該安裝座并伸入該軌道件的槽道中,該限位部形成于該主體部并位于該承擋部的相反側且與該定位件相配合;該緩沖單元包括一彈壓部及一彈性件,該彈壓部連接于該滑動件并由該滑動件的主體部相對于該限位部的另一端延伸,該彈性件連接于該彈壓部與該安裝座之間。
9.依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緩沖單元還包括一阻尼齒輪及一體形成于該滑動件且與該阻尼齒輪相配合的一齒軌,該阻尼齒輪固定于該安裝座且位于該彈性件與該定位件之間,該齒軌形成于該主體部且位于該彈壓部及該限位部之間。
10.依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定位件為柱塞,且該限位部由一弧形凸塊及一限位槽構成,該限位槽位于該弧形凸塊與該齒軌之間。
11.依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緩沖單元還包括一設于該承擋部朝向該導引件的一側的緩沖墊。
12.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各該導引件具有一固設于該基座殼體的固定部,及一能樞轉地與該固定部結合的導引部,該導引部與對應的該軌道件相配合。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一基座殼體、一疊置于基座殼體的滑動殼體、一滑動機構及一對軌道校正機構。滑動機構包括設于基座殼體的一對導引件,及設于滑動殼體的一對軌道件,導引件與軌道件相配合使滑動殼體可相對于基座殼體沿一滑動方向在一蓋合位置與一開啟位置之間往返滑動。軌道校正機構設于基座殼體且分別相鄰各軌道件,各軌道校正機構包括至少兩個沿滑動方向排列的彈性回推點,當軌道件偏移滑動方向時,通過彈性回推點將軌道件導回以保持軌道件相對于導引件順暢地滑動。
文檔編號H04M1/02GK103152449SQ20121000220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7日
發明者游竟人 申請人: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